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豪,戚雯泾
自从有学者提出马克思开创的哲学是人类学哲学这一重要思想之后,①苗启明,许鲁洲:《马克思开创的新哲学:人类学哲学及其当代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4页;苗启明:《〈巴黎手稿〉开创的人类学哲学及其后续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17页。不能不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深思:马克思开创人类学哲学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人类学哲学的哲学特性是什么?我们认为,其目的、其特性就是要审思、发现和批判每一个时代和每一种社会的不合理性,为实践改变世界的不合理性、为人类的合理生存开辟道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人类学哲学,乃是力求以实践的方式改变不合理世界的哲学。这一哲学的出现,当然有其深刻的哲学史发展的根源。
马克思早在1842年就提出,要以“人类精神的真实视野”观察世界的观点。这种人类精神的真实视野,有如苗启明先生所指出,就是“人类学视野”。马克思能提出以人类学视野观察世界,表明他在提出这一视野时,已经有了他坚定的“人类学立场”。因为从逻辑上说,必须先有理论立场,才能产生相应的理论视野。理论视野不能不是理论立场的产物。但直到1845年,马克思才把他的人类学立场明确表达出来:
人是本质、是人的全部活动和全部状况的基础。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5页。
他凭借这一人类学立场和人类学视野,批判布鲁诺·鲍威尔及其同伙,形成了他最早的批判性的人类学哲学著作《神圣家族》。对此,我们绝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从人类学立场和人类学视野观察世界,其观察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如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活动,人类世界的历史发展与其内部根源,人的社会性及其社会关系,以及他在1843年所说的“全人类的解放”,1844年所说的“人的社会存在”,1845年所说的“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以及同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的“实践”与“社会化了的人类”,1846年所说的“人的个体生命存在”,这些都不过是以人类学立场及其人类学视野观察人类世界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他探讨了当时人类社会的劳动异化、阶级对立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和全人类的解放问题等,这些都是从人类学立场和人类学视野“观察把握人类的社会问题所得出的人类学哲学话题”。这是马克思人类学哲学得以创生的思想前提。正是从这种人类学立场和人类学视野出发观察把握人和人类世界,才形成了他的人类学哲学。因为,这种立场和视野,引起了以下一系列的哲学转向:
其一,马克思的人类学立场和视野,否定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哲学及其对万物本体的追求,也否定了为本体论服务的思辨认识论哲学,要求新哲学要转向人和人类世界。
这种本体论视野、认识论视野的哲学追求,不论是追索到抽象的物质还是绝对的理念,马克思从来没有表示过赞同。法国的以物质和其运动为主的唯物主义哲学、黑格尔绝对理念哲学,都是马克思所要超越的哲学。形而上学问题,本体论问题,人对本体的认识问题,马克思从来不去研究,而相反的是马克思一贯指斥的对象。即使对于唯物主义,马克思也指出它“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世界,从而出现了主客对立的二元论。马克思则要求从“主体方面”、从“感性的人的活动”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9页。,来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这种具体的世界。这就克服了传统哲学的非人性,把人对世界的理解建立在“感性的活动”这种人类学活动的基础上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从客观本体世界走向人类学世界的第一步。所以,马克思根本否定了传统的本体论、认识论问题而转向“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问题。这不仅是哲学立足点的人类学转向,而且是对他自己的人类学哲学起点的创立。因为,马克思不是一般地转向“人的存在”,不是转向人的生命、意志,也不是转向人的自然本性,而是通过费尔巴哈的“类本性”,转向了“社会化了的人类”,这就由人的抽象本性,转向了具体存在的整个人类世界,为他的人类学哲学建立了人类学的理论立场。
其二,马克思的人类学立场和视野,超越了从人对世界的认识关系构建哲学的传统,而转换到从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理解世界、构建哲学的新路线上来。
