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娟 吴丽荣 沈 荣 杨晓莉 张春梅
1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苏州市 215009; 2 苏州市怡养护理院
关怀是护理学本质[1],是护士必备的职业能力。人文关怀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护理教育应充分重视护理人文关怀精神的传递和内化[2]。由于课时所限,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一直存在关怀理念、知识传授过多,人文关怀感知、能力实践过少的矛盾。人文关怀是一种实践活动,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关键是对所学人文知识的理性感悟和实践锤炼[3]。据汪晨等[4]的研究报道,具有教育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护生人文素质和专业能力。本设计将课外社会实践纳入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活动范围,弥补课时的不足,应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质控,规避课堂外教学质量的偏差,通过高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护生的人文关怀感知,提高人文关怀能力。
1.1 华生的关怀护理理论 美国学者华生首次提出了人文关怀的概念,她认为关怀是一种主动关怀人的意愿、意识或责任,并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态度。护理是关怀照护的学科,通过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以人性利他主义价值体系作为行动的指导,给予患者关怀照护,体现护理专业的内涵与精神。华生的关怀护理理论,作为护理教育和实践的理论框架,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内容[5]。
1.2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让·皮亚杰认为,学习者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互动,通过理解和体验构建知识。建构主义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情境作用,主张个体或群体在真实情境中协作学习、交互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注重对学习环境的设计,重视实践活动与主体的交往,为学习者提供充分的资源,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6]。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质量管理工作循环”,是一种有效、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PDCA是英语单词Play(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首字母缩写,是TQM(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各项工作达到最优化,根据“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PDCA循环可以使产品、服务或工作质量呈阶梯式上升[7]。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PDCA循环适用于各项管理工作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3.1 社会实践的策划(P)
3.1.1 实践方案设计。
3.1.1.1 与课程目标对接:护理人文关怀课程目标主要包括掌握人文关怀知识、获得人文关怀感知、习得人文关怀能力和表现人文关怀行为。在对临床护士和护生的现状调查中发现,人文关怀能力水平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关怀意识缺乏、关怀能力不足、关怀行为缺失。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通过增加人文关怀知识的学习,增强人文关怀意识。而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人文关怀行为的实施,则需要和实践课程密切结合。实践方案的设计要突出人文关怀理念,任课教师围绕课程目标进行主轴设计,学生参与具体方案内容的制定,充分尊重护生的主体地位。
3.1.1.2 实施内容:由于课时所限,护理人文关怀教学实践内容主要以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为期1年,服务时间为每学期教学周周末,每次4h。社会实践选在养老机构进行,根据服务人群的需求和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服务内容的选择,分为专业服务和社工服务两方面。专业服务包括对失能老人进行洗头、协助翻身、拍背、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生活护理,对一般老人进行饮食、锻炼、休息等方面的生活指导,为患病老人进行血压、血糖测量等护理操作。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为老人进行健康评估,发现潜在和现存的健康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健康宣教,解决老人因健康认知短板造成的保健困惑。应用所学的急救知识,和校内专业教师一起为养老机构的护理员进行跌倒急救、食物哽噎急救和心肺复苏等救护培训,将专业关怀实践由单纯为老人服务,辐射到其他人员,将关怀传递。社工服务主要以娱乐活动和陪伴交流为主。了解老人的社会角色、文化背景及个性特征,分析其关怀需要的内涵及影响因素,选择适合的聊天内容,唤起老人的聊天欲望;对于语言功能缺失的老人,指导通过表情、眼神、触摸等方式耐心沟通和交流,从服务对象的角度体验和理解其思想、情感与行为等方面的关怀需求。在特殊节日安排文娱活动,积极与老人互动,减缓和解决现代老人普遍存在由于孤独产生的心理问题。
3.1.1.3 依托团委志愿服务项目平台: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除了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外,更需要学校层面的支持和统筹安排。依托学院团委创建的志愿服务实践项目活动平台,将护理人文专业实践、爱心社社团活动、公益志愿服务三者有机结合,通过平台申报志愿服务实践项目。团委聘请行业专家进行项目审核,在项目申报初期,就会得到专业指导,增加了项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项目通过审核、立项后,会给予经费支持,从一定范围降低了活动开展的难度。
3.1.2 实践评价机制。构建完善的评价内容和指标、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是提高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从学生和服务对象双满意的角度考虑,除了实践内容要贴合课程培养目标外,实践者的态度和能力是实践评价的重要指标。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做出合理的价值评判,应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多条主线反映社会实践内容和成效。社会实践评价主体应多元化,不仅包括学校管理部门、专职教师、辅导员、学生,还包括相关社会组织和成员,以及服务对象和家属等多方评价。评价方法多样化,既注重结果,也重视过程;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全面化,覆盖整个社会实践过程,对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涉及的关怀理念、关怀知识、关怀能力和关怀感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2 社会实践的实施(D)
