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颖 燕
(复旦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510000)
早在先秦,人们便以镜照物,《诗经·邶风·柏舟》言:“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1]41“鉴”即为镜也。《说文解字》释“镜”曰:“景也。从金竟声。居庆切。”[2]2326段玉裁注曰:“景也。景者、光也。金有光可照物谓之镜。此以叠韵为训也。镜亦曰鉴。双声字也。从金。竟声。居庆切。古音在十部。”[2]2326故人类对镜的初步认知便是“照物”的实际功用。但随着镜子功用之增多,人类思想之深化,其隐喻内涵也不断扩展。
儒道佛作为传统思想的重要因子,烙印至中国文人的信仰、追求以及思维方式,影响文学作品之表达。葛兆光言:“佛教语言趋向浅近自然机智,儒教语言趋向平直、朴素、严肃,道教语言趋向于古奥华丽诡秘。正是因为佛教重在启迪,儒家重在劝说,道教重在想象。”[3]10三家因理念与功用之差异,对文学之诉求也不尽相同。本文以“镜”意象为切入口,梳理儒道佛在唐诗中的思想展露,探究诗人对待外物之态度及内心秉承之追求。
荀悦言:“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前惟训,人惟贤,镜惟明。”[4]141儒家主张观察他物以自省,取其长以完善,知其短以规避。这种对照他物的修身之法,贴合镜子的成像现象。且“兼济天下”之追求,让儒家对政治保持强烈的敏锐度,提倡“以史为鉴”的为政之道,如《汉书·谷乐传》言:“愿陛下追观夏、周、秦所以失之,以镜考己行。”[5]3462故儒家赋予镜意象“照见得失”之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以镜喻政。诗歌常以“金殿镜”“宝镜”等意象代指政治清明,赞颂君王圣德。如梁锽《天长节》:“连吹千家笛,同朝百郡杯。愿持金殿镜,处处照遗才。”[6]2113再如杜牧的《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6]5960当然,这类诗不少为应制诗,如张先《奉和圣制赐王公千秋镜应制》:“宝镜颁神节,凝规写圣情。千秋题作字,长寿带为名。”[6]943除了以镜喻明世,不少诗也以镜反衬政治无道。如黄崇嘏的《下狱贡诗》:“偶辞幽隐在临邛,行止坚贞比涧松。何事政清如水镜,绊他野鹤在深笼。”[6]8995诗人身陷牢狱,祈求政清如镜。“失镜”意象更是直指政治失道,如李白《商山四皓》:“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阴虹浊太阳,前星遂沦匿。”[6]1846以秦国失去金镜为兆,暗指君主暴虐,民心尽失,国已不国。
其次,以镜喻官。第一,“藻镜”入诗,赞颂官员之公允。镜子的客观成像,不偏不倚,恰如官员之公正廉洁。“藻镜”初指鉴别人才,选拔官员,《北史·列传·卷四十三》中有载“子悦牧宰流誉,子琮簿领见知,及居藻镜,俱称尸禄”[7]2017,江总在《让尚书仆射表》中也提到:“藻镜官方,品才人物。”[8]263后来,“藻镜”多指官员廉洁,刚正不阿,如白居易 《革吏部之弊策》:“妍蚩者不能欺於藻镜,锱铢者不敢诈於铨衡。”[9]1468藻镜如实反映事物,恰如吏官根据实情,公正断案。故诗中也常以“藻镜”指代官员公允,如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尚齿惇耆艾,搜材拔积薪。裴王持藻镜,姚宋斡陶钧。”[6]4516再如高适《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连帅扇清风,千里犹眼前。曾是趋藻镜,不应翻弃捐。”[6]第二,“明镜”入诗,常颂赞官员为公之德,镜子彻亮,恰如良官内心之坦荡。如岑参的《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狄子幕府郎,有谋必康济。胸中悬明镜,照耀无巨细。”[6]2203再如杜甫《洗兵马》:“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6]2279第三,“衡镜”入诗,赞赏科举官员善选人才之能。随着科举制度的盛行,主考官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选拔是否公平。镜之鉴别本相,公允成像的特征,恰如考官职能的体现,故诗中常以“衡镜”赞颂科举考官。如李白《送杨少府赴选》:“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6]1792又如李颀的《送裴腾》:“衡镜合知子,公心谁谓无。”[6]1342“衡镜”所指的是天地良心,人心公允。第四,“秦镜”入诗,指代喻官员廉政。相传秦始皇有一面宝镜,可以照见人心,后世常以此代指官员廉政,善于断案。如杜牧《送牛相出镇襄州》:“危幢侵碧雾,寒旆猎红旓。德业悬秦镜,威声隐楚郊。”[6]5994南容的《静女歌》:“河水自浊济自清,仙台蛾眉秦镜明。”[6]8799
