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蕾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明末大儒刘宗周(1578—1645年),字起东,号念台,浙江省山阴县人,因讲学山阴县城北蕺山,后世学者多尊称为蕺山先生。为挽救明末政治危局、维持社会秩序、改变明末阳明后学狂放空疏之弊病,蕺山以“慎独诚意”为宗旨,重新开发理学资源,撰《人谱》,办证人书院,由“证心”而“证人”,为稳定时局,提高人的道德心性修养水平,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为统治者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
刘宗周的慎独思想产生于一个“士习日下,奔竟成风”,[1]“风尚日下,仕路秽浊,贪官污吏布满郡邑”[2]的风雨飘零之末世。众所周知,明中期,兼并土地的情况相当严重。突出表现在王公贵族、朝廷大员和宦官利用政治特权肆意压榨平民百姓,占据大量财富和土地,导致很多人生活贫困。万历朝,张居正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企图扭转明中期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的局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好景不长,张居正死后,他遭到朝廷上下全面打击,改革也被迫废止。万历皇帝本性贪奢,几乎将全部精力用在聚财上,导致举国上下奢靡之风大盛,加上此时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局之下,传统与时代变迁之张力已日益凸显,反映在思想界便是心学的兴起,后又出现启蒙思潮,转为对朝廷、政治的极度批判,其后理学和心学的衰落和解体在明末则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之势。而蕺山学派以“慎独”为宗的教化思想,则是适合时代风云变化应运而生的突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教化思想,就是想从中发现时代背景与道德教化的互动线索,为当今儒学教化思想的发展提供学术借鉴。刘宗周作为一位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醇儒,他面对明政府“礼崩乐坏”的社会实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始终坚守儒家君臣之道,其教化思想便是由此产生的。他一方面以儒者帝王师的身份,指出当时的皇帝在思想与行为上的对错,以道明君;另一方面针对社会中的动乱现状从根源上找出弊病并提出解决方法。
根据刘宗周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为了更好地让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社会秩序安定,刘宗周继承和发展了先秦的慎独理论并加以发挥,提出合乎时代发展的新诠释。正如黄宗羲的评价:“先生宗旨为慎独,始从主敬入门,中年专用慎独工夫。慎则敬,敬则诚。晚年愈精微愈平实”“先生之学,以慎独为宗,儒者人人言慎独,唯先生始得其真。”[3]可以说这是刘氏的全部为学宗旨,其思想也是以之为依据的。“慎独”原文出自《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4]这也是很多儒家学者所推崇的个人应具之美好品德,强调一个人即使在独处之时,也应时刻牢记道德规范、伦理准则的要求,不做有违天理之事。刘宗周的慎独说则从本体角度,进一步发挥了《大学》的慎独理论,有如下之内涵:
首先,刘宗周将“慎独”之“独”上升为本体,提出“独体”的概念:“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工夫”[3]“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3]在宋明理学中,无论是本体,还是人性都是至为重要的概念,而刘宗周认为“独”既是本体,又是天所赋予人的纯然至善之天命之性的本原,可见对独体的重视。继之,他又将慎独与《中庸》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相题并论,认为“夫人心有独体焉,即天命之性。而率性之道所从出也。慎独而中和位育,天下之能事毕矣。然独体至微,安所容慎?惟有一独处之时可为下手法。”[3]刘宗周将独体放在天道性命的角度来加以诠释。认为人性由天理所赋予,人如果依乎本性而行,便可与天理合一,做任何事都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在他的视域中,人心、独体、天理为一物,在自然界表现为宇宙万象的大化流行,在社会人生便表现为人心的教化、道德的践履,在无人监督之时,便为“独”,其实只是本体在不同境遇的不同表现而已。它们都是形而上、洁净纯粹,精微至善的,不会被外物所诱惑或遮蔽。那么社会要想安定,只需慎独便可。为天道流行、社会人生的问题,作出较为简易方便的解释,也为解决当时社会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一条可供借鉴之路。
