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疗结合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

2019-02-26 07:22江西省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江西省九江市332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8期
关键词:放化疗靶向肺癌

周 杰 江西省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江西省九江市 332000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属于肺癌患者晚期表现,该类患者癌症细胞已转移、扩散至脑组织,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其生存期极短,严重危及患者性命安全[1]。近年来随着抗癌技术的发展,临床针对该类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不断增多,还提出了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综合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病灶恶化,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为此,本文研究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治疗中,予放化疗、靶向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6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为观察对象,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经病理活检均符合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断标准,且CT、MR检查证实,其卡氏评分(KPS)、体力状况评分(ECOG)分别为≥70分、0~3分的范围,并已知晓本次研究目的、意义及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此外,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者;(2)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3)对本次研究治疗不耐受者。研究组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6.25±5.03)岁;病理类型:腺癌18例,鳞癌12例,鳞腺癌8例,大细胞癌3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6.87±5.13)岁;病理类型:腺癌20例,鳞癌11例,鳞腺癌6例,大细胞癌4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予两组患者放化疗,在放疗阶段,先利用CT机扫描定位患者脑肿瘤部位,并将肿瘤靶向区、眼球、临床靶区及脑干轮廓等勾画出来,再设置相关参数,将靶向中心剂量调整为100%,采用调强方式照射,脑转移病灶区为2.5~2.8Gy/次,共为50~56Gy,而全脑剂量为2Gy/次,共为40Gy,均为5次/周。在化疗阶段中,以含铂药物化疗为主,第1天主要予患者静脉滴注:Alimta类药物500mg/m2,Taxol类药物135~175mg/m2,DDP类药物25mg/m2,且DDP药物需持续静脉滴注3d;每个化疗治疗周期为21~28d,根据患者恢复及耐受程度予2~4个治疗周期。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患者每日在放化疗后,还服用250mg吉非替尼(AstraZeneca UK Limited,国药准字J20100014),1次/d,持续用药1个月。

1.3 疗效评定 两组患者疗效评价主要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肿瘤疗效的评定标准,共分4种等级;治疗后,患者持续4周,无病灶则为完全缓解(CR);病灶明显缩小至治疗前的50%则为部分缓解(PR);病灶缩小范围为治疗前的25%~50%则为稳定(SD);病灶恶化则为进展(PD);其治疗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计算数据差异性,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有12例为CR,20例为PR,6例为SD,3例为PD,其有效率为78.05%(32/41);而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为CR,14例为PR,10例为SD,8例为PD,其有效率为56.10%(23/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P<0.05)。

3 讨论

据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病情发展至晚期,有50%以上患者可能出现脑转移症状,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25%以上。该类患者发生癌症脑转移,与肺部组织丰富的淋巴结、血管有关,当患者发生咳嗽振动等胸腔压力变化时,其癌症细胞极易随着血液循环进入颅脑,影响着脑组织正常功能[4]。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其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病率亦有增加,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影响,对社会亦是一种负担。

当前治疗该类患者的方法有放疗、化疗、手术及靶向治疗等,通常临床予患者多种方法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据相关研究,机体血脑屏障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脑病灶使用放疗或化疗时,其抗癌、治癌效果并不理想,且该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长时间予患者放疗或化疗,其放射线、化疗药物对人体正常细胞功能亦有损害,从而降低患者抵抗能力,可能影响病情进一步发展[5-6]。为此,临床针对该类患者常予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控制病灶恶化,从而降低患者治疗风险,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文结果显示,对照组予放化疗,其病灶完全和部分缓解仅有23例,而在此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的研究组,其病灶完全和部分缓解有32例,研究组(78.05%)治疗效果比对照组(56.1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治疗是一种明确致癌位点治疗的手段,该类药物进入人体后,其药效作用将选择性与致癌位点结合,并将癌症细胞的特异性杀死,从而达到抗特异性癌细胞作用[7]。另一方面,该类药物对人体正常细胞无影响,极大地缓解了长期放疗、化疗对正常细胞毒性影响,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予吉非替尼作为靶向治疗药物,临床上该药物多用于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有效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促使癌症细胞凋亡[8]。可见,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放化疗的效果,以减少患者遭受放射线、化学药物治疗的伤害,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

综上所述,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予以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可有效地控制病灶发展,还有良好杀癌、抗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放化疗靶向肺癌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靶向治疗 精准施治 为“危改”开“良方”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