我们知道,人对世界的根本关系,依马克思的概括,不外认识的、实践的、审美的与信仰的4种生存掌握关系。传统哲学是直接站立在“人对世界的认识关系”的根基上研究世界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真理论问题,都属于人对世界的认识关系中的根本问题。马克思哲学不再关心这些问题,他关心的是人的实践,是从“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来间接理解世界,构建哲学。由于人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存在物,因此,只有在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中,才能真切把握人和人类世界。这也就是从人的认识论范畴转向人的实践论范畴,发生了哲学的实践论转向。可以说,正是由于马克思以“人类精神的真实视野”观察人类问题,才发现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物质生产实践;以实践作为观察人和人类世界以及一切“对象、现实、感性”事物。这就形成了他的以人类实践理解世界的哲学致思方式。这是对西方哲学2千多年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这一超越,为他的人类学哲学奠定了科学的实践理论基础;而以这种实践为基础形成的“实践的人类学哲学”,则是马克思真正的哲学创造。
其三,马克思的人类学立场和视野,告别了传统的从认识论视野出发来直接解释世界的哲学,而构建了从人类学立场出发的改变世界的哲学。
马克思对传统哲学一般都采取否定和批判的态度,甚至提出要“消灭哲学”,因为传统哲学无法面对人类世界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所以,马克思在提出消灭哲学时,同时提出要创立“真正的哲学”,创立作为“世界公民”的即参与现实生活的哲学,能够“改变世界”的哲学。这种哲学是要能够“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页。在这种新的哲学意向下,马克思陆续创造出了他的人类学哲学。看不到这一方面,就会说马克思没有哲学,马克思的理论不是哲学等。
这里,从“批判旧世界”到“发现新世界”,表明它是直接关心人的合理生存的哲学,而不是关于人类生活之外的物质的、客观本体的形而上学哲学;“批判与发现”,决定了它是一种在发现、认识新世界的基础上去改变(不合理)世界的哲学,而要改变就先要认识和解释,因而它同时又不能不是为改变世界而“解释世界”的哲学。
在马克思以前,哲学一般都是力求从最简单、最根本的方面,即本原性和本体性概念出发,解释整个世界,这样形成的哲学一般只能是解释世界的哲学。马克思超越出了这种传统的形而上学哲学的思辨阴影,他从对人类命运的强烈关怀出发,从事新的哲学思考。这使他对整个西方哲学进行了反思,确立了他自己的新的能够改变世界的哲学方向。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最后一条,提出了他的新的哲学纲领: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2页。
这是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改变不合理世界的新哲学。它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对专制社会与资本统治世界的批判态度。正是由于这一态度,促使马克思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在理论批判与革命实践的双重活动中,创造了这种“改变世界”的哲学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的“改变世界”,成了他的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它主要体现在两方向:一个方向是构建了改变世界的经济学哲学。它通过揭露经济世界的不合理性,即由劳动异化而凝结的剩余价值,提出其变革的必然性道路。这是通过《资本论》而实现的,它就是出于改变世界的目的而构建的理论。这一层人们可以得到共识。另一个方向更广阔,这就是站在世界历史高度上构建了改变世界的人类学哲学。它超越了经济学范畴而上升到人类学范畴中来,人类世界的普遍异化,以及人类通过实践对不合理世界的改变而克服异化的道路,这一层人们却很少认识到,因而是我们讨论的对象。
其四,马克思的人类学立场和视野,要求由费尔巴哈自然性的、抽象的人本学哲学,转向人的社会性的具体存在境域及其合理化改造问题的人类学哲学。
我们知道,费尔巴哈以抽象的自然性的人类本性为本,创立了他的抽象的人本学,用以反对神本学。马克思则以现实生活中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本,在人的社会历史性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社会人本论。这既是对费尔巴哈自然人本学的超越,又是对他那个时代的哲学高峰的超越。这一超越,使马克思得以创立以社会人本论为根基的人类学哲学。社会人本论的创立是个复杂的问题,这里不宜论述,但可以指出的是:由于社会人本论是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这就可以进入人的具体存在境遇,发现社会的不合理问题并探索其改进的道路,从而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合理化问题及其改造领域。这就为把握人类学哲学的核心问题打开了局面。
其五,马克思通过把实践引入人类学哲学,解决了改变世界的方式问题。
马克思对“改变世界”的哲学的创立,关键在于把“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实践”引入了人类学哲学。通过这一引入,解决了如何改变世界的问题,从而把传统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问题,转化成了现代哲学的实践论问题,把在认识论范畴中对真理的争论和追求,转化为在实践活动中对于生存价值世界的追求和创造。从而,马克思不仅终结了形而上学两千年来的追问,也终结了近代哲学认识论3百年来的探索与迷惑。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把实践透彻地放到人类改变世界的人类学价值方面来考虑,而是把实践从人的功能中割裂出来,直接创立以实践为本体的实践哲学或实践唯物主义,这就把马克思哲学的人类学意义的深层特质遮挡在视线之外了。
