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红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简单理解,即不同的事物混合起来能够产生新的事物,而相同的事物混合在一起,不能产生新的事物,事物的发展不能够继续。 “和”思想随着我国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的推崇,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1]。“和”思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动力源泉。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和”思想,对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创建和谐校园氛围,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世界大同”“天下为公”,历史上诸多思想家、教育家纷纷表达对“和”思想的追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的历程,吸收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思想精华,日趋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凝聚,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1.和谐统一
“和”思想追求事物整体与部分、内部与外部的统一,最终实现事物和谐。“和”思想既是儒家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本质相同,人的行为要与自然协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万物一体”认为整个社会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身心和谐”认为人的身体与人的精神要协调与和谐,人的主观欲望与事物的客观结果要和谐,追求的依然是和谐的局面。 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认为:大自然及人类社会按其本性来说就是和谐的,而最高意义上的美就在这种和谐之中。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因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应当和谐共生,和睦相处。
2.开放包容
虽然“和”思想追求和谐统一,但由于物质世界既有差异性又有多样性,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所以“和”思想提倡包容,强调在相互独立中相互补充,追求有差别的统一,坚持有原则的和谐。 “和而不同”要求承认差异,寻求互补和统一,共生共处,实现平衡;“求同存异”要求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要保持自身的优势,又要借鉴他人的长处;“亲仁善邻”体现开放包容的心态和海纳百川的胸襟,是大国风范的最好体现。 譬如,我国古代唐文化吸收外域文化,让长安成为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实现了唐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发展。 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开放包容,不仅不排斥其他文化,相反还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展现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屹立不倒。
3.和平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和为贵”“协和万邦”的思想,提倡用和平的手段解决矛盾和争议,努力做到和解、和谐,最终实现和平发展。 “各安其业”“小国寡民”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P166),人应该让天地的本性得以实现,让天地间的生命和百姓得以生存和发展,让不朽的学说得以继承,让世界永远保持太平;“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为了达到征服人心的目的,采用和平的做法取代暴力的手段。 我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就是在乱世平定以后的和平时期开创的的鼎盛和辉煌,是我国历史和平发展的典型代表。
“和”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强大智慧。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思想继续向前发展,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自信。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都要实现和谐发展:经济发展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要建设政治文明,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社会发展要注重协调性和全面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生态发展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实现生态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这体现了当代中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大背景下,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以发展和实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承认各国国情、意识形态、发展程度差异的前提下,为了解决人类命运的相关问题而提出的“中国方案”。 它要求世界各国相互尊重、相互协商,在谋求本国发展的过程中以开放包容心态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真正实现各个国家之间的和谐。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想有着相通之处。
3.中国梦
关于“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及:“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4],“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 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 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 ”[5]中国梦是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共同梦想,代表着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共同利益,体现着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共同价值追求。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之共同努力。 中国梦的提出和实现过程,赋予了“和”思想新的时代内涵。
当下,大学生怀着对中国梦美好憧憬,努力学习,立志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然而,受到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人主义有所抬头。 这样的现状迫切要求高校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和”思想所包含的和谐统一、开放包容等内涵,不仅能增强团结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而且能帮助大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1.提升政治素养
大学生心怀梦想,朝气蓬勃,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情感认同,让大学生产生政治归属感,有助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从整体上看来,当代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是坚定的,但是随着当今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大学生思想受到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与社会主义制度不和谐的因素。 譬如,个别大学生注重个人而忽视整体,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他们未能完全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因此,将“和”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需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内涵中,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切实感受中国共产党人所具有的远大理想,才能自觉地旗帜鲜明地抵御社会错误思潮的侵蚀,才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革命理想信念。
2.提高道德水平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能帮助大学生树立道德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养成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从整体上看来,当代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是普遍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依然存在,个别大学生见利忘义,为了及时行乐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做出一些唯利是图的行为,违背主流社会道德规范。 因此,将“和”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内涵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深切体会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素质。 大学生要积极向道德模范学习,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修养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道德水平。
3.增强团结意识
大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极易结成内群体关系,在团结动员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增强大学生的团结意识,能提高大学生的行动效率,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有助于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大学生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不可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 但是,当今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个别大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他人的实际沟通,对他人、对集体缺少关注,团结意识较为薄弱。 因此,将“和”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大学生团结意识的重要方式。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内涵中,从集体主义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共产党人的团结协作的力量,尤其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辉煌成就。 大学生要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多参与团体活动,学习团结协作,处理好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诚然,“和”思想包含的和谐统一、开放包容、和平发展的深刻内涵,无疑给大学生思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新时代,我们要让“和”思想走进高校,既要注重理论教学,又要重视社会实践,从多方面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多角度实现“和”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1.加强“和”思想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6]。 课堂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和”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初衷很好,但是后劲略显不足,目前仅仅停留在“和”思想的解说,对“和”思想的探究、剖析仍有待加强。 “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航标灯塔,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展现。 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应融入“和”思想的哲学内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可以从“和”思想在治国理政发挥的重要作用方面进行讲解;《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应讲解“和”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演变历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可以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进个人与社会和谐的视角进行融合;《形势与政策》课程应从“和”思想与国际合作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融入。 “和”思想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和团结意识为核心,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情景演绎等互动方式,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思想的博大精深,让“和”思想入心入脑,真正达到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的。
2.积极建设以“和”思想为主题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熏陶作用。 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消极影响,个别大学生的政治意识、道德意识和团结意识有所懈怠。 “和”思想包含着和谐统一、开放包容、和平发展的深刻意义,对保持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校园氛围健康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和”思想应充分融入校园文化中,让“和”思想成为校园活动的主导思想。例如,通过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强化团结协作意识;通过举办中华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知识讲座,邀请相关的专家教授到学校讲学授课,普及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通过开展主题论坛,解析“和”思想的产生、发展历程、创新成果和时代价值,鼓励学生做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 在“和”思想融入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以创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为主导,充分发挥“和”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让学生通过参与多样化的校园活动,感受“和”思想的主流意识,真正创建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
3.注重以“和”思想为指导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巩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制约,个别高校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大学生的实践水平和认知水平差距较大。 “和”思想包含的和谐统一的内涵要求大学生理论与实践必须结合,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因此,在社会实践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社会实践得到应有的肯定。 可以组织大学生到当地的小学、初中教学实习,为小学生、初中生讲解国家的政治理念,既能为他人授课,又能强化自身的政治素养;可以组织大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团队完成实践任务,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明白“和”思想的寓意;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和”思想指导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前提,发挥“和”思想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团队意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重视以“和”思想为中心内容的网络宣传
网络宣传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重要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7](P33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校要与时俱进,充分抓住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利用高新科技和网络媒介主动占领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阵地。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思想必须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中心位置,学校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推送“和”思想的相关知识,通过大学生熟悉的方式让大学生了解“和”思想,增强“和”思想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在“和”思想融入网络媒介的过程中,要以大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为出发点,发挥网络媒介对“和”思想的宣传作用,让大学生利用网络媒介不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真正提升“和”思想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