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勋克, 朱树标, 唐 明
(1. 中共昭通市委政策研究室,云南 昭通 657000;2.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十师,新疆 北屯 836000)
人才治理是我国现代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系统性工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初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治理体系,内容包括人才意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与创新、人才管理服务等方面。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就是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及人才工作、人才强国战略等的系列重要论述,加快推进人才治理现代化。
人才意识是人们对人才及其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才治理体系的基本导向,影响着人才队伍开发、建设、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
1.人才是第一资源
古往今来,人才乃兴邦之基、强国之本。“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广聚贤才,方能立国、治政、兴业。美国的建国历史虽然短暂,但其在短时间成为世界强国,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人才。“美国的立国基石是知识愿景……美国一直是思想者的摇篮。美国始于开国先贤一代人的努力,正是这些杰出的人物通过大量地对历史、哲学、法律理念的研究才有意识地塑造出一个崭新的美利坚合众国”[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实现跨越性发展,人均GDP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18年的64 644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加到2018年的28 228元[2],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飞跃。取得这些伟大成就,核心要素仍然是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3]48;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4];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3]6。总书记的重要论断,第一次将人才上升为治国理政的战略性关键性资源,凝聚了当今时代人才及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展示了我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远见卓识与非凡气魄,以及在全球人才竞争中所具有的中国自信、中国气度、中国精神,为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进人才强国[5]提供了理论指引。但也应看到,我国目前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仍有较大差距,人才队伍的整体规模、素质能力、结构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6]。放眼未来,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和战略布局,必须树牢科学前瞻的人才意识,培育形成强大的人才支撑和“高精专”的智力支持。
2.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中国梦是亿万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夙愿,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终极目标的有机统一。到建党100年时,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届时,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亚洲的财富将超过北美,中国将成为财富积累(包括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主要驱动力”[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分两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是用15年时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再用15年的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打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圆梦大业,人才为先——人才是实现中国梦最重要最关键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3]6;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3]4。梦想只有一步一步才能实现。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中国现在所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还需要更多年的高速增长才能赶上世界上最发达经济体的生活水平[7]。我国必须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门类齐全、结构优化、技专业精的宏大人才队伍,必须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人才制度体系,让各类人才的活力与潜力竞相迸发,让他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大限度贡献聪明才智。
3.人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要战略资源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这是中国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促进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全球方略。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需要应对各种挑战。首先,维持好重要双边关系稳定。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现如今面临全新的情况,美国遏制中国发展、防堵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展露无遗。世界对中美关系充满担忧:美国并不是受到中国的威胁,他们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主宰、新世界秩序的塑造者。两国爆发战争“肯定是疯狂的”——两国更可能在冷战和冷和平之间不停摇摆,这种关系可能持续20多年[8]。中美两国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美国领导人需要把认真思考和努力工作结合,从四个核心思想开始:明确重大利益、理解中国正在做什么、作好战略规划、把国内的挑战放在核心位置[7]。这个建议同样适用于中国。其次,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发挥更大效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既需要广阔的舞台,充分发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等主平台作用,广泛参与多边机构(机制)合作,又要针对经贸、安全、新兴科技、气候变化、现代教育、生态文明、网络、极地、深海、外空等领域,不断提高战略谋划、制定规则、设置议程、舆论宣传、统筹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应对上述挑战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9];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10]。
人才培养是对人进行教育、培训,努力实现“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过程。各级各类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有适切的培养标准和规范的培养路径,人方能成才,才方能有用。
1.明确人才培养标准
人才培养必须强调质量,保证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订立人才培养标准。高等学校是我国人才培养主场之一。2018年1月30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标准涵盖普通高校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既对各类专业学生提出统一要求、保障基本质量,又为专业人才培养保留足够拓展空间。此外,一些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等也订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标准,如《中国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标准》(2017)等。还有人提出,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要具备四个标准:具备正确的政治追求和理想信念、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具备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备突出的社会实践和发展能力[11]。可镜鉴的是,总书记提出好老师“四有”标准,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12];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13]。老师与干部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充分体现了人才标准所应具备的专业性、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等要素。好老师标准与好干部标准虽针对不同人群,前者侧重于“传道”,强调人格品质与知识技能;后者侧重于“躬行”,强调信念作为、担当与清廉。但两个标准是相互关联的,“躬行”先得“授业传道”,而“授业传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躬行”。综合上述各类标准,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是“传道”与“躬行”的集合,必须坚持“德、能、勤、责、廉”并重。具体说,人才培养要从“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开始,坚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作为、有纪律、有担当”的“六有”标准。
