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灵凤,廖运生
(江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而且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还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首要一环[1]。农林高校作为培养“三农”的专业人才基地,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把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大学生“课程思政”过程中,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农林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积极到农村创业、就业。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农林高校课程改革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一支强大的农业人才后备军。
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增强农林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提供了新素材;二是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三是能有效引进农林高校大学生专业人才就业“三农”的领域。因此,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为增强农林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提供了新素材。“课程思政”其实质并不是在高校这个平台中加设一门课程,而是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地融入课程中,由此来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这一基本的目标[2]。因此,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各门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步骤之一。进而实现从理论层面上展示农村的潜力和乡村建设的魅力,在实践层面上深入农村、感受农村,在课堂上提炼出其中所蕴含的三农情怀、历史使命、理想信念等,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树立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
第二,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农林高校大学生由于受自身评价与定位不准确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就业目标是能留在大城市、大企业、研究所或者考公务员等,而与农林高校大学生对口的农村、农场、林场、基层单位等却无人问津。因此,农林高校“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能有效引进农林高校大学生专业人才就业“三农”的领域。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专业人才队伍”[3]。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领域的意愿不高,“三农”意识不够。因此,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应通过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活动,培养农林高校大学生“三农”情怀,鼓励农林高校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去农村就业、创业,利用“互联网+”的方式与各行各业融合起来,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的现有基础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政府的正确引导为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指明方向;二是社会的大力宣传为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提供保障;三是高校的积极助力为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做好了支撑。因此,农林高校“课程思政”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的结合,从而助力并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积极服务乡村振兴。
第一,政府的正确引导为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指明方向。2017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要求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并作为教学重要内容来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将乡村振兴内容纳入教育体系[3]。通过政府对高校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引导,使农林高校更加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导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
第二,社会的大力宣传为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提供保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向往着从喧嚣的城市回到宁静的农村。那些不为人知的偏远乡村因社会的大力宣传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同时,新闻媒体所积极宣扬大学生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及其感人故事,以及评选出来的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榜样人物,让农林高校大学生们感受到了美丽乡村的魅力和榜样的力量,而且为乡村振兴战略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第三,高校的积极助力为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做好了支撑。有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助力乡村振兴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具体举措。其中,中国8所著名农林高校发起成立“全国高等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盟”的倡议,中国农业大学邀请全国50所高校农学院召开“助力精准扶贫、聚力乡村振兴”研讨会,成立“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浙江农林大学成立美丽中国设计研究院[3]等可谓典范。高校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的举措激发了农林高校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兴趣,增强了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做好了榜样支撑。
农林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加强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在“一懂两爱”人才的培育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同时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农林高校应将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融入思政课、通识课和专业课的过程中,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学农爱农。
当前,农林高校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思政课部分实验课变成了演示课甚至讲授课。教师刻意在思政课中加入乡村振兴元素,教学内容未做到与时俱进,缺乏对农林高校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上的引领。农林高校大学生由于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不强,对到乡村就业热情不高,导致大学生“学农不懂农”思想较为严重。这种现象,造成农林高校大学生不懂农业的起源及其发展脉络;不懂农业的生产特点、农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农业的分类和生产结构等农业知识[4];不关注国家出台的农业政策;不懂得如何将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到农业经营管理中等现象。因此,农林高校要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政课老师要以“懂农业”为其基本专业要求。在农业理论知识中融入生动形象的故事,通过故事讲清道理,用道理赢得农林高校大学生的认同感,用悟道的方式取代灌输教学[5],用故事的形式引领农林高校大学生加深对农业的认识,鼓励农林高校大学生及时了解、深入学习最新相关农业资讯,从而提高农林高校大学生“懂农业”的能力。