马克思的“改变世界”,当然首先是改变人类世界。前述“在批判不合理的旧世界中创建合理新世界”为这一层定了性。它指明了所要改变的是人类世界的不合理与非法性存在。而批判和改变不合理的与非法性的存在,就是为了人类的合理生存与健全发展而奋斗。因而,这是一种通过实践改变不合理世界而为人的生存合理性而奋斗的哲学。这样一种哲学,应当概括为什么哲学?它可以归入哪一种既成的哲学门类?可以说,没有任何现成的哲学术语、哲学门类可以概括马克思创造的这种改变不合理世界的新哲学。西方一些学者以他们传统的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这就不能不曲解或遮蔽马克思的哲学创造。这就是说,马克思的哲学理念,马克思的哲学创造,马克思的哲学精神,形成了一种还没有被人们理解的新哲学。这就是以实践改变不合理世界的人类学哲学。
这五大哲学转向,确立了马克思人类学的哲学理念,标志着马克思哲学方向的确定。其中,前三个转向构成了人类学哲学视野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第四个解决了改变世界的方式问题,第五个则是实践的人类学哲学的创立。它们是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完成的最根本的工作。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不仅完成了从哲学的人类学视野向人类学哲学的转化,而且开辟了意义重大的新的实践的人类学哲学方向。
传统上,人们仅仅把马克思的实践思想放在认识论中考虑,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没有放到实践价值论方面去考虑,更没有意识到实践的人类学层面。今天,许多人都认识到了马克思实践论的重要意义,称之为哲学的“实践转向”,并以此提出“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等。但是,这又在多大程度上符合马克思的主张呢?要知道,马克思的实践,是他超越传统的本体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的标志,是创立以实践改变世界的人类学哲学的标志。在这里应当注意到,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如苗启明先生所说,不仅仅是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错误理解的批判纲领,更是创立他自己的关于人和人类世界的人类学哲学的纲领,整个提纲都是关于如何避开费尔巴哈的错误而构建人类学哲学的提纲。怎样构建呢?马克思主要是诉诸对实践的新理解。那么,马克思如何通过实践范畴构建他的人类学哲学呢?这里,主要是要把马克思的实践论理解为是“建立在人类学基础上的人类学实践论”。①苗启明:《从人类学哲学视域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新理解》,《思想战线》2018年第6期。它包括以下几点对实践的人类学理解:
其一,马克思的实践,是人对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这是人对世界的最基本的生存掌握方式之一;
其二,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人的人类学活动;
其三,人的实践不是盲目的,它是由人的意识构想控制的活动;
其四,人的实践是人的正确认识即真理的根据,因为它在本质上是“实践—精神的”掌握活动;
其五,人通过感性实践活动理解世界,形成人类学世界观;
其六,实践的本质性的人类学功能,是既以人改变环境,又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改变人自身;
其七,实践创造人的生存价值世界;
其八,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的人类学特性。
这些理论决定了马克思实践论的人类学特征,这里再强调几点:
其一,是从人类学高度理解实践,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人类的感性活动”;只有在这种人类学高度上,才能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实践”与历史上的不同:实践不是别的,它是人类的感性生存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发展方式,当然也是走向自由解放的方式。
其二,是以人类学的实践(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世界(对象、现实、感性),即理解人的对象世界。由于马克思把“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人的“主体方面”,因而,从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世界,就是从人的“主体方面去理解”世界,这正是要求从人的人类学眼光出发观察世界,理解人的一切对象,而这实际上也就是人类学世界观的形成。所以,我们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新世界观的萌芽”,就是通过人类学实践而对人类学世界观的确立。
其三,是指出实践的人类学改变功能——对世界和对人的双重改变。所以,马克思的实践论是改变世界的实践论。由于任何实践都是诉诸于实在的物质性的活动,所以,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学意义的“实践”的引入,就为人类学哲学奠定了从社会物质上改变世界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方可以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力图通过社会物质关系的改变而改变世界的哲学。
