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时代内涵探赜

2019-02-21 09:42刘乾承
山东工会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爱岗敬业劳模弘扬

邢 亮,刘乾承

(1.鲁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检修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P31)劳模是普通劳动者中的先进代表,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探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时代内涵,倡导学习劳模、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对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筑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以新时代的视角解读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的梦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3](P2)“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4]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劳动者,需要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这些体现时代进步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劳动模范和广大的普通劳动者,推动着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不断增长,由低级到高级地不断进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是与时俱进的。

(一)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普通劳动者的先进代表,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1]。劳模精神源自于劳动精神,是劳动精神的进一步升华。它既具备每个社会皆有的普遍性特点,更具有引领新时代劳动精神要求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把时代的劳模精神概括凝练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1]为新时代的广大劳动者学习劳模精神、践行劳模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劳动模范提供了基本遵循。

劳模精神体现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精神。爱岗敬业是对劳动者的普遍性要求,争创一流是对劳动者的先进性要求。在爱岗敬业的基础上实现争创一流的业绩,这是只有少数劳动者才能实现的目标,从而成为广大劳动者学习的楷模、效仿的典范。只有大力倡导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模精神,才能在广大劳动者中形成有奋斗目标、有扎实劳动、有较高效率的劳动风尚和社会风气。倡导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劳模精神,既要榜样引路,更要机制推动,才能恒久有效。

劳模精神体现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就是不畏艰难困苦,坚持奋发进取。勇于创新就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劳动条件有好坏之分,劳动环境有优劣之别,劳动任务有轻重之差,劳动过程有顺逆之区,任何人都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不畏艰苦、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是成功之道。劳动者中的先进分子能够面对艰苦的条件、环境,艰巨的任务、过程,不断进取,善于创新,最终取得超越一般人的成绩。时代在进步,现实的条件与过去不一样了,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仍然要成为新时代每个劳动者追求的精神家园。倡导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不畏艰苦,更追求卓越,才能永葆劳模精神薪火相传、创新发展。

劳模精神体现为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淡泊名利,意为轻视外在的名声与利益。甘于奉献,是对自己的事业情愿不求回报的真爱并全身心地付出。对多数普通的劳动者而言,需要一定的名利和奉献,并且看待得较重一些,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淡泊名利者,并非没有功名利禄之心,但他们在追求和获取的态度上不是搞急功近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而是讲顺势而为、公平竞争、取之有道、得而无愧。甘于奉献者,并非不讲求个人私利,但他们轻视外在的名声与利益,在国家、集体和他人需要的时候,能够放弃个人某些所得,心甘情愿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劳动模范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恪守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不为,损公肥私、害人害己的功利不取,不学无术、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寡廉鲜耻、自私自利、无情无义的品行不耻。他们是一种纯粹高尚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普通劳动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二)劳动精神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5]劳动作为一种理论概念,其内涵是指“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6](P815),从外延上看一切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人类活动都属于劳动。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通常所说的精神主要是指生命体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1]劳动精神是劳动的本质属性,是对普通劳动者工作状态的基本要求,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状态。对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积极状态按照时代的要求加以科学总结、高度凝练和理论提升,就成为这个时代的劳动精神。在我国当今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者身上的具体体现,其内涵包括爱岗敬业、勤奋务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创新创造等。从外延上看,一切符合时代要求、创造各种价值的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所体现出来的积极状态都属于时代劳动精神的范畴。

爱岗敬业是劳动精神的基本要求。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本职工作。一个岗位、一份职业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在个体分工上的要求。无论是从个人生存还是从社会发展来看,爱岗敬业是每个劳动者都应该具备、都可以做到的,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对劳动者工作状态的普遍性要求。爱岗与敬业是辩证统一的,只有爱岗才能真正敬业,只有敬业才能体现爱岗。每个劳动者要爱惜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如此方能成为行家里手,并为国家与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勤奋务实是劳动精神的现实要求。勤奋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或学习,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爱岗敬业如果是发自内心的自觉并见诸行动,对自己岗位的热爱就会在行动中体现为对工作的坚持不懈与积极努力,对职业的敬重就会在工作中体现为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勤奋务实是劳动精神的现实要求和具体体现,是能否真正具备劳动精神的试金石。

诚实守信是劳动精神的立足基点。诚实即忠诚老实,守信即信守承诺。从弘扬劳动精神的视角,诚实守信就是忠实于自己的职业与事业,信守自己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诚实守信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石,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是现代公民应有的职业品质,是劳动精神的立足基点。加强劳动者诚实守信职业品质建设,关键在于诚信机制建设。科学的、长期性的诚信机制建设会使诚实守信成为劳动者的共同认知和自觉行动。

遵纪守法是劳动精神的必要保证。遵纪守法系指劳动者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治国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遵纪守法是劳动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劳动者应尽的道德义务,是劳动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弘扬劳动精神的必要保证。每个劳动者要保证工作顺利、保障事业成功、保护自我不出问题,必须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习惯。

