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析

2019-02-22 14:34张立学路日亮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育人大学政治

张立学,路日亮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党的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与文化联系向来密切,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贯穿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所有要素。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在大学这个文化场域相互交织、共同发挥作用,二者既有区别,又存在密切联系,具有明显的互动互补性。厘清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和建设,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有利于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人才培养中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相得益彰。

一、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内涵和外延都不同的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概念,二者在基本属性、涵盖范围、育人方式上存在着明显差别。

第一,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不同。从广义上看,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结构层次。大学文化育人,则是指大学基于文化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先进的大学文化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进而达到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实践活动。从本质上看,大学的本质就是一个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或机构,大学文化育人的过程实质上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其育人过程虽也涉及价值观等内容,但更为偏重的是德育,其阶级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低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性”是大学文化育人的基本属性。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2]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构成要素,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都体现出强烈的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是要把统治阶级的要求传递给教育对象,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统治阶级必然要把符合其所倡导和确认的、有利于维护其统治的原则和规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其社会成员实施普遍的政治教化,使自己的主张为教育对象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付诸行动,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对于大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要解决办什么样的大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涉及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的重大问题。所以,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

第二,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涵盖的范围不同。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区别与联系,等同于社会现象,一般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这一概念折射到大学领域,便产生了大学文化的概念,与之相对应,大学文化实际上也包括了大学人所积淀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结构层次上看包括了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范畴,涉及范围更加宽泛,侧重于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教育。同时,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每一所大学在自身文化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办学传统、学科特色、杰出校长、所在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又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色。

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相对于大学文化育人而言则要窄而深,更为偏重于思想与政治方面的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3]。从外延上看,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等要素,其在实施过程中虽也注意结合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载体不断拓展工作范围,但每所大学所要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相对固定的,地域性特点不是特别强。

第三,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方式不同。一般认为,教育的方式具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在大学文化育人过程中,教育的内容相对宽泛和自主,并不相对固定,往往随社会文化的变化和大学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和发展。大学人既是育人主体,又是育人客体,他们在传承创新大学文化的同时,又身处其中受到大学文化的影响,其方式偏重隐性教育,呈现出教育主体的参与和体验性、教育方式的无形性、教育功能的渗透性、教育过程和效果的持久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等个性化特征,其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通过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营造出“软硬结合”“刚柔相济”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使身处其中的大学人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之中受到濡染和熏陶,从而将大学所倡导的价值追求、道德情操、行为方式和良好习惯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对固化的规定性和范式,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明确且固定,教育主体占据主导、具体地位,其教育方式则偏重于显性教育,以正面教育为主,“灌输式”教育是其常用的和主要的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其主要渠道,其旗帜更加鲜明、目的更为明确、方法更为直接、手段更为显性,其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带有一定政治性,理论性,其实践色彩也很强。

二、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指出:“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4]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影响,在育人效果上殊途同归,共同发挥着作用。

第一,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方向上的一致性。从方向上看,大学文化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二者都以传播和弘扬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以中国大学为例,不管是大学文化育人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因此,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相互交叉,在功能上彼此契合,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只是这种文化现象更突出政治导向、价值观念。文化的本质就是“化人”“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把国家和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和道德准则内化为教育对象个体意识的过程,这实质上就是一个“化人”“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所传导的政治观点、道德观念等意识形态内容都是文化的范畴,且这些内容与大学文化的范畴具有同质相生的属性。大学文化在育人过程中,除智育、体育、美育等普遍性素质教育外,道德规范、核心价值观念也不可或缺,特别是大学精神文化,必然是一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具象化。比如一所大学的校训,往往就是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个性化表达,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训为“法无德不立”,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校训是“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等等,这些大学的校训都体现了所在国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对大学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要求。

第二,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从根本上说,大学文化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做人的工作,其目的都是为了“育人”,即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文化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尺度,它以观念、思想、精神等塑造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体现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良好的耦合性,其所蕴含的关系质态和文化内涵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行动”建构了一个“意义世界”[5]。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而言,大学文化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为了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二者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人的全面发展既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树立核心价值观;又需要通过大学文化的育人作用,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文明化,提升综合素质。“大学教育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6]大学文化正是通过营造一种蕴含浓厚核心价值观和人文气息的正能量环境,使受教育者身处其中,深受教育。

