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三重维度与践行路径

2019-02-21 07:39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两山论银山绿水青山

李 渊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是习近平提出的绿色发展最新论断,也是指导美丽乡村绿色发展的科学指南。“两山论”立足破解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育农民群众生态意识使“两山”理念践行于美丽乡村更加具体化。

一、把握“两山论”的三重维度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所在

“两山论”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和生态文明的现代发展理念相吻合。美丽乡村建设立足农村现实问题,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依据,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线,以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两山”理念的贯彻实践中,最重要的是解决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改善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双重难题。

习近平“两山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下的绿色发展指导思想,是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和谐统一的科学指南。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2]。美丽乡村建设理应有伴随时代发展,满足时代要求的绿色生态新理念。“两山论”的提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层迂回与突破。

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摒弃不合时宜的发展观念,寻求自然、人、经济和谐相处的最佳方式渐成共识。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从自然、人、经济三个维度深化对“两山论”的认识,推动“两山”理念的深化和践行。

二、自然—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保障

“绿水青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自然载体。乡村存在于自然,发展在自然,与自然界的关系应是和谐统一绝非对立。“绿水青山”是生态自然的高度概括,尊重自然的先在性与客观独立性是“两山”理念践行的要求,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

(一)尊重自然的先在性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最初表达

马克思在肯定自然先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在自然”的概念,“自在自然”以人类是否涉及自然界为断定标准,人类未出现以及人类世界未涉及自然界的阶段是自在自然。此时的自然界按其所固有的运行法则存在着,遵循各自的发展规律,不存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整个自然界呈现一种和谐共生的发展态势。“自在自然”时期,“绿水青山”是常态。

(二)坚持自然的客观独立性是自然规律的时代把握

伴随人类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改造,自然界被打上了人类主体意识的烙印,马克思将此时的自然界定义为“人化自然”。人类的生产实践离不开自然界,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无论是农业时代的乡村社会,还是工业时代的乡村社会,或者是生态文明时代下的乡村社会,都需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习近平强调人与自然应该是这样的关系:“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3]。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不再是单纯的生态保护,而是超越“人类本位”的思维,是追求同一生存环境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现。

三、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所在

农民群众是“两山论”在美丽乡村践履的关键所在。习近平在2014年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4]。

(一)思路转变是领悟“两山论”的内涵所在

古代贤哲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质朴睿智的生态观,这既是传统社会先民的生存哲理,也是美丽乡村建设应承续的智慧思维。

人类有着自然无可比拟的理性思维与主观能动性,富有智慧的先人早已将人与自然相处的真理播撒。习近平在2016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传承先人生存智慧,推动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万兽’”。古代先贤取之以时,不可竭泽而渔;取之有度,用废退生的发展思维正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所需要的,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中国古代生态哲学理念是中国生态哲学的精髓,是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宝贵思想资源,更是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财富。

(二)劳动活动是践行“两山论”的生产实践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主体的农民群众,不仅要在思想意识上吸取绿色发展理念,更要在劳动实践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劳动作为农民群众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协调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5]。在社会实践中,农民群众获取社会财富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来实现的,农民群众将广泛而深刻的劳动实践作为其谋求发展的手段,在自然界中获得丰富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之间的关系。

四、经济—美丽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金山银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物质保障。美丽乡村建设要通过农民群众的参与达到“绿水青山”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金山银山”作为物质财富能够更好地实现农民群众对自身参与需求的满足以及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对“绿水青山”生存环境的追求。

(一)“金山银山”是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

农民群众是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美丽乡村建设是其追求自身需要的体现。农民群众在参与乡村建设中实现自身需要的满足,作为物质财富代名词的“金山银山”是激发其建设乡村积极性的动力[6]。中国乡村建设经历了温饱问题的解决向美丽生态建设的发展历程,这与农民群众自身需要的发展历程相统一。农民群众在物质财富短缺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通过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围湖造田常态化运动解决温饱问题,满足自身的基本生存需要,随着农民群众物质财富逐渐增加,温饱问题得到满足以后,他们开始关注更高层次的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乡村生存环境的改善,发展与享受需要的满足。物质财富更能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是推动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

(二)“金山银山”为“绿水青山”生存环境提供物质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所追求的是一种“绿水青山”式的生态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环境需要“金山银山”去维护。发挥“金山银山”对“绿水青山”生存环境的保障作用就是要着手乡村生产条件的改进、生活环境的改善。

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前提下的生产活动与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是美丽乡村建设所需要的,与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相符合。乡村传统意义上的粗放型、低水平的生产实践,乡村农民群众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索取的生活方式无法营造和维持美丽乡村建设所要求的生态型生存环境。改造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生产活动与生活方式要以“金山银山”作为基础保障。“金山银山”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生产实践与生活方式转变保驾护航,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序开展。

五、践行路径—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的内外动力

农民群众生态意识的培育既要软制度即内部作用力的发挥,更离不开硬制度即外部作用力的弥补。内外作用力的相互作用,是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的动力,是“两山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践履的现实路径。

