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核心素养培养?让童话阅读充满审美期待

2019-02-24 07:12黄锦珠
教师·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黄锦珠

摘 要:小学生对童话故事有特殊情结,这为教师阅读教学设计提供更多启迪。童话教学设计和发动时,教师需要有整合创新意识,利用多种教学调度手段,为学生提供适宜阅读情境、传授灵动阅读学法、设计多种演绎活动、拓宽课外阅读域度,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形塑阅读审美认知,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童话阅读;审美期待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1-0049-02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童话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阅读学习机会。教师在童话教学设计时,需要建立核心素养培养意识,围绕学生学习主体展开教学调度,为童话教学注入更多助力。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锐,对角色诵读、课堂演绎、童话讲述等阅读学习活动有更多参与兴趣,教师不妨从这些角度展开思考,让学生在童话阅读中形塑审美认知,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梦幻化情境,激活学生阅读想象力

童话故事大多具有离奇的情节和个性的人物,学生对童话阅读也有更多的期待和热情。教师利用多种教辅手段,为学生布设一些梦幻化的阅读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阅读想象力。媒体展示、生动讲解以及教师的示范诵读,都可以对学生形成一些心理冲击,促使学生自然进入童话世界之中,并在阅读体验中增智、明理、体悟。小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教师借助童话故事进行教学调动,其契合度更高,激发效果也会更为突出。

童话世界是玄幻的、奇妙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童话时,如果能够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设计,为学生布设更为玄妙的阅读情境,学生会顺利启动阅读思维,进入阅读情境之中。例如教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去年的树》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然后为学生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这些图片都是从电子课件中挑选出来的,并给学生布设观察要求:一只小鸟为了兌现自己的承诺,经历了很多波折,这个故事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通过观看这些图片信息,你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学生听说要讲述童话故事,都有些紧张。因为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对学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学生开始认真观看这些图片,并自发展开集体讨论,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交流之中,对学生存在的讲述问题给出具体的指导。课堂展示阶段,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讲述活动,教师及时跟进,对学生的优秀表现给出积极鼓励。

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图片信息,成功激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特别是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对学生形成更多心理触动。三年级学生表达能力还非常有限,当众讲述故事,无疑有许多困难,教师给出一些鼓励和提示,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课堂展示活动顺利推进,同时让学生从童话故事讲述中形成的学习认知更为深刻而鲜活。

二、精选灵活化学法,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力

小学生对童话的期待多体现在情节和人物命运方面,其关注点比较集中,且比较肤浅,如何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核心,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小学生学法基础还比较单薄,教师不妨从学法传授角度展开教学发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法选择,这无疑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阅读理解力。浏览式阅读、梳理性阅读、质疑性阅读、归结性阅读、赏析性阅读等,都属于阅读学法范畴,教师需要根据童话内容和学生学力基础做出匹配性设计,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学生阅读童话故事时,其学法运用比较单一,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给出布设,让学生有更多学法选择机会,以提升其童话阅读的有效性。例如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师在阅读发动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学法选择:自主阅读童话,梳理主要情节,利用关键词进行展示;同桌两个人合作阅读,做好角色分工,可以进行角色诵读;“童话通过故事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你阅读后有哪些感悟呢?”展开质疑性阅读,将阅读中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或者在文本阅读时提出问题,并提交到班级,为大家学习讨论提供更多视角和素材。学生根据教师提示展开了阅读学习。特别是同桌合作性阅读,学生接受度更高,课堂内角色诵读声此起彼伏。在质疑阅读环节,教师让学生以问题形式进行设计,很快就涌现一些问题:“老屋年久失修,已经是老态龙钟了,如何能够坚持不倒下呢?”“这些有求于老屋的小动物,其愿望都比较小,老屋为什么要满足它们的要求呢?”“老屋具有无私奉献精神,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点出来呢?”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课堂互动气氛浓重起来,经过多重讨论,学生逐渐达成学习共识。教师随时深入课堂之中,对学生阅读进行适时监测,解答学生提出的个性问题。阅读汇报阶段,教师利用多种验收手段进行检查,学生大多能够圆满完成阅读学习任务,并自觉建立阅读认知体系。

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课堂阅读学习气氛浓重起来。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介入其中,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建议,解答学生提出的个性问题,都给学生带来更多阅读启迪。分角色朗读童话,趣味性更强,学生接受更为自然,其阅读学习呈现活跃性。而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心理触动会更为剧烈,教师以此作为发动手段,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机会,对全面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品质有重要帮助。

