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环境下开放大学教师素质需求研究
——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

2019-11-29 02:44:46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导师素质大学

王 微

(常州开放大学文经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我们时刻都在体验着信息时代带来的高效与便捷。江苏开放大学顺应了“互联网+”发展趋势,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主干带宽40G 的校园网络和学习平台,创设了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教学导学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过程性、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而远程开放教育师资素质,影响着教育教学服务效果。

以往学者对关于开放大学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受教者”——学生,而对于“施教者”——教师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则涉及的很少。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开放教育的质量。一支思想可靠、教学素质过硬的江苏开放大学教师队伍,无疑是提升教育教学服务质量的有效保障。

二、研究过程

为全面了解学生对江苏开放大学教师素质的需求,2017-2018年,课题组采用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利用课题组成员作为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课程导师等角色,面向2014 秋-2018秋季学期的学生进行了广泛调研。专家访谈主要为了设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发布的调查问卷涉及学生的基本信息、对教师的素质需求两大方面共6大问,21小问。共收回问卷518份,其中有效问卷518份。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有选择性地批判、吸收与继承,对建立评价体系起着理论基础作用。

(二)调查研究

通过学生访谈和专家访谈,以及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建立、筛选和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三)实证研究

运用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长期的、动态的观察,不断修正教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形成教师素质评价表,赋予评价表中各项指标分值及等级,运用于教师素质评价的实践中。

四、开放大学教师素质需求

(一)学生的基本信息

参与调查的学生,女学生占多数,达到81.08%,一是与学生自身结构有关,二是女学生参与调查的积极性与配合度较高,回收的样本数据中男同学所占比例较少。

参与调查的学生,各年龄段分布情况为:18-25岁的占比27.03%,26-30 岁占24.32%,该部分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信息化教学的接受能力较强。31-40岁占了32.43%,该部分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学习目标较明确,基本能熟练运用互联网完成课程的学习。41-50 岁占了16.22%,该部分学生各方面都趋于成熟,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网络学习。

问卷调查对象广泛分布于14个行业,其中会计占29.73%,服务业18.92%,电讯业、机械制造业各占8.11%,服装业、教育、零售各占5.41%,餐饮、宾馆、航天航空、建筑业、培训、计算机、政府机关各占2.70%。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有48.65%在读专科,43.24%在读本科,8.11%已经毕业。这些不同阶段和类别的学习体验者分别提出了自己对开放大学教师素质的需求。

(二)素质需求情况

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主要从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教育素质、科研素质5个方面,对开放大学教师素质的需求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对开放大学教师素质的需求

题目选项 非常重要 重要 比较重要 一般 不重要N.所在专业领域的教学质量O.教学创新能力P.教学成果奖励378(72.97%)392(75.68%)392(75.68%)112(21.62%)112(21.62%)112(21.62%)28(5.41%)14(2.7%)14(2.7%)0(0%)0(0%)0(0%)0(0%)0(0%)0(0%)科研素质Q.科研成果的数量R.科研成果的质量S.参加学术交流T.独立实践(实验)能力U.指导学生实践(实验)能力280(54.05%)336(64.86%)294(56.76%)336(64.86%)378(72.97%)126(24.32%)126(24.32%)168(32.43%)154(29.73%)126(24.32%)28(5.41%)28(5.41%)28(5.41%)14(2.7%)14(2.7%)84(16.22%)28(5.41%)28(5.41%)14(2.7%)0(0%)0(0%)0(0%)0(0%)0(0%)0(0%)

学生的学习理念、学习目标、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在不断变化,对教师素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1]。但是总体来说关注最多的是道德素质,其次身心素质,再次教育素质,最后为政治和科研素质。说明即使在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的思想道德和文明习惯、教师的责任心、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学术道德依然是学生关注的重点。

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对江苏开放大学教师素质需求的其他方面,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希望老师在工作时间能及时解答学生的提问。二是老师能够阶段性的提醒作业的完成情况。三是提高课件及视频的制作质量。

五、研究结论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已经成为传统教育的一项重要补充。江苏开放大学网络平台的建设与使用,给教师提供了发挥才能的空间,在促进学员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给教育者带来了一些思考。

(一)重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导致师生分离,但从教学模式看,这不仅解放了教师,也让学生不受空间、时间和地点的约束,但师生却是在各自的生活、工作范围内虚拟的活动者[2]。

实际上,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完成共同的一项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情感的寄托。此时教师的思想道德和文明习惯、责任心、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将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没有建立起这种情感依托的师生交流,学生的参与度和配合度将大大降低。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平台信息、QQ、手机短信、电话等)催缴作业,而独立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发现讨论区自己的作业被抄袭,告知老师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学生由于生活工作各方面因素,花在课程学习上的时间较少,作业大多临时抱佛脚,并没有扎实深入的学习,只想快速取得答案。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有学习目标,也有专业基础,教师如何带动班级同学向基础好又学习认真的同学学习,营造学习氛围很重要。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阅读并回复学生的自我介绍贴,善于发现他们的学习目标、兴趣和学习困境,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重视人文关怀,为此后在学习中的交流奠定情感基础。