(一)发挥软制度内生动力

培育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将“两山”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软制度的功效就要立足其生产、消费、乡风民风内部动力的转化。

1.转变生产方式

长期以来,农民群众通过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实现对自然世界的改造,追求社会经济的发展。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轻视自然规律的作用,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满足,同时还伴随着难以调解的社会矛盾。

农民群众谋求乡村“美丽”的发展前景,首要的是转变改造自然的生产方式。“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而不是矛盾对抗的,因此,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需要以利用自然规律和尊重自然规律为基础”[7]。集约式的生产方式发展下的大农业是要实现单一农业生产结构向多元农业生产结构转变;保守式的小农业向开放式的立体农业转变,是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生产实践。与此同时,农民群众要深刻认识到以农业为主体产业的农村经济在不损害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谋求发展的机遇,关键要摒弃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功能的拓展,农业发展形式的多途径、多样化挖掘,发挥农业的生态、休闲、旅游功能,构建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农民群众在劳动实践中践行“两山”理念。

2.改变消费方式

农民群众消费方式的转变更多体现在对掌握的生产资料消费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实践作为农民群众根本性的生产实践,对生产资料消费方式的选择上,实现污染性消费向绿色清洁性消费的转变。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提高农膜回收率,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8]。早期传统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伴随着化肥、农药、地过量使用的消费方式难以适应日益严苛的环境标准,以旧有的消费方式换取经济效益,带来的将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更新消费方式,形成绿色消费氛围是在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的有力举措。

3.营造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影响着人们思想意识的走向。乡村社会风气的形成受历史文化的熏陶,更受当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影响。转变乡村社会风气就是要巩固践行淳朴的“乡风民风”。

“人定胜天”的观念,“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曾一度弥漫于乡村社会,人类将自我视为自然的主宰,无限掠夺、肆意索取,追求胜利的满足。马克思曾对这极度不合理的社会行为营造下的风气发出警示,他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9]。传承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将古人“和”的精髓当作社会风气转变的航标,用“和合”的理念熏染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传承生态文明思想,树立文明新风气,自觉地培养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做自然的奴仆,也不做自然的主人,而是友好共存。

(二)发挥硬制度外部作用力

就乡村环境与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现状而言,“两山论”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贯彻落实,急需注重硬制度作用的发挥,“教”“防”“控”是硬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途径。

1.强化宣传教育引领作用

宣传教育是盘活农民群众绿色生态理念的有力举措。面向农民群众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根本在于立足农民群众这一特殊主体,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要探索适合其的教育理念。

宣传教育应坚持“理论文本,实践为用”的方法论,“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与建立,不能等待他们意识观念的自觉成长与蜕变,必须积极地开展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学习与掌握科学的生态文明知识,理解和接受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进而转变与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形成与确立现代生态文明意识”[10]。农民群众掌握“两山论”的绿色生态发展思想最终将通过劳动实践的形式落地。因此,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根本上是要培养实践型的职业农民,在强调综合素质提高与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更要注重生产经营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的培育。定期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大环保宣传资料的推广力度,设立美丽乡村标语牌和永久性宣传栏,树立环保示范村和环保先进户,激发农民群众的绿色环保理念,在践行生态理念、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应的提升。

2.强化预防措施力度

强化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维,就要在落实硬制度上下功夫,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防”的目的就在于预防不合理的生态行为的出现和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群众对自然界的改造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状使农民群众通过农业生产所获得的收益难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向农业索取更大的回报,就要面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的问题。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不合理生产方式,避免过度开垦、滥用化肥农药,就要深入分析,找准病因,从源头预防。落实农业生产的财政补贴措施,减轻农民群众对有机肥使用的经济负担和先进农业生产工具购买力的负担是预防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与提高农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最有力、收效最显著的途径。

3.健全环保监察机制

建立相应的环保监察机制是“控”的要义所在。从环保机制建立的角度思考,用制度约束农民的实践行为,同时将协商的理念融入其中是农民群众践履绿色生态理念的新思路、新措施。

农民群众现代生态理念不足,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观念较重,在发挥环保监察机制强制约束农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同时,要从农民群众的实际出发,带有强制性的约束机制并不能有效解决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的难题。反之,发挥环保监察机制作用的同时将协商的理念贯穿始终,不仅可以培育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约束其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更能够有效预防和化解硬制度作用下带来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使“两山”理念中所蕴含的绿色生态理念入脑入心,转化为真正的实践活动。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领悟“绿水青山”、农民群众、“金山银山”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为载体,“金山银山”这一物质基础做保障,农民群众思路变革为突破口,打破传统乡村以生态破坏、资源浪费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实现乡村建设由短暂的、不长久的发展之路向美丽、可持续发展径路的转变。

猜你喜欢
两山论银山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读懂习近平在安吉首倡的“两山论”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的理论依据及现实路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