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 丹 ZUO Dan 吴 伟 WU Wei
徽州,不仅以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天下,更以绚烂的历史文化享誉世界。千百年来,以其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丰厚的民风民俗、古朴的生活方式,吸引着无数对其充满兴趣、渴望认知的人。李白诗中描述的“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其中,徽州的村落和聚落是徽州地区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徽州四面万山环绕,万山之间分布着盆地和谷地。山间盆地以位于徽州中部的休歙盆地面积最大,新安江以及主要支流流经盆地中部,河流两侧阶地为村落发育的理想之地,其自然环境适宜村落的形成和发展。
徽州最早的村落是古代越族人居住的地方,它属于原始定居型村落,先秦时期这里的农业和手工业文明已经十分发达。那时候,徽州古村落的主要建设者是历史上不断迁入的中原人,反客为主地建立了当时的古徽州。《舆地志·风土》卷一云:“晋、宋两南渡及唐末避黄巢之乱,此三朝为最盛。”描述的就是徽州历史上发生过的三次大规模的移民,进而形成徽州古村落早期的基本轮廓。
因此,东晋、唐末、南宋时期,可以称其为徽州村落的形成期。不论是三次南迁还是境内迁居,有组织的举族迁移是徽州移民迁居的重要特点。他们多聚族而居,户与户之间相连相通,形成一整片的建筑群。聚居之地多处险要,易守难攻,屯聚为坞壁。“僻处一隅,险阻四塞”“依山阻险以自安” (引自《徽州府志》),成为这一时期徽州村落选址和布局的主要特征。
南宋时期,从元朝到明朝中叶,这300多年是徽州社会发展的稳定时期,徽州村落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发展也相对稳定,这一时期,徽州古村落的基本特征是农耕社会、习尚知书。“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引自《婺源乡土志》)——这表明,耕读文化成为这一时期徽州的主流文化。一些官宦或大户人家修建的私家园林,往往对村落的景观产生重要的影响。
南迁的“中原衣冠”多为学识渊博之人,更有一些农家子弟,科举入仕是他们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一方面,读书崇文、科举入仕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徽州村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长期对徽州村落文化景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述两大代表特征表明,耕读文化已成为该时期徽州村落的主流文化,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的道德价值取向,意味着高尚、崇德和超脱。坦下村《陈氏宗谱》讲到 “耕以务本,读以明教”的思想促进了徽州科举制度的发展。同时,这种文化普遍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造就了徽州村落简约而亲切朴素的风情,洋溢着纯朴的民风和乡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朴素村落,是这一时期徽州村落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文化景观主要特征之一。
徽州村落的蓬勃兴起,功在徽商。据王延元等人研究,徽商形成于明成化、弘治之际,当时,徽州商人往往结伴出行,形成一个数以千计的庞大群体。徽州盐商作为徽商的骨干力量,在两淮盐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徽、商”二字已经相连成词,被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是古徽州社会经济文化兴盛时期。
与此同时,商业资本价值迅速增加,社会商品流通的增长却非常缓慢,造成商业资本与社会商品流通的巨大差距。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徽州商人很难获得大量的商业利润来寻找出路。于是,徽商只能把在商海中奋力拼搏积攒的钱财,通过买房置地的方式牢牢锁住,使得大量的商业利润通过这种方式回归故里,这是徽商利润封建化的最直接原因。将商业利润转变为封建土地,例如修缮祠堂、购置土地等,成为徽州利润封建化的主要途径。徽商输金故里,使得明清时期徽州村落盛极一时。传统农业村落的规模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耕作半径的大小。一般山区可耕地较少,交通不便,村落规模较小。而平原地区可耕地较多,交通比较便利,村落规模较大。明清时期,徽州村落规模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并不完全相称。大族聚居的村落已经摆脱了传统农业村落的发展道路,也脱离了对土地的依赖,聚落的发展基本仰仗徽商的利润。
鼎盛时期,古代徽州村的经济支柱是徽商,而徽商的衰落引起了徽州古村落的衰落。徽商衰落始于徽州盐商的失势。1832年(道光十二年),清廷废除纲法改行票法,徽商丧失了累世享有的行盐专利权,大批盐商破产。此外,清廷因财政困难而严加追讨徽州盐商百年来积攒的盐课,使得许多盐商因此破产。徽州盐商一直是徽商的中坚力量,而盐商的失势使得整个徽商的势力大为削弱。
与此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也给徽商带来沉重的打击。徽商重要行商地区之一正是太平天国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主战场,更糟糕的是,徽州地区一直鲜有战争。但这个时候,它却成为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清军激烈的竞争区,历时12年,昔日兴盛的村庄遭到重大损毁。而一些昔日辉煌的古村落更是一蹶不振(表1)。
表1 千百年间徽州村落的发展轨迹[1]
徽州地区属于我国东南丘陵的一部分,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四周山环水绕,中间形成了一些低洼的盆地。徽州被黄山、天目山、白际山等名山所包围,其间多山地、丘陵,山间谷地和盆地较少,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差均较大。因此,徽州古村落大多位于重峦叠嶂的山间地区,依山傍水,这是造成徽州古村落具有隐僻特色的最主要原因(图1)。