其次,刘宗周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对人和社会作出评价。他说:“今天下世道交丧,士大夫容容敬苟,不知忠孝节义为何事,平居以富贵为垄断,临难以叛逆为捷径,至于国是日嚣,人心日竞,纪纲日坏,刑政日弛,封疆日蹙,寇盗日迩,祖宗金瓯无缺之天下,不日拱手而受之他人”。[3]认为社会中当官的不知礼仪廉耻,社会秩序混乱,国家社稷难以维持,这种乱象很难保证哪一天会出现国家灭亡的惨剧。但蕺山毕竟是有担当的儒家学者,即使身处此一乱世,他还是尽己之能,提出一些挽救时局的理论,其中包括道德教化、心性涵养。既然人心本善,每一个人价值自足都可以成贤成圣,但现实中国家为什么“国是日嚣”“刑政日弛”?人为什么“容容敬苟”“不知忠孝”?社会为什么“世道交丧”?这是作为思想家的蕺山苦苦思索,着力企图解决的问题。所以他作《人谱》专对道德修养、心性工夫提出六事功课的方法,对现实中人如何由一个普通人甚至是道德败坏的恶人,通过道德修养变成对社会有用之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诠释。他针对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与不良风气,将人之“过”分为六等:即微过之妄惑、隐过之七情、显过之九容、大过之五伦、丛过之百行、成过之恶。继而,他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改过之方:针对妄惑微过,则“静坐读书”,于闲居之地,明人禽之别、敬肆之分,体悟“本心”之“明”;针对七情隐过,则须时时“知几葆任”,惩欲窒忿,当下廓清,徐加葆任;针对九容显过,则要时时“变化气质”,容貌辞气之间便是“心体”呈露处,以气质定威仪,由知礼而显性;针对五伦大过,则应“随事体当”,践履敦笃,致谨事业,常怀黾黾战兢之心,以尽伦常天道;针对百行丛过,则要“反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吾与天地万物一体,尽吾之心而尽人尽物;针对成过之恶,则应“克念始终”,从习染昏蔽中提撕人心“本心”,时时自讼反省,时时迁善改过,迷而后复,成圣成贤。[3]从本体到工夫,从天理昭昭到社会人生、从提撕人心到迁善改过,一一作出详细论证,教导社会中的人尽伦常,反求诸己、改掉己过,复现天理之本然,如人人能做到迷途知返,成贤成圣,那么社会秩序便可重建,社会便是美好的社会,生活便是幸福的生活。
最后,刘宗周对“慎独”的工夫,提出自己的理解,认为只有做到慎独,人心才能净化,社会秩序才可以好转。他说:“慎独之功,只向本心呈露时随处体认便得,全体莹然,与天地合德,何谦如之!”,[3]在刘氏看来,独既然是体,宇宙万象的价值根基,那么慎独便是保持内心敬慎的状态来做工夫,使人的思虑与行为都符合“独”的状态,也即与天道本体至精至微的情状合一。为了更好地阐释慎独的工夫,他又将慎独与诚意结合起来,提出“《大学》之道,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慎独而已矣。意也者,至善归宿之地,其为物不贰,故曰独”。[3]强调于工夫中见本体,不仅是实践更是对天理的体认,本来慎独的原意是指人在独处没有任何监督情况下,面对物质或其他诱惑不为所动,坚守道德信念,对自己的所思所行在任何时候都一以贯之,严格按照内心的道德自律做好本职工作。因其具有“认真”“诚实”“守信”的品质,刘宗周将“独”与《中庸》之“诚”相联系,认为人心要想全副朗现为纯粹至善,必须“以知还独”注重主体后天的道德教化,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善而达到诚,这是大多数慧根不足的人所必须历经的人生之路;而对于少数价值自足之人,只需“以独起知”,便可了悟人世间的一切,他们便可以充当道德教化之人,化民成俗。所以,“慎独”是圣贤必备的心性修养工夫,具有能动性。天道人道相贯通,其最终目的是达到“无善而至善,心之体也”[3]的至高境界,从本体到工夫,从天理昭昭到社会人生、从提撕人心到迁善改过,一一作出详细论证,教导社会中的人尽伦常,反求诸己、改掉己过,复现天理之本然,如人人能做到迷途知返,成贤成圣,那么社会秩序便可重建,生活便是幸福的生活,整个社会便是天理流行之太平盛世。
从《中庸》《大学》到刘宗周的慎独学说,千年的历史传承使得这一理念在中华民族的学脉中根深蒂固。作为古代的一种身心修养工夫,“慎独”有其局限性,但受其影响的一代代学者们的百死不悔的道德自律精神、坚定不移的道德践履行为,不仅留名青史,而且在现代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为中国梦的实现,正能量的传递,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建设者贡献精神价值。因此,它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在当今甚至未来,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在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都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首先,“慎独”理念有助于培养公民树立正确的道德信仰,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很多人认为这是道德信仰危机的结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公民的道德信仰,增强公民的道德意识呢?