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四维四观”设计

2019-02-20 15:55孙晓玲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工匠伦理培育

孙晓玲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关注并产生影响,通常经历四个阶段:政府关注——媒体追踪报道——学界业界宏观关注——学界精细探究业界小心求证(第一第二阶段顺序可对调)。近年工匠精神研究热亦是如此。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强调工匠精神,引发媒体持续报道,继而学界业界广泛关注,研究论文纷纷涌现。以“中国知网”收录文章为观察点,本文发现,2013年前篇名或关键词中含有“工匠精神”的文章篇数为个位数,2014-2015年,从几十到百余篇,2016—2018年已井喷到数千篇。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无外此类路径。已有研究客观上促使相关各方认识到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和巨大意义。但综观而言,宏观“应然”概论性研究多,精细“实然”探究少,显得“工匠精神”不足。具体到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课的融合问题,目前多数研究重点落在两者融合的重要性上。至于“两者如何融入,从哪些方面融入”则要么一笔带过,要么缺乏系统构建。本文研究重点即在于此,希望能为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精细化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1 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课的逻辑起点

论及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课问题,逻辑起点要回答清楚:工匠精神培育为何要且能够与高职思政课相融合?笔者认为这是由工匠精神的性质、思政课的目标和高职教育的育人特色决定的。

1.1 工匠精神本质上是历史性与现代性并存的职业精神

“工匠精神”,从语言角度看,属于偏正复合词,重在“精神”,“工匠”作修饰限定之用。“精神”一词在中国古代提得最有影响的莫过于《淮南子·精神训》[1],精神相对于肉体形骸而提,与天地阴阳联系紧密,类似于灵魂。《现代汉语词典》剔除玄学宗教成分,关于精神的解释有两个:一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二是宗旨、主要的意义,[2]可以看出其与思维、情感、态度、价值意义有关。在哲学领域,认为“精神是过去事和物的记录及此记录的重演”,“精神”一定程度上是历史在人脑中精炼、镜像和传承。“工匠精神”在人类早期实质是一种“工匠的精神”,是手工匠人在专业劳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态度选择与意义追求。伴随社会发展和历史传承,各种“工匠的精神”渐渐抽象凝练为具有共性的“工匠精神”,即所有参与职业劳动的劳动者共通的职业境界,表现为对劳动的尊重与敬畏,对创造的热爱,对行业品质的执着、对最佳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的追求以及对行业声誉的珍视。笔者赞同庄西真对“工匠精神”的多维视觉观,即把工匠精神放在东西方地域内,传统与现代的时空纬度上,制造业与其他行业的本质内涵里,道德与制度的不同层次上进行理解,[3]可以看出工匠精神是一种兼具历史性和现代性、与职业劳动相关的、以价值为导向的、能产生个体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人类职业精神。

1.2 工匠精神培育在大学阶段最合适

工匠精神培育实质是一种职业价值观塑造,属于广义德育(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工匠精神可以在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中渗透,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磨练。但比照而言,在大学阶段培育最为合适,原因无外个体成长的规律性和德育目标的分层性。习近平曾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4]初级教育阶段德育侧重于基础品德的建构,高中阶段应侧重于三观的初步确立,大学阶段则重在“立德”——稳固构建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科学三观教育与政治观念的形成必须与大学生群体的现实需求及社会的现实要求相结合,最好的结合点就是职业精神素质培育。工匠精神培育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大学阶段相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能力成熟很多,学习的知识内容已进入相对专业的阶段,学生需要思考未来如何以整全的人面向社会,参与劳动生产,社会对他们亦持“准劳动者”的期望,工匠精神因此成为他们必须思考和锻造的职业精神,其培育若在专业教育尚未开展的基础教育阶段去系统开展,不可想象,在大学毕业后再去系统培训,则不太现实。[5]

