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英,朱雪凤,朱晓华
无锡市儿童医院输液室 (江苏无锡 214023)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重要的治疗方式,我院门诊静脉输液患儿约占门急诊就诊患儿的30%,年接诊输液患儿30余万人次。在输液室日常工作中,如何确保静脉输液安全,杜绝医疗事故与纠纷始终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护士在执行静脉输液治疗操作的各个环节中,严格落实5R安全用药原则,重点在输液医嘱的执行、静脉用药的配制、患者身份的识别、输液过程中的巡视等,安全用药原则始终贯穿整个输液过程。门诊输液移动信息系统的应用是以医院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为基础,以移动手持电脑设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为硬件,配合无线局域网络技术,实现HIS在门诊输液室扩展与延伸的工作终端执行系统,它具有方便、快捷、小巧便于携带等优点[1]。2015年我院门诊输液移动信息系统正式启用,从最初的单一扫描呼叫功能,发展到2017年新系统将就诊医疗、药物皮试系统、收费系统、门诊药房、输液药房、护士执行医嘱(接单、静配、穿刺、巡回)、护士长工作督查及工作量统计等一体化的完整信息系统,医师、药师、护士可通过信息系统追溯任何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确保医疗、用药安全[2]。现将门诊移动信息系统实施两年来,在门诊静脉输液安全用药原则落实方面的作用报道如下。
“2013年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强调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性[3]。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反向识别,核查患者身份主联、病历,杜绝同名同姓、同名异姓混淆,同时在护士操作区域(治疗车、输液架)张贴悬挂“三查七对您做了吗?”“请再次确认患者身份”等警示提示,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给药意识[2]。
门诊静脉输液所用药物的正确识别和使用分3个方面[2]。
1.2.1 正确识别药物的有效期、质量
在静脉输液配制过程中,护士对药品名称、剂量、剂型必须严格“三查七对”,尤其是对外包装相似但剂型不同的药物,如头孢替安、五水头孢有0.5 g和1.0 g两种,外包装相似,药师发药时容易搞错,必须仔细核对、鉴别,一些高危药品如氯化钾、10%氯化钠,要有警示标识、以便识别。
1.2.2 正确使用药品需要护士药理知识的积累
要正确掌握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包括药理性配伍禁忌(配伍药物作用相互抵消或降低)和理化性配伍禁忌(酸性和碱性药物之间)。在几种药物先后输注过程中,对可能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在输入间隔,必须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
1.2.3 大输液质量的严格检查
对大输液名称、生产日期、密封性、纯清度等均要严格检查,杜绝过期、浑浊、有异物等液体的应用。
检查医嘱所开药物剂量与说明书推荐剂量是否相符,如氯化钾浓度不能超过30%。护士在输液配置过程中对不易溶解、易产生泡沫的药物应充分溶解、澄清后抽取,确保剂量的正确[2]。
门诊输液患者抗生素的应用要求间隔8~12 h,在感染严重时医嘱会以q8h(1次/8 h)应用,护士在应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2]。
静脉输液速度是依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决定的,对于儿科患者尤其是心肺功能不完善的新生儿、婴幼儿应重点关注,对特殊药物如阿奇霉素、红霉素、氯化钾,输注时应重点关注[2]。
接诊时移动扫描枪扫描二维码,护士根据电子病历、输液处方和电脑信息一致确认患儿身份;加药护士通过PDA扫描瓶贴二维码确认身份;穿刺护士通过PDA扫描瓶贴二维码叫号,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患者当天的输液治疗信息,然后扫描输液主联二维码与电脑信息匹配,护士再口头开放式询问患者身份信息进行确认,并将主联固定于输液器上,便于巡回护士更换输液、拔针时通过PDA扫描确认。
在门诊输液接诊过程中,登记护士核查输液处方与门诊电子病历医嘱(姓名、用药)无误后扫描二维码,接单成功后打印输液主联(身份联);输液药房药师再次确认后摆药;静脉输液配制护士通过PDA扫描输液瓶贴再次核查用药医嘱,并严格检查药品名称、剂量剂型、大输液质量,将有疑问的医嘱返回药师,再由药师与医师确认用药的正确性;穿刺护士同样可以通过扫描了解患者输液医嘱;巡回护士通过PDA扫描掌握患儿的输液治疗完成情况。
护士登录PDA系统必须使用操作者本人的安全二维码,在执行医嘱时,PDA会自动记录执行时间和执行者姓名,明确职责[4]。
护士长在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端可查询护士执行输液医嘱的准确率等数据,同时可以追溯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出现的不规范操作,这可有效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PDA系统可准确记录护士从PDA扫描确认患者身份至输液治疗结束的全过程,清晰反映治疗时间的长短;另外在患者再次来院进行输液治疗时,接诊护士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掌握两次用药间隔时间,正确评估用药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对全科34名护士进行“移动信息系统使用后感受”调查,结果显示:(1)34名(100.0%)认为移动输液信息系统的使用可正确识别身份,避免和减少用药差错;(2)32名(94.1%)认为移动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优化输液流程,避免既往手工签名的烦琐,提高工作效率;(3)33名(97.1%)认为使用移动信息系统可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增强法制观念[5]。
我院门诊输液室收治的对象为0~14周岁的儿童,1例患儿往往有多名家长陪护,所以环境嘈杂影响沟通效果,患者身份确认、治疗信息确认等经常会受到干扰。在使用PDA之前输液治疗的相关信息曾出现偏差,发生同名同姓(或读音相似)输液错误、输液治疗不完整(当日输液未完成而护士拔针)、输液间隔时间不符合用药半衰期等不符合治疗规范的事件。使用移动信息系统后,护士严格按操作规范执行身份核查,养成及时关注扫描结果的操作习惯,再结合口头询问确认,未发生类似错误,有效杜绝了给药差错事件的发生。
门诊输液移动信息系统在我院门诊输液室应用已经有2年多,护理人员总体评价PDA操作简单、便携、优化了输液操作流程,规范了护士的操作行为,而且确保了静脉输液用药安全,有效降低了用药错误。随着HIS不断发展优化,门诊输液移动信息系统的功能将更为先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