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俐仲,徐春志,方 英,张 海,陈 红,袁翠霞,杨 峰
(1.贵阳市草地站,贵州 贵阳 550081;2.贵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81)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患病动物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舌面、唇、鼻镜、蹄叉、乳头等部位发生水泡,破溃形成烂斑,蹄痛卧地,严重者蹄壳边缘溃裂或出现脱壳症状。该病在易感动物中发病率可达100%,并形成大范围流行[1],严重影响畜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带来政治影响,素有“政治经济病”之称[2]。由于FMD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3],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口蹄疫病毒共有7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反应,口蹄疫病毒的血清型与流行地域存在密切关系,我国发生的口蹄疫疫情中,已经证实畜群主要遭受O型和A型流行毒株的侵袭[4]。为有效控制口蹄疫的发生与流行,目前国内主要采取给易感动物接种疫苗的措施,而疫苗免疫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口蹄疫的控制效果。为此,笔者开展了猪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测定及其O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旨在探索一套合理的免疫程序,以指导贵阳市养猪场口蹄疫的防控工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1.1 试验动物 2017年10月16日至2018年5月18日,分别选取贵阳富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A猪场)和贵阳台农种养殖有限公司(B猪场)同一栏舍刚分娩的仔猪各100头,分成4个组,即A1、A2、B1、B2,每组50头。A1和B1组用于测定母源抗体,A2和B2组用于测定疫苗免疫抗体,每次试验每组各随机选取40头采集样本待检。
1.1.2 疫苗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MYA98/BY/2010株)购自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P170510J。
1.1.3 检测试剂盒 猪O型口蹄疫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170403。
1.2.1 猪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动态测定 新生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进行第1次采血,以后7、14、21、28、35、42、49 日龄采血分离血清,进行 O 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判定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2 猪群首次免疫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测定 试验猪群首次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后7、14、21、28、35、42、49 d采血分离血清,进行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疫苗免疫剂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1.2.3 猪群二次免疫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测定 试验猪群二次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后7、14、21、28、40、60、90、120 d采血分离血清,进行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疫苗免疫剂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表1检测结果表明,新生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具有一定的口蹄疫抗体保护水平,但抗体保护率较低,达不到保护水平;而吃初乳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7日龄达到高峰,平均为85.0%,随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一直持续到28日龄,35日龄后抗体水平迅速降低,至42日龄回落近临界值。
表1 猪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动态检测结果 %
由于母源抗体水平过高会干扰疫苗免疫效果,因此,应该在母源抗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猪群进行首次免疫。根据上述对仔猪母源抗体水平测定结果,42日龄时平均抗体水平接近临界值,本试验选择40日龄时进行首次免疫,首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检测结果见表2。表2检测结果表明,仔猪群40日龄首免后抗体保护水平有所上升,首免后28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但抗体保护水平不高,平均抗体保护率为78.75%,42~49 d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
表2 猪群首次免疫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检测结果 %
经分析猪群首次免疫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检测结果,将猪群二次免疫时间确定为首免后45 d进行,二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检测结果见表3。表3检测结果表明,猪群85日龄二次免疫后抗体保护水平迅速上升,二次免疫后21~28 d抗体保护水平达到高峰,随后缓慢下降,但一直能够达到保护水平,直至二次免疫后120 d抗体保护水平回落近临界值。
表3 猪群二次免疫抗体水平消长动态检测结果 %
3.1 通过对仔猪母源抗体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生仔猪未吃初乳前具有较低的抗体保护水平,这说明在妊娠期间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了部分母源抗体。吃初乳后抗体迅速上升,7日龄达到高峰,随后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一直持续到28日龄,35日龄后抗体水平迅速降低,至42日龄回落近临界值,这说明母乳是仔猪获得高质量母源抗体的主要途径,由于规模化猪场通常在30日龄断乳,于是断乳后母源抗体迅速下降。
3.2 仔猪群首次免疫后抗体保护水平虽有上升,但平均抗体保护水平不高,而二次免疫后抗体保护水平迅速上升,并长时间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这是由于首免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能在短期内中和大量抗原,但与抗原的结合力较弱,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因此建议首免后45 d进行加强免疫。
3.3 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综合防控与净化研究项目课题组考虑到不同猪场的饲养管理条件有所不同,因此选择了2个规模化程度较高猪场的猪群作为本次研究的试验动物,通过对2个试验猪场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不显著,确保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 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是预防猪口蹄疫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探索一套适合于贵阳市规模化猪场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程序,以指导贵阳市规模化猪场口蹄疫的防控工作,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综合防控与净化研究项目课题组开展了上述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议免疫程序如下:仔猪40日龄首免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首免后45 d进行二免,以后每4个月加强免疫1次。此外,猪场还应该加强猪群的饲养与管理、疫苗的质量与操作以及严格引种检疫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猪场口蹄疫的发生,从而减少养猪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