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阁 ,马其南
(1.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2.长春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3.辽宁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2)
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史上,大学的作用举足轻重。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大的传播和接受,首先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1]大学能够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和传播地,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大学文化。
我国近代大学诞生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危难时刻,发展于中华民族重新走向振兴的伟大时刻。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高等教育在挑战中觉醒,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奋起,在继承中超越的一段历史。
大学文化由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构成。从知识体系来说,大学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从价值体系来说,大学文化是思想的辐射源,是创建先进文化、引导社会进步的力量和源泉。大学文化伴随着大学的诞生而出现,伴随着大学的发展而丰富完善,逐渐成为一所学校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意”进行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蔡元培开创的北大新学风孕育了中国现代民族精神,成为一种新文化。这种大学文化在新旧思想激烈冲突、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在接纳新理论、新思潮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高校孕育而生的必要条件。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文化,也吸引和造就了一批“济世救民、安邦兴国”的有觉悟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强烈的批判性和实践性特点,使当时社会的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强烈共鸣和认同。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大学教师,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通过授课、演讲、创办书社和进步社团等形式,开始在大学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新文化运动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因此,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源头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根据地之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教育中国化的艰辛探索。教育中国化的探索,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早期共产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的。1920年至1925年间,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湖南、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创办大学,并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建立党支部。这一时期的大学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办学方向、教学内容等方面坚持教育为革命的政治斗争服务,大学文化不仅彰显民主、科学精神,更彰显革命底色。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民主根据地大学在战火的洗礼中,经历了大发展、大整顿、大提高三个阶段,大学文化更加凸现时代意识和战斗精神。革命精神是大学文化史上璀璨的篇章和最宝贵的财富,如鲁迅艺术文学院培养具有崇高理想和专业知识的文艺人才,鲁艺师生一面教学、一面劳动、一面创作,在人民教育与人民文艺的发展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抗战时期高校内迁,是一场空前绝后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知识精英战略大转移,培养了一代爱国家、爱民族、为抗日救亡和祖国建设献身的人才。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大学和大学人激昂的爱国热忱、艰苦奋斗的报国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团结奋进品质,写就了大学文化辉煌的一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始接管、恢复、整顿旧大学、创建新大学,确定了党在高校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巩固党在高校的思想和组织阵地。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注重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对旧教育制度进行改造,逐步建立起新的高等教育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高等教育事业进行“拨乱反正”,科学决策并统筹推动着大学的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大学的发展不断经历重大的思想解放和划时代的变革,高校党的建设牢牢把握大学的发展方向、前途和命运,不仅为大学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思想保障、组织保障,更重要的是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的道路,使我国的大学逐渐积淀出具有自身特质的精神和文化底蕴,承担起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重大使命。
此外,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来看,早在延安时期,党就对定性为“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自1937年开始,党先后在中国人民抗日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17所学校,组织知识分子和文化青年学习“马列主义”“联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党和国家开展了知识分子改造运动。在当时的知识分子队伍中,有一大批是接受西方教育模式培养的,甚至还有官僚资产阶级、买办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出身的,普遍存在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和旧式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而对马克思主义则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高校教师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培训学习,学习“马恩列著作”“毛著”“中国革命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课程,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旧学术思想进行批判。党还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明确了高等教育的任务、如何培养人才、院系调整和课程改革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模式。尽管在知识分子改造运动过程中存在过于形式化和政治化等诸多问题,但改造运动使当时的整个知识分子群体接受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洗礼,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这两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知识分子的政治信仰,使知识分子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和评判问题,这种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至今仍在知识分子阶层延续。
教育的本真就是“人文化成”,文化是“化”人的根本。高校党的建设把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中心任务,其根本也是育人,育人是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互动交融的契合点。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我国的大学是社会主义大学,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科学统筹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正确引领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让大学人在大学文化的熏陶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肩负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光荣使命。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基本保障,也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大学文化之“魂”。
马克思主义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
