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肠属脾

2019-02-26 11:23邱奕平沈其霖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六腑水谷太阴

邱奕平,沈其霖

(1.成都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四川,成都 610075;2.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

笔者认为,中医脏象之脾当为今解剖之脾、胰腺、小肠三脏功能的合称。就今解剖之脾与脏象之脾而言,《内经》以后医家多以为“脾居胃上,形如刀镰”[1]。至于胰腺,自《难经》提出“脾有散膏半斤”[2]以来,后世医家据此多认为胰腺属脾。笔者认为,脾气的功用,实与解剖之脾关系最为相关,与今西医认为脾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相似,而脾阴的功能则与胰腺相关。唐宗海云:“津液尤是融化水谷之本”“若脾阴不足,津液不能融化水谷”“胃之化谷,乃胃汁化之,并有甜肉汁、苦胆汁,皆入肠胃化谷,所谓汁者,即予所谓津液也。”[3]现代西医认为的胰腺是第二大外消化腺及胰腺与脾阴相关不谋而合,而脾阳运化之所在小肠,脾阳升清,实为小肠泌清别浊,即小肠的消化吸收。

1 古述脾位,小肠属脾

细查经旨,《内经》对小肠属脾实有论述。《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耳。”[1]今解剖知:脾、胰腺、小肠均与胃以膜相连。小肠(十二指肠)之上口即胃之下口,中有网膜将胃与小肠相隔。后世言少腹属太阴,少腹之位置,正当小肠之位。《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阳道实,阴道虚。”[1]胃与大肠同属阳道,则“阴道”舍小肠为何物?《素问·金匮真言论》言:“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1]胃与大肠同居小肠之外而为阳道(阳明),小肠居中正属阴道(太阴)。《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岐伯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1]小肠属太阴而居阳明胃与……大肠之间,正含阴阳异位之象(阳明胃-太阴脾-阳明大肠)。《素问·五脏别论》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1]前述太阴阳明更虚更实,后述胃肠更实更虚,即述食物由胃到小肠,故太阴脾当指小肠。

《医述》云:“脾者,卑也,裨助胃气以化谷也。”[4]高者为尊,低者为卑,故脾之位置当在胃之下,而解剖学上脾位于左季肋区后外方肋弓深处,胃底与膈之间,并不能说脾的位置在胃之下。脾,辅助胃气以运化水谷,《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1]脾为“仓廪之官”,当是空腔器官,从现代解剖学来看,脾肯定不是一个空腔脏器,故谓当属小肠,即小肠属脾不言而喻。若以为解剖之脾有运化之功,如《刺灸心法要诀》经云:“脾胃者……闻声则动,动则磨胃而主运化。”[5]现代医学认为,解剖学上的脾显然无“闻声而动,动则磨胃化谷”这一功用。此则实指脾阳化谷,即为小肠蠕动消化功能而言。因此,小肠当属脾,脾主运化,主升清,一则消化水谷,二则吸收精微。

2 小肠泌清别浊,当属脾

现代医学认为,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营养的最重要场所。小肠泌清别浊,清者吸收入血,浊者排出体外。正如《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6]脾主升清,“升”指向上输布,脾气以升为健,“清”即水谷精微。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向上输布于心和肺,并由心肺化生气血,以循周身,濡养五脏六腑、四肢九窍、肌肤、皮毛,故小肠泌即脾主升清。

《素问·五脏别论》云:“黄帝问曰:余闻方土,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1]说明古人对小肠的脏腑属性争议颇多,表述并不清楚。其实《内经》将胆归于泻而不藏的六腑之一,又因其藏而不泻的特性归奇恒之腑,足以说明脏腑之间,未必能截然化分,以致《素问·六节脏象论》将心肝肺肾并论而将脾与胃大肠小肠并列,而《素问·五脏别论》又据小肠有别浊之功,传化物而不藏,降其归入六腑之中。其实,小肠泌清别浊,清者升,即有收藏之意,浊者降,亦有传化之功。就泌清而言,实即脾脏升清之功;就其别浊而论,实则为肠腑传化之功。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胃肠,味有所藏,以养五气。”[1]“味”即为水谷,胃肠皆归六腑,何以能藏?胃与大肠归腑毫无争议,六腑不藏,若有所藏,当属小肠。足以说明小肠兼有藏和泄,即小肠泌清为藏,小肠别浊为泄。同为六腑之一的胆,既有藏亦有泄,既为腑又为奇恒之腑,论述极为明确。而小肠,由于兼有脏腑两种功能属性,而根据《内经》为脏腑分类及经络配属,将小肠归于六腑之一,以致后世对脾与小肠的认识颇多争议。又如对小肠泌别清浊而兼有传化收藏功能认识不够,以致云小便淋漓赤痛为小肠实热,如导赤散,症见小便短赤,淋漓涩痛,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实与膀胱湿热无二。笔者认为,小肠泌清为藏当属脾,别浊为泄当属肠腑传化。综上所述,小肠肠腑传化之功亦当属脾,故云小肠泌别清浊当属脾。

