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中的群体政治认同:生成、效应与建构

2019-02-22 12:07
关键词:网络空间政治信息

陶 蕴 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12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其特有的方式为民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民主、平等和开放的空间。随着网民的意识和评论能力的提高以及网民数量的迅速增长,网络舆论正在成为一股改变中国政治生活的强大力量。[1]网络空间的形成塑造着政治认同的基本态势,使政治认同的生成空间、主体构成、来源机制、传递过程等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我国政治认同发生的新空间,网络空间中的政治意向与政治认同对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导向有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研究网络社会中的政治认同发生机制及其特征,引导和提升网络政治认同,有利于将互联网这个新时代最大的“变量”,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最大“增量”;对于引导网络舆论导向,汲取更为广泛的民意基础,提升我国政治认同水平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网络社会:政治认同的新场域

政治认同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国家、政党、政治制度及主流意识形态,做出价值正当性判断,并形成政治认知、情感和态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政治价值取向和行为。[2]政治认同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实践活动,有效的政治认同能够坚定人们的政治价值理念,激发人们对于政治体系制度化参与的内在动力,增强人们对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政治制度运作、执政党能力的信任与行动支持。

在网络空间中,政治认同主体结构、政治环境与政治认同的互动过程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极大地扩展了网络政治认同行为的时空跨度,使政治认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维性、丰富性与即时性,表现为如下特征:

其一,政治认同环境的开放性。网络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形成了多种方式的开放式网络交流活动空间,成为了传统媒介之外的替代性的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在传统的媒介传播结构中,人们只是被动的信息的接受者,只能一定程度上选择接受何种信息,却无法自由地利用大众媒介传播信息。在网络社会中,各个社会地域、群体的人都可以突破时空与阶层的限制,可以加入到信息的传播与讨论中来,人们可以随时对于相关议题发表意见、讨论时政、发表看法。网络作为新的政治认同的虚拟空间,为政治认同提供了全新的多维空间与开放性平台。

其二,信息的即时性与多元性。网络大大提升了政治认同的基础性条件,变革了信息的输入、扩散与互动方式。与传统的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相比,网络空间具有发布主体多、信息传递快、扩散范围广、信息量大、互动程度高等特点,受传统地理和传播方式局限的程度低。尤其是微博的广泛使用,使得网络信息的即时性更进了一大步,信息的扩散更是呈现出迅速的、爆炸式的特色。网络使信息的扩散传递、跟进、互动等变得十分迅捷,影响政治认同的网络空间信息结构呈现出即时性与丰富、多元化的特征。

其三,身份的匿名性和政治思想表达、交流的自由性。现实社会中,由于社会身份等各种外在约束,可能扭曲、遮蔽或掩盖政治认同主体的认同表达机制,使其真实的想法与外在的认同表现不一致,出现伪认同(1)伪认同又称虚假认同,指认同主体有一定的政治意识和主张,但由于外在的强制和压力等原因,主体真实的政治意愿不能完全表达,从而隐瞒自己的政治倾向。与冷漠认同(2)冷漠认同指政治认同主体对政治活动既不关心也不参与的消极政治认同态度。等扭曲形态。而在网络作为新的政治认同的公域空间,政治认同的表达相比而言具有更大的自由性;网络社会提供了可以隐匿身份的新的组织结构形态,使政治认同态度的表达摆脱现实的重重约束,参与者可以不加掩饰地真实地表露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相关政治认同问题相对自由地发表意见,能够更为真实充分地表达政治认同。

其四,感染性、情绪化等政治心理特征凸出。在网络社会中,网络成员摆脱在现实中易受身份束缚与约束的状态,对于在现实中受到抑制或遮蔽的政治认同态度,以一种“补偿”的替代性方式反弹出来,以“矫枉过正”的方式在网络空间中扮演一种新的评判与仲裁者的角色。在这一新的约束条件下,在信息传播与互动的过程中,其语言和行为也容易呈现出夸张、情绪化的特征;并且通过信息的扩散、互动等过程,语言和行为相互感染,融入整体氛围之中,不自觉地塑造着网络整体的舆论环境。

二、网络社会中群体政治认同的生成

网络政治认同作为网络成员的特定政治群体意识,是在信息起源、引入与网络扩散的过程中,伴随着反复的网络信息互动与政治实践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着网络群体政治认知、情感体验与政治意志、政治心理等因素的统一。[3]

