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视角下浦北客家傩舞传承研究——以龙门镇“跳岭头”为个案

2019-02-19 15:49陈德钦马金武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傩舞民俗体育

陈德钦,马金武



民俗体育视角下浦北客家傩舞传承研究——以龙门镇“跳岭头”为个案

陈德钦1,马金武2

1.北部湾大学体育教学部,广西 钦州,535000; 2.钦州市卫生学校,广西 钦州,535000。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从民俗体育文化价值的视角,对广西浦北客家傩舞的传承现状、文化价值和传承困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浦北客家傩舞中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及形式;蕴含较高的健身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传承过程中面临传承后继乏人、经费不足和遭遇现代文明的冲击等困境。进而提出保护与传承浦北客家傩舞的途径。

传承;民俗体育;浦北;客家傩舞

客家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更是文化层面的概念。客家人是古代先民从中原大举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而广西浦北客家正是汉族民系所演化出来的,最终形成了一支独具方言、风俗习惯及文化形态的汉族民系。广西客家傩舞最早记载于明朝嘉靖时期,是客家原始舞蹈文化的活化石[1]。浦北客家傩舞传承了中原汉民族傩文化的优秀传统,也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和风俗,聚集了客家的人文精华,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客家艺术表现形式,挤身汉民族大文化之中。傩舞在浦北客家民俗中又称为“跳岭头”,有着悠久历史,“傩”的本义是“行有节度”[2],指有一定节奏规律的行走步态,近于舞步,是客家人为村屯辟邪收妖,祈求人畜平安、庄稼丰收,保护村屯清洁所进行的一种宗教民俗活动,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了当地的节庆、村社和娱乐习俗等,属于典型的民俗类体育文化活动。其中以浦北龙门镇的傩舞最具代表性,主要集中在龙门村、莲塘村、马兰村、矛家村、高明村、姜花村、长平村和林塘镇等八个村举办。随着时代的发展,浦北客家傩舞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传承和发展正面临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挖掘民俗体育文化价值的视角,对广西浦北客家傩舞传承现状、文化内涵和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行的对策,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一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对弘扬和保护广西地区的独特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龙门镇的龙门村委、莲塘村委、矛家村委和林塘村委4个师公班为研究对象,具体对浦北傩舞的活动内容、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搜集查阅与傩舞相关的民俗体育类论文,共计40余篇,并对收集到的论文进行归纳和整理,为进一步了解广西浦北客家傩舞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提供了理论支撑。

1.2.2 访谈法 通过访谈浦北客家龙门镇部分村委的师公班和民众,了解到浦北客家傩舞的组织框架和该民俗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浦北客家傩舞的发展现状,分享了看法,求得了宝贵意见。

1.2.3 实地调查法 2017年8月和2018年9月两次深入到龙门镇进行实地调研,对龙门镇的莲塘村、矛家村和林塘村4个师公班走访并与民众交流,记录跳岭头的开展情况,对傩舞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佐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浦北客家傩舞的概况

2.1.1 浦北客家傩舞的传承现状 广西浦北客家傩戏的雏形—“跳岭头”或“傩戏”,是广西浦北客家一带非常隆重的民俗传统节日,傩舞是岭头节中的一项重要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在2006年被确定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县大大小小的傩戏班子20多个,客家人又称之为“龙门颂鼓队”,其中较著名的是龙门镇傩班,龙门镇共有4个傩戏班传承,分布在龙门、莲塘、矛家和林塘村委中,每个师公班人员有20-25人不等。传承经费来源主要由各村委员会组织自筹,民众帮扶,合理收取出场费,采用集资的形式开展。傩舞传承时间及地点,时间大都集中在每年的八、九月份,表演地点有的在村旁的矮山坡上,有的在社庙前的空地上。调研中发现,近些年来人们大量种植农作物,占据了岭头地,师公班只能随意地选择傩舞祭祀活动场地,所有场地没有进行专门规划,杂草丛生,地面高低不平。同时,传承方式靠“口传身授”的方式,以家族长传幼承为主,师徒传承次,代代沿袭。由师公班来负责操办这一民俗庆典活动,各村寨每年都按规定的时间轮番举行。前来观看的民众有本村的,也有其他村社的亲朋好友。傩舞活动一般从岭头节的前一天下午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傩舞活动的结束也预示着本村岭头节的结束。

2.1.2 浦北客家傩舞的活动内容及形式 浦北客家傩舞传承的基本程式由3部分组成:1.设傩坛。把美食摆上供桌,焚香膜拜,祭祀天神。2.演傩。以跳傩舞为主,龙门镇有9个传统节目,以豆豉铜锣为伴奏乐器。3.捉傩。通过虚拟性的表演驱除妖魔鬼怪,保境平安,风调雨顺,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的愿景。其中演摊中9个节目的基本流程及寓意为:请神(请神主持活动);头登(拜社王);尾登(拜五神:邓帅、赵帅、马帅、康帅、辛帅);安神(安排好社王);三筛(三人踏跳手拿红绳代表人们辛勤劳动,展示给上天看);四帅(驱赶不好的东西);出文九(表演官场文武官对白);五雷即五人舞(降妖伏魔);降帅(驱赶村寨邪气);扫地头(驱赶庄稼虫害);七上八下(庄稼丰收)。

