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历史保护区建成环境概述及启示

2019-02-26 06:50王珊珊WANGShanshan
世界建筑 2019年2期
关键词:苏莱曼库里清真寺

王珊珊/WANG Shanshan

土耳其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及附属建筑位于伊斯坦布尔市内,是一组奥斯曼鼎盛时期的政治性宗教性建筑群,迄今有45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见证着伊斯坦布尔的辉煌、没落与复兴。1985年,该建筑群与周围907座建筑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历史价值得到认可。本文对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及附属建筑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和其保护过程中的观念变革和策略转型层面深入分析与探讨,对我国历史建成环境的保护与更新具有一定启示。

1 伊斯坦布尔古城区概况

拜占庭(Byzantine)城邦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形成,是小亚细亚地区一个重要而繁荣的城市。它地处亚欧大陆交界,历史区位于黑海与马尔马拉海(Marmara)之间,东临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horus),交通与商贸地位特殊且重要。公元326-330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在此大兴土木发展城市建设,在半岛上逐步建立了一座新的“七丘之城”作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成为东正教的中心[1]。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在城市中心建立了皇宫、竞技场和广场等政治建筑群。特奥多修斯1)一世(Theodusius I)时,城市面积达到1400hm2,成为拥有50万人口的大都城。公元1204年,十字军对拜占庭进行大规模破坏,虽然半个世纪后拜占庭势力又夺回君士坦丁堡,但东罗马帝国的势力大不如前,城市建设岌岌可危。公元1453年,土耳其伊斯兰人占领后的拜占庭,成为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首都,默罕默德二世(Mehemt II)使用伊斯坦布尔(İstanbul,源于公元10世纪 )作为城市名称[2]。自此,穆斯林成为伊斯坦布尔的主要民族,依照民族宗教传统,城市的核心建筑群变成皇宫、巴扎2)(Bazzar)和清真寺等政治性、宗教性建筑;拜占庭时期的教堂被也改造为清真寺。在帝国几百年间,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清真寺及其附属建筑(külliye3)),为伊斯坦布尔留下了别具一格的特色天际线[2-3](图1、2)。

1 伊斯坦布尔历史发展脉络图示4)(绘图:王珊珊)

19世纪时,伊斯坦布尔城市工业化和西化进程中带来的现代要素冲击着伊斯兰文化传统元素。现代城市规划格局打破伊斯兰城市自由布局思想,采用几何格网式道路进行道路拓宽,破坏了城区老建筑。并建立商业建筑与现代住宅,使得巴扎与清真寺的传统中心地位动摇,新旧建成环境对峙严重,城市机能与社区活力亟待解决[4]。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丧失政治中心的伊斯坦布尔城市发展继续沿着西方模式进行,尽管一些遗产保护机构与管理者采取了保护措施与办法,但由于历史建筑历史背景与国家认同的冲突问题,历史建筑保护行动难以进行[5],以西方社会发展模式为榜样的“自我文化抛弃”式的发展仍在延续。

2 城市历史保护区介绍

1980年代开始,伊斯坦布尔城市规划开始逐步解决当代发展与传统社区的冲突问题,注重现代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建设(图3)。从1980年、1995年和2009年3次城市规划中可以看出,城市管理部门开始在解决历史城市肌理的可持续问题上发力。主要表现在:解决历史遗产保护问题,平衡自然环境与建成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文化特色弘扬上。1980年提出“保护历史、文化、自然景色等独特价值”(protecting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natural unique values),1995年补充“平衡发展与保护”(balancing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IGM 1995)。2009年提出“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spatialise the environmental,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大力发展历史核心区文化产业,注重视觉环境友好的历史风貌保护[6]。

1985年,伊斯坦布尔的4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名录,城市的历史保护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图 4)。4个片区为[7]:(1)苏丹艾哈曼德(Sultanahmet)城市古迹世界遗址区,(2) 苏莱曼尼耶(Süleymaniye)清真寺及其附属区世界遗址区,(3) 泽伊雷克(Zeyrek)清真寺(神圣救主教堂)及附属区世界遗址区,(4) 伊斯坦布尔古城墙(Land Walls)保护世界遗址区。

