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另类放逐:课堂沉默
——基于研究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思考

2019-02-21 03:53
昭通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研究生课堂教育

杨 雪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到高校面临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又重点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也是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提及高校培养就要涉及那些姿态不一的课堂,但这些课堂中大多存在这样一种景象:学生坐在讲台下方默默无语,教师立在讲台上方侃侃而谈,师生目光触碰,出现的却是一种相视无言的尴尬场面,可以说目前高校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我国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时期,处处展现出激情和活力,研究生是新时代建设的储备力量,这种“死气沉沉”的沉默现象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养成。基于此,厘清研究生课堂沉默的成因,挖掘沉默背后蕴藏的教育问题,是解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关键一步。

一、研究生课堂沉默的现实映像

学生在课堂中除了日常言语交流外,还有另一种状态存在即沉默,沉默反映出语言的局限性,学生通过眼神、肢体动作、表情传递出在课堂中的实际体会和内心感受,以现象学视角来看,通过学生真切学习体验才能反映出真实课堂生活,才能呈现教师教的真正影响,学生真实体验到的教才是教的本质所在。“现象学的出发点在于情境,对嵌入在这个情境中的一个典型的意识节点的分析、阐释和说明”[2],“学生的课堂沉默正是教育中高度情境化的教育现象”[3]。处于课堂活动中的学生会交替出现言说与沉默,而课堂沉默现象之所以普遍有其存在的趋势性和必然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言“存在即合理”,这就需要正确理解课堂沉默这一教育现象存在的意义。

(一)课堂沉默:学生规避风险的必备手段

课堂沉默具体表现有沉默、安静、不愿发言等,无论哪一学段,学生们普遍对于教师授课抱以听与不听的游离状态,大学生课业压力相对较小,学生之于课堂就显得沉闷许多,对于研究生而言,几乎没有课业压力,主要是撰写论文及帮助老师完成科研项目,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研究生的课堂上课历时较短,但聚焦课堂,研究生保持沉默的原因主要是规避风险。

“在上课过程中,老师们都是广闻博识的专家,我在学术上造诣尚浅,对于老师的提问,许多专业名词记得并不是很牢靠,在老师面前班门弄斧,如果表述有误或者说的不好,一来会可能让老师失望,二来可能会让周围同学嘲笑,还是默默听老师解释就好,回去我再多翻翻书。”

事实上,研究生在面对导师或者其他老师时,或多或少会有压力,课堂沉默是在学生被要求给出回应的保护方式,说的少就错的少,不说就不会错,课堂中学生的回应包含言说与沉默,言说是用言语去表达,沉默往往被视为规避风险的回应。

(二)课堂沉默: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方式

学生参与课堂时行为上自由,沉默作为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方式,是学生面对课堂的自我选择,学生需要有理解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时间、空间。张军凤(2012)认为在学校层面的话语体系中[4],衡量学生的基本标准包括“学习的好与差”和“是否听话”,认真听讲、听老师话一度成为好学生的代名词。在这种约束下,沉默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沉默中分为消极沉默和积极沉默,消极沉默具体指学生处于漠视、无动于衷、拒绝回应等的状态,恐惧、无奈、害羞等情感沉浸其中。

“我在课堂中听老师讲课,虽然是专业课,但上课内容不是我感兴趣的,还不如我看从图书馆借来的资料书来的有趣,对于老师提问的内容,因为不感兴趣,就更不想回答了。”

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为主,且研究方向不同,所涉及知识领域也不甚相同,教师因其“术业有专攻”,在授课过程中所讲授的知识不一定是学生感兴趣或者擅长的,这时教师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去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活跃程度增加。

“积极沉默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沉思、体验等状态中,主动保持沉默的态度及行为”[5]。研究生在课堂情境中难免会有疑惑,在对授课内容进行思考中,虽然表面保持平静状态,但实际上头脑中对知识正在积极主动的建构。积极的沉默难能可贵,师生对话中学生会自然而然生成理解知识的倾向,教师要做的是耐心等待学生灵感的积淀,智慧的升华。

