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基于产学研过程培育视角

2019-02-20 08:10
职教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产学研人才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提高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现代教育职业的基本任务,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造更大人才红利的重要抓手”[1]。高职学生作为国家人才储备中的重要力量,受当前就业市场人才结构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数量猛增等因素的影响,就业现状并不乐观,高职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三年未有明显提升,就业难题逐渐凸显。问题的出现,学生自身原因应占首位,即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力存在很大欠缺,从而导致了就业竞争力较弱。因此,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探索能够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集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应对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帮助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扩大就业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在新形势下探索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新思路也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决定》中进一步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开放教育资源,创新服务平台,走内涵发展道路,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因此,在产学研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在新的国内经济环境和就业这一民生问题倒逼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学研过程培育的构成要素及含义

产学研过程培育是学校、企业、科研单位之间基于知识、技术和科研的互动与互通[2]。三个主体之间通过彼此交流和联系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1+1+1>3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能够进一步调整目前高职学生技术强,但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弱的现状,是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改革和尝试。该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产学研过程培育流程图

1.产。产即代表企业,亦称为产业。是产学研过程培育链条中的技术供给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寻求发展和技术创新,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合作,一方面寻求技术和科技支持,另一方面进行资源、场地及人才培育的有效供给,从而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达成创新战略联盟,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活力。目前,产业向高校辐射和沟通的内容包括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技术支援、校外技术人才“反哺”等内容。企业向科研机构辐射和联系的内容则包括科研项目开发场地提供、资源和技术工人支持等。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双向联系,一方面促进了企业自身发展壮大,也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效“通道”,实现了人才和技术的双“着陆”。

2.学。学即代表高校的人才培养。高校通过培养不同层次人才而满足和适应社会企业及其他机构的需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供给端,在输送人才、理论知识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其自身地位,也为产学研过程培育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支撑。学校向企业辐射的内容可以包括:满足人才订单需求,即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设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开展订单式培养,将合格的毕业生输送给企业;服务地方项目及技术支持,即学校中的高层次人才按照学校与企业合作意愿和政策,到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等。学校向科研机构辐射的内容则包括:一是毕业生人才输送(就业方向),满足科研机构对基层技术人员的需求;二是高层次人才输送(考研方向),满足科研机构对科研层面的人才需求。学校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的联系一方面提升了办学质量,也实现了校园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终极理念。

3.研。研即科研机构。目前比较常见的科研机构如科学院、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确实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前沿性的规划与指导,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才、技术和科研项目等要素在系统内的交流和利用。科研机构向学校辐射的内容可以包括研究方向的规划指导、项目搜集与指导等;科研机构向企业辐射的内容则包括科研技术转让与投产、项目合作研发、技术成型等内容。科研机构凭借科研方向明确、技术开发能力强等优势能够为学校和企业提供更多的方向性规划和指导,在产学研过程培育中起到了技术把关、研究成果创新和前沿指导等作用,为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向好发展提供了支持。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含义及其构成

职业核心能力是劳动者职业生涯规划中可跨界工作能力,亦有人称其为一种终身的学习能力。[3]即学生在求职前或求职过程中通过专业学习、技术提高和科研参与等渠道积攒的能够应对就业市场需求的综合求职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具备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目标。

纵观当前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其中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压力首当其冲。高职学生通过专升本、出国、自主创业等缓解就业压力的比例越来越大。2017年各省就业质量报告中均显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虽有缓中提升,但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调查结果并不乐观。调查中90%的高职学生表明学历层次对就业质量有影响,95%的高职学生表示知识面与创新能力与本科学生差距较大。由此可见,高职学生的就业信心、职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有待提升。因此,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力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一)学习能力

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在20世纪末就有世界教育组织开始关注这一概念性问题,并将其与职业教育进行了紧密联系。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大会通过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21世界展望》,提出“以终身学习去审视职业教育”[4]。可见,学习能力是21世纪全世界对人才寄予的厚望,也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中需要进行摸索和创新的重要内容,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区别于其它专门型人才,有其自身内容和特点:

1.学习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技术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职业人才,而技术与创新的基础则是校内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受人才分层和专科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影响,高职学生的理论学习程度和能力较本科生明显不足,因此在高校的职业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和辅导,提升其理论知识修养,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基础。校内学习阶段,高职学生应充分利用第一课堂和其它教学活动,夯实理论学习功底,充分利用图书馆、实验室、机房等教学设施巩固理论学习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2.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一份面向100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调查中显示,有68%的毕业生反馈在学校中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实际用到的比重不超过10%,有6%的毕业生认为完全没有联系,有25%的学生认为有部分联系。这一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中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但就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结果显示,大中专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基本在80%左右,专升本和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也逐年提升,“教”与“学”的错位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并未造成大的影响。这充分说明了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这一能力的掌握才是学生成才发展的根本力量。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职业人才的必备要素,在无法做到本科生知识学习的系统深入情况下,若脱离了自主学习能力,职业人才的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能力更无从谈起,因此,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更具现实意义。

(二)技术操作能力

高职学生较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突出优势在于技术操作能力强。这得益于专科生学习过程中教学实践和企业实习的丰富经历。目前,高职学院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对高职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技能提升可以包括两个方面:

1.个人技能提升。高职学生的企业实习是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的必备过程,也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高职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可以充分提升其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机软件设计能力、机器设备操作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提升是高校理论教学阶段无法完成的,能够促使学生的个人技能产生质的飞跃和提升。