(一)信息的起源与政治认知

网络政治认同是以现实社会为基础的,网络信息的起源也是由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和问题而引入的。社会转型期也是各种矛盾交织的时期,一般而言,转型期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焦点问题,例如收入分配、房价、腐败以及社会文化与道德等,其相关事件容易作为触发性的信息被引入网络社会之中;在网络信息传递中,往往也以负面典型事件的方式,引发公众关注。比如曾经广受关注的云南躲猫猫事件,天价烟房产局局长,郭美美的微博炫富事件,以及近年来的长春长生疫苗事件,高铁霸座男事件等,一度成为网络媒体关注的热点。这些信息会被作为现实世界某些问题的镜像,引发网络民众对网络信息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的本质进行反思,对于现行政治体系各构成要素形成认知、反应与理解,成为网络政治认同发生过程的起点。

(二)信息的扩散与政治情感的生成

在网络信息引入的基础上,网络信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兴趣、社会角色和其他结构因素来选择、判断和接受与政治认同相关的信息,不断获取对于政治系统的直观体认;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的丰富性,如文本、图片、视频等,加深了这一认知过程;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逐渐生成相应的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政治认同的初步阶段与直观心理表现,是政治认同主体在相关信息与政治认知的基础之上,即对于特定政治体系的相信—怀疑、亲近—疏远、热衷—冷漠、热爱—憎恨、服从—抗拒等各类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初步在情感层面生成了对于政治系统的排斥、接纳或趋同。

(三)信息互动与政治意志的产生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时空、地域、社会分层等因素的约束,政治认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受到诸多限制。而网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全方位的交流与互动空间,能够突破现实政治认同的诸多约束,形成多维度、多层面、多角度的交流与互动。网络互动过程是网络民众对于输入信息的评价、交流、阐述观点的过程,也是政治情感与政治意识的发酵过程。在观点交流的互动中,由于信息的多样性,网民结构与成分的复杂性,其观点也是多样的,各种网络信息空间成为意见交流与辩驳的场所。网络信息互动与意见的多样性,也可能使网络舆论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后续的输入信息可能重构网络信息结构,从而改变现有的信息与群体意识结构。随着相关信息和知识的持续输入、辩驳与交流意见的发酵,网络中的舆论结构也会逐渐丰富,引导相关主体深化或修正原有的政治认知,形成新的政治情感与意志。

(四)政治认同的形成

网络成员在信息引入和传播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换和传递,逐步形成了对于政治体制的情感和态度;对于政治体系的情感和态度逐渐累积为对政治制度的价值判断和政治信仰,随着信息的后续输入、传播和互动,这种政治信念和价值判断也将得到不断地反馈和调整,不断地积累和加强,并且从直观、感性的政治认同上升为理性的政治认同态度。

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阶层利益的分化、人们知识和信息分布的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对于同样的输入信息,网络社会成员最终形成的政治信念可能表现为多样化的特征。政治信念的形成意味着政治认同态度的相对稳定和内化,是网络政治认同形成的标志。

网络社会中的这种反应模式可以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结构化和模拟的政治思维方式,即网络社会中政治认同生成,是在网络信息起源、信息发散及信息互动过程中,对现有的政治制度和政策运行的感知理解、评价、判断、情感体验等基础上形成的,是多种客观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是相关群体在网络社会中政治化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完整性以及反复性,也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的过程。