0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先进文化的灵魂。大学文化既是广大师生共同创造和积淀的,也是师生能够真切感受并被师生广泛认同的物质和精神产物,具有一种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学文化具有导向功能,既对师生个体思想行为,也对大学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到导向作用,引导师生从内心产生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共同为大学的发展凝心聚力、努力奋斗。大学文化本身蕴含着创新因素和时代精神,不断孕育出新的思想观点、精神文化、理论学说和科研成果,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会文化,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是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马克思主义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高校党的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
高校党建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习近平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2]党建育人内涵丰富:一是把握我国高等教育正确的育人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我国高等教育正确的办学方向,才能把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才能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大学发展的基本逻辑,才能把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精神基因。二是做好大学育人工作的顶层设计。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在深化综合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起到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秉承社会主义办学目标,基于大学的历史优势、学科优势、国家现实需求等发展要素,确定符合学校自身办学层次和发展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三是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育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诉求。中国共产党基于我国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优势、复杂多变的世情及独特的国情需要,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育人目标,培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身的高素质人才。
育人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人类的每一种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需要其特定的教育,发达的文明更需要高等教育来维持和提升,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希腊、罗马等古文明都创造了其特有的高等教育形式。大学从中世纪诞生之日起,其组织形式就是知识学习的制度化。中世纪大学用统一的语言和教学方式,遵从共同的权威,通过讲授、辩论等有形方式,以及考试、毕业典礼等无形的方式,来塑造共同的心智模式,建构一种学术规训,这种学术规训就是中世纪大学文化育人的核心。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与国家强盛、民族声誉和文化有着直接的关联,当时的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的大学倡导精英教育,彰显的是贵族文化和绅士文化,强调礼仪、语言、行为、道德,在课程上更强调人文教育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纵观西方近代高等教育史,大学都是在民族和文化特性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但大学还主要是以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来培养人。德国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洪堡提出大学应进行陶冶教育。纽曼也阐明,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的场所,培养绅士的地方,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理念。我国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教育,也是通过传承文化培养高尚的君子。《说文解字》对“教育”的释义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3];育,养子使作善也[3]310。其涵义是指“教”的是文化,传承的也是文化,用文化来“育”人。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体系如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制度等,在培养、选拔高级专门人才及传承、发展和传播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特殊的历史作用,也在办学实践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文献典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育人理念与思想。近代中国大学校长治校的理念,也蕴含着“人文化成”的教育思想。蔡元培、张伯苓、唐文治等在办学实践中,倡导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人文底蕴与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的融合。梅贻琦在治校清华大学时,提出清华应成为具有自己风格和特点的大学,培养现代中国所需要的人才。他把孔孟之道的思想与西方学术自由及民主法治思想,甚至希腊人崇尚体育的精神,融汇在治校理念中,形成了大学特有的育人文化。可见,文化是大学育人的根本,无论是以大学人为主体和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还是大学在发展历程中积累、凝练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还是大学人的理想追求、道德准则、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都深刻地蕴含着“育人”的理念。
党的建设离不开优质的文化,大学的文化优势有利于培育优质的党内政治文化,也有利于强化大学师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大学文化主体的政治素养,使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在互动交融中共同发展。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也是首次明确了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命题。习近平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4]。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有政治高度的文化形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能够通过政治文化,将党的价值理念、思想意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每一位党员和干部的内心,内化为党员和干部内在的价值追求,是党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抵制封建落后文化和资产阶级腐朽文化、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的治本之举。可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一种深沉、持久、全面的党建方式,实现了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和文化强党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党建工作由“标”到“本”的发展,体现出党对执政规律认识和把握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境界。
高校建设党内政治文化既有其必要性,更有其特殊的优势。因此,应当发挥高校独特的文化优势,努力建设先进、健康、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一是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5],这种崇高的信仰是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师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最优质的文化资源。要通过多元的形式和载体对师生进行校史教育,挖掘学校发展历程中优秀传统、红色基因和时代精神,通过校史教育来对师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把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大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的全过程,让师生党员胸怀事业的远大理想,把个人的理想与事业发展、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觉肩负事业发展、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重任。要在大学文化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素材,充分发挥大学文化载体的作用,用大学精神感召人、鼓舞人、凝聚人,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在思想层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发挥教师党员中“大师”“名师”的榜样作用,用榜样文化教育、激励师生,引领师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自觉增强党性意识,把师生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等具有一以贯之的坚定信仰,深深印记在心灵深处并体现在言行举止上。二是把文化的形态融入制度的形式,把制度的刚性建设与文化的柔性建设结合起来,“刚柔并进”规范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要健全、规范高校基层党组织各类制度,开展主题鲜明、有温度、有特色的党日活动,以及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党员活动室”“党员之家”,建设网上党员活动的阵地,着力建设党的文化,使党的组织制度不流于形式。把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学生党员在支部的成长,与落实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结合起来,规范组织生活,让师生党员珍爱政治生命。组织开展师生党员参与“1+1”“结对子”校园先锋工程等活动,紧密联系师生,使党员在为师生的服务中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真正做到办实事、解难事,赢得广大师生的口碑。三是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创新和丰富党内政治文化的传播载体,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传统的文化传播载体,固然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和传播优势,如课堂教学、书籍、宣传板等传统传播载体,传播的内容深邃、理性,传播的方式连续、稳定,并且传播的可控制性强,容易监管。但是,传统传播载体的灵活性、生动性、便捷性、受众性、传播速度等不如新媒体有优势。因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可采取微党课、情景剧等多种方式,对师生党员进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的教育,提升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思想认识,强化师生党员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规党纪的学习和理解。