创新创造是劳动精神的价值取向。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造是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或想出新的方法,创建新的理论,创出新的成绩。劳动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创新创造是个人发展的阶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动力,是全社会倡导的劳动价值取向。广大劳动者都要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在创新创造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

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

精神的意义在于实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各行各业的广大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并践行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提倡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创新劳动,提倡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把人生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有机统一于伟大的劳动过程中。

(一)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更新观念,用科学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统一思想认识

劳模精神值得学习,劳动精神值得弘扬,这是人们的共识。然而弘扬什么样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怎样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怎样使我们弘扬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新时代同步、可信可学接地气、为普通劳动者认可并积极效仿?这是当下必须破解的社会课题。目前人们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还存在一些错误认知和不良倾向。表现为对以辛勤劳动、诚信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基本特征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宣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不够,个别媒体热衷于吸引眼球,渲染一夜暴富、丑闻致富、非法致富,加上监管不力,致使致富可以不择手段、为富不仁等认识和现象在社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片面“仇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在部分人中仍有市场。对劳动模范的宣传存在片面性,看似“高大全”,实则“不接地气”。如片面宣传带病工作、无序加班、忽视家庭等,让普通劳动者感到这些“典型”虽然可敬但不可学,致使宣传“典型”时表面上热热闹闹,过后波澜不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广大理论工作者、舆论宣传部门必须在理论上厘清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时代内涵,把普通劳动者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法律、政策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阐述上来。国家需要在政策和法律的层面引导全社会形成辛勤劳动、诚信劳动、创造劳动以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模的良好氛围和运行机制。

(二)坚持正面宣传,加强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劳模、劳动光荣的浓厚氛围

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劳动教育,通过宣传产业工人的劳动价值、劳动意义和劳动精神,使人们走近产业工人。”[7]只有“了解劳动者的甘苦,才能产生更多的劳动情怀,从而崇尚劳动、尊重劳动”[7]。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凝聚一切力量实现中国梦,就要牢牢把握宣传思想阵地,坚持正面宣传,加强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劳模精神、践行劳动精神的浓厚氛围。重点在宣传引导全社会尊重辛勤劳动、尊重诚信劳动、尊重创新劳动、尊重劳动模范上下工夫。

尊重辛勤劳动。劳动创造价值,各种形式的辛勤劳动都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宣传思想工作应广造舆论,引导全社会尊重各种劳动形式,调动一切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积极因素,倡导各种新型劳动关系和劳动组合,使全社会各种劳动形式、各类劳动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广泛而充分发挥,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不断涌流,凝聚全部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尊重诚信劳动。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财富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人们往往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主要原因是部分人的财富,并非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得,而是通过各种不合法手段攫取不义之财。“如果改革造成两极分化,改革就失败了。 ”[8](P139)当下的中国,应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的公平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教育与落实。一是统筹地区、区域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和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二是建设法治社会,严厉打击各类欺诈行为,在全社会提倡诚信劳动。只有尊重诚信劳动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并在法律上予以保障,才能顺利实现中国梦。

尊重创造性劳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9](P120)劳动贵在创造,没有创造,劳动只能是简单的重复。创造也离不开劳动,没有劳动,创造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尊重劳动和尊重创造,离不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模范。尊重创造性劳动,就要全面贯彻党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加大创造性劳动和劳动模范的宣传,形成引领社会风尚的主流价值导向,落实鼓励创造性劳动的措施,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三)建立制度规范,加强政策引导,构建争做劳模、热爱劳动的长效机制

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只有从制度安排上体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价值取向,经济和社会才能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中央和地方都要采取有效措施,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切实维护和发展普通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模范的权利。应从社会分工、收入分配、政治地位、税收改革等方面入手,制订与“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重大方针相配套、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相协调的政策措施,并把这种价值导向作为教育、就业、收入、医疗、住房等民生政策出台的前置条件。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不可避免的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应转变政府职能,做好简政放权,优化政府内部权力配置,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从政策上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使全社会争做劳模、劳动光荣在政策上得到保证,在市场上有效体现。

(四)坚持依法治国,构建法治社会,以法治的力量保障劳模权益、保护合法劳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必须在法治层面上予以保障。一是以政策和法律的手段在全社会推行依法保障劳模权益、保护合法劳动的理念。“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10]二是从法律实践上真正保障普通劳动者、劳动模范的合法权益。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我国宪法第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从国家宪法的高度确立了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法治建设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我国从认识上、政策上、法律条文上已经到位,关键是细化相关政策与措施,加大执法、司法力度,真正贯彻落到实处。应注重抓好以下层面的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社会拥有完整的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司法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使国家机构都严格依照法律办事;法制宣传教育到位,劳动者信服法律并善于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司法机关拥有完善的司法体制,社会法律职业者群体执业规范。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有效运行机制。

猜你喜欢
爱岗敬业劳模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爱岗敬业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探析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爱岗敬业成就辉煌
马路公仆赞
排排坐,数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