三、网络社会中的政治认同效应分析

网络政治认同作为新的政治认同形态,对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以及引领社会思潮等方面有着广泛影响,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网络政治认同可能的正向效应体现在:第一,使政治认同能够获取更为广泛的民意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矛盾多发期,各种政治与利益诉求需要被政治体系吸纳和整合,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需要被及时觉察和化解。然而,在现实世界中的政治参与下政治诉求可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受阻,在政治诉求与政治认同表达受阻时,则可能呈现出伪认同、冷漠认同等扭曲形态,潜隐地削弱了我国政治体系的民意基础。在这一条件下,网络政治参与及政治诉求就成为现实世界之外的替代性途径。在网络空间中,多元多层政治认同主体交织并存,各类政治诉求、情绪及观点能够较为顺畅地表述出来,获取真实的民意诉求。第二,网络空间有助于现实政治运作体系的改进。由于网络事件是作为现实问题的镜像而引入的,在众多的网络事件中,在集体行动的低成本动员下,很多网民都乐于扮演一种正义的仲裁者的角色,通过关注、参与和声援等方式,施措于相关事件,形成不可忽视的网络舆论场,使相关社会矛盾得到广泛关注,使相关具体问题得到现实解决,也使权力更透明地处于良性监督之中。[4]第三,为观测和判断民众诉求提供了新的重要渠道,成为政治与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在网络社会中,多种经济利益,不同的群体和阶层,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受教育背景的网民在讨论网络事件中的言论自由得到了空前的展现;多种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在网络空间摩擦和激荡;通过对于网络民意的观测分析,经过创造性和批判性转化,可以敏锐地观察和提炼出结构与制度层面的深层次问题,找出存在的各种缺陷和不足,在更基本的层面,确立政治运作的程序与实质正当性,推动体制改革与自我完善。第四,巩固和增强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政治合法性是政治权力实现有效统治的依据与根本保证。政治合法性的取得,不仅需要政治意识的灌输、政治文化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政治绩效的提高和民众政治认同的增强。网络空间中的政治认同及政治参与为政治体系输入系统提供新的极富活力的资源,其政治认同对于政治体制的改良、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利于从实践层面上克服合法性危机,从而确保对于政治体系及国家共同体的广泛共识。[5]

由于网络舆论错综复杂,网络群体的政治认同也可能带来如下负面影响,包括:第一,网络空间可能形成扭曲性的信息结构与政治认同环境。信息结构是有效政治认同的前提,而在网络空间中,由于身份的匿名性与模糊性等,使信息的来源有弱规范性的特征;从被关注网络信息的比重来看,一些负面的、吸引眼球的新闻也更容易受到关注,形成不对称的信息结构与扭曲性的信息“拟态环境”;甚至一些网络推手所散布的各种虚假消息与政治谣言,更加扭曲和干扰对于政府行为与绩效的判断,降低对于政治体系及其社会治理效能的认同。第二,网络空间中可能形成非理性的政治认知与政治认同倾向。由于网络空间的弱规范性、身份的匿名性等特征,使网络意识可能产生群体盲从冲动,在网络信息的扩散中,往往是理性与感性、认同与反对并存,甚至在交流互动中还带有猜疑与轻信、讥讽与侮辱;网络的弱规范性,使很多网民在互动中的言辞与态度异常激烈,容易形成一种非理性的舆论氛围,并通过语言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感染强化这种氛围,从而给偏激的意见一种力量感,扭曲和影响了整体的认同倾向。网络中快速增长的盲动与负面情绪,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社会政局稳定。第三,网络政治认同可能会被外部因素渗透。在网络舆论场中,为外部势力及其所培植的“代理人”渗透提供了条件,通过对于相关议题的推置、鼓动,渗透具有西方价值标准与政治立场的所谓“普世价值”等观点[6],进而削弱和淡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知,为政治认同产生潜隐的危害。第四,网络空间形成政治认同系统的偏差、矛盾与冲突。由于信息结构的不对称性、信息输入与扩散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等扭曲,在当前我国政治制度化程度不足的条件下,网络空间改变了政治认同的传统逻辑和序列构成。在虚拟空间认同与现实世界政治认同之间形成矛盾张力,形成了新旧政治认同类型之间的分歧、碰撞与冲突,使传统的政治认同体系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协调关系。[2]

由于网络政治认同可能产生的双重效应,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政治认同的正向效应,矫正扭曲的政治认同偏差结构,扩大政治认同的范围,形成更高程度、更广范围的主流政治认同倾向,就需要对于网络空间中的政治认同发生机制进行引导。

四、网络社会中群体政治认同的建构

由于网络空间政治认同的双重效应,因此,在网络化条件下,把握网络政治认同的性质和特征,在提升政治认同的同时化解其负面效应与风险因素,就成为新的重要课题。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健全政府的信息发布机制,为政治认同形成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

由于网络信息发布的弱规范性与发布主体的多元化,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实与失真。因此,需要形成对于网络舆情与热点信息扭曲结构的纠偏机制,以使网络政治认同体系能够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输入。作为具有公信力的政府要健全网络信息的监督、澄清与发布机制,使网络媒体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同时,政府作为掌握着国家行政运行重要事项的单位,需要密切关注网络热点的变动,对于网络热点舆论与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政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真相,使网络中影响政治认同的虚假、不实的新闻、消息及时得到纠正和澄清,清除其扩散与影响,保持政府的公信力,为网络政治认同的发生形成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基础。

