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庄子》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思想著作,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庄子》的英译本主要有汪榕培译本和梅维恒译本,二者各有特点,皆是翻译学中的典范。本文首先对描写翻译学、概念隐喻翻译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从翻译规范的三个方面——初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来对《庄子》的两个英译本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描写翻译学;《庄子》译本;概念隐喻翻译
一、 描写翻译学方法
描写翻译学方法是由约翰·麦克法兰于1953年在杜伦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翻译的模式”中提出的。著名翻译学家吉蒂昂·图里指出描写翻译学的研究目标是探索翻译行为的规律和趋势,即翻译规范。
(一) 描写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描写翻译是先对翻译文本进行研究,然后尝试确定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中,什么样的规范对文本产生了影响。它是相对于规定性翻译学而言的。也就是说,描写翻译学并不是去限制翻译的手段和方法,而是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翻译的进程。描写翻译学侧重的是实现了的对等,而不是理想过程中的对等,其采用的是回顾视角,而不是前瞻视角。
翻译是通过分析和对比两种不同的语言,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所以翻译离不开文本对比。不同的语言在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区别和差异导致语言的表达无法完全一致,不能盲目追求与其他语言完全一致的表达。文本的翻译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也没有绝对的优劣对错。以开放的、宽容的态度来看待语言转换,才是描写翻译学所追求的目标,翻译不要求原文与译文的语言表达完全一致,而是应该在整体意义上、上下文对接上都表达出了原文要表达的含义。
(二) 翻译规范
翻译往往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原文与译本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语言差异,当然也和译者的个人喜好、个人风格有关系。不同的译者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会翻译出完全不同的译文。描写翻译学以翻译规范为研究目的,翻译要符合特定的语境和背景,并且受到原文所用语言和译文所用语言的约束。
图里的翻译规范细分为三大类:初始规范、预备规范以及操作规范。初始规范约束翻译宏观的、整体的倾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会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更倾向于原文的语言文化背景,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语境含义,使译本与原文尽量完全对等;另一种是向译文的语言文化背景靠拢,以目标读者所处社会背景的文化特色为基础,尽可能地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语言的文化规范。译者要做的是在两种倾向之间协调妥协,选择出最为适当的翻译方法。预备规范也分为两类:一类是连贯的翻译策略或政策;另一类是翻译的直接性,就是考虑是否需要中介语。操作规范是指翻译者在其翻译活动中做出的决策。包括母体规范和篇章语言规范。简单地从字母意义上了解,母体规范就是对于整体布局、完整性等宏观层面的问题进行规范;而篇章语言规范是指译者在微观层面如句子结构、段落布局等等的选择规范。
二、 概念隐喻翻译
(一) 概念隐喻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受过教育的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会使用隐喻这一翻译手法,这是从修辞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而莱考夫和約翰逊从另一个角度,即认知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和阐述。他们认为所有人都会使用隐喻,即使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一样会使用,隐喻是所有人类的一种普遍的认知现象。它其实就是人们用自己已知的、在某一个领域的经验和知识来解释另一领域发生的事的一种认知现象,它不仅存在于教育、学习中,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处不在。所以无论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还是大多数的普通人,都是会使用隐喻的。人类的认知发展产生了语言,而隐喻则是人类的认知工具。这些内容能从他们发表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体现。
(二) 国内外隐喻翻译研究状况
