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中所蕴含德育思想探析

2019-02-22 14:14
关键词:易传自性天道

邱 兵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一、《易传》中文化教育理念的逻辑发端

在《易传·系辞》描述中,人和万物都是由天地化生而成,“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1](P305)万物和人都是天地之间同根同源的命运共同体。人是天地万物之灵,与万物一起生行于天地自然之间,天赋予人和万物自然之理,人和万物因各得其本性,以此便健顺天的德性。《中庸》也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2](P23)天令赋予人和万物的自然之理叫作性,遵循自然之理行事叫作道,让人品味并持守日用事物之间的当行之理就叫作教。人通过向天地自然万物学习而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道理。

正如《易传·系辞》所言,人类社会文化也是通过“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P298)而逐渐累积形成,意思是说通过仰观天文之象、俯观地理之法、察鸟兽之纹和大地之宜、近取象于自身、远取象于万物,藉以通达天地之明德,以类比万物之情状。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道”“性”“教”以及人类社会文化,都来源于天地以及对天地之道的认识,也就是说人本来就应与天地大道同一,进而接近和通达天德。此外,因人和自然万物都是天地之间的命运共同体,离开自然万物,人类无法独立生存和发展,人还须与自然万物同情。

自然、天地、万物不仅范围广阔,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易传·系辞》对这一点认识非常深刻,“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1](P282)“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P298)“唯变所适”。[1](P309)因此,作为天地万物之灵的人,在文明的传承发展中,还要与自然万物变化同游,与自然万物相化。

二、《易传》中所蕴含德育目标的内涵诠释

与天地大道同一和与自然万物相化,用庄子的话来解读就是“同则无好,化则无常”,[3](P119)意思是与天地大道同一,则会没有偏好之情;与自然万物相化,则会不拘泥于常规。“同一”和“相化”并不矛盾,随顺自然万物变化,是以保持与天地大道同一为前提和条件。

从教育语境下并回到人自身来说,与天地大道同一和与自然万物相化,说的是一个人既保持本真自性又“与时偕行”,[1](P317)实现教育真正意义上的自性完备,能始终走在天地正道之上,又能审时度势以顺应变化。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受过教育,但却迷失本真,甚至“获罪于天”,[4](P38)这就违背了教育的本旨;如果一个人受过教育,但却封闭僵化,违逆历史潮流,这也同样远离了教育的目的。

保持本真自性就是与天地大道同一,其中蕴含最关键三点:一是坚毅果决地保持在天下正道之上;二是放下自己偏好之情;三是不被外物所役使。天下正道就是《易传·文言》说的“贞”。用《中庸》的话来诠释,就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P23)“中和”之道是不偏不倚和不变不易的天下正道。“中和”之道并不是“中间之道”,用孔子的话意就是无“过”无“不及”,①(P161)好比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古语“打蛇打七寸”来形容比拟做某件事情恰到好处,“七寸”并不是中间点,而是从事中人道顺应天道的最适宜之处。为此,人始终保持在“中和”之道上,既意味着要坚持天下正理,同时也意味着要坚毅果决。放下偏好之情,是《易传·文言》所说“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1](P318)的前提,正如《大学》所讲“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2](P11)因此,摒除愤怒、恐惧、好乐和忧患这些偏好之情,内心才能达至诚意正心,从事中才能毫无杂念,做到聚精会神、心志专一,不受外物干扰而改变本真自性,“内保之而不外荡”。[3](P86)不被外物所役使,实际上和前面讲的两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侧重点在于人不能被外在的名闻利养所奴役。一个人过多看重外物,则会“外重者而内拙”,[3](P301))意思是说人的目光焦点若都放在看重外物上,就会心志昏乱,以至于忘形和忘真,因此心思就会笨拙,“其耆(通“嗜”)欲深者,其天机浅”。[3](P95)老子也把名闻利养比喻成“馀食赘形”,认为这些东西“有道者不处”。[5](P167)

