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菲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课程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是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法律常识的掌握、健全人格的形成等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从生活教育观的角度,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构建的问题谈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教育观;生活化课堂;构建策略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用生活教育观为指导、将生活元素融入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方式。生活化课堂的构建,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知识更生动。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主要基础学科,这门学科生活性特点更强,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下面,笔者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构建生活化课堂的方法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简单论述。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参與的主动性
初中生喜欢生动的学习环境。在“生活即教育”的指导下,创设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课堂模式,首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案例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此,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乐于参与学习的氛围,从而奠定有效课堂的基础。
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如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在原告席上,控告三个不养老的儿子;播放垃圾堆被遗弃的奄奄一息的刚出生的女婴的视频;播放9岁男孩骑共享单车出事故的视频;播放老人大街上倒地,好心女孩上前扶起,反倒被指认是肇事者,幸亏女孩在扶起老人前先拍下视频,留下证据,老人灰溜溜走掉的视频等;公交车的“占座”行为、偷盗行为;播放校园欺凌视频等,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分析法律行为,也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表演、再现、还原案例场景,顺理成章将学生带进“法律就在身边”的学习,内容与生活密切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融人生活化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搜集生活中的素材,并合理融入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活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进行《生活需要法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运用你的经验”中的图片,列举一些生活中与法律有关的实例,找一找生活中的法律,强化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在生活中、生活也离不开法律的意识。然后,教师用课前搜集的材料,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如购物时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同学打闹出现伤害事件、家庭中的暴力现象、拐卖儿童案、开车闯红灯导致交通事故、酒后驾驶出现的伤亡等,这些生活实例的融入,让学生认识到《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的重要性,认识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法律;认识到法律普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认识到如果没有这些法律,车辆堵塞、交通事故频发、打架斗殴、食品不安全、老无所养、妇幼得不到安全保障等,社会就会变得一团糟,坏人泛滥成群,国家也会动荡不安,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法律的作用。
教学中,融人生活化内容,是生活化教学的主要途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巧用智慧,将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完美整合,让学生从中掌握知识。如进行“和谐与梦想”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从而使教材知识与社会生活巧妙融合。教师通过“中国梦”的内涵的诠释,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中国梦”是什么等,这样,既拓展了学习范围,也与时事巧妙结合,更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推动生活化课堂的构建。
三、注重方法生活化,突出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较之于其他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会感到课堂的枯燥和乏味。为此,教师应运用新理念、新方法,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探究学习的欲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如进行《生活需要法律》的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身边法律大家谈”的经验分享活动,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谈谈自己对身边的法律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引发学生辩论、探究的积极性。如:有人说,只要自己不违法、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认为这种认识正确吗?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深深嵌人我们的生活中,渗透到生活的各方面,法律既服务于生活,也指导人们的生活。再播放视频《一生相伴,哪些法律在保护你》,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后,谈一谈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这个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明白法律是自由和义务取得平衡的天平,离开法律,自由和义务将失去平衡,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道德和法治等教育为主的课程,许多知识基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学科的基础是实际生活,生活化是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为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供了便利和条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自觉运用生活教育观,将“生活即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始终,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生活化内容的融入、生活化方法的运用,让课堂绽放生活之花,让课堂因生活化而增趣提效。
参考文献:
[1]吴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88.
[2]王明亮.生活化教学法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50.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