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赋能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的实效性研究

2019-02-21 23:14马凌涛
关键词:工作坊研修研讨

马凌涛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培训是提升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意义上的培训是以组织授课模式展开的,旨在对培训主题提出要求、制定任务等,在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以及达到的目标等方面,学习者都是被动地参与和接受。这必然带来学习效果慢、培训质量差、能力提升不明显等问题。

随着互联网式培训的迅猛发展,网络研修培训也成为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常用模式之一。因其培训内容高端丰富、培训时间灵活、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校长们的欢迎和认可。但其本身也存在缺陷,需要学员有更高的自主积极性、管理者需要随时跟踪学员动态,这就对培训效果的检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个学习周期结束后统一检验就失去了实效性,造成后续工作难以推进,影响培训效率。

授权赋能简称赋能,本义为管理者通过赋予员工权利以提高其能力的过程。在培训中,赋能指管理者向学员授予更多职权并提高其能力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培训对象(校长)获得了力量,意见受到了重视,影响着与自己有关的决策或计划,在工作场合中运用经验改进自己的表现,进而改进组织的表现。其管理机制和行为特点具体表现为:学员们(校长)被授予更多的职权,并得到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学员们通过学习、参与、合作、反思等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质量是培训的生命,学员通过参与“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之网络研修,对如何提高培训质量,并引导参训学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使培训更具实效性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项目分析

对校长的培训,主要包括集中培训、影子培训、网络研修、送教下乡和进校诊断。而本培训项目涵盖了上述的全部培训途径。首先通过遴选本区域内管理、专业能力较强的优秀校长组成学习工作坊,从而形成管理团队,在正式培训前参加集中培训及影子培训的学习,进一步走进名师、走进名课程、走进名校、走进名校长,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视野。集中培训中还要学习网络研修方案,通过对工作坊网络研修的解读,了解工作流程、步骤、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如何组织研讨、如何批改作业、如何编撰简报等。

网络研修旨在建立若干个工作坊(班级),其中工作坊管理团队包括一名坊主、四名辅导教师(小组组长),每个工作坊定员50名坊员。对工作坊的管理终极目标是提高所有参训人员的能力。

需求调查是网络研修前的必备环节。在培训初期的准备阶段,所有参训学员根据网络研修平台提供的需求调查表逐一填写个人亟需学习和解决的问题。使得开展的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更有针对性,按需施教,获得实效。

二、授权

从网络研修的角度,集中培训和影子培训统称为种子校长培训。从行政的角度,赋予工作坊管理团队权力,参与整个培训过程的全体学员(坊员)也同样被赋予相应的权力。赋予工作坊六项基本权力:

(一)选择权

坊员在选择工作坊之前,平台首先设定好本项目县的四个工作坊,确定坊主及辅导教师,全体坊员根据自身需求、特点、学校类别等选择工作坊,组成研修共同体。

(二)制定权

工作坊坊员根据需求反馈意见充分交流,每个工作坊制定详细的网络研修计划。其中教学计划由全体坊员参与完成,每名坊员分工明确,合作实现。工作坊的建设与发展包括:第一,坊员分析。即职务构成、年龄分布、学校管理能力等方面需要情况;第二,工作坊建设即坊训、坊风、教风、学风的形成;第三,教学目标制定。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终身学习的原则,经前期调研分析获得,学员们在领导管理能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学校发展规划能力、教学指导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与疑惑。希望通过培训使参训学员获得包括上述方面在内的诸多方面提升;第四,课程建设。包括必修课的学习内容及要求,选修课的范围、主题、学时等;第五,教学安排。包括教学、教学环节、课时要求、完成时间等,规定了学习完成时段,为交流探讨提供准备;第六,研讨交流分组安排,以学校类型、区域就近分配小组并设立组长;第七,将收集到了学校管理案例精选有层次(一般、普通、困难)3-5个发布工作坊平台上,供坊员任选其一进行交流反思并提交作业。

(三)组织权

组织小组线下研讨及班级线上研讨。每个工作坊必须安排2次以上的线下小组研讨和线上班级研讨。在课程学习10天以后,组织一次线下小组研讨,集中地点、时间及收集归纳的1-2个主题,展开讨论。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交流心得体会,并提出新的问题提交班级研讨备选。

