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

2019-02-22 14:18王海义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民族

王海义,张 妍

1.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4;

2.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风俗、文字、语言不断交流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道德丰厚滋养。”[1](P164)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解析、阐释其内涵,传承丰富的、优秀的文化资源和珍贵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沃土,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助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中国自古就崇尚坚韧不拔、革故鼎新的“自强不息”精神;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刚健有为”精神。正如《周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P5)即天道刚健,自然界不息地运行变化,有抱负、有理想的人理应效仿自然,刚健不屈,奋发有为。这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精神的写照,是备受推崇的君子人格。就个人而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体现为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孔子身处乱世,却试图转化人心,廓清世道。他认为君子应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3](P15)。他怀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3](P141)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奋进精神。孟子继续发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他认为凡是成大事者必历经艰辛,饱受磨难,他曾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P205)可见,孟子极度推崇坚定的意志,高度的理性自觉,将挫折、苦难、痛苦看作人生财富,将不屈不挠、拼搏奋斗作为精神追求,这种文化为培育民族气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锻造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和精神品质。

就国家的兴盛、民族的繁荣而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是激励无数仁人志士进行反抗斗争的精神动力。在民族危机时,志士仁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扶将倾之大厦。孟子所说的“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5](P2),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6](P667),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7](P326),林则徐所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8](P17)等。这些名言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民族面临危难时挺身而出,秉承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信念,书写了一部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他们成为世人敬仰的道德楷模。此外,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创新、求新。如若一个民族固步自封,失去变革、创新的精神,那这个民族会失去发展的动力,最终面临自我毁灭的结局。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创新的民族,《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9](P28),《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0](P223),《周易》中提及的“天地革而四时成”[11](P649)等,都指出万事万物的变化是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创新而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变易日新、自强不息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绵延壮大、中华文化赓续不衰的发动机”,[12](P21~25)为人类贡献了五千年璀璨的中华文明。

(二)宽厚仁爱,礼让诚信的道德追求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具有浓烈的人文精神的文化。《礼记·大学》曾言:“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0](P222)孔子在《论语》中言:“吾日三省吾身。”[3](P6)《荀子·劝学》曾载:“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3](P1)这些名言都告诫人们应时刻注意内心修养,自己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规范,“要求人们时刻注意与自己的良心进行沟通,不断唤醒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良心。”[14](P135~137)仁者爱人。孔子是最早提出“仁爱”这一概念的,孔子认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3](P60)其实“爱人”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善的意志。孔子将“仁爱”的内涵阐述为“忠恕之道”,正如《论语》提及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P1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P255)孟子发展“仁者爱人”的思想,他曾言:“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4](P153)孟子将“仁者爱人”这一观念提升到社会中人人应遵守的伦理秩序和道德准则。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15](P121)将爱人与自律紧密结合,将仁爱的思想与主体的道德修养相衔接,提出“仁者爱人,义者尊老”[16](P54)的社会伦理道德。

礼让诚信。中国自古就注重“仁”和“礼”,将“仁”看作内心规范,“礼”作为道德的外在体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西周时期,统治者十分注重对百姓的教化,武王曾“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17](P135)。统治者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实行仁政以治理国家,采用礼乐之教来教化百姓。《礼记·曲礼上》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10](P1)可见,礼教与社会道德教化密不可分,影响社会的风俗和礼仪习惯等。诚信被儒家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身之基”。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3](P33)的思想,还将“信”提到“民无信不立”[3](P260)的境界。孟子曾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4](P124)将其看作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荀子将诚信提到个人生存与获得尊严的高度,曾言:“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仪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18](P31)总的来说,诚信着重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好善,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时代意义。

(三)致中尚和、天人合一的共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和谐共生的思想。致中尚和、天人合一的共生文化,铸造了中华民族贵中尚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孔子曾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3](P124)概括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文化,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以和为贵的人际交往观,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与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质和基本价值取向。《论语·子路》曾提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P301)即君子的价值观、人生观都是一致的,可能表现形势不同而已,只要在价值观、人生观一致的前提下,这种不同才可能促成社会和谐;而自私自利的小人,虽然表面上追求一致,其内在本质却是自私自利,会纷争不断,导致“不和”。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4](P58)可见“人和”是完成一件事情的关键,只有“人和”才可能达到人际和谐、社会融洽,进而达到《尚书·尧典》中描绘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17](P3)实现天下太平,万国承平的“大同世界”,构建中华民族希冀的理想社会。