2011年伊斯坦布尔历史半岛管理规划(Historic Peninsula Management Plan),中显示,城市当地保护委员会(Regional Preservation Board)对于历史保护区的相关范围划分与世界遗产中心(World Heritage Property)的划分情况稍有出入。因此,2017年,土耳其6个相关部门决定重新确定历史遗产保护区域划分,以不减少保护区范围为原则,扩大保护区划。扩大区域已经列在当地法律(Law No.2863)和规划文件(Historic Peninsula Management Plan approved in 2011)范围内,因此不会对现有法律法规文件产生影响。这将更加符合世界遗产保护的OUV标准(突出而普遍的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的原真性与完整性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WHC/34.COM.8D[7]对于苏莱曼尼耶片区边界的微调中,将原来遗漏的浴室建筑纳入清真寺综合体保护区,使得苏莱曼尼耶库里耶遗存变得完整[8]。

3 苏莱曼尼耶保护区历史

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及其附属区世界遗址区是UNESCO确认的伊斯坦布尔历史遗产保护区之一。米玛·希南(Mimar Sinan,1490-1588)是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时期最伟大的建筑师,苏莱曼尼耶清真寺(1550-1558)是他极具盛名的代表作之一。这座清真寺及库里耶建于1550-1557年[9-10](图4、5)。希南游历丰富,凭借他深厚的建筑结构功底,在古罗马单穹顶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扶壁创新了多穹顶结构,衍生出半穹顶与无柱空间,设计出更加宽敞明亮的祈祷大厅,解决了采光问题,使室内外交流增加[11]。穹顶位置的连续小窗洞设计既满足自然采光,又能提高室内礼拜焚香后的污浊空气流通速度[8]。这种新的结构形式不仅解放了内部功能空间,完成了建筑结构与视觉及功能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希南通过总结圣索菲亚和其他奥斯曼早期清真寺的结构设计经验,创新地解决了穹顶的抗震问题,在经历多次地震后仍十分坚固。希南将这种结构理念付诸今后的清真寺库里耶实践中,也成为后续建筑师的设计范式[11]。

1540年代后期,希南奉苏莱曼一世(苏莱曼大帝,Süleyman the Magnificent)之命建造苏莱曼尼耶库里耶,包括学校、医院、古兰经学院、修道院、厨房和客栈等其他建筑。由于苏莱曼一世十分重视学术与教育,苏莱曼库里耶成为表达其想法的载体:综合体主要由学校和修道(讲经)院组成,设置的医院、公共厨房为学生、清真寺工作者及游览者服务。清真寺周边建筑群顺应城市街道展开,地势较低矮,尺度近人,营造出开放的城市环境空间。而清真寺主体则坐落在台地上,姿态高远,视野广阔,俯瞰城市、金角湾与博斯普鲁斯海峡相邻的亚洲半岛。清真寺周围设置半开敞内院,3面石墙开窗,与外院修道院、济贫院等在视觉上联而不通;金角湾方向院落不设石墙,大限度渗透海岸景观。希南将纪念性建筑性格与社区环境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城市政治性建筑群设计的较高境界[8-9]。

清真寺是苏莱曼尼耶库里耶的中心建筑,方形平面,东南主入口朝向麦加方向,是一个单穹顶集中式建筑[10]。西北主入口前方设计前院,装饰华丽,两端设计宣礼塔,前院通过走廊与清真寺西北入口相连,两端设计两个更高的宣礼塔,做为朝圣者进入清真寺的标识,建筑叙事节奏清晰;东北主入口院落由低矮的壁龛式院墙围合而成。依照苏莱曼一世的要求,清真寺室内装饰朴素,装修材料讲究,植物文理的伊兹尼克瓷砖、礼拜墙的彩绘玻璃和大理石壁龛在室内大量应用。土耳其库里耶建筑形制以砖石做为主要建筑材料,耐久性好,可以保存上千年的时间。伊斯兰建筑崇尚朴素,不讲究繁复装饰,建筑风貌易于留存,作为室内外装饰的釉面陶瓷性能稳定易于保存[11-13](图6-8)。

