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蓉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幸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人民的幸福问题归根到底是民生问题,即当人们解决了生存问题摆脱了经济上的贫困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其精神上的“生”,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事实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解决中国人民幸福问题的历史。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出发,着眼于切实提高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做了很多包含着关于人民幸福的丰富内容和深邃哲学观点的重要讲话,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可以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大背景下,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彰显了我们党永远不变的性质和宗旨,既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奋斗目标。
任何一种幸福观都有其主体,主要包括“这是谁的幸福”和“为了谁的幸福”两层含义。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的根本立场是人民,是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幸福而为之构建。人民是幸福的主体,是幸福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这种幸福主体,是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幸福的每一个人,也是通过不断深化改革继续向前发展而感受到幸福的全体社会成员。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人民是始终放在第一位的,其出发点始终是为了让人民站起来、富起来,过上幸福、安宁、祥和的生活。关于人民是幸福的主体,习近平有许多明确的论断。从梁家河时起,“人民”二字就深深刻在了习近平的心中,为人民办事,一心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他对人民的深厚情意。习近平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在基层进行调研时,习近平曾多次强调幸福问题是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考验党和国家的性质和使命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华民族步入强起来的新时代,只有继续将人民作为幸福的主体,继续着眼于百姓是否真正得到实惠,百姓生活是否真正提高,才是我们改革开放事业发展是否成功的真正标准,才是检验我们党事业取得进步的真实标杆。总之,习近平的幸福观主体是人民,全心全意为了人民,念兹在兹考虑人民,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党中心的最高位置,这种幸福观是“人民”幸福观。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的逻辑主体,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的根本出发点;现实人的解放是解决幸福问题的终极目标。因此,人的幸福是此岸世界具体的、现实的,而不是彼岸世界抽象的、虚幻的,人类的幸福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幸福观,认为真正的幸福应该由“人自身”的抽象性向实践关系的现实性转变,幸福应该是人的现实幸福,是此岸世界的实践幸福,“是能满足一切生活条件和生活需要的真正的人的生活。”[1]626习近平的人民幸福观坚持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他反对讲那些脱离社会、脱离人民群众的虚幻事情,而是主张要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从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入手,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落地”,强调“幸福”要接地气、得民意。群众真正需要什么,真实地诉求什么,就要切实地改革,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习近平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尽力而为,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东西。”[2]128只有做到发展成果人民真正看得到、幸福实惠人民真正摸得着,这样的民生建设工程才有意义和有价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156实现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就是要踏踏实实做好民生工程,真正落实在惠民上。对此,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涵盖教育、医疗、养老、居住、扶贫等九个方面的民生领域高屋建瓴的战略要求,“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4]105习近平所提到的这些都是普通百姓真真切切的期望,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真真切切的需要,是人民群众最直接关心“现实”的幸福。
“我奋斗我幸福”是习近平幸福观的一个最打动人心的口号。习近平认为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劳动创造幸福。他在很多重要的讲话中都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可以说,习近平所指的幸福观,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奋斗”,为幸福而奋斗,在奋斗中谋幸福。 “奋斗幸福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幸福观。奋斗,不仅是一种作风、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质。在革命年代,艰苦奋斗是共产党战胜敌人法宝之一,正是凭借着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才能爬雪山过草地,打败敌人千千万,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在建设年代,艰苦奋斗仍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武器,正是凭借着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建设,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篇章,实现了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这个时代是实现梦想的时代,也是创造自己美好人生的时代,幸福生活仍然要秉承“奋斗”这样的优良品质和作风,真正的幸福是劳动者的幸福,而奋斗也是劳动者的专利,要将奋斗溶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溶于工作的方方面面,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是要奋斗的,中国梦的实现也是需要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奋斗来支撑。真正的幸福生活绝不等于享受,不等于坐享其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人民真正的幸福。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需要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恩格斯从物质资料的角度第一次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即生活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这些需要反映了人作为一个全面的人需求的多样性。马克思经典作家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对精神需求越来越渴望,需要的发展及其满足关系着人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发生着变化。习近平强调我国已经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而“十个更”就意味着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人民的需要已经从物质领域扩大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各个领域。人民需要的层次也由仅仅满足吃穿住行到需要精神生活的丰盈。正视人民的这些新需要,并将其视为新时代幸福观所要实现的目标,通过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的本质所在。
新时代如何带领人民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人民幸福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站位于人民立场,把握历史规律,立足我国现实,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要自觉遵循以下五条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说到底还是要依靠经济实力。在新常态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人民的物质满足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解决人民幸福问题根本靠发展,要切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融入各类经济主体的决策中,贯穿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其次,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改革的方式推动经济的发展,以改革去除低端、落后产能,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我国经济的效率,进而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最后,以就业增收为中心。就业是人民幸福之基础,只有解决了社会的就业问题,才会形成社会安定的局面,才会让百姓心中有个“定心丸”,同时,切实提高百姓的收入水平,只有提高收入,才能在物质生活有保障的基础上,才有能力有机会享受精神文化,感受新时代带来的新体验新生活,提升幸福感与满足感。
我国的政治建设,其本质即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要推进我国政治建设,提升人民的民主满意度,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回应人民意愿,提高人民的民主满意度,使“人民当家作主”不只是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有了切切实实的制度保障和实现机制,尤其是在衣、食、住、行、用、教育、就业和生、老、病、死等与普通民众生活、生计休戚相关的公共事务中,百姓真正成为公共民生问题决策和实施的参与者、监督者与受益者,实现“大家的事情大家来办”,做到“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听取群众呼声、引进社会参与、接受民众评议,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直接与百姓生存、生活、生计相关的民生问题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得到切实改善,从而提升人民的民主满意度和主人翁幸福感。其次,要将民主和法律相结合,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法治保障民生是根本要求。要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为人民幸福提供有效的保障。幸福感是一种应然,每个人都应该有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而权利只有得到法律的确认、尊重和保护,并通过法律保障制度和法律救济制度的有效实施,才能获得最终的实现。
