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及其社会功能探赜

2019-02-28 01:56
关键词:集美角落民众

梁 虹

(集美大学 音乐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

区域民众因共同的祖先信仰,而逐渐形成统一的祭祀组织,并举办共同的祭祀活动。这些祭祀组织与祭祀活动,充分显现了族群意识与祖籍意识[1]。 每年正月十五厦门市集美大社举行的元宵刈香巡境活动,就是地方性祭祖活动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集美大社的元宵刈香巡境活动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建立了责任分工明确的管理团队,并形成了稳定且完善的祭祖活动体系。 通过对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的田野调查,能够进一步保护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而深入阐析集美大社刈香巡境活动的社会功能,则能够更深层地理解地方性祭祖活动的意义所在。

一、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考察

(一)元宵刈香巡境探源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习俗的产生,源于对“开闽王”王审知的敬仰之情。 唐末,王审知三兄弟率军南下,平定八闽,结束了福建当时的政权割据状态[2](P27-29)。后梁时期,梁太祖朱温先后封王审知为威武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3](P46-51)与闽王[4](P176)。 由于王审知施政有方、恩泽全闽,因此被尊称为“开闽第一王”,后人称“开闽王”。 王审知十分注重开发闽南沿海一带,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由于积劳成疾,王审知于同光三年(925 年)十二月十二日病逝[5]。 同安民众于北辰山自发筹建庙宇供奉开闽王,常年香火鼎盛。 后来集美大社人,从北辰山引来开闽王香火,将其分灵引入大社,虔诚供奉,逐渐形成元宵刈香巡境的传统习俗。 所谓“巡境”是指地方神明在每年固定的时段,出巡区域内的各个角落,接受当地民众的朝贡与祭拜,并在出巡之地显现神力,保佑神明所辖地域内的民众平安幸福、人丁兴旺[6]。

(二)元宵刈香巡境流程

近年,笔者深入大社实地调研元宵刈香整体流程,将刈香巡境活动划分为:正月十四预热流程与正月十五主体流程两部分。 阐析如下:

1.正月十四预热流程

集美大社每年的元宵刈香活动,从正月十四就正式进入预热流程。 卯时(5 点至7 点),正式进行“请天公”仪式。身穿华丽道袍的道士在鼓乐队的现场伴奏下,手持三清铃、朝板、甘露碗等法器进行各类斋礁科仪。“请天公”仪式结束后,大社民众陆续从家中带来香纸与贡品,到船灵公庙朝拜神明。同时,香火钱的募集工作也全面展开,宗族中的老人们在庙内的一侧空地摆开桌椅,开始进行逐一登记并撰写红榜。大社广场上老人孩子们围着布袋戏戏台,欣赏着传统古朴的戏曲表演。 喧闹的人声与喜庆的鼓乐声交织一体,十分热闹。

酉时(17 点至19 点),船灵公庙内准时进行“送天公”仪式。道士口念经文,并配合使用各式道教法器,开始送神仪式。 最后,这些由竹条和彩纸制成的豪宅与贡品,都统一放置于庙前点燃烧尽,以示送抵天庭,祀奉神明。 由此,“送天公”仪式结束。

戊时(19 点至21 点),船灵公庙前的戏台上,开始演出歌仔戏。大社歌仔戏表演属于公演戏性质,即演出费用统一由大社民众捐赠的香火钱支付。 近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歌仔戏剧团的硬件设备逐渐改善。 精彩的戏曲表演,在酬神的同时也娱乐了当地百姓。

2.正月十五主体流程

集美大社元霄刈香的主体流程,从正月十五的辰时(7 点至9 点)正式开始。首先由道士在船灵公庙进行斋醮科仪。 而后,供奉与船灵公庙的五尊神像,在吹打乐队的现场伴奏下,依次用神轿抬出。 分别是:开闽王“王审知”、王审知夫人、王审知妹妹、进士祖陈文瑞以及清水祖师(黑面祖师)。 在简短的敬拜仪式之后,巡境活动正式开始。

上午的巡境路线,主要绕行船灵公庙以南的五个角落,分别是:岑头角、郭厝角、渡头角、后尾角以及向西角(见图1)。 每到一个角落,村民们必定早已自发地在祠堂前或角落的空地上整齐地摆放好供桌方阵,以示对神明最虔诚的供奉。 刈香巡境阵头队伍到达之后,先绕供桌方阵一圈,然后将神像坐北朝南依次排开,供本地角落的村民祭拜。