其次,天人合一将人与自然看成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有生命意义,同时具有内在价值,应重视自然系统的和谐。人类不仅要利用自然,还要热爱自然、尊敬自然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周易》曾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9](P3)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0](P163)在阴阳对立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具有辩证法的思想,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古代的和谐观。儒家将“中”看作“天下之大本”,将“和”视为“天下之达道”,只有“中”“和”一致方可实现和谐。据《礼记·中庸》记载:“天地为焉,万物育焉。”[10](P163)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1](P2471)的思想,他将人与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看作血脉相连的整体,将人与宇宙看作一个大家庭,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正如《周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19](P1)达到“大和”的理想境界,将古人对自然世界的憧憬转变为现实,遵循自然运行的规律,注重维护生态本身的秩序,真正实现“天人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万物共生的境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多元性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彼此吸收借鉴、和平共处,形成独具特色的多元性文化。远古时期,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一个聚集了几个核心部落的大部落,被称为“华夏”,并将华夏周围其他民族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中华民族文化系统初步构建了中原文化为主要文化,以及相对应的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和游牧文化等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体系。”[22]伴随着西晋的“永嘉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宋代的“靖康之变”,中国人口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迁移,北方人民将先进的垦殖技术带到南方,同时带去大量的劳动力,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形成了影响广泛的“客家文化”。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成为各民族人民心理上的“根”和思想上的“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在交流与贸易中不断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共同建构了多民族的国家实体——中国。

(二)包容性

所谓包容性是指“特定的文化形态在平等对待和充分尊重其他各种文化形态的同时,以自觉的意识和开放的姿态,积极主动地与对方进行沟通交流,广泛借鉴和吸收其优长,从而不断实现吐故纳新和繁荣发展”。[23](P144~120)中华传统文化历来主张有容乃大,中国传统文化对待异质文化采取接纳和包容的态度,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便是最好的体现。佛教起源于印度,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对于这样一种异质文化,中国古人展现其宽广的胸襟,不仅没有禁止传播,还采取鼓励政策,形成“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繁盛景象。中国古人吸收佛教的积极因素融入本土文化,“成书于东汉末年的《理惑论》就是现存中国人所撰最早的一部佛学著作”。[24](P109~112)佛教在发展中不断自修,最终与儒家、道家文化齐名。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讲话时曾说道:“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佛教从中国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25]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的强大包容性,在中外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许多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都认为“不懂佛学就不能全面弄懂中国文化”[26](P10)。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度可见一斑,包容度越强的文化,它的文化适应力也就越强。

(三)传承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同民族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从未断裂。中国文化包含中国一切文化和文明成果及风俗习惯。习俗的产生与消亡都在瞬息之间,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具有核心价值的文化应永远被传承下去,发挥自身的同化力量。中国虽然经历数次朝代更迭、民族交融,但是文化仍保持自身的传承性,得以传承,从未中断。“虽有近代落后挨打的屈辱与教训,但总体上却以‘万里长城永不倒’的顽强生命力,在沙场鏖战和改朝换代中保持了历史的一贯性,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曾中断历史进程的文明古国”。[27](P13~22)中华传统文化经历辉煌与低谷时期,但是却是世界上从未断层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可能在某个时期被忽视、被抛弃,但是必将回归!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只要有中国人,中华传统文化就会得以传承。传承性这一基本特征永远不会被泯灭。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没有哪个民族能抛弃文化而重新开始;没有哪个民族在没有本民族文化的情境下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般来讲,“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8]“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是立不起来的”。[29](P206~207)如若抛弃自身的文化传统,这个民族、国家非旦立不起来,还会导致民族精神的丧失,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严重受挫,民族凝聚力的下降,甚至重现历史“悲剧”。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及特征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丰富滋养;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也是社会公共意识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当代弘扬这种精神有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提升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主体意识,在传承这些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理想,从而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有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29](P206~207)可见文化软实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要将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有机结合,以此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雄厚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科技水平,总体发展潜能的硬实力,更需要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30](P98~102)可见,文化、经济、政治三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国家体系。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民族的兴盛与文化的兴衰紧密相连,“人民的尊严和幸福、民族的独立和振兴、国家的发展和强盛都需要文化的支撑和表征”[31](34~39)。随着中国的发展,及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和中国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引导中国人民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塑造优秀的民族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1](P164)展现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凸显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三)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文化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并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31](P34~39)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文化逐渐处于弱势地位。西方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一部分西方国家获得国际文化话语权及国际地位,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危机,严重影响其发展进程,放缓了发展速度。而中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华传统文化具备的精髓逐渐凸显,“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被西方国家纷纷模仿。可见,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帮助西方国家克服当前困难,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中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的阐述,他说道:“世界各国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32]世界各国应发挥自身优势,各国不仅是竞争关系,更是伙伴关系,应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积极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文化因交流而精彩。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有助于处理国家关系,树立外交规范;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有助于建立优良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有助于规范人们的言行,与他人友好相处,彰显中华礼仪文化。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为世界实现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提供文化资源。中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与他国文化相互借鉴,博采众长,不仅可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有利于营造各国人民和谐发展的世界,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建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之,中华民族处于全面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征程中,只有树立自身的价值理念才能在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化的国际背景下赢得主动权,自如应对各种挑战,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进取精神、以仁爱友善为主体的道德理念、以万物和谐为内容的共生文化,它们历经千年的变革,跨越时空,超越民族,在当代仍光彩熠熠。我们应继往开来,因时制宜,根据社会要求、时代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改造、创新性发展,在形成国民凝聚力和团结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使得中华民族以一个平等自信的成员姿态屹立于世界文明民族之林。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多元民族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