古代徽州为越人居住之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南迁人口提供了安家置业的场所,是十分重要的迁徙地。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徽州从黟、歙两县发展到下辖六个县: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的“一府六县”格局。在以往各次的移民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迁徙主要有三次:汉末至魏晋时期、唐末的黄巢起义和两宋时期“靖康南渡”时的移民[2]。史载进入徽州的中原汉人最早始于汉代,迁移的高峰时期在南北朝、唐末和五代以及宋代,从“八王之乱”到“康王南渡”,前后有三次高峰。根据有关资料的记载,这三次大移民发生在西晋、南北朝、唐代、五代、两宋、元代,前后总共迁入近百个姓氏(表2)。
这些名门大族在迁入徽州后,虽然失去了往昔的卓越地位,但由于这些望族深厚的儒家文化和士绅背景,使他们快速地融入到随后的科举制度当中,演化为具有中原士族特征的徽州世家大族。因此,先进的知识由这些中原士族带到了徽州,让他们不再以刀耕火种为主,使农业、手工业文明和文化都随着中原士族的迁移进入徽州[3]。
图1 徽州府山阜水源总图(资料来源:《道光徽州府志》)
表2 徽州历史人口变迁一览表
“吾徽居万山环绕中,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遇山川平衍处,人民即聚族居之”(引自《徽商便览》)。 经济是社会稳定与健康发展的根本基础。但是徽州“介于万山丛中”,属于典型的山多地少、土瘠人稠地区。据历史记载,大部分人家一年的收入仅供三个月的支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山多地少的客观环境压力与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引起的与日俱增的人口压力,迫使徽州人不得不另谋出路。于是,从南宋时期开始,有识之士开始探寻外面的世界。宋、明以来,徽州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封建农业社会中的特例,是由于徽州突出的人地矛盾导致的。外出经商成为了徽州大部分劳力的出路。据方志记载,徽州“田少民稠,商贾十之九”;大部分人弃农从商,使原来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转型为寄生型的非农社会,给徽州社会带来最重要的影响。这些都从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了徽州聚落产业结构的变化。
徽州古村落是典型的寄生型村落。经商的成功,使得在外经商的利润成为主要的村落建设资金,而不再仅由原本就不敷使用的田地提供。徽商在商业上的成功,使他们开始摆脱农民的角色,炫耀家族或个人的财富和成功。徽州的村落不再是一般农民安生立命、朴素度日的场所。
与此同时,自汉末以来,外迁入的家族慢慢繁衍生息,从而使无数家庭汇聚在一处,形成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传统聚落。徽州人以聚族而居,因此宗族观念特别强烈。依靠宗族关系形成的“商业集团”有利于徽商在社会上的发展。成功的徽商会主动用大量的资金修建祠堂,以强化宗族意识,提高自己在宗族中的地位,并炫耀经商的成功。徽商虽然标榜着“读书好,经商好,教好使好”,但精神世界的皈向依旧是“归儒”[4]。于是大批徽商在事业成功后,就把资金投入宗族子弟的教育当中。于是,徽州村落中出现了不计其数的书院、私塾,这成为徽州古村落的特点之一。
徽州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群山环绕,众水汇聚,堪称古代的风水宝地。风水对于徽州的意义远胜他处,无论是村落自然环境的营造,还是人文环境的改造,均透露出风水的痕迹。风水与徽州聚落难以分割,共生共荣,相得益彰。
徽州“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家园”,除了“依山建屋,傍水结村”外,村落选址还要求“枕山、环水、面屏”,具体地点则需要风水师遍察山水地形之后做出选择[5]。徽州人以风水说为依据,注重地势、村落布局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连房屋的朝向、树木的选择都考虑在其中,融天时和风水为一体。
从风水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一些比较优等的生态环境,但是这些环境由于地理等因素并不十分完满。在皖南古村落中,就有不少这样的示例。在村落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运用风水对村落进行适当的修正,以达到圆满的营造。呈坎,古名龙溪,位于黄山风景区南麓,原为徽州首府歙县辖地,现属黄山市徽州区管辖。宋代,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从豫章来此地定居,成为罗家一脉的祖先。呈坎的村落形态完美地体现了背山面水的“负阴抱阳”形式(图2)。
图2 呈坎整体风水示意图
徽州传统聚落,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与聚落景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个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空间,还充分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其内敛沉静、朴实无华、人性化的特征,正是我们目前需要的地方。徽州传统聚落与村落,形成于青山绿水之间,既有大自然丰厚的基础条件,又有着外来宗族的加入和壮大,受商业和战争等外力因素的推动,历经形成、稳定、鼎盛和衰落四个时期的发展,在当今城市化速度和进程都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徽州特色,包括村落格局、建筑风格、园林景点,这实属难得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前提下,研究村落和聚落的形成原因,探索其演化的规律,找到徽州传统聚落和村落存在的理性原则,与将来得以保存、保留,乃至是否有可能重新凝聚其生命力,再发展,都有实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