2 伊斯坦布尔黄昏天际线(摄影:钟乐)

3 伊斯坦布尔地理区位(绘图:王珊珊)

4 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及附属区遗产保护范围(绘图:王珊珊,根据UNESCO地图改绘)

5 苏莱曼尼耶库里耶区位示意(绘图:王珊珊)

4 苏莱曼尼耶库里耶在19-20世纪的功能演变与保护

近代时期,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和世俗化的社会风气,这些宗教建筑和历史城区被当做城市发展障碍进行大肆破坏,或者遭到遗弃、火灾导致严重衰败。人口迁出、共和国时期政治地的丧失使得该地历史建成环境一塌糊涂[12,14]。1950年代,许多库里耶被拆除,改为标志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并且由于宗教历史原因,伊斯坦布尔现代建筑保护团体对不同历史背景的建成环境区别对待,将拜占庭时期的非穆斯林建筑消极保护。总之,面对历史、宗教和现代化共和国的发展趋势,伊斯坦布尔在前进中表现得或者激进、或者狭隘,由于文化自卑或者宗教偏见导致了对建成环境保护的错误判断[15]。

直到21世纪,对库里耶的保护态度才有大规模改观。1998-2002年,全国共有46个库里耶建筑结构得到修复,2003-2006年,数量达到1113个。近年来,总共2250个建筑修复后交还社区使用。2008年国家制定法律放宽历史建筑持有者的税收,使得以慈善机构为主体的建筑持有者收入大大提高。一些库里耶建筑改为文化用途,如改造成教育性展示性场馆以吸引游客。苏莱曼尼耶库里耶转化为多种功能,包括一个主要的图书馆和几个教育性场所。医院修复后恢复原有功能,其他临街建筑改造成咖啡厅和纪念品商店。下沉庭院改造为公共茶室,16世纪的公共厨房改造成土耳其特色饮食餐厅。仍有一些库里耶延续其原始功能,作为学校、医疗中心和慈善机构的办公场所。其中,位于金角湾的埃普(Eyup)清真寺的公共免费厨房(imaret)每天仍然为上千人服务[15](图9-12)。

现代的苏莱曼尼耶库里耶早已更新的社会功能,除了主体建筑仍作为清真寺使用外,其他建筑,特别是西侧的学校与修道院已经演变为咖啡厅等休闲餐饮功能,成为社区生活与旅游旺地[15]。

5 总结

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建成环境经历了繁荣-衰败-复兴的历史循环过程,其中的衰败迹象很大程度受到当权者排斥拜占庭文化、忽视伊斯兰文化、崇媚西方文化的历史做法的影响。终于,在最近30年的时间中,伊斯坦布尔找到了基于文化特点与文化认同的历史发展方向。这对中国历史建筑建成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1)深挖历史价值,尽显历史传承

建筑是历史文化、宗教民族、权力意志传承的物质载体。历史建成环境的构建体现了各自民族伟大的智慧:如伊斯坦布尔的穹顶、宣礼塔、高低有致的城市天际线、纪念尺度和近人尺度的建造理念等。这些都是历史建成环境得以延续并值得继承的可持续性表现。中国建筑第五立面—屋顶作为中国历史文化语言应当像伊斯坦布尔的天际线一样成为一张亮相世界的中国名片。相较伊斯坦布尔清真寺库里耶建筑群,中国古建筑群是否应当融入现代社会,参与公众对话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故宫博物院已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历史呈现给大众,这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优秀方式。不同于伊斯坦布尔的砖石清真寺,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同样拥有惊人的抗震性能,但是其耐久性与稳定性不能同砖石建筑相比。不过,中国建筑的构造技法传承应当作为历史保护建筑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式。传统斗拱建构、屋架形制、建筑结构体制等技法与模数制,传统风水建筑理论是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建成环境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营造,一种思想层面和技艺层面的建成环境构建将更能增强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

