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单 菁
阅读,是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更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德国文学美学家姚斯提出:“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应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接受姿态。”作为绘本阅读的主体,幼儿的阅读体验不同于成人,远离文字的牵绊,更能迸发出与个人经验有关的、充满想象力的感受与理解。幼儿阅读后多元化的表达与表现,生动地呈现出他们无拘无束的、个性化的感受以及对绘本阅读的积极参与。
对于识字量有限的幼儿来说,画面是绘本的灵魂。画面生动形象和便于幼儿观察感知是挑选的重要原则。当教师将绘本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正确传达绘本文本”时,教师更关注的是绘本文本的本身,习惯性地一步步引导幼儿接收画面信息,从而解读绘本。以中班绘本活动“打瞌睡的房子”为例,在幼儿阅读前,教师先导入:有一幢房子,打瞌睡的房子,房子里每个人都在睡觉。然后提出阅读要求:请你们仔细观察,房子里都有谁在睡觉?谁在谁的上面?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直奔主题,只在意找出人物叠加的顺序,对画面的其他细节草草略过,整个阅读过程简单又粗糙。我们将教师根据需要,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幼儿接收绘本画面关键信息的方式称为“牵引”。通过教师的牵引,幼儿能迅速关注到教师指向的关键,但他们获得的关于画面的信息可能是割裂的、零碎的和被动的。
以“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必须依赖读者的积极介入,受读者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结构的支配。绘本活动中,我们惯常以成人的角度审视和分析绘本,忽略了幼儿本身的阅读经验及主动与绘本互动的体验。绘本《打瞌睡的房子》中人物叠在一起熟睡的场景固然是文本主线,也是随后情节冲突的线索,但人物夸张的睡姿变化、细腻生动的表情,更有可能吸引幼儿目光并使其从中感受到乐趣。同样是活动导入,在幼儿阅读前,教师只做简单鼓励:房子里的人都是怎么睡的呢?请你仔细看,他们睡觉时有什么特别、有趣的地方?随后的自主阅读中,幼儿首先是带着“特别的”“有趣的”期待进入绘本,自然对画面中人物的堆叠、动作、姿态、表情观察得更为细致,会自发地采用前后对应、比对画面的方法,找出各个人物睡姿的连续变化,并用动作模仿、语言描述的方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交流。
幼儿期待从作品中读到什么,是自主阅读的动机。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读到了有趣的事件,才会产生自主表述阅读体验的强烈愿望。教师尝试以幼儿的视角进入绘本,追随幼儿的阅读经验,进行有效的设计,能激发幼儿自发的表达与表述,使其体验到绘本真正的乐趣。
具有韵律感的文本朗朗上口,幼儿聆听后容易产生学说的愿望,这样的绘本是教师引导幼儿仿编创编的首选。沿用儿歌中仿编、创编活动的模式,教师提炼出固定句式,分析句式中的逻辑关系,然后引导幼儿采用替换的方法,获得新的充满韵律感的短句。例如,幼儿阅读绘本《好饿的小蛇》后,教师将绘本原文本稍做修改,变成儿歌式的句子:“小蛇小蛇扭啊扭,找到一个×××,啊呜一口吞下去,肚子变成×××。”启发幼儿想一想小蛇还找到什么好吃的,并编进这个句式。小班幼儿立刻七嘴八舌地将自己想到的好吃的食物说出来:“巧克力!”“冰激凌!”“比萨!”……但教师更关注挑选合适的食品,急切地启发幼儿沿着自己预设的逻辑关系思考:“想一想,它是什么形状呢?吃了它,小蛇肚子会变成什么形状呢?”一部分幼儿的答案被老师有意识地忽视了,一部分幼儿在追问下退缩了,只有少数“幸运儿”的答案适合老师要求的“创编”,被保留了。
这种高效率的创编过程简单直接、成功率很高,是很多教师极为擅长的活动组织方式。但缺点是教师把控过多,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经验,自由扩展与想象,恰恰是创编活动最根本的目的。同样启发幼儿创编《好饿的小蛇》,老师让幼儿画一画好吃的,或找一找食物卡,贴上小蛇图片,然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当幼儿说出“小蛇扭啊扭,发现了×××”,老师即以背景台词的方式提问:“好饿的小蛇会怎么做呢?”立刻有幼儿模仿起绘本中的象声词应和起来:“啊呜!……咕嘟!……真好吃!”对话式创编虽然语言结构比较松散,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很容易模仿,几乎每个幼儿都愿意去展示和介绍自己的“创编”,享受大家的回应。
关注幼儿对绘本的再创造,教师的关注点需要从“文本成品”,调整到“幼儿在创编过程中的参与度”,尝试多种激发幼儿投入创编的策略,重视幼儿仿编、创编的过程体验,珍视体现幼儿真实经验的作品。
幼儿喜欢角色扮演,内容丰富多样的绘本,是幼儿童话剧表演的优质资源。绘本童话剧表演需要综合运用语言、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方式,这些正是幼儿多元表达的最适宜的途径。因此,在我园的研究实践中,教师常常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进行绘本童话剧的设计、排练和演出,并向家长、全园、社区进行展示。隆重的舞台让教师越发重视演出的效果,逐渐讲究道具的精致和表演的到位。完美的演出往往是无数次练习、打磨的结果,制作道具、组织排练上的浓墨重彩,磨损的是幼儿对表演的兴趣,同样也背离了教师以绘本童话剧表演舒展幼儿表达天性的本意。
我们在研究实践中,邀请教师重新进行“幼儿的童话剧表演究竟为谁而演”的思考,当表演的定位回到“为幼儿自身的表达愿望而演”的原点后,舞台开始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除了最常用到的班级表演区之外,钢琴背面变成了手偶小舞台;走廊拐角正在上演只有两个演员的“对手戏”;正对楼梯的平台上的演出吸引观众坐满楼梯台阶;大树下的花坛为《十一只猫做苦工》提供了绝佳的自然场景……而幼儿的表演来源更加丰富了,只要对某个场景有扮演的愿望,就可以组织几个小伙伴,一起来讨论着演一演。中班的高个子小A和小个子小B,戴着兔耳朵,伸展着身体在模仿《猜猜我有多爱你》里兔妈妈和宝宝的对话;小班的小C 将身体团成一团,趴在地毯上变成了萝卜,等着戴上眼镜、穿上围裙装扮成“爷爷”“奶奶”的小伙伴来“拔萝卜”;大班的小D 牵着小E 的手,来到观众席“卖弟弟”,观众们配合着要买,“弟弟”一副担心的表情……当观众的老师忍不住,对始终肃立扮演一棵树的奇奇说:“你也可以摇一摇树枝,动一动呀!”奇奇一脸严肃地回答:“现在没有风,树是不能动的!”他头上戴着树叶帽继续纹丝不动。原来,当幼儿自己选定了角色,是不需要老师给予太多指导的。幼儿园里的绘本童话剧演出越来越接地气了,小演员们也越来越投入了,每一次商量、装扮、排练的过程中,笑容都真实地挂在他们的脸上。
姚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成品。绘本正是这样一种需要幼儿参与才能完整的“作品”。幼儿基于绘本阅读的自由表达,是从“读”绘本到“进入”绘本的主动的过程,需要教师细心捕捉、巧心解读、尽心支持与协助。当幼儿的自由表达能真正得到教师的关注,得以鼓励与保护时,他们才能获得深刻的、持久的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