(二)提高教师的身心素质

优秀的身心素质,是适应高强度和快节奏的工作,保证教师工作质量的必备条件,它由健康的身体、心理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构成。大部分的开放大学教师,同时承担着全日制和开放的教育任务,教学时间不固定,白天晚上、线上线下都有教学任务。教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因为身体原因有可能影响教学任务时,应及时向课程负责人报告,重新调配教师资源。此外,开放大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压力也较重,为提高教师个人心理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学校应定期安排教师进行心理辅导,以缓解工作压力,从而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提升教师的教育素质

开放大学的课程导师,首先应接受课程导师专项培训和微课开发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才具备担任远程教育环境下课程导师的信息化技能。综合江苏开放大学对课程导师的教学考核,为提升教师的教育素质,笔者主要从教学准备阶段、期初教学阶段、期中教学阶段、期末教学阶段4个阶段对课程导师提出可行性建议。

1.教学准备阶段

(1)熟悉工作流程

课程导师应及时取得课程教材,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框架及各个教学环节。主动联系课程负责人,接受有关课程教学指令和工作培训,熟悉课程教学方案、教学方法和课程数字资源概况;熟悉网络教学(学习)平台为课程提供的功能。加入课程教学团队群,参加课程负责人组织的业务培训。

(2)建立联系通道

课程导师应熟悉班级学员,邀请其加入课程QQ群,设置开课时间并通知学生开课,及时与班级学务导师取得联系。

实际授课过程中,课程导师需要通知学生加入各个课程群,课程多了以后学生干脆懒得加,需要不断打电话通知其入群,在组建班级的过程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即便入了群,不修改群名片,有问题也无法有效沟通。最后通过教学平台中学生的手机号,也无法取得联系,若能在江苏开放大学平台获得每个学生对应的学务导师,由其帮助联系学生,将大大提高课程导师的工作效率。

2.期初教学阶段

(1)组织开课活动

设计破冰游戏,课程导师先做自我介绍,学生可以谈谈兴趣爱好,道道家乡风景名胜特产,了解课程学习以外的学生。使师生、生生互相了解,建立联系和互动,减少师生的陌生感。

(2)开展期初课程导学

在课程“课程学习指南”区发帖,明确告知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流程,获取和使用课程资源的途径,课程的学习任务,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及要求等。

(3)组建学习小组

每个学习小组由5-10名学生组成,选聘组长,设计并阶段性的组织小组活动。活动中课程导师可就每个小组的特点(地区、从事的工作、兴趣爱好等)进行教学创新,发挥每位同学的优势,使每位同学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3.期中教学阶段

(1)组织单元学习指导

课程导师告知学生每个单元(模块)的学习流程,并及时给予学习指导。

(2)发起讨论学习内容

课程导师发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明确指出对错、归纳总结论题、论点、论据、结论,在学生发帖后一周内及时回复。教师的辅导答疑应详细全面、指导性强,对出现较多的典型与重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指导,及时解答,有解题思路分析研究等;对讨论引导切实有效、教师指导意见有建设性,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收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意见和需求并及时处理与反馈。

(3)督促完成作业

课程导师提醒学生提交作业的截止时间,经常上线查看学生作业提交情况,督促学生尽早完成,指导学生克服完成作业中的困难。

(4)及时批改作业

学生提交作业后的一周内,课程导师在教学平台上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并给出恰当的评语和成绩。批改作业详细有效,指导性强。

(5)做好阶段小结

课程导师公告完成作业和形成性考核的情况,解答课程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对阶段性的教学工作进行小结。

实际中,期中教学阶段学习平台教学支持问题凸显,BBS讨论分数输入后需不断刷新反复输入才能被系统记录,效率极低。平台存在无法登陆,网页打不开,缓冲时间较长,学生无法提交作业、课程导师无法批改作业、无法发送信息等现象。希望学校能不断优化远程教学平台,提高远程教育的效率。

4.期末教学阶段

(1)期末复习指导

课程导师指导学生详细查看课程考核要求,告知学生课程终结性考试时间等信息,做好学生期末复习指导和考试指导,明确课程复习要求,提醒学生做模拟练习。

(2)公示形考成绩

课程导师按照规则确定形成性考核成绩,在向学生公示后最终提交。撰写对本期课程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撰写教学工作小结,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六、结束语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远程教育环境下,开放大学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开放大学需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师队伍成长体系,需建立一整套教师培养机制,提升教师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的能力[3]。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内的各办学点更应广泛收集学生对教师素质的需求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提升开放大学教师素质,为学生提供过程性、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猜你喜欢
导师素质大学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V eraW an g
导师榜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