其四,把实践作为人类的生存活动来理解,也就必然要考虑它的价值要求。因为,人的生存发展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生存价值的活动。对实践进行生存价值性要求和以实践为武器进行生存价值性批判,这两者是一致的,都在于对人的合理生存与健康发展的价值追求,而这正是苗启明先生所论证的人类学哲学的核心理念。因此,所谓改变世界,就对象方面说,当然是指对不符合人的生存价值要求的“非人世界”的改变。就人的主体方面说,它也就是对人自身的不符合生存合理性要求的改变,以及对人类世界的不合理、不合法的东西的改变。两方面都有明确的人类学价值目标。推而广之,是指对一切不符合时代要求、不符合人们的、共同体的合理生存要求的批判改造。从这个角度说,人类学哲学就是从人的生存价值视野观察和批判世界的哲学。由于人类自身辩证法的存在,现在和将来的任何一种社会,都不会没有它的不合理性,这就使人类学哲学有自己的长久生命力,它在今天乃至今后的意义,更会突显出来。
以上几点,形成了人类学哲学的实践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类学哲学在本质上也就是“实践的人类学哲学”或“人类学的实践哲学”,即以实践改变不合理世界的哲学。看不到以上几层人类学意义,就既不可能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理论,也不能理解马克思的人类学哲学。
如果我们不是孤立地理解马克思各种直接的理论表述,而是从人类学高度对它们做出综合分析,那我们就会得出较为综合的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理论范式。我们应当注意到:马克思在这些理论开拓中,既包含了解释人类世界的理论,又包含了改变人类世界的理论。而且,“解释理论”与“改变理论”互为基础,互相体现,是一种在性质上互相为根的理论。从这个综合的层次看,我们应当首先分析马克思通过研究而“解释世界”的理论。当然,这种“解释”是为“改变”服务的。如在其他论著已经研究的那样,这种解释世界的理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社会人”和“人的社会存在”为本,研究解释人和人类世界的理论。马克思研究了作为人类学哲学的本体论起点的“人的个体生命存在”,提出了以此为根基的“社会人”和“人的社会存在”等范畴,从而把人和人类世界建立在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与精神文化存在的统一之上,把人的本质规定性理解为自我创造与自我超越性;把人的社会存在理解为人类学哲学范式的存在论根基等。这形成了马克思解释世界的理论基础。
其二,研究人的人类学关系,并把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基础。如,把人的生存关系理解为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必然发生的关系;把人的社会支配关系理解为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必然形成的关系;把生产关系理解为人在生产中必然发生的关系,把人对世界的生存掌握关系,理解为人在“对象性活动”中对世界的必然性掌握方式等。从而在人的人类学的深度上解释人类世界。
其三,研究了人的人类学的存在形式,即社会共同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多方面研究了共同体的问题。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不能不以生存共同体的形式存在。马克思研究了共同体的公共权力制度,共同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共同体的经济政治结构,形成了他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以及共同体在经济形态上的发展更替,形成了他的社会历史发展观。
其四,研究了人的人类学的生存发展活动,从人类的历史发展理解人类的现实社会。如马克思研究了社会共同体的分层与其生存发展功能,研究了共同体的发展变革:从神圣本位(神主,君主)走向自然人性和民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过程,以及人和其社会共同体走向解放的历史发展阶段。即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就是从世界历史高度解释世界的人类学历史观。
其五,关注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世界——人的生存价值世界的分享。马克思研究了人的生产创造与人的生存价值世界的形成,以及它在“生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物质—财富”世界,特别提出了形成它的劳动异化,提出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占有不公,以及它走向公平占有的历史道路。表明人类学哲学,不能不是研究人类的生存价值世界的合理创造与合理分享的哲学。
其六,人类生存发展的本质性要求:人的合理生存、健全发展与自由解放。马克思从人的生存需要出发,表明了人的生存合理性要求。但是,在历史与现实中却充满了不合理性,并重点研究了无产者的合理生存问题。概括地说,人类生存的本质要求,是个人在共同体中的合理生存;人类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个体与共同体在可能条件下的健全发展;人类精神的本质要求,是个人在社会上、思想上的自由解放。马克思还表明,人类自由解放包括个体、共同体与全人类三大范畴。当然,马克思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对人和人类世界的研究和解释,这些都是为改变世界服务的。因为人类学哲学就是为人类的生存合理性而改变世界的哲学。
马克思不仅从人类学高度解释了人和人类世界,也提出了以实践为手段改变世界的基本的根据、途径和发展走向,它包括:
