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远,韩国海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110034
我国近年来对教师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全面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到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到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保障我国教师教育质量,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保障我国人口质量。在教师教育的具体实施上,对于更好地发挥师范类院校的排头兵作用,发挥师范专业的领头雁作用,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具有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完善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有助于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卓越教师。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完成教师教育改革的国家,其教师教育的大学化催生了美国的教师教育认证机构。从最早的美国教师教育学院协会(AACTE)到今天的美国师资培养认证委员会(CAEP),美国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师教育认证制度,保障了美国教师的质量。通过研究美国CAEP教师教育认证制度,对比中美教师教育的认证标准,对我国的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提出可行性建议,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美国的教师教育认证20世纪以来一直是NCATE和TEAC两家认证机构双雄鼎立,但由于NCATE的认证方式过于复杂且死板,而TEAC的认证方式又过于灵活,甚至有学者评价其认证标准为“没有标准的认证”,于是两家机构合并为一家,互取其长处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在2010年两家认证机构的董事会成员开始探讨合并事宜,并于2013年1月将NCATE和TEAC正式合并为CAEP,其组织成员由NCATE和TEAC的部分成员混编而成。此后CAEP已经开始逐步开展认证工作,并在2016年完成过渡,完全取代NCATE和TEAC,开启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的新格局。
1.学科内容与教学知识。在学科内容上,要求未来教师熟练掌握学科知识,并能合理运用知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未来教师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循序渐进学习理论,设计兼顾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的学习过程,对学习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建立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找到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发展动力,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观,实现其身心健康发展。此外,未来教师还需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科知识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设计,让教学场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让问题更贴近日常生活,让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原理和概念,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未来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反思能力,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通过反思找出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完善自身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未来教师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要与同事、学生家长和社区保持沟通,使三方合作互助,对学生当前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沟通,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阻碍三方共同努力,及时清除;未来教师还要具备保障教育公平的能力,需理解、掌握多元文化,放下个人偏见,理解并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调和不同文化的学生们的学习差异,尊重并爱护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2.临床合作与实践。培养单位与中小学建立合作项目,未来教师要定期到合作单位实习,把所学的教学知识和能力加以运用,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实践中理解所学的教学知识和能力。作为合作单位的中小学要派出经验丰富,了解未来教师培养过程与实践过程的一线教师作为实践导师,指导未来教师的实习;中小学需根据明确的、多元的、科学的选拔目标,选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实践导师队伍,帮助培养单位更好地培养未来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单位自身要与作为合作单位的中小学就未来教师的培养达成共识,双方共同负责未来教师的培养;培养单位需与中小学共同设计实习活动,使实习活动衔接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保证实习活动满足未来教师的实习需求,形成“实践—指导—反思—再实践”的实习模式,使未来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3.未来教师的素质、招聘和选拔。CAEP认证尤其重视未来教师的品德,要求培养单位严格把控其入学要求,培养单位需要在未来教师的选拔、引进、教学、认证等方面重视未来教师的品德和个人素养。招聘方面,由于美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因此未来教师需要适应多元化的学生。此外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培养单位要将招聘重点放在社会人才迫切需要的领域,重点招聘该类未来教师。选拔方面,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选高质量的教师就需要提高教师的入职门槛,选取学业成绩和能力显著的未来教师。学业成绩方面最低标准的候选者的平均成绩点需大于或等于3.0,并在全国统一的考试中排名前三分之一;能力方面,培养单位需对未来教师的能力发展情况和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定期的评价,并在结束培养后提供一份文件说明,证明该未来教师已经充分理解并掌握了其所学学科的知识,并具备将其所学知识传授给中小学学生的教学能力,并已充分了解教师行业的潜在要求。
4.培养方案的影响力。设置此项标准的目的在于观测反馈成效。此项标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未来教师对学生学习、课堂教学和学校的影响;二是未来教师对培养单位的满意程度。首先,培养方案需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的提高,培养单位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仅把成绩作为唯一指标,还应考察学生的日常表现、综合能力等方面,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单位还需接受其所在州对培养方案的评价,证实其培养方案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在评价教学是否有效上,培养单位采用科学化、结构化的评价方案,辅之以对学生的直接调查,证明未来教师有能力把平时所学知识和能力运用在教学中。再次,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单位需对未来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包括其日常工作表现、工作状况以及职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通过数据收集确定用人单位对其表现的认可程度。最后,培养单位还会就所学知识对工作是否有帮助、帮助有多大等方面对未来教师自身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未来教师对培养单位及培养方案的满意度。
5.培养单位的质量、持续改进和能力。CAEP要求培养单位对未来教师接受培养前后的教学能力进行追踪评价,并作以对比,用于发现培养单位的不足之处;同时要求培养单位关注教师教育研究,及时引进最新的教师教育研究成果,并参考专家团队提出的改进意见,再结合市场、学生、学校的需求,充实培养方案,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最终实现培养方案成效的提升,更好地培育教师。为落实该标准,CAEP要求培养单位建立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调查、数据收集等方式,并结合科学的方案,使结果可视化,依据结果为培养方案的实施、改进和资源分配提供参考。CAEP的每一项均有详细的考核分项,培养单位需要根据这些分项搜集数据综合建立循证数据库。收录进循证数据库的数据要确保有效性和可验证性,数据库的建设要求严格、指标细化,对认证标准形成数据支撑体系。