对于隐喻翻译,西方学者的研究更多也更加专注和深刻,英国译论家纽马克是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学者。他依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实践,提出了八条处理隐喻的基本原则:(1)在译文中再现原文形象;(2)以译语形象更换源语形象;(3)用明喻译隐喻;(4)用明喻加意译法处理源语中的隐喻或明喻;(5)用意译法翻译隐喻;(6)更换隐喻形象;(7)删除隐喻形象;(8)形象加意译法再现源语形象。
近年来,中国的翻译学家和学者越来越重视隐喻的重要性,关于隐喻的文章也越来越多。许多翻译学学者对隐喻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激烈的探讨,他们看待隐喻的角度各不相同,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差异。简单来说,这些想法大致可以归为三类:语义、形象和文化差异。
第一类,从语义角度研究,这一类学者提出了三种翻译法:直译法、套用法和意译法。但对三中方法并没有进行一个详细的区分,研究不够完善。第二类,从形象的角度研究,这一类学者把隐喻分为活隐喻和死隐喻,死隐喻最开始也是从活隐喻中演变而来的。该类学者提出了四种处理隐喻翻译的方法:一、 对原文的形象和辞格均进行改动;二、 对原文的辞格进行改动,但不改变原文的形象;三、 对原文的形象进行改动,但不改动原文的辞格;四、 对原文的形象和辞格均进行改动。第三类是从语言文化差异的角度进行隐喻研究,这一类学者提出三种处理隐喻翻译的方法:照译;描述性词语翻译以及翻译为其他辞格。
三、 《庄子》及其两个英译本概述
《庄子》是由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庄子创作。庄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崇尚“无为而治”的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拥护者。庄子的文章,想象力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许多篇章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有趣又生动,充满讽刺意味,是一部既蕴含哲理,又不会枯燥乏味的,不可多得的古典著作,其对后世文学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许多当代文学家和学者都曾研究探讨过《庄子》,并对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代成语中从《庄子》文中提取演变而来的非常之多,《庄子》中的成语灵活多样,句式也参差不一,有三字,如不敢当;有四字,如变化无常、栉风沐雨;有五字,如无何有之乡;有六字,如夏虫不可语冰。
汉语成语有许多种类,大多取自历史典故,例如卧薪尝胆,说的是越王勾践兵败吾王夫差,被迫去吴国当奴隶,经过三年的努力生活后终于回到自己的国家,他在自家梁上挂了只苦胆,每天吃饭前都要尝一尝苦味,以提醒自己不忘血仇,最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打败吴国;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也是出自历史典故,说的是祖逖和刘琨二人每天听到鸡鸣就起床练剑的故事,现用来形容人勤奋努力。有一些成语就是由字面意思组成,简明易懂,但有一些成语因为要使结构对称进行了调整,无法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对于那些由字面含义组成,直接翻译也不会产生误解和歧义的成语,可以直接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字对字的翻译。但如果成语的含义不能由汉字字面意思组合而成,就不能使用直译的翻译手法,这个时候如果采用直译,会导致读者无法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产生误解。对于这些成语,则可以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在对该成语的含义有了准确理解的前提下,用合适的单词对其进行转换翻译。而对于那种可以在英语用于中找到同样含义俚语的成语来说,则可以直接套用英语中的相同含义的俚语,这被称为套译法。若是直译法、意译法和套译法都无法准确表达成语所要表达的意义,即可采用加注的方法,在译文中或者译文下方进行标注,注明了解该成语含义所需要知道的历史文化背景。《庄子》有许多不同的英译本,不同译者在翻译时会采用不同的翻译手法由于翻译策略、翻译目的的差异,在翻译时对原著中的成语会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但不管采用何种翻译方法,译者在翻译时都会尽力展现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魅力。
(一) 汪榕培译本