再者,以镜展露壮志未酬之蹉跎。入世是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10]1468。在建功立业中,实现自我价值,是儒生的至高追求。倘若时运不济,壮志不得酬,诗人常常对镜自视,叹年华老去,以诗篇抒愤懑之情。这一无奈之举,也让镜子多了一种悲悯时光,惋惜自身的意味,如庾信《尘镜诗》所写:“明镜如明月,恒常置匣中。何须照两鬓,终是一秋蓬。”[10]378虽有明镜,却常置匣中,恐是怕见镜中人老矣,徒生悲情。青春不再,功名未就,这是文人叹息的千古心病,唐人也不例外。刘希夷在《览镜》中将此种思绪,描写得淋漓尽致:“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6]887人生苦短,白发已生,仍得不到君王的恩宠,悲哉苦哉。崔道融在《悲李拾遗二首》为好友慨叹:“故友从来匪石心,谏多难得主恩深。行朝半夜烟尘起,晓殿吁嗟一镜沈。”[6]8209仕途之路不顺,治国之心断绝,诗人览镜之后,除了慨叹自身,也将目光放于山林归隐。如顾况《梦后吟》:“醉中还有梦,身外已无心。明镜唯知老,青山何处深。”[6]2959醉后梦醒,壮志之心冷却,照镜方觉此身已老,罢了罢了,还是山林归隐。建功不得的浓浓无奈之感,正是儒家的入世观念在文人身上烙印般的体现。
道家常以“镜”喻指明澈虚静之心境。《道德经》言:“涤除玄鉴,能无疵乎?”[11]442“玄”为“道”,为“物之极”。而芸芸万物,以何寻道,以何归根?唯有指洗涤内心,去瑕除疵,方可“致虚极,守静笃”[12]471。这种虚静的状态,正如镜子敞亮,如实呈现外界万物。
庄子在《应帝王》中进一步解说“用心如镜”:“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肤,尽其所受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心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13]40不以自身干预外物,不以自我评价他者,要遵循自然之道,要不塞其原,任其自生。这种不偏不倚的 “守中”态度,正谙镜子成像之理。镜子如实展现外物,如同行道者摒除自身偏见,摒弃欲望与世俗评判标准,使内心达到虚静的状态,不以私欲揣度他物,不以欲望影响判断,只是不偏不倚地反映万物的本真状态。
道家不以欲望束缚,守本真之心,持逍遥之态的做法,历来被诗人传颂。这类诗歌中,镜意象频出。如项斯《送刘道士之成都严真观》:“严君名不朽,道出二经中。归去精诚恳,还应梦寐通。池台镜定月,松桧雨余风。想对灵玄忆,人间恋若空。”[6]6416严君于观中悟经,对尘世间事物无所留恋,池台如镜,松桧风雨,外界清灵静谧,恰如道士心境。再如刘得仁《赠道人》中有云: “长在城中无定业,卖丹磨镜两途贫。三山来往寻常事,不省曾惊市井人。”[6]6305道人以“卖丹”与“磨镜”为业,却与尘世同现,洒脱物外。罗隐《寄聂尊师》:“欲芟荆棘种交梨,指画城中日恐迟。安得紫青磨镜石,与君闲处看荣衰。”[6]165老子曾言:“荣辱若惊,贵大患若身。”[11]108聂尊师心无所欲,置外界荣辱于不惊,超然世外,可谓逍遥。
值得注意的是,依托于老庄思想的道教,衍化术数方技,杂糅民间传说,形成自己的神仙体系,修行法术,而镜子便是其作法的重要工具。作为道教的神器,镜子可占卜问卦,可现形异类,亦可镇压邪物,这种超自然的力量,让其富有神秘色彩。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到道士以镜照妖:“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惑人,唯不能易镜中真形,故道士入山以明镜径九寸以上者背之,则邪魅不敢近,自见其形,必反却走,转镜对之,视有肿者,山神无肿者,老魅也。群书所载古镜灵异,往往可证。”