“老师引经据典的能力我很是敬佩,刚才老师讲述《师说》的思想是我高中时学的内容,具体细节忘记了,我需要好好想一想这篇文章所提倡的教师职责,虽然我没有及时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是我一直在认真思索这个问题。”

研究生的授课方式更具多样性,有大班授课也有个别教学,教师尽可能因材施教,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式,都包含对话式教学。新课改之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当然并不是一直让学生开口发言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对话不仅仅有言语对话还有心灵对话,沉默并不可怕,教师需要正确的看待沉默,以减少消极沉默,维护积极沉默为旨归。

(三)课堂沉默:学生体悟课堂的行为习惯

无论是中小学、大学还是研究生阶段,在课堂中都会出现沉默现象,久而久之,课堂沉默成为伴随学生上课的行为习惯,尤其在集体上课时,就会有批量的学生默默退居课堂后方,把前几排作为课堂发言的主阵地,又或者课堂中有几个主动发言的人贯穿一节课,剩下的人默默退居二线,静静听讲或者做着其他事情。学生体悟课堂,能够体悟到积极或者消极,这主要取决于舆论导向和课堂氛围,德国研究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其中包含两重人性学说,一重是我们个体本质,另一重是社会性本质。“人的社会性本质促使人们害怕被孤立,愿意被其他人注意和喜爱”[6]。这里说的社会性本质是“随大流”,意思是大家赞成某事时,多数人的意见造成的舆论压力,使得其他人随之附和,然而当大家反对某事时,也会由于多数人的意见施压导致其他人保持沉默以免被孤立。这种现象应用在课堂中是同样的道理,学生参与人数很多,会促使其他人纷纷举手争先发言,反之学生一个个都噤声,几乎没有人发言,其他人也不敢贸然举手,大家试图用沉默拉进距离,以免受到排挤。这种“随大流”的行为是学生体悟课堂产生的,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氛围浓郁热烈,则会积极发言;学生情绪萎靡不振,课堂氛围低迷萧条,则以沉默应对。

(四)课堂沉默:学生对抗权威的自我保护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教师被赞誉为传道受业解惑的智慧象征,更代表一种权威。“师道尊严”源自《礼记·学记》中的“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7]3,从这句话体现出要发展教育事业,关键点是尊重教师。古人所强调的“师道尊严”与今天理解的一种严格等级关系存在根本不同,然而经历封建社会讲身份、重特权的封建关系包括师徒关系却是由师生关系透射出来,部分教师会借用知识的、年龄的、家族的甚至政治的权威把控学生,使得师生关系满含等级与不平等。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师道尊严”的误读塑造了教师权威形象,在学生眼中,教师处于等级上方,师生关系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极易导致学生不满、抗拒、妥协。

“老师在课堂上讲述了一个观点,我不是很认同,但是我不能直接反对,毕竟老师就是老师,我只是学生。”

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从小接受着上课安静听讲,发言要举手,听老师的话等等思想灌输,虽然在现有年龄已经完全形成独立人格,但是还是不敢随意质疑老师权威,遇到相对立的情形,多数会进行无声的反抗,很少会在课堂中冲撞或质疑老师,多会选择沉默进行自我保护。

二、研究生课堂沉默的教育困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好的教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教师对学生影响是最直接、最深刻、最具分量的,所以对研究生课堂沉默存在影响因素,主要从教师层面来说。

(一)教师对于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忽视

课堂沉默现象之所以普遍发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忽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教师面对的是整个班级的学生,无论学生数量多还是少,教师对于学生的教授还是以整体为基准,多用讲授法,然而每个学生知识储备、学习风格等差异较大,教师兼顾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就忽视了个别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来说,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忽视实质是对学生作为人的忽视,现今的教育存在着功利主义,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面临着科研与论文的压力,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或者传授技能,大多以撰写论文、完成科研项目为目的,促使着研究生尽快领悟写作模式,发现新颖切入点,及时撰写论文,本应以提升核心素养为准的教育却使得求学生涯晦涩不安,暗而不明。教育及教师的存在不只是教会学生生存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自信豁达、通透本真、包容持恒的向上精神。学生作为独立个体,是一个生命个体,更是自由、平等的精神个体,“人之根本是自由的存在”[8],“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9]67,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是自由的、自在的,教师面对沉默现象不能消除压制或强制打断,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尊重、包容和关爱。