2017年11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标准》),对认证标准划分了三个等级,本文主要介绍国家对中小学教育专业办学的合格要求(即第二级标准)。
学科上,《标准》要求未来教师了解并掌握所学科目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并对该学科与其他学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未来教师还需深入了解所学科目的知识体系,掌握与该学科对应的基本技能。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该《标准》要求未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时,能够考虑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结构上,该《标准》要求培养单位体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融合,其对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学分占比均有详细的规定。课程内容上,该《标准》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并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师德的培养;同时要求培养单位关注最新研究成果,以便随时完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中,该《标准》强调要重视案例教学和探究教学,并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程实施,重视从教基本功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标准》要求高校、中小学和政府通力合作,建立“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共同负责对未来教师的培养和服务。该《标准》主要是为了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践基地方面,对实践基地的最低数量做出了详细规定,保证了师范生实践基地的数量;在实践教学中,对实践教学涵盖的项目,师范生实习的最低时长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标准》还要求高校与中小学实行“双导师”制度,选出优秀的一线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标准》还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评价作出了概述性的规定。
关于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标准》对师范专业的生师比、硕博士教师占比、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和基础教育一线兼职教师的数量均有详细的规定,从而从数量结构上保障教育教师队伍的优越性。在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上,《标准》要求教师在为人师表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同时要求教师要保证师范生对其有较高的满意度。在教师队伍的实践经历方面,要求教授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要有至少一年的中小学教育服务经验,其他专业教师需要具备解决中小学教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有一定关于中小学教育的科研成果。在教师队伍的持续发展方面,《标准》明确规定制定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通过建立教研组织、制定评价标准等一系列方式,探索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经费方面,《标准》对师范专业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教学日常支出和生均教育实践经费支出的数目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保证师范类专业有充足的办学经费。设施和资源保障方面,《标准》明确指出教育教学设施和专业教学资源必须满足师范生的培养需求,通过建设实训平台、购买图书资料等方式,保障师范生的设施使用和资源利用。
《标准》明确提出要建立“一体系、两机制”,即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和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健全其内部机构使其发挥质量保障的统领作用。
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和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分别从内部和外部来保障培养单位的培养质量,对内部教学质量实行监控、进行评价,对中小学、政府的外部评价作以参考,内外结合,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持续改进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
我国的认证标准中,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所学专业的知识、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美国CAEP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中,除了上述知识外,还包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与受教育者监护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以及保障教育公平的知识和能力,其比我国认证制度的覆盖方面更加全面。中小学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中小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差,与监护人的沟通与合作也十分重要;中小学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做到教育公平也是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的能力。因此我国的专业认证中应考虑加入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未来的教师们更加全面地发挥人生路上学习引路人的作用。
我国的认证标准关于实践方面表述得非常具体,但大都集中在硬性条件方面,如实践基地的数量、实践教学的体制和管理方式等;而CAEP的认证标准中关于实践的标准更强调的是内容和运行模式方面,如其强调办学主体必须与中小学校等其他合作伙伴共同设计教学实习活动,确保实习活动的内容与学生课堂所学理论形成一定的衔接,保证实习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它还提出了“实践—指导—反思—再实践”的循环实践模式。我国的实践认证标准需要在保证硬件条件的前提下,反思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能充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运行模式。
师资队伍方面,我国的认证标准在硬性要求上非常详细,在生师比、硕博教师占比、高职称教师占比、课程与教学论导师数量和兼职教师占比上均有详细要求;而CAEP的标准中对这些方面并无明确要求,这与中美认证制度的主体不同有很大关系,美国师资队伍的要求反映在大学对专业的要求中而不是教师教育认证标准中。对于我国关于师资队伍的标准,我们应该持乐观态度,毕竟保障数量是保障质量的前提,相信通过数量的约束必然会带来质量上的提升。
反馈机制方面,CAEP的反馈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未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对学校的影响;二是未来教师对培养单位的满意度。这两个方面都是基于未来教师的逆向评价。而我国的反馈机制建立仍处于萌芽阶段,除了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外,尚未建立其他反馈机制,需要加强从未来教师角度出发的反馈机制的建立。
CAEP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持续改进为目的,其对未来教师接受教育前后的职业能力做以对比,从而审核教师教育发挥的作用,持续改进教师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此外还根据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丰富教师教育的培养方案,持续创新。而我国认证标准中的质量保障体系从监督、反馈、分析评价结果三个方面来表述,建立监控机制监控教学活动;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定期分析校内外的评价结果。但我国认证标准中的质量保障体系中监控机制的监控对象不够全面;单方面的反馈机制也不能很好地做以评价;关于分析评价结果以改进的描述也不够详细,需要进一步深化规定,建立更具体更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对我国振兴教师教育,培养更多的卓越教师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作为最早完成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国家,其教师教育认证制度对我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然而我们也不能盲目照搬,要看到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存在的优势,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借鉴,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师范专业、师范学校,培育更多优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