1.3 思政课可以而且能够成为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平台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适合将职业精神塑造做足。高职生不到三年就面向职场,很多在中小企业生产和服务一线。通常大型单位在员工培训方面会细致耐心一些,而不少中小企业只是明确一下规矩,就要员工达到敬业标准。近年来,麦可思公司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调查数据也反映了企业的这种需要,这给高职院校出了不小的难题。高职专业课程训练紧张,人文通识课程有限,除在社团活动或学生会活动中加强工匠精神熏陶(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一块,但不在本文探究范围)外,若要增设工匠精神培育课,基本不现实,只能选择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现有课程体系中,思政课无疑是最合适的,原因是两者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立德树人”,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提升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综合素质。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容易使人产生一切劳动和服务皆因被迫,工作仅是谋生工具的想法,这种被动认知易导致人的异化,而工匠精神是人们生产服务过程中的精神自觉,是一种不受外界压力所迫而产生的追求完美、服务他人与社会的内在动力。工匠精神培育就是通过教育手段提升人文素养,为人文理性的生长提供土壤,在潜移默化中助人认识诚实积极有创造性的劳动对于人自身及社会的意义。这与高职德育的目标一致。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6]思政教育最终要服务于社会生产发展、服务于人。高职毕业生直接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工匠精神培育与他们未来的职业素质直接关联。从国家层面上说,“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拥有一支庞大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队伍。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德育教育无疑提升了高职德育的针对性。

2 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四大维度

价值观塑造、“立德树人”是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课教育的共同目标,其核心关照是人。工匠精神的主体是工匠,“工匠”的一般属性是人,特殊属性是行业成员。因此工匠精神培育既是对个体的思想教育,也是对行业从业者的特定规范与要求培育。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社会关系总体主要是围绕“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即:个人与自身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个人与国家关系。相对于“个人与自身关系”的私密性、“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政治性,工匠精神主要与社会劳动相联,因此,“个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主导性,本文将这层关系细分成内外两维。由此,形成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四大维度。

2.1 价值之维

个体是人的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个体的大学生,不可避免会追问“这个世界会更好吗?这个社会会更好吗?我会更好吗?”这三重追问,实属唯物哲学要回答的几大难题:如何更好地认识人类世界?如果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认识人类自己。以这三个问题进入大学生思考领域的先后顺序和频次衡量,“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如何让自己更好地生活”自然是思考最多的,其实质是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叩问。思政课针对这些设置了一些内容,比如人生与理想、人生观与人生价值、个体身心和谐、个人道德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方向指导意义。若把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以上章节,就容易让理论落地,学生会觉得自己不仅是在抽象地进行形而上的哲思,而且是在实实在在地审视: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参与社会劳动?社会劳动于我有怎样的意义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个体与自身关系的思考维度,表面上是思考工作与自身的关系,实质可以帮助学生从个人价值实现的高度理解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一定程度上阻断大学生对工作庸俗或被动的理解,防止劳动的异化和对自身价值认识的错位。

2.2 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两大维度——伦理之维和契约之维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起源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用以表达人与人之间基于主体的能动活动构建的关系形态,是个人彼此发生的联系和关系的总和。[8]它既是个人谋生的基本单位,也是人的全面关系和幸福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一个种的全部特征、种的类特征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征就是自由自觉的劳动。”

劳动是生产、交流、碰撞、沟通、协商、妥协的过程,协调矛盾冲突,合理分配利益,构建良好关系,成为必须。纵观人类发展史,劳动先后主要构建了人的两大类关系:亲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亲缘关系以血缘、亲情为中心,在中国传统“家国天下”观念影响下,氏族、家族、宗族、村舍、国家这些社会单位构成了亲缘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业缘关系以“物”为中心,在交换日益发达的工业化、商品化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之间因为不同的劳动形式和专业分工,分属不同的职业,产生交换劳动成果的必要,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业缘关系。[9]亲缘关系主要靠血亲尊长的身份权威和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来维系,表现为约定俗成的伦理道德;与亲缘关系强调身份和情感不同,业缘关系尽管也是人际社会关系,身份和情感因素不可缺少,但是它主要发生在陌生人或无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社会对人的过度依赖,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的力量主要在外部,即社会契约关系,而契约关系依赖规矩与制度,依赖强制力保护,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而以国家权力为依托的行为规范不是别的,正是法律规范。道德和法律这两类规范,是思政课关注的核心要素,工匠精神培育沿着这两大维度融入进去,切中要害。