笔者认为不妨可以借鉴刘宗周的慎独理念。核心内容便是从形上、形下两方面,对现实社会中所出现的善恶现象,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剖析,并根据时代特征,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决定了能够做到慎独之人一定是道德意志坚定之人,他们一定具有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较强的自律意识,如果公民具备了这些素质,他们要形成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只需通过媒体、学校等方式对之进行基本理论教育,然后付诸社会实践即可。同时,慎独要求个人作为道德主体具有独立意识,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给自己立法,具有高度的思想和行为自律的能力,不会因外界的势力或压力随意改变自己的道德信仰。具有慎独意识的公民面对社会中道德失范的现实,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道德信念,他们会坚定地以善的心态来面对社会上的恶,不但自己不会同流合污,而且会尽道德义务使周围的人改变错误的想法和行为,以己之善来教化民众、改变社会中的恶。
其次,“慎独”理念可以帮助公民净化网络环境,建设良好的网络道德。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早已离不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具有隐蔽性、开放性等特点,在当今很多网络行为也是现实的客观存在。一旦我们在网络环境中将主体身份的真实性和行为的目的性都加以虚化或遮蔽,便会出现信息安全、侵犯知识产权及网络成瘾等诸多难题,这也是道德失范甚至法律纠纷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单靠法律的强制,难以奏效,只有借助慎独的理念,严于自律,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其实质在于儒家反省内求的自我制约与反思。从根本上说就是把他人与自己看作是具有共同利益的平等主体,把他人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相等同。由于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中虚化自己的身份,在网络技术难以企及的情况下,如果上网的人没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慎独的理念,在网络中肆意胡为,必将会给互联网甚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实名制的出现,这一危害大大降低,但是法律和技术不能完全避免对网络攻击等安全事件的发生,如果人们想在上网的时候享受自由的空间,还需要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高道德素养和普及慎独的观念。
最后,慎独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主要表现是在工作中做到谨言慎行。在当前社会,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8小时工作制,但是具有“慎独”职业素养的人,何时何地都会维护工作的神圣性,独善其身,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在古代思想家那里,慎独崇高而伟大,但是在社会实践中,慎独也表现为平凡人生中的小事,也就是谨言慎行。谨言,是说日常生活要注意说话的分寸、语气、内容。该说的畅所欲言,不该说的不能随意乱说,更不能发表不负责任、不恰当甚至违反法律的言论。慎行,指做事情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做到言行一致,不妄为。在当代社会,每一种职业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所以慎独要求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时刻注意维护工作的形象、树立自身的形象,珍惜工作,忘我奋斗,无论何时何地,不仅不妄为,还要努力做到“行善”,这一点可以和培养公民正确的道德信仰相结合,也就是说慎独既是一种真做实干,也是一种道德情感,所以真正做到慎独的人,在外人看来谨言慎行、严守法律可能会很辛苦,但是他的道德情感让他自身感到生活的满足,所以自身道德素养提高了,善行是自发的。在道德信仰的支持下,当事人无论何时都会感受到自己选择的正确性,也就很容易做到谨言慎行了,将这一习惯保持下去,职业素养也就形成了。
总之,刘宗周建构的以慎独为宗的道德哲学,在心学的视域中进一步贯通了天理与人心,凸显了人的主体性,为他们成贤成圣提供了详备的理论依据。蕺山的道德哲学以“慎独”为目的,要求人们以独为体为宗,要戒慎恐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明末颓败的社会风气,而且为现代人道德认知能力的提升、道德涵养工夫的培育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