(二)教师对于课堂沉默视而不见

教师站立于讲台或端坐于椅子,把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能尽收眼底,教师的眼神、表情、语言、肢体动作都给学生强度不一的注意信号,以眼神的信号最为强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课堂教学或者师生互动时,二者目光总会不期而遇,灵感的碰撞会在这个过程中生成,一方面教师能从学生眼神中读出学习状况和内心状态:茫然的眼神反映出不解;空洞的眼神体现着脱离课堂之外;热情的眼神彰显沉浸;冷漠的眼神则折射出不满。另一方面,学生会通过教师的目光感受教师的思绪状态,同时会借助眼神向教师表情达意。可以说目光传递表达出的情感是沉默中流放出的异彩,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不过这些情况是发生在目光相接中,有很多情况下学生并不抬头。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发现学生沉默的现象,并不直接改变策略消解沉默,而是一味去完成教学任务,不管学生听或者不听,只要完成授课内容就行,长此以往教师看待学生沉默就习以为常,不加以指正任其发展恶化,学生沉默会导致教师授课缺少动力,教师缺少动力就更加懈怠,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的课堂寂寂无声,教师一枝独秀。

(三)教师惯常思维的限制

教师惯常思维之一是要求学生静听,很少会有教师会在讲课途中允许学生贸然打断并发表言论,多数教师则要求学生安静听讲,等自己所讲授内容达到预期目标,才会把课堂交给学生,要求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或者提出质疑,然而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已经有所消磨,整体状态不佳。当然,目前有许多教师意识到现行教学方式欠妥,着手改变上课方式,以期提高课堂活跃程度,但是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活跃度,却走入另一个极端,教师没有深入区分学生处于积极还是消极沉默,就贸然加快教学进程,不留思考时间催促学生回答或者强行打断学生沉浸状态,这些错误的沉默观反而使情况更加恶化。

教师惯常思维之二是教师掌握话语权,课堂中学生数量上相对占有优势,但是话语权却处于弱势,虽然目前有学者倡导把话语权的另一半交给学生,提倡师生间话语权平等,但是就算在研究生阶段,学生也没有绝对的话语权,发不发言主要在于教师是否首肯以及教师褒贬态度,学生发言时,如若教师表示赞扬、认同,会提高学生发言频率,但如果教师表现出不满意或者不耐烦,学生回答问题的频率会下降,沉默人数会增多。

教师惯常思维之三是提问需要学生回答,从苏格拉底以“诘问”著称开始,语言雄辩就沉浸在西方传统中,说话不仅展现个人魅力还体现个体的一种权力。在当前对话教学中,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范式展开互动。法国学者安德烈·焦尔当提出“学习就是与他人对质、就是自我表达、就是辩论”,这一系列话语参与的过程,就是学习体会“意义炼制和思维快乐”、“走向深度理解”的过程[10] 79-87。所以教师深知对话教学对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重要作用,由此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需要学生作出反应予以回答,然而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不尽相同,课堂发言也要有言可发,除了知识还要有口头表达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审时度势,给与学生缓冲的时间,用语音引导语言,用智慧引领智慧,对于有些不必要回答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

(四)教师主观意识的压迫

对于给研究生授课的教师,多数在相关领域都有丰硕成果,会有特定研究领域和方向,强大的理论背景,所以教师授课常会先入为主的讲授自己熟知的理论知识,而研究生作为学术研究的初学者,没有十分精深广博的知识储备,也没有精确明显的研究路向,教师教授学生时,会有意无意向学生传达自己的研究领域,虽然不是刻意要求学生必须识记理解自己的研究内容,但或多或少会有主观性代入的压力,使得学生不由自主的关注教师研究领域。有部分教师会在学生质疑其理论时,采取大篇幅论述去说服学生,或者以教师特有的沉默回应学生,这就使得学生面对教师时自然而然选择沉默。