2.2.1 伦理之维

上文提到,道德和法律属思政课核心,那么为何这节小标题用“伦理”呢?“伦理”与“道德”常常混用,两者实则有别。“伦理”中的“伦”在中文中指“辈”,引申为以亲缘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理”即“纹理”,引申为事物的必然规律,“伦理”即“人际关系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道德”中的“道”即道路,类似于“理”,“德”即“得”,从“道”到“德”就是按照某种规矩行事就有所得,“道德”意思是应该如何的规范。从词义的解析中可以看出“伦理”包含“道德”,道德更为内在、主观和个体,是一种自主的内心选择,而包含“道德”的“伦理”是更高层次上的客观和主观的统一。[10]

与基础德育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相比,高级阶段的德育应该有一个对德性的更高辨析和理解,不仅要追求个人品质方面的提升,还需要对复杂社会关系的客观状况和规律有基本把握,而这些均要上升到伦理层面。具体到职业劳动,学生自然需要了解并体悟职业道德,思考自己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职业领域内所追求的“善”和“美”,但他们更需要了解,对职业人,社会客观上有何要求,行业又有何规范。了解这些规范后他还需要从主观领域内思考自己该如何理顺与同事、领导、服务对象、整个行业的关系,才能将工作和契约履行“适当”“合适”“合宜”。相比于道德层面的善恶判断,伦理层面的渗透无疑可以提升学生对自我职业身份的认知与定位。当前思政课重视职业道德,但对职业伦理很少提及。在笔者看来,这点需要纠正。将职业伦理引入思政教育,不仅能丰富思政课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而且有助于工匠精神培育的可实践性。

2.2.2 契约之维

法律与制度是社会规则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业缘社会关系的规则约定,又是国家与集体意志的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生、契约与奖惩共生是其重要的特色。现代工匠劳动已不同于过去的私人作坊模式,基本都建立在雇佣与交换基础之上。雇佣与交换实质是契约的缔结、履行和实现的过程,这里面涉及双方在平等的个人自由意志基础上对权利与义务的确认,其核心特征在于它的契约性,这和法律的契约特性相当吻合。高职院校课程包含法治观的教育,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课法治观环节是非常自然而合乎情理的。

加强高职契约理性的教育,有两方面功效。一是有助于学生理解职业劳动关系与亲缘关系的区别,避免将工作关系和家庭熟人亲情关系混为一谈,明确自身角色与权责。二是法律意识有助于保护劳动过程中的契约关系,为大学生职业潜能的充分发挥扫清外在障碍,从而更加专注于产品与服务本身,有利工匠品质的呈现。

2.3 公民之维

工匠精神的培育应该而且必须上升到个体与国家关系维度。首先,个体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个体的精神提升就是国家软实力的壮大。无论理想主义者如何展开想象,中国近代百年苦难史、持续多年的欧洲难民危机均证明了个体与世界关系的脆弱性,国家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构成单元,个体相对于国家,其身份就是公民,公民与国家之间是荣损与共的关系。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也是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教育过程。

其次,工匠精神是国家复兴的重要法宝。曾经持续多个世纪的“东方热”不仅是因为中国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更是因为中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物质精品,它们是古代杰出工匠的劳动成果,更是中国的国家形象。西方工业化快步发展的时期,正是中国工匠精神衰微的阶段,今天正视历史与现状,再次复兴并创新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思政课若单纯讲述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公民对国家的责任与义务,容易落入空乏说教的窠巢,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进去,可以很好化解这种紧张关系,学生比较容易获得自我劳动在国家层次上的意义,职业劳动自觉性和自豪感自然而生。

3 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内涵模块

顺着上文的“四维”设计,思政课教师需要联系现实,整合相关内容,形成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程的系统内容模块,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开展。