3.2.1 组织和团队建设。确定社会实践基地,积极与实践单位管理部门和学院团委联系,建立垂直管理梯队,取得各部门支持。以课堂教学组建的6人活动小组作为基础,建立社会实践团队,进行小组制自我管理。服务周期内,6人为一大组在固定区域开展活动,便于导师的管理和指导。2人为一小组为同一老人服务,减少频繁更换志愿者带给老人的安全缺失,同时也能让学生稳定深入地了解服务对象的社会角色、文化背景及个性特征,分析各种需求,提供有针对性、具有人文关怀色彩的专业服务。
3.2.2 动员与培训。在校内,课程教师集中开展社会实践前的动员和培训,包括活动的目的、意义、课程相关的活动内容及学院制定的纪律要求和管理办法等,时间为2学时。到社会实践基地后,由管理部门如护理部、社工部等相关人员进行规范化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养老机构概况、社工管理制度、常用护理基本操作、老年护理沟通技巧、康复护理等,时间为4学时。培训后统一着装,上午以专业活动为主,护士服着装;下午以社工服务为主,佩戴统一志愿者标识上岗。后期,在服务和实践过程中,学生有具体需要,导师再进行具体实时指导,以便提高服务内容的科学性和服务人群的安全性。
3.2.3 创建导师团队。导师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社会实践的成效[8]。建立社会实践校内校外导师制,专业服务除了校内专业教师全程指导外,积极寻求服务单位的帮助,指派有经验的临床护士长和护理员进行护理基本操作和生活护理的带教。社工服务由护理院社工团队统一安排,具体活动由专职社工进行指导和帮助。构建课程教师和护理部领导全程负责,临床护士、护理员、专职社工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化导师团队,切实加强导师对护生社会实践内容、方法、过程的指导。高质量的导师团队有利于护生明确人文关怀实践目标,更好地督促和指导护生按时保质的完成社会实践内容。
3.2.4 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确保社会实践顺利开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9]。老龄化、高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机构成为重要养老场所。将社会实践基地选在养老机构,一方面通过照顾老人,挖掘护生关爱的意识,培养人文关怀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增加护生养老护理专业能力,减少对老年护理岗位的就业排斥。选择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市政府直属国有企业,是我院定点挂牌的社会实践基地和《老年护理学》教学见习基地,具有规范的管理机制和一定的教学指导能力。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了社会实践常态化和专业化的需要。
3.3 社会实践的监测(C)
3.3.1 垂直管理梯队。构建主管部门—导师团队—实践团队三维一体的管理梯队。学院团委监管社会实践项目立项、开展、结题、经费使用、实践基地管理等事宜,进行项目宏观层面的把控和管理。导师团队进行具体活动细节的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社会实践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是负责项目质控管理的主要团队,指导项目按照课程目标有序开展。实践团队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进行小组自我管理,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及时寻求同伴的帮助,同时在活动过程中相互监督,组长负责每次活动的签到和活动过程效果的监测,有特殊问题及时上报导师团队,进行处理。
3.3.2 信息动态监测。加强社会实践的信息动态监测,有利于把握实践项目的进展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导师团队微信群,学生管理团队QQ群,及时准确地传递和使用消息,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高效运作。
3.3.3 定期汇报反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项目宏观管理和紧急事件,但具体实践任务的效果和护生学习成效的管理仍然需要定期交流。每月1次导师团队例会,了解带教过程集中出现的问题,服务老人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月1次学生交流会,面对面谈体会、分享反思心得,更能加深同伴间、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团队内互相关心和帮助,强化人文关怀理念和关怀氛围。
3.3.4 过程反思记录。实践过程是社会实践的核心,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身情感情绪的体验,直接影响实践者的体验成效和收获质量[10]。以关怀课程教学目标为主线,设计社会实践手册,每次活动结束后,在手册上书写关怀日记,内容包括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老人的反应以及个人反思等。社会实践结束后,以前期的记录为素材,从活动内容、活动感悟、个人的认知态度和能力等方面反思对于自己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启发、意义和收获,完成社会实践报告。
3.4 社会实践的总结和评价(A)
3.4.1 效果评价。将学校评价、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包括学生活动参与频次、社会实践手册填写质量、社会实践报告、任课教师评价、组内学生互评等;社会评价包括校外各级导师的评价和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表;自我评价包括人文关怀专业量表如CAI量表、教学满意度等。以上评价多针对学生个体,以定量评价的方式,评判护生社会实践的最终效果和人文关怀能力的变化。同时结合过程评价,对学生实践行为与效果进行日常性记载并作出定性分析,展现实践者的实践能力,保证实践评价的科学性。
3.4.2 总结和表彰。社会实践结束后,作为护理人文关怀课程,任课教师要召开志愿服务活动交流总结大会,通过小组PPT汇报的方式进行交流,分享心得和体会,增加护生作为关怀者的自我感知。同时,学院团委在项目结束后,聘请专家对项目开展的内容、效果、社会效益、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结题评审,评选优秀社会实践项目和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增加护生的职业成就感。以上总结性评价在实践活动之后,对学生实践活动作出整体全面评价。
社会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培养护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平台。在专业实践服务的过程中,护生通过行为观察、专业感悟、同理体验、情景分析等挖掘自身的关怀体验感知能力和服务对象身心等方面关怀需求的能力。在护理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学会关怀自己与他人,将护生的主观内省和客观外在行为相统一,弥补护生人文素质的欠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PDCA循环帮助提高社会实践效果,结合课程特点,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经过分析、解决、完善之后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并将其运用到下一次的PDCA循环中。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中,构建符合护理专业发展,适合学生专业成长的社会实践方案,利用第二课堂,将护理人文课程的内容有效延伸,惠及更多的护理学子,不同角度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