图1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上午路线

五尊神像停留之时,各家各户在指定的区域内集中燃放各式鞭炮与烟花。 鞭炮烟花与阵头表演交融一体,十分热闹。 上午巡境结束后,所有巡境阵头将回到船灵公庙,工作人员食用工作餐,并稍作休整。

下午的巡境路线,主要绕行巡游船灵公庙以北的五个角落,依次是上厅角、塘墘角、清宅尾角、新村以及内头角(见图2)。较之上午的五个角落,下午巡游的角落多处于新老城交界处甚至已跨入集美经济发展的新区域。 繁茂的商业街道与古朴传统的巡境队伍,既凸显出时空视觉上的年代错位,又存在某种深层的和谐交融。

图2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下午路线

下午的巡境活动结束后,五尊神像将来到陈氏大宗祠完成“三进三出”仪式。 大社青年抬着五尊神像边跑边用力摇晃,三进三出陈氏大宗祠。 摇晃得越厉害,越表明神明展雄威。 而后神像将围绕陈氏大宗祠行进一圈,以祈求神明保佑陈氏子孙后代繁盛兴旺。

将五尊神像送回船灵公庙后,大社民众将在陈氏大宗祠旁进行“攻炮城”活动。 所谓“攻炮城”是指民众将点燃的鞭炮甩上天空,尽力引燃悬挂于空中铁圈上的鞭炮。 若空中铁圈上的鞭炮被引燃,那么预示着甩炮者将得到神明恩典,心想事成。 同时该甩炮者还将得到陈氏宗祠提供的奖金。 由于此环节为竞技性质,因此现场参与甩炮的青年轮番上阵,热闹不已。

在正月十五阵头外出巡境的同时,陈氏大宗祠旁的掌中布袋戏的演出,照旧进行,老人孩子围于小戏棚前, 或坐或站,惬意观赏着用闽南语演唱的布袋戏传统剧目。 戌时(19 点至21 点),船灵公庙前的大社戏台上,将继续上演歌仔戏公演戏。 歌仔戏演出结束之后,集美大社陈氏大宗祠旁,将燃放烟花爆竹。 由此,元宵刈香巡境系列活动全部结束。

(三)元宵刈香巡境参与者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动主要包含以下三类人群:工作人员、阵头队伍、随香民众。

1.工作人员: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动的工作人员,可分为决策者与执行者两类。决策者,一般由大社陈氏宗亲会承担,主要负责制定详实的活动计划。 执行者,则大多由集美大社本地居民承担,承担秩序维护与后勤保障等工作。

2.阵头队伍:刈香巡境中,阵头队伍是最为醒目的人群。 阵头队伍一般由:大社义工阵头、外来交陪阵头、外聘阵头组成。 大社义工阵头与外来交陪阵头,皆为义工性质,不收取酬劳。 而外聘阵头,则需要支付相应的演出费用。

3.随香民众:集美大社刈香巡境的随香民众,主要由集美大社岑头角、郭厝角、向西角、后尾角、渡头角、上厅角、塘墘角、清宅尾角、新村以及内头角这十个角落的本地居民组成。 在巡境中,每个角落都将高举本角落大旗,并由本角落青少年组成的角头锣鼓队伴随而行,最后为本角落的随香居民。

除了以上三类主体人群之外,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周边居民以及观光游客参与其中,参与人群不断扩大。

二、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阵头的发展演变

(一)巡境阵头日益壮大

在过去,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的人力财力有限,因此阵头数量大致为5-7 个,其中大社神像阵、舞龙阵、角落大旗阵、鼓吹乐队、腰鼓队这五大阵头为历年固有阵头,不可或缺。

近年,日益繁盛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姻亲网络,促进了周边村镇的交流与互动,间接推动大社元宵刈香巡境阵头的发展壮大。 2017 年,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动中,首次出现了前来“交陪”的外来义工阵头:霞城义工阵头。这支阵头队伍来自于集美后溪镇霞城城隍庙。新鲜阵头力量的注入,为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动带来了全新活力。 2018 年,台湾彰化八家将一行十三人,受邀参加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动。 活动主办方提供食宿与来回交通费用。 台湾彰化八家将团队此行为友情“交陪”性质,并未收取酬劳。 同年,霞城城隍庙不仅派出了义工阵头前来助阵,霞城城隍庙城隍爷也首次受邀出巡“交陪”。2019 年,霞城城隍庙城隍爷神轿阵与多个义工阵头,共计近百名义工,再次受邀参加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动。 由此,集美大社刈香巡境阵头队伍不断壮大(见表1)。