3.1 价值观模块

要想在个体价值维度烙下工匠精神印迹,思政课在理论方面需要讲明两方面内容。第一,人生目的、价值、意义与职业劳动之间的关系。教师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的本质;人类历史上,劳动如何实现从被鄙视到受尊敬的转变;劳动与职业在个体自我实现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第二,理想与职业选择。理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引领角色,事关个人价值实现和评价。职业理想相对其他类型的理想,更是受关注的核心。大学生该如何选择个人职业,职业理想的促进因素和制约条件分别有哪些,对理想职业应持何种态度和期望,职业理想该如何实现,职业理想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均指向用科学的理想成就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除了理论,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调查与思考:如何评判“啃老族”“待机族”等不就业或慢就业群体的现实无奈与价值偏差;平凡职业和伟大事业之间的关系;小员工与大老板的人生价值该如何认定;让理想出彩,除持之以恒,还有什么好办法等等。目的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挑战中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确定人生与事业的方向与目标。

3.2 伦理观模块

在培育工匠伦理时,高职生以知晓并运用为目标,不以深刻哲思为目的。可以就如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探究:合格社会人应遵守的基本道德;合格职业人需遵守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与人类基本道德的关系;职场基本礼仪;特定专业伦理规定。专业伦理教育可联系学生专业选定,主要有工程伦理、计算机伦理、建筑伦理、环境伦理、医护伦理、商业伦理、秘书伦理等,像医护、建工类专业性强的要适度加强职业伦理的比重。

职业伦理模块应加入实践环节的内容,如:经典职业伦理案例探究;敬业劳动者的共性调研;大国工匠经典案例赏析;职业劳动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如:天道酬勤是职场铁律吗?对待工作,应该爱一行敬一行吗?);职场利益冲突模拟和解决办法探讨。若条件许可,可请专业课、实训课教师协助,因为他们对行业伦理冲突有更直观的了解与体验。这些实践性的探究,有助于学生对可能面临的挑战作大胆预想和选择预设。国内外职业伦理教育的不少专家认为,职业伦理教育不能保证学生都成为伦理规范的人,但是它具有巨大的提醒和选择建议的功能,阻隔伦理失范本身是成为真正工匠的重要环节。

3.3 法制观模块

职业劳动是特殊的社会行为,依赖契约及其履行,而契约实现则依赖制度与法律。因此在思政课法制观教育环节,应注重学生如下方面的教育: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基本法治思想与原则;我国基本法律制度,尤其是宪法、劳动合同法、民法等;专业相关法律,如信息网络专业需了解中国在互联网、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本模块教育目的不是要学生成为企业制度或法律专家,而是要学生理解契约社会与亲缘社会的区别,明确自身责权利,遵守契约规则,同时在职业保护、创新等方面得到一定的保障。契约精神、法律意识是现代社会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之一。

3.4 国家观模块

工匠精神培育看上去是个体精神养成,但实质是国民气质塑造。在这一点上,工匠精神教育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命密切结合起来。在理论方面,可以探讨:爱国的理由、新时期青年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中国梦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精业敬业间的联系、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法宝对大学生敬业劳动的指导意义。实践方面,可以让学生调研古今中外杰出工匠与大国兴衰的内在联系(以传统中国、现代日本和德国为例)、加强具有民族意义的职业精神的传播和塑造,将类似鲁班文化、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忠孝两全观、铁人王进喜精神、女排精神等带有原创民族精神的敬业案例运用于课堂,引导学生执着精进。

4 小结

工匠精神培育在中国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时代意义。高职院校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课教育的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它直面教育领域和思想领域的两大难题:思政教育如何实施才能更有针对性、更出效果;作为中国复兴重要精神力量之一,工匠精神的培育该重点针对谁、如何做。但是能否真正解决两大难题,取决于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的结构维度和内涵设计是否合理。笔者倾向于从个体价值、社会伦理、契约精神、公民责任四大维度构建两者融合的整体框架,再以价值观、伦理观、法制观和国家观等“四观”内容充实其内涵,希望能为两者的有效融合做出一点贡献。

猜你喜欢
工匠伦理培育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