第三,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播载体上的一致性。大学文化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都需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把教育主体所要传播的内容传递给教育对象。二者均利用传播媒介,包括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平台,向师生传递大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借助校园媒体的力量,二者往往互相交织、互相渗透,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特别是新的形势下,以新媒体传播为主要手段,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播上更趋一致,使得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结合大学文化,一改以往的严肃、呆板、说教的面孔,代之以隐性、多样、生动的形象,更易为受众所接受;大学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则更加注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题和方向会更加清晰,使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主旋律教育和影响。

三、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所谓互动,是指两个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就是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或者说大学文化育人所提供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维度,也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因此,要正确处理大学文化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推动二者互补互动,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大学文化育人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育人是大学文化的第一要义和本体功能,也是大学文化的旨归和使命。大学文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价值认同功能。所谓价值认同,是指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的成员,基于传统、道德、信仰等文化因素,对涉及共同利益关系事物的价值意义所形成的共识。一般而言,价值认同等同于价值观认同。“价值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价值认同是文化的基本功能,价值认同程度决定了文化凝聚力的强弱。”[7]文化是人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也是文化的产物,是一种文化存在。“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于人的成长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特别是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其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政治态度、思想观点、道德观念和心理状况尚不稳定,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缺乏较高的辨别筛选能力,具有“从众”“模仿”等社会心理特点,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引导不好,甚至容易走上歧途。良好的大学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8]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可以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或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称为“主流文化”。所谓主流文化,是指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是每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伦理、政治规范、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的总和。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办学理念、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的统一体,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价值取向,是一所大学群体价值观念的反映和体现,这种价值取向与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并且这种价值取向在话语表达上更带有一种与大学历史和大学特色颇具渊源关系的个性化解读,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对师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久久为功,成为大学人自觉尊崇的“座右铭”。如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交通大学大家庭所共同倡导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传统精神,成为印刻在“交大人”身上一生的烙印,这种精神与当代中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敬业”等具有较高契合度和一致性,更容易为大学人所接受,进而达到价值认同的功效。

第二,行为导向功能。关于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曾提出著名的勒温公式,即B=F(P,E)。公式中B(Behavior)表示行为;F(Function)表示函数关系;P(Person)表示个人(生理与心理素质);E(Environment)表示环境(时空与人文),也就是说,行为是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根据上述行为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大学文化对大学人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能起到引导作用,这就是大学文化的导向功能。大学文化对大学人行为有着广泛的规范作用,这种规范作用既有硬性的制度约束,但更主要的是一种“软约束”和正向引导。一方面,这种规范通过大学文化特别是大学制度文化的引导和约束力量来直接实现,刚性的制度明确地告诉大学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应该怎样做;另一方面,通过大学文化的“软约束”和正向引导,如精神文化中的一条校训、一首校歌,物质文化中的一楼一宇、一草一木,行为文化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共同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群体意识和舆论氛围等文化内容。置身于这样环境中的大学人,会形成一种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精神动力和心理压力,继而产生行为的自我约束和控制。当大学人的思想和行动不符合“软约束”的要求时,就会自我调节、矫正,使之符合大学创设的教育目标,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

钱学森先生就曾讲述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体会: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当时,加州理工学院创新的学风弥漫整个校园,整个学校的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教师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学生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挑战,所有在那里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钱先生所讲述的加州理工学院的创新学风,实质上体现了大学的精神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这种创新之风已经形成了一种创新文化氛围,使处于其中的师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驱动,创新也就成为了师生的自觉行动。这实际上强调的就是大学文化的育人作用、导向功能。

第三,情感激励功能。所谓激励,是指做某件事情的愿望,前提是其导致的行为具有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能力。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接受主体需求的情况下才更容易被接受。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层次,是一个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的过程,而激励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文化在满足人的需求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大学文化而言,大学文化具有的情感激励功能,对满足大学组织成员个体的情感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大学文化通过其内在品质和外显形式,如大学追求真理的价值选择、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高雅向上的文化活动、优美宁静的校园环境,使身处其中的大学人的个体精神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能够心平气和、心情舒畅地从事学习和工作,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一种正向的激励作用。

