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骏达,李晓兰,马俊旗(通讯作者)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超声聚焦是当前一种新型的热物理治疗手段,通过体外分散发射超声波透入患者体内,聚焦在肿瘤内部,产生高温,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1]。超声聚焦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本次研究,主要对医院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予以超声聚焦治疗,旨在探究超声聚焦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1月医院妇科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全部患者均经体检、妇检、诊断性刮宫、多普勒超声检查、病例涂片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已排除全身性系统疾病患者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全部患者的年龄为26~39岁,中位年龄为(31.67±3.28)岁;包括70例单发、50例多发;肌瘤直径为1.09cm~10.82cm,平均直径为(8.34±3.27)cm;按临床症状分为26例下腹部胀痛、30例月经量增多、18例月经期延长、23例月经周期缩短、30例痛经、42例腰骶部酸痛、10例无伴随症状。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58个肿瘤,包括70个子宫前壁肌瘤、56个后壁肌瘤、32个其他部位肌瘤。120例患者均为不愿切除子宫、已婚已育、自愿接受超声聚焦的妇女,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120例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测、胸片拍摄、肝功能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对于有节育环的患者,需先取出节育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或者阴道停止流血后3~7d开展手术。超声聚焦治疗前1d均进行倡导准备,禁止禁食产期食物,均在术前排空大便,并保持膀胱充盈,取仰卧位,在治疗区的体表皮肤均匀地涂上超声耦合剂,将脱气水囊置于其中并将其紧密衔接,使用记载B超进行子宫肌瘤定位,再使用二维超声对病变靶区范围进行详细确定,将治疗的输入功率、发射次数及间歇时间分别设定为550~900W/次、55~60次、180~200毫秒。采用点累积方式构成治疗阵,由深至浅进行治疗,直到完全覆盖整个治疗靶区。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治疗点划分、焦点位移,通过计算机执行操作,根据患者的靶皮距深浅、耐受性调整发射功率,对于耐受性好、靶深的患者调为大功率;耐受性差、靶浅的患者调为小功率。1次/d,40~80min/次,每位患者治疗2~7次。每次治疗时,需注意患者体位的重复性,减少靶区重复治疗,避免遗漏治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询问患者的不适感,并进行对症处理。
统计分析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情况。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采用t、χ2进行检验,检验标准P<0.05。
治疗2个月后,120例子宫肌瘤中有88例显效(73.33%)、26例有效(21.67%)、6例无效(5.00%),总有效率为95.00%。
120例患者经治疗后,有1例直肠下坠感(0.83%)、1例膀胱刺激症(0.83%)、1例膀胱损伤(0.83%),其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
子宫肌瘤是当前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群体,40~50岁群体,发生率达51.20%~60.00%。肌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包括少量的结缔组织、纤维。临床症状以经量增多、盆骶部酸痛、膀胱压迫、经期延长、性交不适等,容易引起早产、不孕及习惯性流产[2]。以往临床上常以对症治疗、子宫切除术为主,对患者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生活方面均有很大的影响,导致女性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治疗依从性不高。超声聚焦是当前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热物理治疗手段,是专治肿瘤的重要局部治疗手段,在子宫肌瘤的治疗过程中以非侵入性、无电离辐射、可重复治疗及其他优点,广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
超声聚焦属于一种具有非侵入性的局部治疗技术,将超声波作为治疗源,通过充分发挥超声波的可聚焦性、穿透性,将体外的低强度超声波聚焦在肿瘤内部,或者通过高强度超声波聚焦在肿瘤内部,充分发挥其杀灭肿瘤的目的[3]。超声波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致使靶区组织凝固坏死、血管闭塞,慢慢被机体溶解吸收、纤维化,后经机体的防御机制吞噬其坏死组织,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本研究中,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过2个月的超声聚焦治疗后,其总疗效率为95.0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提示超声聚焦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具有微创性、可视、可控、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患者予以超声聚焦治疗,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治疗安全性高,可加强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