三、设置演绎性活动,增强学生阅读感染力

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发达,教师对此要有充分认知,为学生布设一些演绎性阅读活动,这势必能够成功调动学生阅读童话的积极性。学生进入童话演绎操作时,教师需要跟进给出科学设计和调度。首先要让学生准备演绎剧本,教师不妨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展开课本剧创编活动。其次是演绎排练,要做好角色分工,同时对人物个性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升演绎效果。再次是演绎评价,学生展开课堂演绎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童话学习认知。

例如,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时,教师在学生熟悉童话故事情节之后,为学生设计了课堂演绎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创编课本剧,并认真组织排练,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听说要进行课堂演绎活动,都显得极为兴奋。学习小组组长进行了详细分工,组织成员讨论人物形象特点,创编台词、动作和表情,并进行认真细致的排练活动,让学生顺利进入角色之中。课堂演绎阶段,教师以抽签形式决定小组出场次序。不管是参与演绎的,还是观看演绎的,学生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在学生演绎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对课堂演绎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有学生这样自评:“我饰演‘红头这个角色,感觉情绪表达有更多起伏,为表现出人物的真实情感,我在语气语调方面做出了一些改进。由开始的绝望到后来的坚韧,再到后来的惊喜,将人物情感细致地展示出来。”有学生给出互评:“‘红头饰演者表情很到位,痛苦、欣慰、欢乐等情绪都展示出来了。”教师随时进入学生互动之中,对学生的精彩表现给出积极评价,让其他学生也从中获得感染。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课堂演绎活动,并对这个活动进行全面布设和组织,给学生规划了清晰操作路线。从学生具体表现中可以看出,教师设计、调度都非常到位,能确保演绎活动始终处于高效互动之中。特别是评价环节的个性设计,给学生认识自己创造了更多机会。教师的适时介入,也为学生课堂演绎实践提供了更多动力支持,形成了崭新教学增长点。

四、开展延伸性学习,塑造學生阅读认知力

童话阅读学习不能局限在教材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外阅读内容,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课外童话资源比较丰富,教师要进行整合性发动,让学生在信息共享中展开童话阅读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搜集童话素材资源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展开更广泛的素材搜集活动,让学生有更广泛的童话阅读机会,这对提升其童话阅读认知力有重要帮助。

课内童话资源相对单一,教师利用多种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外童话信息材料,势必能够形成崭新的阅读发动契机。例如教学《那一定很好》这篇童话时,教师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然后给学生提供了对比阅读素材:“有一篇童话故事,名字叫《美人树》,我们不妨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观赏,这个童话故事和我们学习的《那一定很好》都写了树,你们不妨展开对比阅读,看两篇童话在内容选择、描写方法、构成路线、表达哲理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点。”教师为学生展示《美人树》片段内容,学生开始阅读,并自发进行课堂讨论。有学生认为,《美人树》讲述的是复杂的故事,其内容情节都极为丰富,不像《那一定很好》故事比较单一,情节也比较简单。也有学生觉得,两篇童话都写了树,很显然,是借助对树的描写,来表达一种道理。在追求理想时,需要有正确的意识,不能好高骛远,需要切合实际,这样的理想才具有更高价值。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之中,对学生的个性观点给出积极评价。为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给学生布设了一个信息素材课外搜集任务:利用多种渠道,搜集一个关于树的童话故事,准备在班级内讲述。学生听说要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童话故事,都显得非常兴奋。因为小学生具有运用信息媒体技术的能力,自然能够找到许多相关信息材料。

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对比阅读机会,让学生通过对两篇童话的不同方面进行横向对比,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学习启迪。学生自觉展开阅读对比,教师随时跟进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评价,都给学生提供更多思想触动。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成功启动了阅读思维,课堂讨论展示异常热烈,都说明学生主动学习情绪高涨,这为学生拓展性阅读提供了更多帮助。教师让学生利用多种信息媒体渠道搜集童话故事,这个设计也具有更高适合度。学生学习热情被激活,阅读学习效果值得期待。

童话有离奇的情节、典型的人物,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视觉冲击。教师在教学引导时,需要观照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阅读童话的情境和方法,让学生诵读童话、复述童话、演绎童话,都能够让学生形成阅读审美内驱动力,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觉醒,成功激活学生学习童话的主动性,并在不断阅读体验中形成审美认知。

参考文献:

[1]章亚琴.童话在语用视角下的“真阅读”教学研究[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3):66.

[2]葛海燕.儿童本位视野下的小学童话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刊),2016(12):52.

[3]阮家英.刍议如何利用童话故事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国外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9):67.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