一些作为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对农村还停留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印象中,一些作为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对于现代农村的“三新”(新时尚、新风貌、新技术)了解太少[6],加上受家庭教育环境和观念的影响,这些农林高校大学生希望通过“鲤鱼跃龙门”跳出农村,这种“学农不爱农”的思想影响了农林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因此,农林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乡土情怀教育,拓展乡村振兴在通识课程中的内涵,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以“爱农村”为情怀,从思想观念上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坚定扎根农村的理想信念,从而培育农林高校大学生“爱农村”的情感。
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融入专业课的过程中,农林高校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使农林高校大学生缺乏课堂实践体验。教师忽视了大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造成农林高校大学生对农民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一部分农林高校大学生不清楚“为何学农”“怎样学农”“学农有何用”“学农有何为”[6];甚至还有一部分农林专业学生存在“学农不爱农民”、看不起“三农”职业[6]等思想问题。因此,农林高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通过实践体验提升专业技能,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树立“爱农民”意识。
农林高校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精神,“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7]。在积极发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的同时,秉承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全员融入、全过程融入、全方位融入的“课程思政”。
乡村振兴战略要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其中,“全方位”是指学校与有关的社会组织、行业、企业等各行业部门进行无缝接轨,充分利用社会育人资源,实现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育人[8]。 全方位融入是指农林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转变厌农思想。
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应帮助大学生认清世界“三农”发展的规律,了解发达国家“三农”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三农”发展的走势,使他们坚定服务“三农”的决心[9]。第一,借鉴校企结合以及产学结合的成功经验,如“太行山道路”“湖州模式”“曲周模式”等科技服务模式;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的宣传栏内增加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宣传和农业知识的介绍;第三,通过实践融入乡村振兴,让乡村成为实践基地,让有技能的农民和工人成为兼职教师。因此,农林高校通过将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使农林高校大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接受乡村振兴教育的洗礼,实现农林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要在培养大学生的全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其中,“全过程”是指学校从学生入学阶段到就业阶段的整个过程都要体现育人为本的目标[9]。全程融入是指将乡村振兴的理念融入农林高校大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加强农林高校大学生的“一懂两爱”的思想教育。
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应“进一步巩固青年大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思想基础,加强理论基础教育和实践能力锻炼,激励学生脚踏实地,真正做到懂农业、爱农业,想干事、会干事”[9]。在新生入学阶段,加强专业认知以及农情教育,培育“一懂两爱”思想。在大二阶段,开展“懂农业”教育,为农林高校大学生从事涉农工作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大三阶段,开展专业教育,让乡村振兴战略走进课堂,鼓励农林高校大学生积极参加暑期 “三下乡”实践活动以及乡村振兴调研活动。在大四阶段,通过专业实习和提供就业指导,使农林高校大学生认识到通过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在农业领域发挥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因此,农林高校“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培育乡土情怀、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意识和锻炼服务乡村振兴能力的教育活动,需要把乡村振兴教育融入农林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阶段,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三农”教育,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乡村振兴战略要全员融入“课程思政”。其中,“全员”是指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岗位上的每一名教职工都要以育德树人为目标,肩负起教学育人的重担,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三农”人才[8]。全员融入是指全体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思政”中寻找契合点,将乡村振兴与高校教育结合起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8]。在农林高校培育大学生过程中,每门课程都有应思政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的元素,做到教师人人讲乡村振兴。第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农林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性;第二,调动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乡村振兴内容的积极性,提高融入能力,实现全员融入;第三,各学科教师应在扎实的专业技能中融入农业知识,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的科研精神提高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第四,健全相应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通过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激励教师投身到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此外,家庭教育对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影响非常大,家庭应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支持孩子为实现理想而扎根基层。因此,农林高校通过将乡村振兴战略全员融入“课程思政”,使更多的力量融入乡村振兴的大舞台,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投身乡村,服务乡村振兴。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社会的大力宣传和高校的积极助力,更离不开农林高校的积极参与。农林高校应发挥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农业专业人才和农业专业技术。这不仅仅是新时代赋予农林高校的使命,更是农林高校自身发展的机遇。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课程思政”是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农林高校要借鉴其他高校改革的成功经验,创新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和途径,将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全方位融入、全程融入和全员融入的方式融入思政课、通识课和专业课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培育农林高校大学生热爱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情感,鼓励农林高校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成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