其一,“改变世界”的现实根据:人的生存价值世界的异化。马克思通过劳动异化,研究了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中出现的人的生存价值世界的创生和异化,指出这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己化,它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生存价值世界的对立状态:价值密集与价值稀薄的争抗。从而表明,人类学哲学范式,就是研究生存价值世界的合理创造与合理分享的哲学。
其二,改变世界的理论起点:现实世界的迫切问题和不合理存在。马克思认为,实践作为改变世界的哲学,要从“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开始,并对“问题”进行合理性审思和合法性批判。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有大量的对不合理世界的直接揭露和批判。它表明,马克思的人类学哲学范式,是通过合法性批判而为改变世界提供理论支持的哲学。
其三,改变世界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合法性批判为实践改变世界开辟道路。马克思指出,要以实践改变世界,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合理性审思,合法性批判,才能进行合法性改造。他不仅指出了实践作为哲学思考的新规范,而且指出了实践作为变革手段,是通过创造生成新的东西而改变世界。而这种改变,最终就是要“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马克思的研究表明,对人类世界来说,只有通过实践改造,才能实现人的合理生存与健全发展。
其四,改变世界的一般方向:逐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把人类自由解放的实现问题视为人类学哲学的最高问题,因而,人类学哲学的哲学使命,就在于消解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以“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表明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是通过人的价值创造,实现人的自由解放。而历史的步骤是,通过量的积累,逐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逐步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
其五,“改变世界”:走向自由解放的基本环节。马克思的研究表明,首先是思想解放,这是实现自由创造的前提;进而是实现政治解放,这就是实现公民在政治上的民主平等、公平正义,由以国权为重转向以人权为重。这是人的社会创造得以发扬的前提;进而是经济解放,即把人从贫困化和产权统治中解放出来,走向共有制。这主要是通过阶级解放而实现经济解放,表现资本统治和阶级统治、特权政治的消除。通过这些实际的解放,实现人的解放,这是各种解放在个体生命身上的实现。
其六,改变世界的最高价值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存。直接地看,马克思把改变世界的最高追求,确立在“每个人与一切人”的自由解放。但是,今天看来,人要自由解放,就必须以人与自然界的和人与人的生态生存关系,即和谐共存为基础。因为马克思一方面把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植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协调之中;另一方面把人的合理生存植根于人与人在物质分配方面的合理关系之中。这也就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在生态上的和谐共存。总之,马克思表明,人类学哲学,是研究人类世界生存发展的根基、机制和价值要求的哲学。
在新世纪,我们也许正处在一个真正需要并可能以“人类性”即人类学价值要求改造人类社会的“动物性统治”的时代,一个可以走出生产力限制、走出种种社会异化的“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的时代。生产力、创造力如此发展、物质财富如此丰富的时代,已在生态技术基础和物质财富基础上为全人类的合理生存乃至健全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问题是,基于人的自私本性的资本逻辑已经渗透在人类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思想意识关系,以及与自然界的关系等一切方面,那种不合理、非法性的东西以资本逻辑、权力逻辑的形式依然统治着人们,依然统治着人和统治着社会。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的以对资本逻辑和一切不合理、非法性世界进行无情批判的人类学哲学,应当是可以大力发挥作用的时代!并且,只要世界上仍然被不合理、非法性的东西所统治,只要有生存价值世界的对立和斗争,只要人的生存逻辑还在与资本逻辑拼搏,只要“每个人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还没有实现,我们都应当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旨在改变这种不合理世界的人类学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解释世界”不过是个理论前提,“改变世界”才是理论的全部目的。马克思的哲学就是以实践“改变世界”的新哲学。马克思人类学哲学批判和改变世界的奋斗目标,就在于每个人与一切人都能自由解放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