表1 2015-2019 年集美大社刈香巡境新增阵头对比

(二)巡境阵头软硬件提升

随着时代发展,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阵头的硬件与软件皆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首先,投入经费的不断增加,使得大社刈香巡境阵头的硬件不断完善。过去,大社神轿阵的队员们,都是穿自己的日常服装前来参加活动。 2015 年开始,大社刈香巡境工作人员首次统一了工作服:写有“集美社”的红色工作马甲。整齐的队服,使得阵头队伍更加有序、规范。2016 年,大社舞龙队启用造型精致、质感上佳的新式长龙,现场舞龙表演更加恢弘震撼。同年,大社刈香巡境全体工作人员队服更换为黄色的传统缎料对襟马褂。这一古朴的服装风格,更加贴合刈香巡境的主题风格。2017 年,集美大社后尾角几位社民自发集资一万余元购买了三尊电音三太子。 这三尊电音三太子做工优良、造型精美、神态可爱。 有了这三尊极富闽台特色的电音三太子相助,当年的刈香巡境十分成功,吸引了更多民众关注并参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动。

其次,由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因此巡境阵头的义工表演者不断提升自身软实力,锤炼团队表演能力。 后尾角电音三太子团队成员,不仅自身定期进行团队训练,还邀请厦门忠仑神霄宫三太子团队教练前来指导排练。 通过教练指点与刻苦练习,后尾角电音三太子的表演技艺不断提升,在巡境中的现场表演,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备受关注,吸引本地电视台进行现场录制与采访。 大社舞龙队,也聘请了专业的舞龙教练前来指导排练,通过对脚步的专项训练与龙身造型的专题培训,大社舞龙队的表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三、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的社会功能

(一)心灵庇佑 团结宗亲

传统的祭祖活动,源于民众对祖先的信仰。 这一祭祀活动体现出民众向敬仰的祖先祈求平安庇佑、驱灾避祸的深层心理需求。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动,就是祖先崇拜的典型表现。当地民众希望通过虔诚祭拜,获得神明恩赐与保护,以得到心灵庇佑。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动作为地方性集体活动,对团结宗亲、凝聚人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巡游于集美大社十个角落的元宵刈香活动,清晰地勾画出集美大社的“祭祀圈”。“祭祀圈”内的民众,具有较强的内心趋向性,在共同的祭祀活动中,自发地凝聚在一起,形成团结且坚韧的群体。“祭祀圈”理论,最早由日本学者冈田谦于1938 年提出,用于研究台湾传统社会。 该理论经过多位台湾人类学家的研究与探讨,最终形成较为清晰的概念: 祭祀圈是以神明信仰来结合与组织地方人群的社会形态。 它具有一定的范域(territory),在此范域内的居民因共神信仰而结合为一体,有某种形式的共同祭祀组织,维持例行化的共同祭祀活动。[7](P53-114)“祭祀圈”理论,逐渐成为研究汉人地方社会的重要工具。 台湾著名人类学家林美容教授指出:

传统村镇共同祭祀相同的祖先,以神为群体的象征,形成共同的祭祀组织,举行共同的祭祀活动。这些祭祀组织与活动就显现了同庄意识、同族意识、同姓意识以及祖籍意识等。因此,我群意识与我群情感形塑了各式各样的民间信仰的组织与活动, 而借着共同的祭祀组织与祭祀活动,也增强了我群认同(identity)与我群结合(solidarity)[8](P8-9)。

每年刈香巡境的筹备工作, 集美大社的十个角落族长们需要提前若干个月就开始商议活动方案,这为十个角落的宗亲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台。 此外,刈香巡境所需义工众多,并且需要极高的团队协作精神。 因此,为保证此项大型民俗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各角落的青年人必须相互信任、通力合作,并通过大量的团队训练、实景演练等方式保证刈香巡境活动万无一失。 一年一度的刈香巡境,激发了大社民众的向心力,增强了陈氏宗亲的团结意识。 由此,每年的元宵刈香巡境活动从社会深层发挥了心灵庇佑与团结宗亲的重要功能。

