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清潮
潮州湘子桥(资料图片)
南方古城的冬雨是湿冷湿冷的,一滴、二滴、“滴滴嗒嗒”的雨珠夹着寒风,雨点打在潮州古城老屋的青瓦上,象撒黄豆似的,不但热闹,且富有节奏感,使人轻松愉悦。老屋檐上的黛色的瓦挂着几滴晶莹的雨珠,滴个不停,雨打到地上“哒哒哒……”的响声,更添了冬日的静寂。冷雨浸湿了一块块青石板和纵横交错的古巷,浸润了长长马路,湿漉漉了古朴的牌坊街。
老街上一扇掉了漆的朱门缝隙里,一条棕黄色的老狗伸着长长的舌头在张望着,突然“呼”的一窜,消失在长街的雨幕里。两个撑着红伞的窈窕少女在街上悠哉悠哉地迈着碎步,张显着凹凸曲线的倩影吸引了不少行人的眼睛。自古潮州美女是出了名的,小瓜子脸既白哲,肤色丰润细腻,又五官端正精巧,身材既丰满又多修长。既知书达理,又是贤惠淑女,侍奉公婆、勤劳持家,对丈夫多轻声细语,体贴入微。多少带着古城的传统遗风,难怪很多人找对象喜欢找潮州女郎。
纵横纤陌的上百条古巷、老街、一片片古屋的青瓦,婉延苍老,象老鹰的羽毛,展翅欲飞。座座古寺庙细雨濛濛,铁索紧锁雄踞韩江之上的古湘子桥,气势恢宏的韩文公祠、屹立在韩江子畔的龙湫宝塔、北堤上的祭鳄鱼台,一切都浸润在烟雨的迷朦之中。古城区没有了繁华喧闹,倒亦显得安逸淡然。多少风雨带着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步履匆匆地走过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历程。
一到临近春节,整个古城打破了往日的平静,象一锅开水煮到了九十多度,发出“嗡嗡……”的响声,开始沸腾了。众多企业商家都在做着过节的准备,人们不论贫富、男女老少脸上都添了不少喜气和笑颜。拿到了年终“利是”,买新衫、添年货、选春花、购香烛、买爆竹、剪发洗脸,忙得不亦乐乎。购买盆景春花,又以大桔最为热门,家家户户都要摆大桔,象征新年大吉大利;每户都要摆上青橄榄,象征新年吉祥如意;家家都要做“发米果”,象征兴旺发达。整座古城每条街上人群一波接着一波,挨挨挤挤、嘻笑声、叫卖声、招呼声、打情骂俏声响成一片,到处热闹异常。每年春节前夕,大批的海内外潮人及华侨都赶回家过年。这种气氛最难得,一股温温的人情味和浓烈的年味扑面而来,不论是潮州人还是外地人,都从心理感受到跳跃的、愉悦的、欣喜的情愫,浓浓的乡情,悠悠的情结。
除夕的下午最隆重的莫大于祭祖,祠堂的祭祖最为隆重,浓浓的香烟弥漫,点亮红红的蜡烛,把一年最丰盛最好的食物奉献给祖先,男女老小依辈序祭拜,以答谢祖先保佑一年四季祥和平安之恩。各家各户也纷纷虔诚祭拜先人,一串串红鞭炮,连绵不断炸雷般的响声,把祭祖活动推向神圣。追念先祖,是对根的寻求,是一种孝道,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光大。
除夕夜的团年饭,潮州人属称“围炉”,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餐饭,桌上除海鲜、鱼肉、佳肴外,必摆一盘蚌,蚌壳钱象征来年能赚大钱。还要摆上一盘猪肠猪血炒蒜,象征长命、发财和会和算,取其近音吉祥之意,总之是新春的好兆头。
……
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活动。同时,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浓浓年味已散发出欢乐、祥和、达观的气氛,也喷发着亲情、友情、人情的芬芳。这种民俗文化和脉脉人情的融合,汇成冬天里的一股淙淙温泉,浸润着潮州人的心田,也呼唤着生机勃发、万紫千红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