2.2 浦北客家傩舞的多重文化价值

客家傩舞的形成与当地客家文化的风俗习惯、社会环境以及民族信仰等方面紧密相连,融合了客家各种戏曲、音乐和舞蹈等艺术精华。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客家傩舞在非遗文化大潮中,其宗教迷信色彩日趋淡薄,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和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其健身价值惠及全民健身工程,经济价值助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社会价值促进群体文化认同。

2.2.1 健身价值惠及全民健身工程 浦北客家傩舞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及形式,具有显著的体育动作特征和健身强体的功能。2017年为贯彻《自治区关于加快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和落实《印发广西全民健康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细则》[3],浦北县以“世界长寿之乡”为契机,结合自身人文生态环境特色,以健康产业的发展为亮点,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程的发展,创建了《广西健康促进县实施方案》和《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包括加强活动融合,推进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项目,弘扬体育健身文化,拓宽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服务。而客家傩文化中傩舞的健身价值展现出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运动生理学视角它能有效提高和改善人体身体素质机能,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它具有调节心理、愉悦身心之功效。当前客家傩舞不断与节日文化融合,在各种旅游文化节、客家文化节、民间艺术节中得到展示,丰富了传统民俗节日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让民众关注到客家傩舞特殊的体育活动文化,更多地参与到傩舞活动中,进一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对村落群体健身运动的开展和身体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今后我们应不断尝试组织体育、舞蹈和音乐专业人士对傩舞中的体育活动内容进行加工整理,挖掘出傩舞的民俗体育健身价值,以现代全民健身群体中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的兴趣与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改变客家傩舞的活动规则,使其更适合全民健身,融合到日常生活中,来吸引更多群体积极参与,进而扩大客家傩舞在全面健身中的影响力[4],进一步实现客家傩舞在健身价值方面的推广。

2.2.2 经济价值助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 将民俗体育文化与当地旅游相结合不仅能创造经济效益,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路径。浦北客家傩舞不断与节日文化紧密结合,参与融入到各种旅游文化节、客家文化节、民间艺术节中。浦北旅游在客家文化的带动下,依托“世界长寿之乡”的金字招牌,每年举办“山水浦北·常来长寿”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客家傩舞作为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参与其中,如,2017年和2018年的“山水浦北·常来长寿”旅游文化节就以客家傩舞作为主打品牌进行宣传,共签约文化旅游、健康产业招商项目67个,总投资达229.73亿元,对浦北旅游发展的品牌树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5]。另一方面不断融入进地方旅游景点,既迎合了广大游客的需求,又增添了民俗体育文化旅游的氛围,如:浦北国家4A五皇山旅游景区在各个旅游黄金周期间,都会在客家文化广场展示客家民俗风情节目,其中就有乡傩舞蹈和乡傩古风,让游客感受到客家傩舞“活化石”的存续与发展,还可以参与并体验到与傩舞相关的傩歌表演等民间艺术,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2.2.3 社会价值促进群体文化认同 客家傩舞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与宗教、祭祀仪式有着密切关系,长期以来成为客家人在精神上的抚慰。客家傩舞在2006年被确定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其存续发展的基石在于民众群体对它所承担的社会文化价值的认可。一方面促进民众群体间的交流,一个村委只要有跳岭头(傩舞)的表演,周边村落的民众都会走亲访友,晚上聚在一起观看傩舞,这样的传统世代沿袭得到了当地民众的高度认同,通过这类周期性的展演,不断强化了村(屯)落的凝聚力,还增强了民众集体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成为民众追求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浦北客家傩舞正不断由辟邪收妖向休闲娱乐转变,逐渐演变成如今的民间休闲娱乐活动。广泛的民众参与使客家傩舞不仅满足了个人的自我需求,更多成为了广大群众在精神上的寄托,获得心理满足感。在傩舞的演绎过程中,从表演的视角上看展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历史画面,使人们感受到古代先民的民俗文化、生产劳作、宗教信仰等淳朴风情,促使族内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得到了高度统一,对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2.3 浦北客家傩舞民俗体育活动的现代传承困境

2.3.1 传承人后继乏力 浦北客家傩舞作为当代存在的“活化石”,需要不断传承延续下去,传承人作为新鲜的“血液”自然摆在首要位置,然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浦北龙门镇的傩班普遍缺乏继承人,师公班里的成员年龄大都在45岁以上65岁以下,参与傩舞表演的成员普遍年龄偏高。以前傩舞表演都是“子承父业”,现在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往大城市发展,追求自身利益,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呆在村子里的年轻人一年比一年少。浦北客家傩舞的师傅们均无奈地表示:“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谁愿意继承这种傩舞活动”。

