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防治肿瘤的优势探析

2019-02-26 00:10:05,*,,,,,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膏方正气肝癌

,*,,,,,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6)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以及环境改变,我国肿瘤患者逐年上升,肿瘤防治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1]。现今治疗肿瘤的方法有很多,如手术、化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等,但均有其优势和劣势[2]。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利用中医综合治疗肿瘤前景广阔,如中医药全程介入、针刺及穴位注射等,其中膏方治疗肿瘤具有独特优势[3]。膏方以平调为原则,重视调理气血阴阳,在防病、治病方面均有一定疗效[4]。中医治疗肿瘤重视病症结合,膏方亦是如此,根据不同病症使用不同的膏方,形成了辨证施膏的防治体系。

1 膏方的历史渊源

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有膏方的记载,如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篇中有“大乌头煎”和“猪膏发煎”。晋唐时期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王煮的《外台秘要》、陶氏的《本草经集注》、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均记载了膏方的制作方法及其功效。宋元时期膏方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幼幼新书》中的“辰砂膏”、《太平圣惠方》中的“栝萎煎”、《圣济总录》中的“括萎根膏”。明清时期膏方的发展趋于成熟,如《摄生秘剖》《秦伯未膏方集》《膏方大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膏方》均详实记载了膏方用药全过程。建国后膏方仍被广泛使用,《中国膏方学》《中医膏方治疗学》《中医膏方经验选》《朱南孙膏方经验选》《颜德馨膏方精华》等关于膏方的著作可谓是百家齐放,百家争鸣。膏方具有滋腻之性,含药味30余种,治疗病症广泛,药效持久,对于慢性病的调理具有独特优势[5-6]。

2 中医对肿瘤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认为肿瘤属于“癥瘕积聚”范畴,其病因不外乎外因、内因[7]。外因为风寒暑湿燥火,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助……无热则为肉疽。”七情所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以及痰饮、瘀血、邪毒为内因。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为表现于局部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复发和转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治疗上既要重视未病先防,又要重视既病防变。

3 膏方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发病率高,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膏方在肿瘤围手术期、放疗、化疗以及恢复期的调摄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3.1 膏方在肺癌中的应用

肺癌是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虚、痰、瘀、毒互结等重要病机贯穿始终[8-10]。膏方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修复手术、放化疗对机体的破坏,对于抑制肿瘤的复发转移均有裨益。肺岩宁膏方由生黄芪、白术、蜂房、黄精、山茱萸、淫羊藿等组成,能显著提高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对Lewis肺癌转移有一定抑制作用[11]。肺抑瘤膏联合DC-CIK细胞治疗晚期肺腺癌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周期、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清VEGF水平[12]。健脾化痰膏方配合化疗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13]。健脾补肾膏由龟板胶、鳖甲、党参、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黄精、陈皮、饴糖组成,能显著缓解化疗后骨髓抑制,改善主要临床症状[14]。

3.2 膏方在胃癌中的应用

国医大师刘尚义[15]提出虚、痰、瘀、毒、忧为导致胃癌的病理因素,可采用益气养阴、滋补肝肾、调和脾胃法调理。胃癌患者术后正气不足、气血阴阳亏虚,膏方药性较缓和、药力持久,可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症状,增强体质。刘沈林教授[16]善用自拟膏方调理胃癌术后虚证,可顾护脾胃,兼补他脏。单兆伟[17]认为胃癌患者行胃切除术后,心脾两虚,夹有瘀血,自拟膏方归脾汤加减,以健脾养心、散结化瘀,可改善肿瘤患者预后。韩冬梅等[18]自拟莲肉膏辅助治疗胃癌术后患者,能明显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以及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徐瑞荣教授[19]运用膏方攻补兼施、调节阴阳,自拟膏方辨证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伴低分化胃癌,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3.3 膏方在肝癌中的应用

原发性肝癌属于中医“肝积”“癥瘕”范畴,《医宗必读·积聚篇》云:“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郁结,阻滞气血津液的输布,而成瘀成积。虚、毒、瘀为原发性肝癌的关键致病因素[20]。射波刀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方法,但放射线属于毒热之邪,易损伤人体气血津液,而膏方能益气补血、缓攻补虚[21]。吴宗耀等[22]运用芝莲化癥方(灵芝、莪术、当归、茯苓、重楼、半枝莲、山慈菇、炙甘草)治疗移植肝癌小鼠,发现其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曾玉丹[23]采用薯蓣丸化裁膏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优于单用射波刀治疗,能有效减轻射波刀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欧阳钦等[24]研究表明薯蓣丸膏方能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各项指标,具有补益正气、祛除毒邪、益气养阴之功效。

3.4 膏方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乳腺癌属于中医“乳岩”“乳毒”“乳石”等范畴[25],多由七情内伤、肝脾郁怒、气血亏虚、痰瘀阻络导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乳岩的复发和转移与体内正气盛衰密切相关,正气足则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否则将加重病情[26]。凌文津[27]研究表明采用归脾汤加味膏方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3年生存率(RFS)、总生存率(OS)、3年复发转移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刘胜教授[28]认为膏方的应用应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乳癌改良根治术后辨证为气阴两亏证,予以四君子汤合二仙汤加减膏方,可益气养阴、调摄冲任兼以解毒。楼丽华教授[29]认为乳腺癌术后患者气阴两虚、肺肾双亏,用药上注重顾护正气,兼以解毒,予以参苓白术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膏方益气养阴、清肺益肾,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

肿瘤分为早中晚期,根据不同分期施以不同膏方。正气虚损、阴阳失调是肿瘤发生的基础,早期应以祛邪为主,辅以扶正,晚期则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以达到阴平阳秘。膏方旨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4 结语

恶性肿瘤术后容易复发转移,需要长期调养,西医常以放化疗控制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效果差强人意。中医膏方遵循“阴阳贵乎平、治病必求本”的理念,从整体观念出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协同,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中药膏方历史悠久,具有以下优点:①药物配伍周全,扶正祛邪相结合;②药效持久、缓和;③能增效缓毒、调节免疫;④简便易服,携带方便[30-32]。膏方防治肿瘤有其独特优势,但其应用仍不甚广泛,原因如下:①膏方防治肿瘤的作用机制还不够明确,鲜有文献证实膏方治疗肿瘤在细胞、分子水平的疗效;②多数临床观察文章无随访记录,样本量小,缺乏可重复性,文献质量有待提高。膏方在肿瘤防治中有着积极作用,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推广其临床应用,可使更多肿瘤患者从中受益。

猜你喜欢
膏方正气肝癌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4:34
正气方天祥
家教世界(2021年34期)2022-01-13 12:04:44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6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名医膏方补气血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24
冬令进补有膏方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30:12
清风正气
有一种膏方叫“量身定制”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50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