(二)建立网络舆情观察与反馈机制,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

在网络上产生出来的社会舆论,其所表达的情绪、态度和意见,形成了网络社会舆论场,其表现的倾向、强烈程度与持续性,是对于现实社会问题的镜像。[7]11这些议题往往潜在地反映出认同主体对于当前政治运作体系和相关政治政策、方针、措施的看法,是获取民意的基础与新型民主参与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建立网络媒体舆情的汇集和分析、提取、响应、解决的相关机制,在大的网络事件中能够敏锐地收集社会需求维度及其变化规律,密切关注网络负面情绪的增长与变化;掌握网络舆论方向,根据各种网络传播路径对危机信息进行疏导与化解,用理性方法控制信息的传播,以避免网络舆论受到操纵和误导;提高保障网络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使之不酿成较大的群体性事件,保持政治秩序的稳定。

(三)建立网络对话机制,完善网络问政

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使民众对政治生活介入程度进一步加深,从而引发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构建起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网络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对于提升网络政治认同有重要作用。[8]当前,各类政务网站、政务微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为网络政治对话与网络问政的继续深化奠定了基础,重视网络,利用好网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执政能力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一条件下,政府应该特别重视网络民意与意见,以一种更加开放和自信的态度应对网络媒体,及时回应网络民意,做出及时的处理;善于总结与提炼、归纳从网络自由空间中所展现出来的真实民意,从网络民意中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客观事务的规律及本质属性。借助网络所提供的平台,大力发展推进网络问政平台及各种新的网络对话交流工具,对于网络中展现出来的共性意见需要慎重考虑并卙酌,不仅要有重点地与相关当事人进行网络对话沟通,还要更深一层地研究与解决其背后存在的各种深层体制机制问题,提升政府的凝聚力与公信力。

(四)畅通诉求渠道,提高网络政治参与的效能感,在参与有效性中累积政治认同

不断上升的网络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是现实的政治参与机制受到阻抑条件下的某种替代与补偿方式。政治参与一方面可以向政府有效地传递政治需求与愿望,另一方面政治有效参与本身即是公众满意与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因此,网络政治参与的效能,对于民众的政治认知与政治态度有重要影响。如果在网络空间中,能够产生高度的政治效能感,将会激发网络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对于国家的政策和各种制度产生强烈的认同与归属感。反之,如果在网络空间中政治效能感较低,就可能改变其原有的态度,逐渐对国家的社会事务漠不关心,将自己置于政治活动之外,甚至对于现有的政治体系与政治运作持否定态度。

因此,网络社会中的政治诉求是否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和回应,对于政治认同态度有重要影响。如果网络政治参与不能有效地吸收现实的政治诉求,则可能通过其他非制度化、非理性政治参与方式,如上访、请愿甚至游行示威,从而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长。因此,需要吸纳网络群体的政治参与,疏导和化解政治情绪,提升网络空间的政治参与感、共享感与效能感,促进中国新型网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公众事务当中,也在现实世界之外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新的政治认同环境与机制,在认同主体、认同客体、认同条件等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分析表明,网络政治认同的开放性与多元性、政治认同表达的自由性,以及政治认同发生过程的变化,要求更加重视网络政治认同的发生条件、机制与特征。以网络政治参与为契机,适应当前利益诉求多元化和政治认同主体构成多层化的变化,有效地将网络民意吸纳和整合于我国的政治运作体系,使我国政治认同获取更为真实、深厚、广泛的民意基础。因此,在网络政治认同发生的全过程,全面及时感知公众需求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推动相关问题实时解决,对于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促进我国整体政治认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弱规范性、匿名性等特征,网络中也可能产生扭曲性的信息结构、非理性的政治认知与认同倾向,也可能形成政治认同体系的偏差、矛盾与冲突,甚至可能被外部力量渗透和控制。因此,我国需要在新的条件下,通过相应的引导机制,不断推动政治认同的提升:包括促进网络政治认同的建构应进一步健全政府的信息发布机制,保持政府在信息供给上的公信力,为网络社会政治认同的形成提供良好的信息供给条件;建立公众需求的感知与观测机制、网络舆情观察与反馈机制,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建立网络问政与网络交流对话机制,增强网络条件民意的吸纳力与整合力;畅通网络政治参与诉求渠道,激发不同群体自主参与国家安全治理的内生动力,在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中不断强化和累积政治认同。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政治信息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