2.发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明朝朱之瑜曾言,“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人才培养之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2018)强调,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我国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达1.8亿人,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比例达16%的目标,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大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以满足群众对多元化多层次美好教育的刚性需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层次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各层次教育质量提升不充分,不利于人才培养。进入新时代,大力改革优化不同层次的教育,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就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要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教育综合改革,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补短板、强弱项,竭尽全力办好发达的幼儿教育、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完善的职业教育和优质的高等教育[14];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传承文明知识、传授美德与培养大量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结合起来,努力让每一个城乡青少年都能享受更好、更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释放每个人的潜能,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15];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3]3。
3.强化实践培养人才
实践增长才干,历练铸就人才。这是全世界通行的人才培养规律。韩非曾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全球顶尖领导力发展与研究机构——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心(CCL)调查发现,优秀管理人才70%的智识来自于实践和历练,20%来自指导,10%来自正式的培训。很多机构实施的工程项目或人才培养计划,其实质都是通过实践培养锻炼人才。我国航天领域要求型号研制队伍中35岁以下年轻人要占到三分之一以上,老一代航天工作者言传身教,不断培养和锻炼中青年骨干[16],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重大人才计划,是实践培养人才的经典案例。当前我国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大短板是学生实践环节太少,理论与实践分离,到单位后需要很长时间适应工作——这也是一部分青年学生“毕业就失业”的原因之一。培养大量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更多地强化实践学习——可以借鉴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做法,通过实践措施唤醒和激发人才的成长意愿,加速人才培养过程:一是帮助员工了解机构(不论机关、事业单位或企业)的职责与发展方向;二是帮助员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尽量消除员工自我认知的盲区;三是鼓励支持员工设定职业发展计划;四是提供有效辅导,支持员工实现职业发展计划。这些措施既能够帮助员工更好融入机构文化,也能有效快捷培养人才。经过适当的实践锻炼,“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17]。
4.注重终身学习
现代人才学的“蓄电池理论”认为,人才若蓄电池,只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充电,才能不间断持续地释放能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是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是21世纪围绕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的支柱①。终身学习就是“持续的充电”。当今时代,拥抱新技术,离不开终身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得益于“深度学习”,即模拟人脑结构建立大规模神经网络,在充沛的数据支持下,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训练来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18]。终身学习在中国有悠久深厚的传统。在远古时代,孔子主张“学而不已,阖棺乃止”——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的队伍里面也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并提倡和开展学习运动。邓小平在1980年代也“提倡学习”“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搞学习运动”“引导大家读点书”。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并把“增强学习本领”作为增强“八个执政本领”的首选;全国各地普遍建立“终身学习网”。这些都是对终身学习最有力的注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19]。事实上,中国做一个学习大国,除了永无止境学习人工智能等“高大上”的科学技术与工程,以及党政干部大兴学习之风外,其余各级各类人才都坚持终身学习也是题中之义。
人才以用为本,既要恰当使用,又要有效使用,直至堪当大用。“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2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各类人才,重点发挥高端人才、青年人才和海外人才的作用。
1.用活用好各类人才
充分发挥好各类人才的作用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要旨和最终目标。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的人才类别包括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截至2015年,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75亿人,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5.5%;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42.4%[21]。推进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核心是用足用好六大类人才。一方面,要量才授职,充分发掘各类既有人才的潜能,用其所长避其短,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才智去谋事、去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另一方面,要以事择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度引进、培育和使用新兴人才,坚持“人岗适配”,用当其位,把各类人才放到最适宜的岗位上,实现才尽其用。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需要,要有的放矢,重点使用好相关人才:首先要用好科学家,重点是科技人员,还要用好企业家,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3]39;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22];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23]。
2.造就使用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是指具有过硬专业技能,或具有丰富管理经验,或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人才,处于人才队伍金字塔的塔尖。他们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各国正大力开发引进高端人才,以期在新的全球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赢得发展先机。我国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5],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重大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严重不足,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很多领域尚处在世界科技创新的“跟跑”地位[24];2020年,我国高技能人才缺口2 200万人。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格局,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亟需大量的高端人才。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站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同一起跑线上,要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我们最缺的人才,如首席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世界级科技大师、风险投资企业家等[3]39;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3]39;加快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25],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站在行业科技前沿,涵盖经济社会主要领域和关键岗位的高层次人才。要切实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我国的科技研发与制造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与战略规划能力,快速高效构筑国家核心竞争优势。要在产业结构及区域分布上合理配置高层次人才,统筹解决这些人才无序流动、“中西部危机”和“东北部困境”、人才争夺战等问题。
3.放手使用青年人才
青年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未来先锋,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目前,我国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占党政人才总数的62.7%,占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数的78.6%,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78.9%[26],青年高技能人才、青年农村实用人才、青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数量快速增、规模庞大。然而,我国青年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高层次创新人才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中国科协2016年调研结果显示,科技领军人才中40岁以下者例仅占15.9%;青年人才区域分布、行业分布不均衡,一些领域还存在人才断层、新老交替“青黄不接”问题;一些青年人才扎堆“短、平、快”项目,用人单位“重引进、轻使用”现象突出[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人生出彩搭建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人才要主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把服务国家拓展事业空间与抓住机遇实现人生价值结合起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国家要从战略高度更加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使用,全面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优化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积极引导青年,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27]的要求落到实处。首先,要进一步实施好青年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青年人才项目,引领青年人才奋勇创新、为国奉献。其次,要始终坚持在实践中锤炼青年人才,让更多青年人才参与到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科技项目、基础理论研究中来,不断给他们压担子,挖掘潜能、提升水平,让他们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最后,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广大青年人才项目申请难、评职称难、生活压力大等普遍性问题,充分调动全国各地青年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作出更大创新贡献。
