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问题研究

2019-10-21 05:25
昭通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常态供给院校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一、新常态下我国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

(一)新常态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判断,即中国经济社会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新常态。所谓新常态,是指经济形势转向而且平稳维持在较高层面的一种新状态,其本质在于提质增效。[1]经济结构决定教育结构,新常态下,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就业结构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作为高技能型人才供给端的高职教育必须尽快推行结构性改革,以企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促进劳动力供给端同需求端良性互动,以此提高高职人才供给的质量与效率。[2]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要与经济转型升级相耦合,在拓展高职教育供给机制新形态的基础之上,创新高职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此确保高职教育的系统化、效用化与精准化。

(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

十九大报告指出,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迫切要求。[3]新常态下,为把握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交汇形成的改革机遇,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了“中国制造2 025”新兴战略规划,旨在通过构建以制造业为主体、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带动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此外,国家“十三五”规划强调,为维持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企业必须在充分尊重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改变以往粗放型增长模式,整合并优化产业结构现状,以促进未来经济可持续良性增长。

(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由于供给结构难以匹配需求结构,导致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足,如何改善供需结构错配现象是促进现阶段经济增速的主要途径。因此,作为经济结构转型所需人力资源的供给主体,高职教育理应顺势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教育“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加快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首先,要将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对接,将产教融合理念切实落实到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上来;其次,应深入贯彻理实一体化培养机制,构建学校内部培养系统和社会外部支持系统相联合的新型高职教育生态系统;最后,还应通过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等形式,加强东中西部地区高职学校的交流合作,以此推动高职教育行业性、综合性与区域性的联动建设,实现我国由“民工大国”向“职教大国”、“技工大国”转变。

二、新常态下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高职教育规模稳定增长

图1是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发展规模对比图。由图可知,近年来我国本科院校数逐年下降,但高职院校数却维持缓慢增长趋势,2017年高职院校数更是高达1 388所,比同年本科院校高出259所。此外,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在校生数与同时期本科在校生数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但近年来也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2011年全国高职教育在校生数约为959万人,到2017年增加至1 105万人,同比增长15.22%。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以增速换挡、转型升级为首要特征的新常态,市场对劳动力的技能素质需求逐渐变化和高移,致使国家和社会各届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未来我国高职教育规模会维持稳定增长,以便于提供更充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图1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

(二)高职教育办学条件有待提高

图2为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办学条件对比图。首先,从影响高职教育硬实力的财政经费投入来看,2011年高职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为0.49亿元,2017年增加到1.15亿元,增量为0.66亿元,总体增长情况较为平稳。对比同时期本科教育财政经费,2011年其财政经费投入便达到2.41亿元,2017年更是增长到5.05亿元,涨幅达2.64亿元,是高职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增量的4倍。政府财政经费的投入不足是高职教育办学硬件设施短缺的重要原因。其次,从影响高职教育软实力的专任教师数来看,2011年至2016年,高职教育专任教师数呈缓慢减少趋势,2016年仅达41万人,创历史新低。2017年,高职教育专任教师数有了一定的起伏,达48万人,但仍不足同时期本科教育专任教师数的一半。因此,新常态下国家必须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支持,促使高职教育软硬实力的同步提高。

图2 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条件

(三)高职教育就业面临挑战

图3为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就业情况对比图。一方面,从就业情况的客观表现来看,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仅在2015年有过短暂的下降。2017年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达92.1%,更是首次超过本科教育就业率0.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从就业情况的主观评价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增长态势趋同于本科教育,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二者的满意度基数仍比较低。2011年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仅为44%,2017年高职教育就业满意度也只增长到65%。对此,麦可思研究院做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根结在于,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充分享受到高职教育带来的便利与价值。比如说,由于现阶段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未与产业经济结构转型相匹配,导致市场对高职教育培育出来的人才认可度较低。高职教育供给结构问题亟待解决。

图3 我国高职教育的就业情况

三、新常态下我国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政府统筹规划责任未落实

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专属法律法规体系亟待构建完善。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法规政策常与中职教育并行,低估了高职教育在高素质技术人才供给中的重要作用,促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远低于同属高等教育领域的本科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强调,高职教育应在保证人才供给质量的同时扩大人才供给规模,以此缓解新常态下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据统计,2018年我国高职教育在校生规模为1 134万人,同2020年目标规划的1 480万人存在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教育十三五规划”指出,为提高我国高级工匠人才的储备,高职教育要完善教育培训基地条件,建成一批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高水平职业学校。然而,现阶段我国对高职教育财政经费方面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高职教育自身经费筹措机制也不能满足于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为吸引外界资金支持,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导致其办学质量下降,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逐渐减少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支持,形成高职教育投资恶性循环。