在完成线下研讨之后,各工作坊根据线下研讨涉及的问题和当前教育工作实际,归纳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提交作为本坊的线上研修主题,引领所有坊员进行线上交流研讨活动。首先在网络平台上的工作坊中发布研讨公告,明确时间、主题,并在班级研讨的专栏中完成研讨。工作坊的研讨主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如何构建和谐家校关系,促进家校合作”“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等,坊员们需积极发帖、跟帖回复,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至此,各坊又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研讨纪实、体会,促进了坊内学校之间、坊员之间互动研修,共同进步。

(四)监督反馈权

坊员须按照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完善工作坊建设后,学习过程中的内部管理就逐渐展开。造成开展停滞、学习滞后等问题,可授予坊主在班级中的班主任的权利。查看坊员学习情况、督促坊员学习、提交作业、研修成果、案例反思、研修成果、研修成果学习评价及参加直播等,实地检查小组研讨活动开展情况。

(五)批阅权

坊主及辅导教师具有批阅坊员的研修成果的权利。批改作业及研修成果验收,赋予相应的学习分数并给予评价。

(六)评优权

最后工作坊管理团队需确定推选优秀坊员及优秀研修成果。省、县管理团队不参与评优评先,由工作坊独立完成。

三、赋能

培训为坊员提供了提高能力的机会,构建专业化的学习共同体,搭建集聚理论专家资源和实践性一线校长资源的平台,建立鼓励信任、尊重、实践、共享和沟通的文化环境氛围,真正实现促进校长能力的提升。通过培训的赋能行为提高坊员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工作主动性和自主性,提升坊员的组织功能与学习生活品质。

(一)学习增能

包括网络平台提供的课程学习和送教下乡面授两部分。面对面地学习汇集了新理念、新视听、新感受。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习,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校长领导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等方面,针对现今农村校长专业化发展给予全体坊员专业的指导和最前沿的培训,洞悉农村校长专业化基本特质,把握提升校长专业化的基本策略,使其有所顿悟,坚定职业理想和办学自信。

1.视频课程学习,提升校长专业素养。培训平台为校长提供了更多优质的课程资源,让学员有机会聆听全国各地优秀教育教学专家的讲座,全面解读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感受专家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学习学校领导者的管理经验、艺术。通过网络研修学习,每一位坊员都在与专家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中丰盈着自己。研修历程帮助校长提高了理论水平,更新了办学理念,提高规范办学水平,提升校长领导力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校长专业发展。

2.送教下乡,校长专业境界得到提升。以培训所需专题为依据,实行菜单式送教。首先对工作坊管理团队及项目县负责人和管理员,对送教下乡的课程、专家、时间等方面征求意见,以便实现按需培训的目标,真正将校长们所需的课程、重点、难点等问题,有效地给予支持和帮助。根据各项目县提出的需求,确定不同的送教内容。这种接地气的培训内容,使学员们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切实解决了农村校长面临的突出问题,引领项目县学校的再提升。

(二)参与活动增能

网络直播及答疑,开启了坊员们又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以自由的论坛空间、相似的知识结构及工作特点,发挥专家在交互过程中的主导和调控作用,网络直播更具针对性。直播专家需要明确学习的主题、内容,创造传统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都无法追及的学习氛围。精选各类案例供大家学习交流,将一些大家比较关心的实际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对于坊员提出的问题,专家们通过筛选、归纳、整理具有普遍性、针对性、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深入的解答。答疑专家也可针对校长专业成长中的缺陷、困惑、障碍、努力的方向提供指导与帮助。答疑贯穿于整个直播的各个环节,使培训效果获得及时反馈。直播过程中,大家边听边记边讨论,并积极与专家互动交流,提出疑问。坊员与专家互动,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管理者管理意识,掌握了有效处理问题的程序与方法。

(三)合作交流增能

1.坊员们通过精选案例、研修成果互评、专题研讨互动、微信、本地教育通平台等交流分享。合作交流学习越来越被学习培训所认可和重视。特别是以学校管理团队一起参与学习培训活动,更具有收获感和实效性。所以,大部分发生在学校内及同行之间的学习,除了传统的研讨、参观学习等,还强调合作交流的形式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改进方案。例如,在坊主的组织下,全体坊员提供学校发展某一方面的案例,供本工作坊坊员通过交流合作,优化、完善完成3个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大家选择。学校改进方案以一所学校为单位共同撰写完成,形成合作学习共同体,针对学校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共同研修和研讨,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中,逐步建立起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和愿景。