一个充满幸福感的社会必然是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满足的社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必然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层次化,这就要求文化建设与之同步发展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的精神满足感,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明确指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5]再次,要坚定文化自信,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透彻的了解和把握,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对红色革命文化全面透彻的了解和把握,弘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透彻的了解和把握,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最后,提高文化生产力,必须要尽快实现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传播力的大发展,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的瓶颈,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文化发展之路。
社会建设与人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与人民的幸福感密切相连,必须摆在突出的位置,在实践中积极进行以社会管理、社会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方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其次,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一套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循环模式,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民有、民治、民享的和谐社会。最后,打赢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攻坚战,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工作机制,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始终是一个永恒的关注点。经济发展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环境有关,良好的环境是老百姓最基础最现实的考虑。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中一个亮点即是生态幸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实现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新时代生态民生建设目标就是要着力打造自然环境之美、景观特色之美、文化交融之美、城乡协调之美和社会和谐之美,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以绿色发展为主线,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制定以低碳经济、节约资源和新能源开发为主导的发展战略,走绿色低碳生产、生活之路。其次,秉承“两山”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将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保护水资源,推进植树造林加强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再次,将制度创新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把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建立科学发展考核制度和生态环境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最后,积极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生活。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融入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切实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障公众安全健康,形成节约、低碳、绿色、适度的生态生活新风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与教育活动,加强理论研究、弘扬传统文化、强化公众参与。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所体现的是每一个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新时代我国民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党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具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一个政党代表着什么阶级的利益决定了这个政党的政治立场和宗旨,而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人民谋利益,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6]124。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在新时代的生动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始终是习近平关于幸福观讲话中反复强调的关键词,是在新时代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的生动阐释。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建党的初衷就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自由和幸福,把人民的幸福作为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和领导干部全部活动的活动准则和价值标准。而这些根本价值观在新时代都实实在在、点点滴滴地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中。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强调不仅要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幸福,而且还要确保人民一起享受幸福,共同享有新时代改革发展的红利,是创造幸福主体和享受幸福主体的统一,这样的立足点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体论”的唯物史观,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纵观中国历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关于民生的认识和解决民生的实践为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包括道家的“自然生态”民生思想,主张以“人心”作为民生的价值核心;儒家的“重民”民生思想,主张强化政治道德关怀;墨家的“利民”民生思想和以人性之“爱”为核心的思想,以及法家的“法治”民生思想。近代以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形成的关于民生的系统认识又为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历史条件。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7]35他强调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不仅涉及人民的基本日常生活,而且扩大到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升华。习近平指出:“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8]256充分体现和继承了我国传统民生思想关于惠民、利民、为民的内核,同时又将民生思想扩展到各个领域,扩展了人民幸福感的维度,将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发展人民民主政治权利、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我国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名和利,而是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上,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宗旨,同时也是对无产阶级政党建党宗旨和执政基础的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的道路、经验和教训也一再揭示这样的真理: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真心实意地维护人民的利益,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就是在新时代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去解决人民的幸福问题,根植人民,铸就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公正惠民,切实落实敬爱人民、为了人民、忧心人民、亲近人民、普惠人民的价值理念,新时代习近平的人民幸福观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宗旨的体现和初心的回归。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政党能够单独完成的事业,而是需要普普通通千万人来共同实现。而习近平的幸福观的落脚点是“人民的幸福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实现“人民的幸福梦”,关键词是“普通的老百姓”,着眼点是百姓“最关心最切实的利益问题”,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繁荣的国家、进步的社会是为了让人民过得更好;富强的国家、振兴的民族需要人民来共同铸就;幸福的人生、美好的生活是由百姓来享受,而这些正是凝聚力量,会聚人心的最有力的“打开”方式。正是这些贴近生活、直通民心的政策才能够获得了为新时代努力奋进的最大公约数,获得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信服,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赋予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以新的时代内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人民幸福观的指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人民幸福生活定能实现,小康社会定能如期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