[14]128诗人也常以镜入诗,表述修道之人的日常活动。如许浑《天竺寺题葛洪井》:“羽客炼丹井,井留人已无。旧泉青石下,馀甃碧山隅。云朗镜开匣,月寒冰在壶。仍闻酿仙酒,此水过琼酴。”[6]6060诗人处葛洪旧居,遥想他修道日常,用云朗镜为器,用炼丹井修丹,以诉追思。再如李白《赠嵩山焦炼师》:“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6]1740白居易《赠苏炼师》:“两鬓苍然心浩然,松窗深处药炉前。携将道士通宵语,忘却花时尽日眠。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6]4959除此之外,诗中也常以镜表现道教之玄幻。如刘威《赠道者》:“道帔轻裾三岛云,绿髯长占镜中春。高风已驾祥鸾驭,浮世休惊野马尘。过海独辞王母面,度关谁识老聃身。儒生也爱长生术,不见人间大笑人。”[6]6526道者以镜做占,寻求长生之术。再如元稹《谕宝二首》其二:“镜悬奸胆露,剑拂妖蛇裂。珠玉照乘光,冰莹环坐热。”[6]4460以镜辟邪,镇压妖物。
镜与佛家切合之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修行恰如磨镜。古用铜镜,须常磨光方能照影,而得道也依靠修行。《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云:“有沙门问佛,以何缘得道,奈何知宿命?佛言:道无形相,知之无益。要当守志行。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即自见形。断欲守空,即见道真,知宿命矣。”[15]131阐释若想得佛道,应如磨镜,常祛心垢,以保明存。其次,镜喻佛法虚空。佛法智慧讲究圆满虚空,心无挂碍,恰如明镜。《维摩诘所说经》言:“诸法皆妄见,如梦、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16]365喻空,强调世俗世界是空幻的假象世界,宇宙万法刹那生灭,故不真,不真即空、即假,事物亦空亦假、非空非假。洁净的镜子才能容纳一切,恰如心无挂碍,才能留得佛心。再如《楞严经》卷五云:“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17]92这种虚空的状态,如镜现万物,“幻相随其缘灭,自然消失,镜中并无存相,终究永恒还是本原‘空’”[18]410。
诗中常用镜意象喻佛法意义上的虚空,心无尘埃。心无挂碍的“空”性,是佛教的无上智慧。如鲍溶《宿悟空寺赠僧》:“劳者谣烛蛾,致身何营营。雪山本师在,心地如镜清。往与本师别,人间买浮名。朝光畏不久,内火烧人情。迷路喜未远,宿留化人城。前心宛如此,了了随静生。维持薝卜花,却与前心行。”[6]5517僧者内心如镜般澄澈,作者迷恋尘世,与其相知,方识人间浮名无用,而后惟愿静心潜行。再如慧宣《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竺佛图澄》:“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6]9111诗者赞颂高僧普度众生,弘扬佛法,以“掌镜”喻僧者佛性高深。
镜子常作为佛教讲习场所的装饰物,也是诗人描写佛寺的常用意象。如刘宪《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地灵传景福,天驾俨钩陈。佳哉藩邸旧,赫矣梵宫新。香塔鱼山下,禅堂雁水滨。珠幡映白日,镜殿写青春。甚欢延故吏,大觉拯生人。幸承歌颂末,长奉属车尘。”[6]36这首诗用大量意象叠加描写佛寺庄重,“镜殿”体现出镜子的装饰与警醒作用。再如李白的《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窥。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6]1839这首诗虽亦写佛寺,却不同上一首的肃穆,而是营造出清新洒脱的氛围,“明镜”的意象让诗境多了一份澄澈之感。
儒道佛三家所赋予镜子的意象,皆从镜子成像中延伸而来。镜子对外物的呈现,也是他们对待万物的态度。儒家“关照得失”,因为他们要修身齐家,追求功业;道家“虚静”,因为他们要逍遥物外,自由无为;佛家“空性”,因为他们要心无挂碍,无所欲求。从儒道佛的视角梳理诗的镜意象,可以扩充意象研究空间,把握诗人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