与时偕行就是与自然万物相化,其中也蕴含最关键三点:一是不拘泥于成见;二是知几;三是知止。成见是一种私见,经常使得人们无法顺应时势变化。《孙子兵法》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6](P68)成见太盛,就会阻碍创造性观点的产生,创造性观点适应变化,成见障碍变化。《易传·系辞》讲述“几”是“动之微”,[1](P304)是变化征兆。“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1](P290)意思是因为几微,所以能确定天下的事物。“君子知微知彰”,“见几而作”,[1](P304)通过几微萌动来觉察变化并顺势而动。《道德经》也说:“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事物尚处微萌状态,则较容易控制。“未有”和“未乱”是几微发动过程,识别几微并提前部署,可避免事物发展到无法掌控的局面。“止”,是止当所止之善地,就是《易传·文言》说的“知至至之,可与幾也;知终终之,可以存义”,[1](P315)意思是知道要达到的目标而努力去争取达到,知道要终结的地方而善于终止,这样便是适宜状态。《大学》也说“止于至善”,[2](P5)也就是无“过”无“不及”那个“度”。“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P284)变化在前是祸是福,最为重要在于“知止”,防止变化向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道德经》说“祸莫大于不知足”,[5](P24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5](P241)

保持本真自性,与天地大道同一,不被外物役使,“不以物易己”;[3](P420)与时偕行,与自然万物相化,与变化同游,“虚己以待物”。②(P321、P53)这两方面从字面上看似乎自相矛盾,其实不然。“不以物易己”中的“己”指本真自性,不能因外物变化而改变人与天地大道相同一的本性。“虚己以待物”中的“己”并不是指本真自性,而是指带有偏见和成见的自我。偏见犹如眼中砂砾蒙蔽人们本真自性,成见如同管中残渣障碍人们与时俱化。因此要同时做到保持本真自性和与时偕行,关键在于摒除偏见和成见,使得内心毫无阻滞,能上通天道、中和人心和下接地气,并在事物动静变化中做到知行合一。减损偏见和成见,起初虽难但随后容易,正如《易传·系辞》所言,“损,先难而后易”,持之以恒净心修身,则会远离灾害,“损以远害”。[1](P308)

三、《易传》中所阐述各阶段德育重点

如前文所述,保持本真自性和与时偕行,是人毕生德育的总体目标。与此同时,作为生行于天地之间的人,如同自然四时变化一样,在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生存状态。《易传·文言》围绕人不同阶段的成长规律,进一步从效法天道刚健、君子应自强不息的角度,揭示了人们”成德为行”在各个阶段所应关注的侧重点。

《易传·文言》是《易传》“十翼”中非常重要的一篇,《易传·文言》的内容涵盖毕生德育六阶段,它是对《易经》乾卦爻辞的义理诠释,对于人在各个成长阶段自我教育有灯塔式的指导作用。《易经》乾卦六爻爻辞分别为:“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1](P28)

《易传·文言》开篇对“元、亨、利、贞”进行了解读。“元、亨、利、贞”是人在毕生教育全过程中应践行的具有总纲性质的四种基本德行。“元”者,善之长;“亨”者,嘉美之会;“利”者,义之和;“贞”者,事之干,指坚守正道和正理。在这四种基本德行中,最难在于正确看待“利”。什么是真正的“利”?《易传·文言》指出,“义之和”[1](P315)的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义是适宜之意。《大学》也讲“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2](P14)不适宜的财利,即便已经获得也会流出去,正所谓“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2](P14)只有与自己努力奋斗付出所相称的正当收获,才可以稳当和久远。

“潜龙勿用”,这是人生成长自我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潜”的意思是“隐而未见,行而未成”,[1](P317)君子此时成就还未显现,行动尚未成功。那“潜”心下去需要做什么?在这个阶段,君子应“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1](P317)通过学习积聚知识、通过发问辨识道理、心胸宽广与人相处、仁爱之心发用流行于日常。同时,君子应“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1](P315),不为世俗所改变,不急于成就功名,不处浪潮中心而不烦闷,言行不被世人点赞而亦无烦闷,所乐之事去做,忧心之事则不去做,果行坚毅锤炼自我而不可动摇。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是人生成长自我教育的第二个阶段。为什么这个阶段是“在田之龙”?“时舍也”,因自然之时还未到而被舍弃。那这个时候君子要秉持什么德行?“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可伐,德博而化”,[1](P315)很平常的言论亦当信实,很平凡的举动亦当谨慎,防止邪恶入心而保持心境诚明,做善事但不自夸,用自己广博的德性去化育人,去照耀“天下文明”,以践行正中之德。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是人生成长自我教育的第三个阶段。这是君子在这个阶段的状态描述:终日勤奋不息,甚至傍晚一个人的时候也慎独恐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终无咎灾。为什么君子在这个阶段会是这么一种状态?因为君子所处的这个时段,仍处于成长初始的中间阶段,即“上不在天,下不在田”,[1](P317)为此“因其时而惕”,但只要做到“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1](P315)君子出入得当,虽危而无大患。那君子在这个阶段应该学习什么?“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1](P315)君子在这个阶段要努力使得自己的德行比前面两个阶段有所增益,并修治事业。秉持忠信就能增进德性;平时修养自己的言辞,建筑起“诚”的“大厦”,供自己日夜居住,就能安居乐业。君子在这个阶段还需要特别铸就一种“知止”的能力:“知至至之,可与幾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1](P315)知道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努力达到它,能研究几微之事;知道要止步的地方而善于止步,能保存适宜状态。《大学》也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2](P5)在“知止”的功夫上,最难莫过于当欲望在前。《道德经》说“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之足,常足矣”。[5](P245)君子践行“知止”和“知足”的功夫,在这个阶段才能“无咎”,也就是说“无咎”的前提是懂得“知止”和“知足”。在这个阶段,君子还应不忘“与时偕行”,[1](P315)与时俱化,顺应时代和大势,不断充实自己,这也是君子避免落入平庸的关键。