4.大胆使用海外人才
19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引导和支持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引导海外人才为国家建设服务。《201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65.14万人,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但也要看到,我国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区域差异明显,区域间高层次人才资源差距进一步拉大;一些省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科学性不足,实施效果存疑[28];一些海外人才到中国后“水土不服”,作用难以发挥。改革开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略,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中国需要更多海外人才,开放的中国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3]35。着眼未来,要加大海外宣传推介力度,多视角向海外人才介绍中国相关行业(机构)的发展机会,打造良好雇主品牌形象。要有全球视野、抢抓机遇,始终把集聚使用留学人员、海外人才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深入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重点引进世界顶尖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强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团队引进[28]。注重实施海外人才绩效管理,切实落实好海外人才普遍关心的晋升机会、工作挑战性、薪酬福利和与同事关系等事项,充分发挥他们在原始创新创造、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学科发展、带动产业转型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3]34,引导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无可替代的智慧与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1.人才是创新发展的源泉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世界大势所趋,是发展形势所迫。2018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9 677.9亿元,连续7年(2013年以来)稳居世界第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9%,超过2017年欧盟15国平均水平(2.13%),但仍低于美国(2.79%)和日本(3.2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18),中国位居第17位;《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成长为技术超级大国(technological powerhouse),并雄心勃勃地要成为全球高新科技包括国防科技的领导者。事实上,发达国家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仍然占据明显领先优势,我国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国创新性人才整体支撑不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创新型企业家亟需发展壮大。高端科技是国之利器,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3]6。稳步有序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高新技术取代落后产能,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设计”“中国创造”,就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最大限度地支持鼓励创新创造[24]。一方面,下大力气解决创新型领军人才不足的问题,优先补牢有能力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型人才和创新领军人才不足的短板,解决好关键少数高端人才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各行各业创新实践中下大力气发现、培育、凝聚人才,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数量充足、结构优化、质量过硬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2.找准创新目标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4];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29];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30]。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我国在工业制造、信息技术、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生物医药等六大领域还存在核心技术短板。《科技日报》曾经报道我国在高速芯片、操作系统、核心算法、航空钢材等35项处于“卡脖子”状态的高端技术。中国毫不动摇地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方面,要持续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种科技行动计划,通过创新驱动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优先在事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的“卡脖子”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联动”,推进创新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必须坚持“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发展新模式。要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探索相结合,健全科技服务网络,推进创新成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为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要紧跟甚至引领科技发展最新前沿,加强前瞻性高新技术研发,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主导者;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引领世界潮流的“中国创造”和核心技术,成为新世纪世界文明的主要推动者。
3.明晰创新方法措施
创新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方向,更离不开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措施。首先,要持续稳步增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引导社会和企业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聚焦“硬科技”研究,突出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工程,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要校正创新路径,跳出以往“依附式研发”的窠臼——外国人设定好框架,中国人在框架里做优化——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多开展框架性战略性研究,多支持原创性研发,自主大胆提出“中国理论”和“中国方案”,不断迈上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科技界要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29];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3]27。其次,要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实现创新发展,需要打破技术、组织、制度边界,全力推进以人才为核心的协同创新[31]。我国有庞大的创新资源。截至 2018 年底,我国有两院院士1 60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8.2万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5 700多人;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 20.7 万人,全国累计共有2 913 万人取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32];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1万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整合这些创新资源,进一步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的协同创新,打通并融汇产、学、研、用各个环节,实现企业家、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等强强合作、协同攻关,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更多的新技术纳入国际标准,将更多的核心技术转化成为“中国智造”,打造出良性循环并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驱动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
4.强化创新支撑体系