汪榕培教授曾先后完成诸多典籍著作,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古典著作翻译家。他曾经提出过自己的翻译原则:以简洁明了的当代英语来表达原作的创作精神,展现其艺术魅力。他翻译《庄子》的目的是让西方国家了解《庄子》的文学风采,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把中国的文学带到西方。另外,汪榕培教授认为自己能够获取《庄子》的一手资料是相对于其他国家译者的一大优势,因而他有信心让国外读者真正了解《庄子》的文学魅力和深厚内涵。汪榕培的《庄子》译本的目标读者是普通英美群众,因此他更在乎读者的阅读感受,不希望译本过于晦涩难懂、语句不通,而是希望他们在读《庄子》译本时像是在阅读英美著作一般流畅轻松。所以汪榕培坚持在可以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直译的方法,若直译的方法无法准确表达原文含义,容易引起歧义,则采用其他的翻译方法,例如意译,来进行翻譯。此外,汪榕培的《庄子》译本中对成语的翻译处理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总结《庄子》汪榕培英译本中成语的翻译特点,对于中国典籍著作中成语的翻译有深刻的影响和帮助。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汪榕培在翻译《庄子》时采用的是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式。所谓直译,就是对比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不改变原文的含义和形式;而意译就是指保持原文的含义和内容,但会对原文的形式和结构做出改动。这种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式,在兼顾目的语读者语言文化,使其得到更好的阅读感受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完全使用死板的,一字一译的翻译方法。汪榕培教授曾在译序中说道:“在英文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我们通常采用直译的翻译手法,倘若遇到直译会产生误解的情况,我们则采用意译来进行补充。”
(二) 梅维恒译本
梅维恒是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学家,曾发表过《唐代变文》《敦煌通俗叙事文学作品》等作品,翻译了《道德经》《庄子》等中国古典著作。1994年,梅维恒出版了《庄子》英译本。他在序中介绍了自己对《庄子》的喜爱与赞赏,以及庄子与《庄子》这本书的关系。梅维恒认为庄子不但是思想家、哲学家,还是一名寓言作家,庄子以轻松、幽默、与常人不同的表达方式让人们记住了许多深刻的哲学道理。他有着奇妙而丰富的想象力,不似其他哲学家般干巴巴地讲哲学道理,以说教的口吻尝试让人记住哲学道理,庄子是特别的,其特别之处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一览无余,他对于哲理不同寻常的表达方法、有趣奇妙的寓言故事、独特的语言运用,都体现了庄子的特别和《庄子》的特别。梅维恒认为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有《庄子》这样丰富的想象力,他甚至认为没有任何一个译者能够完美地将《庄子》翻译出来。他对于这部作品的热爱使他不遗余力地对这部作品进行翻译和传播。在翻译手法上,与汪榕培教授不同的是,梅维恒更加希望传达给外国读者的是《庄子》的智慧幽默的语言表达,而对于《庄子》所暗含的哲学内容,由于过于晦涩难懂,梅维恒并无意在翻译中过多探寻。梅维恒本身十分喜欢《庄子》这部著作,对于《庄子》的英译本,他希望可以尽可能忠实地去传达原文的语句和含义,以充满本土文化特色的诗学的语言来进行翻译。
(三) 基于翻译规范的《庄子》两个译本概念隐喻翻译对比研究
(1)初始规范:汪榕培主要照顾到目标读者的语言背景、社会文化背景,所以采用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式,在能够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情况下,采用直译的翻译手法,如果直译的方法无法准确表达原文含义,则采用意译的翻译手法来进行翻译。而梅维恒则是更倾向于是语言的艺术魅力得以留存,不因语言的转化而消逝,所以采用了异化,这一翻译方法进行翻译。两位译者的翻译手法都沿用了自己的一贯风格,差异较大。(2)预备规范:汪榕培翻译《庄子》的目的是想把庄子和《庄子》介绍给西方,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让西方国家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而梅维恒翻译《庄子》的目的,是想让《庄子》这一著作为更多人所知,与大家分享,因为他本人十分喜欢《庄子》这部作品。从翻译的直接性上看,汪榕培在翻译《庄子》时,并不是直接对古文进行翻译,而是对《庄子》的白话文译本进行了研究借鉴,更直白清楚的传达原文的意思;而梅维恒则是直接参照古汉语翻译,保持了古汉语的语言魅力,是读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韵味。(3)操作规范:从母体规范上来看,二者一致。虽然翻译手法有所不同,但二人都将《庄子》完整地翻译了出来,可见二人在翻译时母体规范的一致。而在篇章语言规范上,汪榕培和梅维恒译本的差异比较明显,在词汇、句子结构、译文风格等方面都有不同。
四、 结束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像是《庄子》这类的典籍著作数不胜数,将中华典籍翻译成外语,推出国外,让西方国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是一项伟大、有意义的事。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译者能对更多的名著典籍进行翻译,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翟林柯.《庄子》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3):111-114.
[2]汪榕培.庄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78,175,51,129.
作者简介:
王艳,安徽省亳州市,亳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