3 脾病多以小肠论治

《圣济总录》论小肠有寒时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其经有寒,则亦传于大肠,故化物难而大肠中懊痛,便痢赤白,脉经谓小肠寒则令人下重便脓血者也”[7],即表述了小肠受寒传于大肠,而致下利便脓血。又论及脾脏虚冷泄痢时说:“水谷入胃,脾为行之……移寒入于大肠,大肠得冷泄则不能固敛,故为泄痢”[7],即脾有寒,亦传于大肠,而泄痢不止。又如《诸病源候论》云:“脾虚,寒气积久,脾气衰弱,故食不消也;而冷移于大肠,大肠为水谷糟粕之道路,虚而寒冷,故寒之痢也”[8],所述脾与小肠之病,其病因病机症状何其相似,治则治法亦当不变。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阳道实,阴道虚”[1],既言脾病多虚,胃病多实。验之临床,小肠之病亦多虚多湿,与《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云:“太阴之上,湿气治之”[1]相合。《伤寒论》以“腹满时痛,自利不渴”属太阴病,腹痛伴自利,当属消化道疾病,腹部内消化道除胃与大肠之外便只有小肠,故小肠病多见腹痛下利。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症多见空腹痛、夜间痛,属中医所谓饥痛隐隐,时腹自痛,多辨证为脾阳不足或脾胃虚寒之证,多以归芪建中汤、理中汤类方治之。又如下消化道出血(小肠出血),多属脏毒远血之类,多辩证为脾胃虚寒,脾不统血之证,治方多以黄土汤,归脾汤之类。又如小肠性腹泻,多属脾虚飧泄,治以参苓白术散类。

再论“肝木克脾土”,木失条达,土气雍滞,则脾病,《金匮要略》在开篇提出“见肝知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谓“肝木克脾土”,木气失于条达,土气不行,则运化失常。即肝郁日久,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而致小肠泌清别浊功能失司,可见腹部胀满、不饥不食。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外消化腺,肝脏功能异常,势必会影响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当今世人过食肥甘厚腻之品,饮食不节,肝失条达,郁而化热,下克脾土,小肠清浊不分,水湿内停,热与湿合,阻遏气机,症见胸胁苦满、胁下痞硬、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大便稀溏、黏腻不爽,多辨证为肝经湿热证,治以疏肝泄热、利湿健脾,方以茵陈四逆散合四君子之类。

《伤寒明理论》云:“约者,约结之约,又约束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9]故脾约证的实质为阳明胃热太盛,耗津伤液,使小肠行其津液失常,即小肠泌清别浊功能失常,致水液偏渗膀胱所致。治以通腑泻热、润肠通便,方如麻子仁丸之类。

4 结语

综上所述,如《医林改错》云:“尝闻古人脏腑论及所绘之图,立意处处自相矛盾,脾属土,土主静而不宜动……论脾之动静,其错误如此。”[10]古述脾的位置及功能,却与小肠不谋而合。脾阳者,实属小肠腑传运化之功;脾主升清,亦为小肠之泌清别浊。而小肠出血,多为脾失统血。所谓“肝木克脾土”,亦是肝疏泄失常,进而阻碍小肠泌清别浊之功。故笔者认为,小肠属脾。

猜你喜欢
六腑水谷太阴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小儿推拿“六腑”穴位考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武威西夏墓出土太阳、太阴图像考论
浅谈“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在慢性胃肠病中的应用
漫画
朝医规范化治疗太阴人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
水谷雅子的草根儿“驻颜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