习近平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6]。高校应当高扬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成为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大学师生是大学文化的主体,要矢志不渝地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1.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90多年的历程中,广大知识分子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7]高校教师是大学文化建设和传承的主体,担当着弘扬先进文化、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传播积极的价值理念的重要角色,在社会的思想启迪和价值观引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教师是育人的主力,是高校能不能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的决定性力量,其政治素养的提升决定着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影响着大学文化建设,也直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由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不利影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蔓延、社会上一些负面事件的发酵等诸多因素,高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弱化现象。只有大学教师过了“真信、真学、真懂、真行”马克思主义这一关,才能完成好大学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因此,高校要重点加强对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高校党委承担着对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责任。高校党委要搞好对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顶层设计,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的长效机制,搞好监督与考评。要把对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做到相互促进。高校党委要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素质过硬、勇于担当的党务工作队伍,示范引领教师队伍整体政治素养的提升。高校党委要重视青年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创新信仰教育的方式方法,利用好移动互联网载体,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沙龙、培训、报告、主题教育等,把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融入教师培养的全过程。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对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力执行者。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把对教师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规范组织建设,优化基层组织结构,提高组织力;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形成读原著、悟原理的良好学习氛围;要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以教师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初心和使命教育,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通过“争优创先”培树一批在群众中叫得响、在专业上有造诣、在学生中有影响力的教师党员标兵,去影响和带动身边教师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定期在教师中举办形势与政策的报告、学习论坛,引导教师客观分析、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升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
2.以文化人,培育好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培养人的品行和品德是育人的关键。大学文化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育人资源,其思想性和文化性涵育人的品德。培养人的“德”,不仅仅指广义上的道德规范,还指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能够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能够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原则,能够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前社会的复杂政治问题等,是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把理想信念称为“精神之钙”“兴国之魂”,可见,对青年大学生来讲,坚定的理想信念及政治信仰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虽接受了较系统、较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但实际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现象,尚未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牢固扎根于青年学生的内心深处。有些大学生还不能很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深邃的思想、深刻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信仰还不够坚定,在多元思潮、文化的影响下,受一些负面思想的影响,还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和历史地位理解得不充分,不能很好地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当代大学生将全过程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才能在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伟大实践中勇于奋斗、建功立业。
要从大学文化中挖掘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优质资源。首先,要注重课程文化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提出的“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的总体要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把讲理论与讲故事结合起来,把授课、讨论、宣讲、报告、论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动的课程教育中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获得感,引导大学生正面认识和判断热点问题、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其次,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史教育。中国共产党的抗争史和奋斗史,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要学党史,知党史,引导青年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可歌可泣的历史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感知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精神信仰,坚定大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把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内化为爱党爱国之情,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历史借鉴和精神动力。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还要为青年大学生搭建讲党史的平台,积极组建理论宣讲团,让学生党员成为宣讲的骨干力量,深入到农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宣讲活动,还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把宣讲的内容分类别制作成微课,形成党史教育的良好氛围,让青年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宣讲,自觉提升政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