(二)高职教育社会吸引力不足

长久以来,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存在一定的思想偏见,并未将其归置为高等教育范畴,而是将其看作是档次较低的“次等教育”,高职教育边缘化成为常态。在这种错误观念的长期引导下,高职教育结构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部分高职院校为增强其社会吸引力,盲目照搬本科教育人才供给模式,违背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初衷,培育出来的学生与市场需求不对接,就业形势严峻。此外,将社会分工的垂直性应用于对教育等级的划分,是一种极其不公平的教育观念,这会极大降低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正如职教中心主任姜大源学者所述,划分教育层次应首先确定社会分工的横向维度,其次才能在相应教育类型内进行等级划分。不同的教育类型拥有相应的层次是教育公平的价值依归。最后,高职教育社会吸引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高职教育学历地位的升格,还应切实展现在职业资格的认证上。[4]因为仅仅通过学历上的升格,是无法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对职业资格复杂化、高级化的需求。因此,如何通过优化不同类别但相同价值的教育路径,让高职教育人才享有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同等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是一项迫在眉睫的改革任务。[5]

(三)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新常态下,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是提升高职教育人才供给质量的重要举措。所谓校企合作,其本质是指校企双方通过资源共享等手段来改善教育服务,以此解决企业发展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失衡问题。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仍处在初级阶段,并未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结构调整中发挥预期效用,究其原因在于校企双方对合作的认知存在误区,致使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体系质量及效率整体偏低。[6]一方面,高职院校忽视企业先进理念、技术及人员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塑造作用,过分重视企业的物质投入,极少主动邀请企业专业人士参与院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具体教学活动,由此导致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企业发展实际所需脱节,企业投入成本入不敷出,参与办学积极性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过于单一,其仅重视对高职院校物质资源的投入,较少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具体活动,与高职院校的文化交流不足,共同参与研发的项目较少,极大降低了高技能型人才供给的精准性。此外,企业还缺乏战略性思维,过分重视短期投资回报率,忽视了校企合作对于企业发展所需人力资本的长期累积作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低下

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外延式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供给体系的内涵式发展。一是专业同质化严重。当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盲目向普通高等院校看齐,忽视职业办学特性,导致院校专业结构与企业产业结构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二是课程体系缺乏实用性与前沿性。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供给体系与行业需求标准不吻合,且其课程内容也不能及时反映现代科技的发展,“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欠缺与“素质项目”课程开发的短缺,致使高职人才的整体素养满足不了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三是“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且教学能力不均衡。一方面,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招聘多以硕士、博士等高等学院型人才为主,由于缺乏企业长期工作经验 ,该类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操作教学能力薄弱;[7]另一方面,虽然企业中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员实践操作能力丰富, 但由于其学历不达教师招聘硬性指标,且缺乏系统性的课堂讲学培训,而无法引进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工作,这些都极大程度限制了“双师型”教师规模的扩充与理实教学能力的均衡化。

(五)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首先,我国缺乏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相关制度,各高职院校质量年报的内容较过于宽泛,具有实际监测意义的数据资料匮乏,导致其不能准确有效地反映各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其次,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评价主体过于单一,主要为各高校院校本身,社会及第三方机构的参与度较低。评价主体的不完善导致各高职院校质量评价结果缺乏真实性、客观性与准确性,难以补充参考并有效指导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此外,由于高职教育人才供给周期长,且缺乏有效的外部评估与约束机制,导致高职院校管理效率滞后,教育决策及管理失误带来的不良后果难以获得及时反馈,部分高职院校违规行为滋生蔓延。[8]最后,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标准也有待优化。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高职教育质量的评价仍过分围绕学生的职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对学生职业素养与道德情操的培养。这种“成才”但未必“成人”式教育,不仅偏离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初衷,更彻底违背了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本质。