由于人的活动具有意识性、方向性和目的性等特点,大学文化之中特别是精神文化对大学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等的描述,对探索真理的价值追求、对人全面发展的人文关怀等等,一旦被确立下来并为大学人所接受和认同,就会成为激励大学人不断成长进步的精神力量,也为有效解决大学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从现代大学组织体系来看,作为大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又不是仅仅以个体形式存在的,除作为大学的一分子外,一般还存在于学院、系所、班级、社团、宿舍等组织、团体之中,大学文化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能够涵盖学校的各个组织、团体和个体。良好的大学文化具有积极向上的激励作用,可以增强师生的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产生一种团结凝聚师生巨大的向心力和推动力,激发出组织和个体无穷的能量与力量,推动大学组织和组织成员同频共振、同向而行、共同进步。

第四,心灵陶冶功能。大学发展到今天,其自身的价值追求已经由原来古典大学的“崇尚人文,注重理性”发展到现代的“着眼未来,引领社会”。大学因其有大德、有大道、有大师,而成为“社会的良心”和“理想国”;也因其有大爱、有大楼、有大美,而成为社会文化的核心景观与灯塔。“大学教育从根本上是一种文化启蒙和人文教化,它自觉地把本土的、民族的和世界的优秀文化品质、价值观念、人文关怀等融入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其他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内在地建立起关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等基本关系的人文素养。”[9]因而,大学教育除了向学生传递知识外,更多的是传递一种价值,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大学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所营造出的氛围,对大学人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具有潜在、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健全人格形成阶段,大学文化犹如一首无声的歌、无言的诗,通过这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力量,创设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场域:一进校门就能看见高高悬挂的校徽和校训,走进图书馆、报告厅便能同先贤名师大家“对话”,徜徉于校园可以感受到自然环境人格化的魅力,聆听音乐会、驰骋体育场能让人的身心得到彻底放松……大学文化正是通过这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使学生身处其中享受大学文化的饕餮盛宴,既丰富了其精神生活,又发展了兴趣和特长,从而使心灵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升华,达到审美、益智、修身、养德的效果。

(二)大学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具有较强意识形态色彩的学科,其最主要的教育方法是“灌输”法。毫无疑问,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都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现在也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方法。但是在实践中,确实也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考虑教育对象的层次和具体情况,过分偏重于“居高临下”式的理论说教,采取简单的“我讲你听”式的直接灌输,在客观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文化具有无形、渗透、持久、多样等育人特点,恰恰可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足,变显性为隐性,化被动为主动,提升育人效果。

大学文化所包括的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都能有效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学精神文化所包含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所倡导的独立、自主、批判、包容的品格,所追求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所营造的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于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都有很大的帮助。大学物质文化一方面影响教育的规模和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大学物质文化所创造出的良好校园环境,文化景观所传递出的精神力量,校园建设所展示出的美学追求,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大学制度文化所展示出来的刚性要求和制度背后体现的“软约束”“硬规范”,影响教育的组织方式,调整人们的行为,指引着大学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大学行为文化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激发了大学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紧密结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借助大学文化这个重要载体,将其内容有机融入大学文化育人之中,使之逐步为大学人所吸纳,日浸月染化为大学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文化育人提供方向和指南

思想政治教育从广义范围上讲属于文化范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政治文化,是一项政治性和文化性相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社会主流思想文化的职责。大学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社会先进文化中处于引领和领先的地位,其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必然受到社会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必须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得到加强。事实上,大学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大学文化建设,对其意识形态属性关注不够,从而偏离了大学文化的建设方向。如有的大学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等不清晰、不明确,没有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不少校园文化活动仅追求数量,思想性不够,有的甚至直接成为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手段;有的大学校园雕塑单纯地追求标新立异,师生看不出所谓艺术背后的价值和美;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流思想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人,使大学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进而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行为导向和审美情趣,既为大学文化建设及其育人指明了方向,也为大学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保驾护航,还为大学文化注入了新内涵。

当前的大学校园,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大学文化如何在多元文化中作出分析、鉴别、批判和选择,解决好“古与今”“中与外”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更好地吸收借鉴有益的外来文化,丰富大学文化及其内涵,是摆在大学人面前的巨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正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调动大学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文化自觉性,教育引导大学人以更加理性的眼光和方法,去审视各种思想文化的优势、局限和相对性,在思想上构筑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渗透、腐蚀和颠覆的有效防线,使大学文化在正确的轨道上有序发展,更有效地发挥育人作用,构建起大学人美好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育人大学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留白”是个大学问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