“或跃在渊,无咎”,这是人生成长自我教育的第四个阶段,经历过前面的三个阶段之后,君子的生存状态即将出现变革。在变革前夕,君子仍处“上不在天,下不在田”[1](P317)的境地,因此会“或”,也就是疑惑,但无咎。“跃在渊”,是一种“自试”,[1](P317)跃跃欲试,不断操练和试验。在这个阶段君子要注意什么?“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1](P315)君子在这个阶段或上或下是一种正常状态,但必须保有定力,切忌走上邪路,在选择是继续忍耐等待光明还是不堪忍受考验而走上邪路两者之间,只是一念之差。君子在这个阶段或进或退也是正常之事,但是一定要以德聚人心,切忌恃才傲物,离群索居,不可小有成就便狂妄自大。君子在这个阶段须加倍进德修业,以抓住摆临在自己前面的契机和曙光,能做到这些,就不会有咎灾。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是人生成长自我教育的第五个阶段,君子“位乎天德”,[1](P317)其日积月累的德行逐渐与天道相合从。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历练,君子之德接近“大人”[1](P318)之德,即“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1](P318)的状态。“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1](P318)君子先于天道行动而不与天道相违背,后于天道行动而顺奉天时,这样便可同时得到天道和人道的佑助。基于此,君子无往而不利,与天下众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1](P315)“圣人作而万物睹”,[1](P315)君子光芒万丈,其所作所为都引领着天下的目光,并由于其效法圣人的美德和行为而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亢龙有悔”,这是某些虽然成功但到了后期却忘本失道的人所要经历的第六个阶段,也是需要通过自我教育避开的一个阶段。“亢”意为“与时偕极”,说的是其个人发展随从天时的变化已达到终极,但这时却依然只“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1](P318)不顾天时大势继续恣意造作。因此,这样的人就会“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1](P315)高贵在上,忘乎所以,远离民众,使得在居于下位的贤人都不敢来亲近和辅助,这样的人也就会寸步难行,“动而有悔”。[1](P315)要避免“亢龙有悔”这个阶段,必须效仿圣人“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1](P318)

《易经》乾卦“刚健中正,纯粹精”,[1](P317)君子应观视这六个阶段的规律和要求,“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1](P317)毕生以完善道德修养作为行动目标,且每天将自我教育和修养所获体现于实际行动。纵观乾卦,其充盈的总体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中正刚健,君子应效法天道终生自强不息,核心在“自强”,关键在“不息”。《道德经》中认为真正的“强”是“自胜者强”,[5](P201)这种“自强”不是把自己与自然万物对立起来,而是“胜己”,不断战胜自己心中的偏见和成见,通过毕生自我教育,保持本真自性又与时偕行,能与天地大道同一和与自然万物相化。

注释:

①参考“过犹不及”,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②参考“虚己以游世”“虚而待物”,见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猜你喜欢
易传自性天道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封禅”与“登极”:中国传统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视域
如何读《坛经》
周易文化之十 学习《易传》知识,诠释谦卦和豫卦——可知“全吉全利”之卦的奥妙和如何寓治于乐
电视剧的文化属性解读——以《天道》为例
朱熹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的诠释及其现代价值
漫画
以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天之骄女》中马琳的悲剧
《八月之光》中乔安娜的人格原型分析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