2.专题研讨互动,实现线上线下知行合一。

(1)线下研讨分组与集中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各工作坊互访,参观学校校园文化,听取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介绍;考察薄弱学校,听取校长分享读书心得等等。在各坊线下研讨活动推动下,参训学员的校际交流更加密切,极大地促动学校师生的学习积极性。线下研讨带动了区域教育的互动互学,提升了学校的办学主动性。通过学习优质学校的办学方略,使薄弱学校看到可望可及的办学落脚点,实现了互通互助共同提高。研讨学习中坊员们积极交流、主动参与,将网络研修的线下活动与实地教研做到了自然有效衔接。在结合线上线下学习的同时,开展主题研讨活动。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在激烈的争辩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真正实现主题研讨,线上线下知行统一。

(2)线上班级研讨辐射聚力,发挥网络平台的时空优势。

在完成线下研讨之后,各工作坊根据线下研讨涉及的问题和当前教育工作实际,归纳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提交为本坊的线上研修主题,引领所有坊员进行线上交流研讨活动。为坊员抓住当前教育主流问题、重要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提高校长们的领导素质。创建学习成长机会,搭建良好的研讨问题的平台,保证校长们研讨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发挥校长远程培训交流平台的积极作用,有效地提高全体管理者的领导素质水平。班级网上研讨坊员们踊跃发言,交流热烈。发帖、跟帖回复,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各坊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了研讨纪实、体会,坊内学校之间、坊员之间互动研修,抱团成长。

主题研讨与学校内涵建设相融通,促进县域教育整体推进。县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如何完成好本次研修活动,需要将学校的发展融入到本次研修中,把项目培训聚焦在“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水平”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培训、创新应用。目的明确,直面问题,指导深入,务实有效,这种“面对面、点对点、一对一”的科学有效的指导,为县域中小学校长的领导力提升注入了力量。

(四)学习反思增能

个人学习后的反思(反思笔记)、案例反思、撰写研修成果完成反思性学习。培养坊员养成撰写教育短文和教学反思的习惯,对其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培训初期,要求坊员记录学习笔记并撰写反思笔记,即使是零碎的、不全面的。要求校长学习每个专题,从时间、内容、学时、反思等方面详细记录。同时把每个校长的反思集中起来,作为学后研讨的第一手材料。学习中注重反思,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写出自身真情实感并形成今后工作新思路,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坊员根据自身实际,分层学习并反思问题解决方法,在“任务驱动”下加强反思、提炼经验,撰写案例反思解决方案。以问题为切入点,撰写研修成果(包括学校改进方案或学校办学理念、特色等)方面的教育反思短文。每名坊员必须阅读3篇以上的教育反思短文后撰写反思评价,形成合作—交流—反思—学习—再反思的循环式过程。提高坊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从方法论向价值取向的转变,引发坊员养成勤留意、勤思考、勤动笔的习惯。

四、总结与展望

(一)授权赋能相辅相成

赋予其权利与提高其能力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应提供更多提高能力的机会,构建专业化的学习平台,搭建集聚立体化的学习体系,建立鼓励信任、尊重、实践、共享和沟通的培训学习氛围,真正实现促进校长权力的扩大和能力的提升。

(二)管理能力的提升

培训中的三级管理团队包括省级管理团队、县级管理团队及工作坊管理团队。三级管理团队从培训前期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完成了赋能的全方位运行、调控、校正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管理团队对于网络培训管理的精准把握,提升了管理能效。

(三)引入对教师的管理

为使赋能理念有效贯彻下去,校长还需要树立赋能的主动意识,给予教师自我成长的机会,具体来说领导赋能包括支持教师个人发展、为其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教师参与决策等。校长的赋能行为能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工作主动性和自主性。目标是提升教师的组织功能与育人品质。

(四)学习团队的建立(管理团队、培训团队)

组织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团队学习,其中,团队是网络社群中学习的基本单位,团队具有共同的愿景,同伴间学习和交流可以资源共享,相互激励,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形成开放式的结构。团队学习依靠的是深度会谈,一个团队中所有成员应该真实说出自己心中的假设并进行共同思考,形成集体智慧和合作成果。

猜你喜欢
工作坊研修研讨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论双导师讨论式工作坊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应用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