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缺血的双源CT诊断价值评价

2019-02-26 20:20蔡华亮宋黎涛盛伟华王夷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双源肠壁动静脉

蔡华亮,宋黎涛,盛伟华,王夷蕾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上海 200137)

急性肠缺血是临床中常见的急腹症,主要有肠系膜上动静脉血栓或血栓形成所致肠道急性血液循环障碍[1]。该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很高的发病率,因此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急性肠缺血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急性肠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及缺乏特异性表现的特点,因此诊断上有一定的难度[2]。近几年,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中常用双源CT诊断急性肠缺血,这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本次研究就具体探讨了应用双源CT诊断急性肠缺血的价值,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21例急性肠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者介入治疗证实,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恶心呕吐、肠梗阻等,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同意,同时患者也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1例患者中主要包括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67.5±3.2)岁;发病到送院时间为3h~3d,平均(1.2±0.4)d。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双源CT进行诊断,主要使用西门子产双源CT扫描仪,在检查之前均对患者进行了碘过敏试验。CT机扫描参数具体设计如下:管电压120kV,管电流为175~250mAs,准直为0.6mm,螺距为1.2。开启电流自动调制,旋转时间为0.28s,扫描6~10s、45~50s后应用相同参数进行门静脉期扫描。在扫描前,应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由患者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用量为350mgI/mL,注射的速度控制在3.5~4.0mL/s。在注射后用同样的速率注射30mL的生理盐水到肘静脉中。之后借助造影剂智能追踪技术出发扫描,扫描面选择腹主动脉平面,扫描启动的CT值设置达到120Hu后触发,在6s后屏气扫描,扫描的范围主要是从膈肌上缘直至耻骨联合水平位置。扫描原始数据采集后,构建有效层厚0.75mm,并且重建间隔为0.5mm的基础重建。将薄层数据传输到影像处理工作站中,构建腹部动脉期的薄层轴位图像,之后在借助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与容积再现等影像处理方法,展示肠系膜血管的具体病变情况。

1.3 图像分析

对CT横断层的图像进行分析,包括是否存在肠管扩张情况、肠壁分层情况、厚度改变情况、肠壁内积气情况、肠壁强化异常情况等。同时分析不应病因与不同程度肠缺血所得CT影像表现,并且分析原始CT横断层图像双源CT图像中是否存在血管狭窄、栓塞以及血栓形成情况。

2 结果

21例患者双源CT影像均可以清晰的显示肠系膜上动静脉血管异常情况。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3例,主要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突然中断;8例上静脉栓塞,表现管腔中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情况。3例肠系膜上动脉斑块以及钙化致管腔重度狭窄,具体表现为管壁增厚与管腔变小,可见钙化影;5例出现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表现为主动脉增快、腹主动脉内移以及线样低密度内膜片分割成大小不一的两个腔,并且真腔的密度要比假腔高。

21例患者均可见肠腔扩张,其中肠壁增厚16例,5例肠系膜上腔静脉患者的肠壁增厚明显。

3 讨论

急性肠缺血属于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该病的病程凶险、病情进展快,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及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3]。但是,因为急性肠缺血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的表现,因此很难判断肠管缺血情况,很多肠管缺血常常在急诊手术中发现,这给疾病的治疗带来较大困难。

近些年,随着CT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双源CT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中,该方法可清晰显示腹部血管情况,并且还可多角度显示肠管、腹腔脏器的基本情况,这样为肠缺血的诊断提供了重要帮助[4]。双源CT具有两套X线管及探测器,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扫描的速率与准确性,通常可在10s内完成整个腹部扫描,这样可以降低腹部扫描中相关因素的干扰,并获得整个腹部动静脉的原始断面图像,提高临床中对肠系膜狭窄、闭塞或者血栓的检出率,为腹部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帮助[5]。此外,借助双源CT配备的三维后处理影响技术,还可以通过联合多种分析技术,全面、立体及直观展示腹部动静脉血管及分支状况,并且显示肠道的改变情况以及肠梗阻情况,这为急性肠缺血的病因及分型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进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在本次研究中,针对21例急性肠缺血患者就应应用了双源CT进行诊断,影像中均清晰显示了腹部肠系膜动静脉发生的血管异常情况,并且具体显示病变部位及栓塞程度,这样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

综上所述,应用双源CT诊断急性肠缺血的价值显著,不但可清晰显示腹部肠系膜上动、静脉的病变情况,还可以显示肠梗塞情况以及肠梗阻部位与程度,全方位显示血管及肠壁改变,为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双源肠壁动静脉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双源采购跳跃-扩散库存控制模型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双源信号深组合导航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中应用初探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