三、对研究生课堂沉默的教育思考

(一)体会人性本质,时刻尊重学生

德国学者荷尔德林写过这样一句诗“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在大地上”[11]467。深情的把诗与人生结合在一起,用富含诗意的笔墨撰写人性的真谛,具体来说人生充满碌碌,在物欲纵横的时代,人们是否还保留着本真?学校被称为“象牙塔”也被称为“小社会”,教师是“蜡烛”也是“权威”,在充满劳绩的生活中,任何人都不能免俗的经历生活的考验,保持一颗本心才实属难得。教师的初心是什么?教师的初心是教书育人,教的是知识,育的是品质。在名利场、功利场走一遭的教师更多倾向评职称、搞科研、谋晋升,被功名利禄蒙蔽了双眼,内在灵性越来越少,对人性体悟越来越偏颇。这种偏颇会导致教师不能认真备课、不会提高教学、不够关爱学生。要真正尊重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作为人这一本质,就是尊重人性,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能够主动有意识的支配自己的行为活动,沉浸与疏离课堂表明学生能够超越生命的被动,主动选择适应课堂的方式,这中间蕴含的是自由。教师的使命在于保障自由,让学生生命本性和追求得以舒展,使其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智慧的碰撞。这种保障也是一种保护,由心而发的保护,保护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形成专业化素养,以及那一颗赤子之心。审视我国研究生教育阶段,脱离了中小学的升学压力,置离于本科生的课业压力,本应是思想自由的黄金时期,却被桎梏于论文的牢笼之中,自由被牢牢的锁住,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自我生成中享受积极自由,尊重学生追去自由的权利。

(二)善于运用语言,引导学生表达

研究生的课堂沉默主要源自儒家文化等级线的社会价值观在学校环境下的展现,课堂沉默一贯被认为是学生对于教师授课的无动于衷,实则我们可以打破这种刻板,把静止的课堂看作动态灵感的碰撞,唯一缺乏的就是开启言语的“钥匙”——教师的引导,即教师用语言引导语言,让学生安心、用心、耐心用语言表达。海德格尔谈语言“唯有语言之处,才有世界”[11]314,语言所在能够描绘出整个世界,对话教学实则使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换句话来说教育是以教师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使其发生特定教育变化的活动。表达表现了“传递信息的能力、适应语境的能力、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能力”[12],教师的语言表达为学生开启交流的大门,激发学生表达欲望,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树立学生表达信心,使整个课堂焕发青春与活力。教师要让学生体会表达的教育意义,用语言阐述心中所思、所想、所感、所叹,理解学生所需,凸显语言表达背后蕴藏的教育价值。运用语言去表达是师生教育存在的方式,能够展现出学生被关注的需要,彰显师生关系的好与坏,教师要用言语去创设助于学生诉说的教育情境,包容错误、拖拉、赘述等不良表述,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三)衡量言说沉默,把握深切适度