创新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有成功的预期,也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失败甚至成为创新的常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既要“拆墙”,打破僵化体制,破除限制人才创新的条条框框,拆除各种阻碍创新及其成果运用的“围墙”;又要“建墙”,完善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法规、分配激励机制和人文条件,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为各类创新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和更加包容的创新氛围,为他们大胆创新、施展才华设置“防火墙”。一是尊重和保障科技创新自主权。要以宽松的政策最大限度调动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不以意识形态为纲,不扣帽子、不设禁区,切实做到“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动辄用行政化管理约束科学家”[3]27。二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全面落实科研人员激励计划[33],健全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通过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股权、期权、分红等多重激励引导,激发科技创新热情,充分体现并保障知识价值在分配政策中的分量。三是培育壮大技术市场。我国1984年开始建立科技成果交易的技术市场,但目前技术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充分,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完全体现。要全面落实科技部《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技术交易市场,加快形成以专业化服务为支撑、资金为纽带、政策为保障的现代技术市场,确保科技创新成果能够规范、及时进行交易,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四是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大力提倡“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群众支持创新、参与创新。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3]25。
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就要将人才及人才工作摆到更高的战略位置,全面深化人才制度改革,优化顶层设计,出台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加高效的人才政策,建构在全球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人才治理体系。
1.丰富党管人才基本内涵
党管人才是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的集中体现。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2012)指出,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包括规划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并落实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参与和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等。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3]54。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各级党委政府要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宏观决策,完善制度构架,做好协调服务,实现依靠制度管人才、多措并举育人才、千方百计引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确保人才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路线持续推进。各级人才管理部门要坚持聚才为纲、用才为本、育才为上,强化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改进人才工作方式方法,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评价人才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人才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在全社会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2.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制度
人才评价是人才治理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人才评价机制,就能形塑什么样的人才。人才激励则是要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人才潜能,让各类人才发挥最大最优效用。当前我国人才评价激励存在政府过度主导,用人单位缺乏自主权,评价导向不够合理,分配激励亟待完善等问题[34]。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探索完善业绩考核、能力测评、同业评议、资格考试等有机结合的人才评价方法,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强化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全面客观地评价人才及其创新成果。要破除论资排辈和头衔崇拜,改革职业资格管理和评选表彰制度,切实做到“人才评价机制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资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3]48;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3]30。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加灵活的与市场接轨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符合市场规律的多元化利益分配机制,健全以实现自我价值为核心的竞争激励机制,以人文关怀为主的感情激励机制,以权益保障为主的民主参与激励机制,努力形成鼓励创业、支持创新、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有成就感、有获得感。
3.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人才治理归根到底是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培育人才制度优势,促进人才发展。当前我国人才管理体制还有一些问题亟待破题破解,例如引进单位对人才的编制与身份、人员结构比例、工资总额限制、重引进轻使用“一引了之”;引进人才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不到位,人才管理机构职能交叉问题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政策,手脚还要放开一些;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3]48。因此,建设人才强国必须下大力气推进人才制度改革,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首先,要转变观念,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构建以“为人才服务”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突出强调充分保障各类人才的就业与创新自主权,为其搭建工作平台,放手让各类人才无障碍大展身手、干事创业。其次,赋予用人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收入分配改革、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引导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引才用才机制,打破人事管理的条条框框,放手让用人单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各级各类人才,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高效配置。再次,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以全球视野建立多元化人才流通渠道,支持各级各类人才能够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之间,以及国际国内、城市乡村、东部西部跨地区跨领域有序顺畅流动。切实落实好人才创新创业服务、落户、出入境、子女入学、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最后,优化人才治理机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一口上下”的人才管理格局。引导经营性与公益性人才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实现人才管理服务由“单打独斗”向“群策群力”转变。
4.建构宽松人才发展环境
“良禽择木而栖”。人才发展环境是影响人才竞争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人才大战”方兴未艾,各地频频跟风比拼人才工程、人才“帽子”、“抢人”大战等现象持续火爆,但“留不住人才”、“人才没有发挥作用”、人才浪费等问题在很多地方也同样突出。人才发展环境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总书记强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3]53;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心底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营造宽松环境,提供广阔平台[3]56。建构宽松人才发展环境要从不同的维度着力。一要充分考虑区域与产业发展特色,建立人才与产业、人才与环境、人才与社会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发展的生态链[35],搭建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平台载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要进一步形塑好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的政策环境,真正做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3]26。三要进一步净化各级各类人才创新有舞台、创业有土壤、产学研融合有渠道的工作环境。四要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体现价值,人皆成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五要坚持法治思维,加强人才立法,加快建立人才治理法律法规体系,为培育、集聚、使用天下英才提供法治保障。六要进一步改善为人才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全链条服务的生活学习环境,更有效地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把更多人才团结、引领、凝聚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加稳健的发展。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提出“终身教育”,短短数年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隆重举行,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 终身学习是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是21世纪围绕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的支柱。(http://www.unesco.org/new/zh/education/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