(2)现代社会活力与公众参与活化历史保护区

在奥斯曼苏丹(统治者的称呼)的大众教育宣传理念下,伊斯坦布尔的政治建筑群代表——清真寺库里耶有着集威严与博爱于一体的建成环境特色,将政权、宗教、文化与市民生活和谐交织在一起。当代历史遗产保护运动秉承这一原则,并为清真寺库里耶加入了现代特色功能,考虑游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需求,将历史保护区的文化交流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完美激活。虽然中国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力度”不小,但是与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建筑融入现代生活的场景相去甚远,我国的历史保护往往戒备森严,与民众保持距离,存在得小心翼翼。相信如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民众对待历史建筑的态度将会由单纯的敬而远之变为易于享受。增加历史保护区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度,作为教育承载体和文化宣传媒介与大众增加交流,将赋予社会和历史保护区新的存在价值,建立广泛而深刻的大众文化认同。

(3) 宽松、系统的上层决策有助于历史保护区复兴

伊斯坦布尔政府减免历史建筑持有者的纳税额,提高他们参与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与自由度。这些建筑持有者(多为慈善机构)为提高效益充分适应和挖掘市场,从社会角色和文化魅力角度出发,开发特色餐饮与现代商业,成为建成环境更新的主要推手。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我国历史遗产保护也应靠上层力量一起推动、调动遗产保护方的社会积极性。

(4) 建立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从根本解决历史保护区的繁衍生息

工业革命初期,伊斯坦布尔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力学习西方产业模式与城市发展模式,建立工厂,推崇现代住宅建设,认为传统建筑是阻碍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以清真寺库里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被当作是落后生产力的象征,因此这些历史建筑遗产不仅被忽略,甚至被拆毁用以建设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人口暴增,环境污染,用地紧张,给水系统破坏使得有机的城市肌理被打乱,社会发展目标迷失,文化价值被推翻。而当21世纪,伊斯坦布尔反思现代化不当行为、重拾文化传统进行历史遗产保护时,伊斯坦布尔终于重现昔日的文化魅力,历史建成环境活化并使现代生活节奏得以有机融入。与伊斯坦布尔遗产保护历程相似,我国也经历过对历史建筑认识不足的时期。历史证明,只有秉持自身文化,培养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才能更加深刻地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工作。□

6 苏莱曼尼耶及库里耶建筑群平面(图片来源: World Heritage Historic Areas of Istanbul, Turkey. UNESCO, 2017)

1-清真寺7-拉比修道院13-Tip修道院

2-苏莱曼尼耶墓8-萨利斯修道院14-Sani修道院

3-许蕾姆苏丹墓9-希南墓15-Ewel修道院

4-古兰经学校10-济贫院16-小学

5-庭院11-公共厨房/招待所17-前院

6-浴室12-医院

7 苏莱曼尼耶清真寺东北立面图

8 苏莱曼尼耶清真寺西南立面图(7-8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1])

9 索菲亚(左)和苏莱曼尼耶(右)正厅、过道对比

10 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南侧人行尺度的伏壁连拱走廊

11 苏莱曼尼耶公共厨房改造为现代餐厅

12 苏莱曼尼耶清真寺人行尺度入口(9-12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5])

注释

1)另译为狄奥多西一世

2)伊斯兰的商业集市,城市贸易场所。

3)库里耶(土耳其语、英语:Külliye)一词衍生自阿拉伯语“kûl”(意指“整个”),指一种建筑复合体,以清真寺为中心,由一个团体管理。库里耶主要包括梅德雷斯(Madrasah)、医院、厨房、面包店、土耳其浴室及其他提供慈善服务的建筑和附属建筑。库里耶是塞尔柱帝国、奥斯曼帝国及帖木儿帝国时期土耳其建筑的遗产。"Külliye"与"Complex"同义,指某类建筑群。

4)历史上,伊斯坦布尔地区名称较多,这里只表示比较著名的阶段和名称

猜你喜欢
苏莱曼库里清真寺
两把英吉沙小刀
图说苏莱曼尼之死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n Xinjiang(Ⅱ)
库里和威斯布鲁克是下个时代的领军人物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斯蒂芬·库里招牌动作之掩护投篮
我的苏莱曼不见了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
赫拉七智胜库里阿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