《论语》中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具体解释为学生求学过程中努力想弄明白而又达不到,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的程度出现时,才去开导和启发他。孔子推崇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在“愤”和“悱”的过程中蕴藏着学生独立的思考,在这种积极状态中,潜藏着欲得真知不断求索的精神,渗透着沉默的智慧,这两种状态表现出沉默背后的积极价值,这是一种冥思苦想不断突破的向上精神,是脑海中先前知识与后来知识交融共生的过程,如同破茧时蝴蝶奋力舞动着翅膀,在达到顿悟之前,学生展现出极强的能动性,就需要教师把握度的存在,给与适当点拨,提供妥帖帮助,当然不能直接告知答案或者让学生继续思索。教师一方面要引领学生达到“愤”和“悱”的状态,另一方面给与“启”和“发”,旧知识不断为新知识提供基础,使得学生核心素养呈现层级式发展。而“愤”与“悱”呈现的沉默状态偏重于积极沉默,代表课堂中学生的正向状态包括思索、沉浸、融入、共鸣,学生主动领会知识要旨积极思考问题的表现,这种沉默存在于课堂合乎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规律,展现出思想的自由。在课堂中,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所持的状态并非一成不变,当对教师及教师授课内容感兴趣时,会表现的十分投入,不仅可以认真思考所学内容,还会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反之则在课堂中寂寥无声,甚至做其他的事情,投入与非投入的状态交替存在,学生精力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激情状态。所以教师要时时观察学生状态,把握言说与沉默之间的度,预留思考时间,让学生吸收消化所学习内容。

(四)注重情感交融,促进师生交往

师生交往需要建立在和谐共融的师生关系上,良好稳定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促进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教师的目标定位是成为“四有好老师”,而四有的第一有就是有仁爱之心,教师关爱学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教师平等的关爱每一个的学生却是目前极力提倡的事情,现阶段依然还有教师偏爱成绩好、表现优的学生,上课会多加提问,而对于课堂表现不积极的往往听之任之。这种不平等的对方,会导致课堂中活跃人群呈现极少数,其他人则处于沉默状态,所以教师要用自己的大爱包容每一位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往往非常喜爱公平、正义、平等待生的老师,因喜爱老师则喜爱这门课程,因喜爱这门课程则喜爱课堂发言。此外课堂中不乏一些不愿展现自我,不愿沟通交流,不愿互帮互助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情感因素、精神因素出发,寓教于乐,充分发挥教育智慧,营造适当妥帖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表扬代替惩罚,关切学生生活学习状态,消解消极沉默,使舒适的师生对话成为课堂常态,让学生开口说话。

(五)预留时间空间,还原教育意义

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认识自己,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认识你自己”,从教育方面来说,这个认识自己在于让学生认识不足、缺陷,也要让学生认识进步、成长。对于课堂中的沉默不妨看作学生认识自己的间歇,这种间歇需要时间和空间,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每一个现在都是不断过去的过去,每一个将来都是即将到来的现在,在教育时间中,要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打破机械化的时间界限,每一个未来都会有新的思想形成,教师要把学生看出动态发展变化的人。消极沉默中虽然学生状态低迷,但不代表学生脑中静止一片,大脑还是在不断活跃,只是思索着其他事情,这就需要教师用沉默或者言语把学生的思绪拉回来,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沉默都是学生大脑稍作休息的时刻,教师不要立即加以批评,应该发挥教育机智,用诙谐有趣的言语和学生交流。在教育空间中,课堂一般处于封闭状态,给人以规训状态,空间的规训化会使得课堂格式化、规范化,沉默是这种规训化状态下规避风险的表现方式,但是授课环境无法脱离封闭的教室,所以需要教师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趣味性。

(六)养成反思意识,生成教育智慧

2015年11月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大会召开,发布了一份重要教育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核心利益”的理念转变》,教育为全球共同核心利益做着不可替代的贡献,教育达到史上最高的地位。报告中提到“要关注包容性和不会产生排斥及边缘化的教育”[13]37,对于课堂来说,教师处于讲台之上,台下有许多边缘化的学生静静的坐在角落里,教师要保持对教育现象敏锐的观察,出现沉默现象时,深思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意义,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沉默现象出现时,都会有一些利于或不利于课堂的情形出现,教师要提升应对能力,把教学事件整体联系起来,引导消极沉默向积极沉默转化,精准把握课堂,善于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教师拥有教育机智,但善于处理课堂常发事件的教师才是拥有大智慧的。教师要学会对课堂时间作出艺术化的处理,拉进师生距离,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获得更多包容、支持、鼓励的学生才更能理解跟随教师的言传身教,增强积极课堂体验,提升学习动力。

猜你喜欢
研究生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