(二)保护非遗 发展文旅

2015 年,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动入选集美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保护形式,即为活态传承。 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集美大社经济的快速发展,大社元宵刈香活动规模不断扩大,集美区政府的人力物力投入持续增加。 民众与政府的强大支持使得此项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深层地挖掘了该非遗项目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与自媒体进入大社进行拍摄,并在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多元平台充分展示了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的民俗魅力。 随着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知名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文创企业开始关注集美大社的历史文创街区项目,并纷纷入驻集美大社。 2017 年7 月25 日,联发集团有限公司与集美大社文创旅游街区项目运营商厦门柒美文创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收购框架协议,正式收购集美大社文创旅游街区项目。2018 年6 月3 日,海峡两岸30 名从海选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涂鸦选手齐聚集美大社,展开以“大展宏图 圆梦两岸”为主题的涂鸦大奖赛。 在此后的四天时间里,选手们在大社老宅墙壁上展开了他们无限的想象。 古朴的闽南建筑与新潮的涂鸦作品碰撞出时代的火花。 集美大社迅速成为厦门旅游热门打卡网红之地。2018 年8 月4 日,集美大社文创街举行开放仪式,孟子书院、铖钰文化、华侨大学建筑学创业实践基地、乐巢流行音乐基地以及三好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创机构签约入驻,标志着集美大社成为厦门文化创意旅游新地标。

(三)地方互动 闽台交流

传统民俗活动,不仅为全方位展现本土文化搭建了重要平台,也为多区域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近年来,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中的“交陪境”现象日益鲜明,引人注目。 最早提出“交陪境”理论的是日本民俗学学者植野弘子[9]。 所谓“交陪境”,是指外来阵头出于对本地神明的敬仰与对本地民众的情谊,而无偿地参与到本地祭祀巡境活动中。 这无形中增进了地方村落间的深层互动,促进了村落间民众的情感交流。 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著名学者丁仁杰认为:在这种生态与历程中,新聚落透过进入“当地巡境的刈香活动”,而得以展演出自己的实力,

并得到周围聚落的认可或承认。交陪网络,则是笼罩在当地神明的荣耀与光辉之下,一个聚落热

情参与这个巡游队伍时,所能由周遭得到的最温暖的相互认可与承认。而这些网络,一部分是曾与自己共同争取周遭认可过程里的兄弟之邦,一部分则是努力争取新友邦后的产物[10]。

日益鲜明的“交陪境”现象,对地方村镇互动与海峡两岸交流皆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交陪境”现象,促进了地方村镇间的互动往来,呈现出“迎进来,走出去”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来“交陪”阵头受邀参加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2017 年,集美后溪霞城派出官将首与大仙尪仔阵,无偿参与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 2018 年,集美后溪霞城城隍爷首次受邀参加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2019 年,除城隍爷之外,霞城城隍庙的财神爷与虎爷也一同受邀参加巡境。 该年,霞城城隍庙派出的义工总数接近百人,气势宏大,盛况空前。 同时,集美大社的阵头也受邀参加了海沧、翔安、金门等地的各类传统民俗活动。2018 年5 月,后尾角电音三太子前往翔安,受邀参加香山岩庙会,共同庆祝清水祖师圣诞千秋。 2019 年4 月,后尾角电音三太子前往海沧青礁慈济宫,受邀参加保生大帝祭祀活动。

其次,集美大社与台湾寺庙间呈现出来的“交陪境”现象,推动了海峡两岸民众的交流与往来。 由于台湾地区传统民俗保存较好,许多祭祀活动依旧严格遵照先人的祭拜步骤进行。 许多在大陆已经几近失传的传统阵头表演方式,却能够在台湾地区一一找到。 例如八家将表演、谢将军范将军表演、官将首表演等多种古朴传统的表演内容。 因此,集美大社陈氏宗亲会邀请台湾民俗表演者前来“交陪”助阵,并对大社阵头表演进行指导与训练。2018 年3 月,台湾彰化元帅堂的八家将团队受邀参加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受到厦门民众与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 同时,集美大社的阵头队伍也欣然受邀前往台湾进行“交陪”巡境。2019 年5 月,集美大社后尾角电音三太子受邀前往金门,全程参与“金门迎城隍绕境活动”。相同的传统文化、相同的古朴乡音,拉近了海峡两岸民众的距离,推动了海峡两岸民众的情感交流。

《史记·礼书》 说道: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 ”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是当地民众崇拜祖先的重要表现形式。 传统古朴的祭祖仪式,使当地村民获得了心灵慰藉;历史悠久的巡境活动,则从社会深层发挥了团结宗亲,凝聚人心的重要功能。 作为入选集美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本土信俗项目,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大社青年的热情参与,社会影响日益扩大,逐渐成为集美区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张烫金名片。 唯有活态传承集美大社元宵刈香巡境活动,方能全方位地保护这一古朴且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

猜你喜欢
集美角落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每月新词
拥抱AirPlay 2 让音乐和电影荡漾在家中的每个角落
不朽的丰碑之集美解放纪念碑
集美之美 美如其名
选对绿植 角落也有春天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论剑集美 2014COC总决赛报道
让教育之花开遍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