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财政局
为了确保国家惠民惠农补贴政策落实到位,近几年,各级、各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建立惠民资金发放公示制度、资金监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2016-2018年,忻州市通过“一卡通”发放的补贴资金种类有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类贴、社保限类补贴、社会救助救济类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补贴资金。但依然存在着多头管理、发放环节多、资运行慢等突出问题,如何破解“政策惠”而“实难至”的难题,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寻找解问题的路径。
“惠民惠农”一卡通已真正成为惠民政策的“直通车”、群众心里的“明白账”和干群关系的“连心卡”。主要表现在:一是补贴领取更方便,在资金支取方面,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二是资金发放更高效,补贴发放速度从过去的几个星期到现在的几分钟就能全部完成;三是政策标准更透明,补贴政策标准提前公示,提高了资金发放的透明度;四是补贴资金更安全,通过财政补贴资金信息化发放,资金封闭运行、杜绝现金结算,减少了资金找付环节和在途时间,基本杜绝了冒领、截留、挪用、套取财政补贴资金等“微腐败”现象;五是补贴成本更节约,惠民补贴“一卡通”实施后,操作程序简化,中间环节减少,大幅解决了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和降低了发放成本。
“一卡通”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涉及面广、业务量大、操作性强,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一个巨大而繁杂的工程。而目前“一卡通”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围绕“部门管项目、财政管资金、银行管发放”的原则进行,长期以来受部门“各自为政”、“各下一盘棋”的狭隘观念和自我职能意识影响,“玻璃门”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财政部门与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与乡镇、乡镇与站所之间沟通协调不到位,信息数据采集上的推诿、信息资源共享不足等方面,给补贴资金发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图难。再加上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户居住分散、个人信息经常发生变化,给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近年来,政府部门对惠民政策的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重视程度和执行力度不够等原因,仍存在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渠道不畅等现象。此类现象在农村贫困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农村大部分人口是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基本上识字不多、很少外出,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人,更多是依靠村镇干部的间接传达,导致这些部分群体对惠民政策知晓度不高、各类补贴的内容、范围、标准等知之甚少。还有部分村镇干部对惠民政策认识不到位,存在“发钱越多矛盾越大”的消极思想。加之基层宣传经费不足,出现了不愿多做宣传的现象。
目前,农户家里普遍存在多折多卡的现象。一户至少两个存折(卡)以上,多的7-8个不等,这些存折除财政部门统一使用的“一卡通”外,还有多个是各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要求农户另开的存折。甚至是一个项目就开设几个账户,造成“折出多门”、一人持有多个存折,频繁出现农户信息错误,使农户难以辨认信息正误,最终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发放到人、错误返修率居高不下、资金发放摘要常以“工资”代替,说不清,看不明,给农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农户对惠民卡(折)保管意识不强,出现丢失、损坏的现象后,不能及时进行挂失、补办等操作。有的农户对卡折进行销户、更换等操作后,未能及时告加相关部门;有的农户卡折中姓名用字不规范,错字、同音字时有发生,导致信息更正频繁出现;有的农户由于分家、死亡等原因造成卡折户名与实际情况不符,致使在银行认证时发生错误。这些情况的发生使得金融机构对账户使用规范程度难以把控,给账户管理增加了难度,给补贴资金的准确按时发放带来了很大困难。
如何让财政惠民“一卡通”真正“实惠”起来,如何破解“政策惠”而“实难至”的难题,要建立健全农户基础信息普查、惠民补贴平台整合和资金检查力度,增强资金使用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不断推进惠民惠农资金“一卡通”支付方式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思路。
1.构建信息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一卡通”个人信息数据库建设,实行县、乡、村三级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更新维护惠民补贴“一卡通”信息系统,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2.构建信息宣传长效机制。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创新宣传方式,努力形成“上下联动搞宣传,入人参与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3.构建资金监管长效机制。财政部门要会同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对惠民补贴资金管理和“一卡通”发放工作进行全程监督,设立服务监督电话,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果,着力查处“微腐败”问题,把惠民“一卡通”工作打造成“廉洁工程”。
由财政部门统一建立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平台,将多部门分散管理的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实行分类运作,全部纳入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平台管理,实行“一个漏斗向下”管理,“一卡通”发放。
1.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县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惠民补贴政策要求,统一下达惠民补贴指标;乡镇财政、农经、民政、社保、计生、林业、水利、教有、扶贫等有关站(所)对本乡镇补贴对象的有关事项进行登记和汇总,并将汇总数据上报业务主管部门,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后报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根据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核名单、金额,将各类惠民补贴资金通过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专户拨入金融代理机构专用账户;金融代理机构按财政提供的补贴资金发放名单,将补贴资金打入“一卡通”个人账户。
2.对城镇居民的直接补贴:县(区)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惠民补贴政策要求,统一下达惠民补贴指标;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补贴对象的有关事项进行登记、审核、汇总,并将汇总数据上报业务主管部门,与(区)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后报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根据业务主管部门的审核名单、金额,将各类惠民补贴资金通过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专户拨入金融代理机构专用账户;金融代理机构按财政提供的补贴金发放名单,将补贴资金打入“一卡通”个人账户。
牢固树立群众至上的工作理念,把“一卡通”打造成联结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利用“一卡通”惠民服务平台,通过开展免费开办短信提示、免收惠民“一卡通”年服务费等业务,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和周到的特色金融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积极延伸县域金融服务网络,协调代发金融机构在所在村设立“便民服务点”或开通惠民补贴“手机APP”,让群众可以免费便捷进行补贴资金的查询和支取,较好地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开展“一卡通”担保贷款功能,把它作为破解城乡居民担保难、贷款难一项重要举措。以代发金融机构为主体,以惠民惠农“一卡通”补贴资金为担保,由代发金融机构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城乡居民发放用于生产、经营、消费等活动的担保贷款,拓展“一卡通”的服务功能,放大财政补贴资金效应,缓解城乡居民融资难的突出问题,为城乡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