四、新常态下我国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对策思考

(一)落实政府统筹发展高职教育的责任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升级引致的对高技能型人才的缺失,倒逼作为一线技术人才供给源头的高职教育进行结构性改革,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理应落实其统筹规划的主导责任。一方面,政府应明确自身供给职能,确保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一是要尽快构建高职教育专属法律法规体系,并依据高职教育各阶段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制定相匹配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与执行条例,在政策制度上保障高职教育可持续良性发展。[9]另一方面,政府应在加强财政经费支持的基础上,完善高职教育自身经费筹措机制。一是要逐步完善现代化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与分配保障体系,根据高职教育学生的生均经费需求,调整提升高职教育经费占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二是要加大对落后地区高职教育的精准经费供给,实现高职教育的全域协调发展;三是要打破以政府为绝对中心的经费供给格局,通过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吸引企业等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方共同办学,共同分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本。

(二)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结构的紊乱会破坏社会秩序的动态平衡。因此,为解决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供给结构失衡问题,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为实现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对等关系,一方面,要打破当前教育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利益壁垒”,以社会分工的水平维度划分教育类型,让受教育者可根据自身个性特点,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教育类型;另一方面,要提高普职校际间的流通灵活性,例如,高职学生可通过考试等审核方式,自主进入同级或者高一级别的普通教育层次,以此拓宽高职教育的广度。其次,为打破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阶段壁垒”,政府应在保证中职、高职教育的基础之上,增设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本科、研究生及以上教育的学校或专业,为有升学意愿的职教学生提供广阔的上升空间,这对完善职业教育层次体系、拓展职业教育深度、培养特色大国工匠等都具有非凡的意义。[10]最后,还应广泛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支持高职教育人才凭借职业技能提升工资待遇,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三)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

为实现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双方的长效合作,亟需确立学校与企业的双主体育人地位,将二者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以求实现供需两端的共同发力。首先,高职院校应定期邀请企业优秀技术型骨干进校为老师和学生授课,将企业应对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变革实施的有效措施引入到具体实践教学中,增强高职人才供给对社会经济转型的提前适应性;其次,企业应增加材料设备、项目资金等物质资源投入,并通过将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同行业所需相结合,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最后,校企双方应合力构建合作平台。一方面,准确把握“互联网+”提供的新契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融通各专业、各领域、各区域间的信息资源,遴选出一大批高职教育在线精品课程,使高职学生享受到成本低廉的线上教育,而这也从源头上降低了高职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与浪费,提升了高职教育的供给效率。[11]另一方面,平台还应积极与国内外相关类型大学进行合作办学,通过交流互换、学分证书相互认证等措施,促进高职教育人才的先进化与国际化。

(四)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

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提升主要依靠专业、课程以及教师这三重结构的优化。首先,院校专业结构要与区域产业结构准确对接。一要取缔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符的落后专业;二要整合高职院校校际间的同质化专业;三要围绕地方支柱产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专业;四要准确把握现代科技发展新局势,合理开拓专业新方向。其次,院校课程设置要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一要在处理好实践课与理论课衔接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并针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单独增设实践课;[12]二要主动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将现时岗位任职要求与课程标准相统一,增强课程内容的规范性、效用性与时代性。最后,院校要逐渐提升“双师型”教师的规模与质量。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将企业工作经验作为教师引进的必要条件, 在面试过程中既要考察应聘者的教育教学能力, 也要考核其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依托科研开发、项目合作等产教融合方式,引进企业内部一线技术骨干人才进校讲学,从源头上提高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与区域经济产业所需匠才的联合度。

(五)完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对高职教育评价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与标准。首先,应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引导高职教育评价方向由注重“选拔”转向重视“改进与发展”。一是使高职学生在评价时明确自己的优势,并及时补齐自己的短板;二是使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获取更多有关于评价对象的数据信息,以便改善后期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将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结果与政府经费支持相结合,采用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教育质量评估权,并将每次评估的结果进行汇总上交给国家高职教育管理委员会。只有在评价过程中表现优秀且改进态度良好的院校才有资格申请政府经费支持,这极大缓冲了政府与高校在教育经费拨款中的矛盾,也提高了高校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使第三方评估变成教育资源配置的新主体。[13]最后,应树立“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评价标准,重视对学生从业资格与就业素养的培养,将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作为高职教育评价的最终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差异化的方式进行教育质量评估,以顺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猜你喜欢
常态供给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