2.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学生技能提升的高级阶段。在经过了个人技能提高之后,协同其它成员完成企业工作,与其它成员协作完成产业链条中的任务是高职学生技术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标志。具备团队协作能力的高职学生,技术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更强,对就业压力、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技术攻关等都能科学有效地应对。

(三)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的提升是高职学生突破“纯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门槛”。当前各科研机构纷纷与企业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的创新与科研能力,通过科普知识宣讲、领域内前沿问题的报告会以及发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方式递进式提升学生的科研攻关能力,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科技前沿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打好学生的科研基础。科研机构的科普知识推广和普及是当前高校和企业引入科研机构资源的重要形式之一。科研机构走进学校和企业,分别为学生和企业工人送去了领域内前沿的知识和课题,对学生和工人们的学习与技术提升提供了有力的前沿支撑,拓宽了眼界,也提高了研发热情和兴趣。

2.以科研项目参与为内容的科研能力提升。目前高职院校中教师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的开始吸引学生加入。高职学生在项目中做一些数据统计、软件设计、资料搜集等工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系统学习能力以及研发信心和热情,也是高职学院教学中的有益尝试。统计显示,在学习阶段参与了教师科研项目的同学,70%的学生有意愿考研,继续科研工作,这对于分解高职学生就业压力,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产学研过程培育下的职业核心能力构建

产学研过程培育的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构建是在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三者联合形成的开放性人才系统内,通过三个主体与学生学习、实践和科研进行一一对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将三种能力进行汇聚,构成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构成过程如图2所示:

(一)学-学校对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产学研过程培育体系中,学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获取端。高职院校通过学生参与式课堂授课、教学实践等方式传授给学生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充分运用学校的其它教学辅助设施和学习平台,如实验室、图书馆、社团等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提升,分别向系统内的科研机构输送科研人员,向企业输送技术工人。培养过程如图3:

图3 学-学校培养阶段流程图

1.参与式课堂教学是高校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主渠道。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水平,职业院校课堂授课形式应灵活多样,局限于黑板-教师-学生的传统授课方式应进行改革。目前受大学生欢迎的参与式教学方式非常贴近职业教育的特点[5]。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知识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加强技术操作能力的提升。教学过程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中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如分组讨论、技能操作演示、作品展示与讲解、团队点评等,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习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2.丰富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在创新驱动战略影响下的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二十一世纪人才是其主方向。依托课堂教学之外,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为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中注入的“新鲜血液”,也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有效探索[6]。在以职业教育为主题的创新创业类社团、社会实践类社团中,在大学生科技竞赛及其它形式的综合类竞赛中,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知识面得到了扩展,团队意识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这都为学生独立学习,逐渐脱离教师的“全程呵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产-企业对接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

产是产学研过程培育链条中的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实训进一步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实现了知识的有效“着陆”;同时,企业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指导也是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前期铺垫和准备,有利于企业的人才储备。培养过程如图4:

图4 企-企业培养阶段流程图

1.深入企业实习是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重要渠道。高职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是职业教育的必经阶段。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做法是直接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7]。将学校教育的三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学年是理论知识学习阶段,第三学期到第四学期开始加强与企业联系,安排足够的时间入企实习实训,第五学期参与竞赛和项目,最后一个学期确定工作和学习方向等。三个阶段的学习中,企业实习占据较大比重,也为职业技术人才毕业后顺利入职和上岗奠定了坚实基础。

2.企业就业是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目标。高职学生入企业实习为实践技能提升的第一阶段,而深入企业的最终目标在于就业。因此,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实现该项交流的“共赢”,对入企实习学生的培养和指导也开始朝着储备人才的角度进行,对学生进行财务、管理、技术、销售等多方面能力的培训,经过在企业的“实战”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就业做了充分准备。

(三)研-科研机构对接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科研机构掌握着领域内的前沿知识,在产学研过程培育中居于理论知识的创新层级,也是高职学生由“技术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的重要阶段[8]。当前很多科研机构为进一步吸纳人才,纷纷在高校和企业中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过程如图5:

图5 研-科研结构培养阶段流程图

1.科研知识的普及是科研机构提供给学生的知识与技术的前沿指导。通过科研知识的普及能够带给学生高层次的领域知识,而绝非课堂和企业实践中所能囊括。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以全新的视觉和感知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与价值。在前沿知识的传递与交流中,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创新理念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很多高校也纷纷邀请科研机构中的项目团队来校交流或招收技术工人,如长春物理光机所2017年和2018年连续到东北区域的部分大中专院校招收本专科学生作为项目开发的基层力量,切实为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创造了契机。

2.参与科研项目是高职学生科研能力提升的标志与目标。科研机构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服务地方项目是前沿科学技术支援地方经济的重要形式。项目的负责人多为科研机构和职业院校教师,同时也带领部分学生参加。高职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将自身熟练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运用到项目研发中,为项目开发提供人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吸纳了项目的科研价值与前沿信息,对自身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基于产学研过程培育的高职学生职业核心力培养对高职学生由“技术为主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过了产-学-研过程培育的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升,也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能力需求。高职院校基于产学研过程培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将为国家“复合型”人才储备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产学研人才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人才云
吉林省加快发展新型科研机构的综合思考
逆行者的武汉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医疗科研机构生物安全柜使用管理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