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法人》特约撰稿 徐若风
《狗十三》是曹保平导演五年前执导的一部青春题材电影作品,反映了一位青春期少女在家庭成长中的挣扎和阵痛,因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家庭教育问题获得第64届柏林电影节的关注和推荐。该片经过几年的周折,近期才进入院线上映
《狗十三》,可以说是最近最不容忽视的一部华语青春片。它把“中国式家庭教育”和“青春的阵痛式成长”两个问题刺骨地抛了出来。这部电影虽然雪藏五年才得以公映,但时间并没有磨损这部独特青春片的力量,反而让它成为了十分有话题度的华语电影。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反映的教育问题,大多数家庭也都会经历。
电影讲述了13岁的少女李玩在一年间的成长故事,描绘了一幅中国式教育下的群体画像。
由于父母离异,李玩只能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了解、陪伴和爱。父亲送给了她一只宠物小狗,李玩为狗取名“爱因斯坦”。李玩暗潮涌动的青春因“爱因斯坦”的意外走失而陷入困局,开启了无奈的成长之路。面对家里的顶梁柱和施暴者——父亲,13岁女孩在父权的强压下,从青春叛逆的个性逐渐成长为懂事顺从乖巧的“小大人”。在“必须听话”的中国式教育和“必须懂事”的压力之下,她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暗色“成人礼”。
“共鸣”,是这部电影在网友们口中发出的最大声音。有不少人在看完电影之后,都在各个社交平台上表示,在这个故事中能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在“中国式家庭教育”里,受到了太多暗流汹涌的“家庭冷暴力”“大人哄小孩”的哄骗和不平等的对待,这些都是当今社会的教育热点和痛点话题。
张雪迎饰演的李玩,不仅是一个典型的青春叛逆期少女的人物形象,还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成长”模板。一件件发生在少女李玩身上的“小事”,对成年人而言都不值一提,却对少女的心灵有着毁灭性的打击。而电影展现出的更深层次的病症,则在于社会主流中所根植的男权对女性的轻视,这也是电影让女性观众更为感同身受的原因。
李玩在外人面前是乖女儿,但是当家庭的“暗暴力”施加在她身上时,她也只能尝试着用自己的身心去抵抗——比如外出喝酒、夜不归宿。坦率地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成年人能够尊重她,与她进行平等的对话,但这些希望到最后都落空了。其实,李玩比绝大多数的13岁孩子,行动力要强很多,大部分人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只能成为暴力下“沉默的羔羊”。
导演曹保平说,“《狗十三》挑战的,可能就是所有家庭,所有父母以及孩子视角下的那种习以为常。”在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中,来自社会世俗的目光和来自家庭的要求,对她的驯化就如同在训练一条狗。“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就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很残酷,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这就是导演曹保平的初衷,他将这个阶段称为“长大成人必经的艰难岁月”。
电影中,成年人有成年人的痛苦,孩子有孩子的苦恼,但这些痛苦与苦恼发生碰撞和摩擦,承受不住的肯定首先是孩子。如果观众站在父亲的位置和视角上,会发现肉眼可见的疲惫感始终写在他的脸上。
电影开头的一幕就特别刺眼:在父亲和李玩发生争执后,他所尝试的和解办法就是拿出一沓钞票给她买东西来讨好她。当弟弟出生时,他隐瞒了李玩,害怕刺激到她;他强迫李玩选择英语兴趣班,那也是因为能有机会通过比赛直升高中,让她不用参加中考;为了这个并不足够富裕的普通家庭能生活下去,作为全家的经济支撑,他也只能选择参加商业伙伴的晚宴,而非带着李玩去天文科技馆。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人与人的交往模式是高效的实用主义方式。但是,他们从工作到家庭的场合变换间,却很难做到圆滑地切换。于是,外界的压力在家庭内部施加给了孩子,无可避免地和孩子产生矛盾。每个大人都在试图做出让步、容纳和付出,为这个家庭的未来更好、为李玩的未来更好。无论谁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立场都没有错,但当他们组合在一起、当这个家运行起来,便充满了矛盾和漏洞。李玩一直努力不妥协、尝试去与这个“为她好”的家庭进行碰撞,结果只能是撞得头破血流。
《狗十三》所提出的教育问题,并非空中楼阁。对待这部电影,曹保平采取了他一贯的类型化处理方式。在电影中,他用许多编剧技巧和视觉符号,不断地直白点题“论青春之死和世界之囚”,可谓严丝合缝、精巧准确。尤其是少女李玩跑去天文馆的路上灯一盏一盏地熄灭、发现真的“爱因斯坦”后默不作声地离开这两场戏,完全把“编剧思维”放明面上。这样的处理,让电影丧失了更多况味的可能,但同时也把他所想要表达的主题更进一步地揭示。在类型元素的包装之下,《狗十三》尽可能地把中国式家庭的矛盾、冲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同时亦有一定的社会批判,让观众在“细思极恐”和“感同身受”两种观影体验中,接受到“什么是好的家庭”和“如何去爱”的教育。
言辞辱骂、体罚、殴打,造成了电影中李玩压力过大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是不少“中国式家庭”的写照。教育,是要让每个孩子的天赋都能得以伸展;但以现今社会上对家庭教育的认定“能让孩子考出好成绩的才是好家教”,“能让孩子乖乖听话、一声不吭的才是好家教”等等观念,才造成了批量的“怪兽父母”。
“家庭冷暴力”会对子女造成多大的伤害呢?《狗十三》这部电影为我们揭示了答案。孩子的成长与原生家庭密不可分,如何减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安、焦虑和惧怕等负面情绪,才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点。
“我是为你好!”这是大多数孩子在家庭成长中经常听到父母讲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的前提应该是建立在父母对孩子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父母单方面的强求。而这句话,哪怕出发点再好,也显示出了某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和误区。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言语上的惩戒”。
《狗十三》是导演曹保平的作品,剧本是他的学生焦华静毕业答辩时的作品,那时候还是老师的曹保平就看中了这个剧本,决定把它拍成电影。曹保平在谈到拍摄本片的初衷时说:“没有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长大,一切就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很残酷,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
从这个角度看,《狗十三》这部电影对家庭教育的启示便在于此——希望家长们,可以学会尽量根据孩子的特长采取更多元化的教育,而非不断与孩子闹矛盾、起冲突,这才是真正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少一些压制和控制,多一些平等和沟通,这才是当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境况下,家庭教育所希望能够拥有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