2.3.2 经费不足,收入微薄 浦北客家傩舞作为广西原生态的民俗乡土文化,正不断通过与节庆文化融合,融入到地方旅游文化节和民间艺术节中,已颇有成效,获得本地区民众广泛的赞扬和认同,并不断地将这一民俗体育活动融入到中国农村全民健身工程中。然而,由于这一活动没有固定经费投入,使得浦北客家傩舞的表演者只能在本地区活跃,每年只有八九月份才能收到各村委会的邀请,其它月份基本没有傩舞的练习,造成了尴尬局面。有时他们的出场费仅勉强够表演的支出,更别想靠表演来维持生计了。

2.3.3 现代文明的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傩舞文化正面临着多元文化的严重冲击。电影、电视、QQ、微信、微博等公众交流平台改变了以往人们的娱乐方式,特别是现代的流行音乐、舞蹈等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推崇,导致傩舞文化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尴尬局面。西方体育的影响同样冲击着傩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人们对于西方的竞技体育所带来的激情乐不思蜀。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利益的驱使下,村子里的年轻人大部分进城务工,傩舞的继承同样遇到了很大的困境。就这样浦北客家傩舞慢慢淡出了人们的娱乐视线,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2.3.4 缺乏系统的规范管理 浦北客家傩舞表演活动的舞蹈形式、内容、服饰等都是原生态的,淳朴的,表现出独特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很容易造成现存的珍贵资料和器材遭到随意毁坏、滥用,导致文本的遗失、文物的破坏和人员的流失等现象。目前,浦北傩舞的师公班由单个村委组织筹建,仅有钦州市非遗中心监督,没有统一的团体协会等组织来整体运作管理。傩舞表演没有参考标准,傩舞程式内容也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形成了十里八乡“你跳你的,我跳我的”的状态,传承以家族长传幼承为主,没有规范的传承人选拔制度,传承人流失严重,去世的老艺人拥有的一些绝活难以得到真传,直接导致傩舞后续传承与保护难度大的问题。

3 浦北客家傩舞民俗体育活动的现代传承途径

3.1 学校体育教育与傩舞互动发展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目前浦北县没有任何学校和单位开展有关傩舞的教学,访谈过程中,传承人也殷切期望能得到相关教育部门的支持,在学校开展与傩舞相关的教学活动。因此,建议实施傩舞进校园活动,将傩舞(非遗文化)与学校体育教育互动发展,以学校教育促进傩舞的传承和发展,使傩舞拥有一个扎实的教育基地。首先,当地教育部门和体育局必须出台宽松的政策给予关注和扶持,以中小学为立足点,促进傩舞在农村中小学的开展。同时,从学生、家庭、社会的角度出发,驱除迷信色彩,宣扬傩舞的正能量,为浦北客家傩舞的生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后,在与学校体育教育的结合,要注重对傩舞进行改革创新,尝试将其改编成傩舞舞蹈、啦啦操、广播操和武术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注重保护浦北客家傩舞的“原汁原味”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使其适合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傩舞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发展不仅丰富校园体育的课程内容,还能培养更多合适的傩舞继承人。

3.1.1 政府加大经费扶持力度 加大对新傩班团队建立和新传习基地建立的资金投入力度,是浦北客家傩舞保护和传承的基础。同时也解决了当前傩舞表演前村委会要走家串户筹集资钱难的问题,来保证每个参与傩舞活动的人获得足够的资助。对于浦北客家傩舞做出贡献的传承人,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政府资金补贴,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还可以借助旅游产业模式对浦北客家傩舞进行合理开发,把浦北客家傩舞文化的地方特色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有了资金的支持,在保留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和真实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应不断创新,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3.1.2 现代传媒资源发挥宣传效应 由于浦北客家傩舞文化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广大民众对于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缺少足够的影像资料和文字记载,因此,浦北客家傩舞文化的传承发展产生了许多困境。在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的社会,我们可以对浦北客家傩舞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和挖掘,可以利用现在媒体对其进行记载和宣传。当地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微博、电视、广播等媒介,充分利用每年一度的“文化遗产日”进行宣传报道,积极倡导客家傩舞的体育健身价值,唤起广大民众参与热情,激发当地民众对这一民俗体育文化的认知度,为浦北客家傩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1.3 传承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 在对浦北客家傩舞文化传承保障工作中,必须建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融入到全民健身工程中,制定出台与客家傩舞相关的推广和普及政策,不仅要满足传承人的生活需求,更应对傩舞大众群体活动的项目内容和场地器材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制定完善的传承人传习保障机制,实施全民健身惠民工程,挖掘、推广和普及傩技傩舞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拓宽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服务,使广大群众受益于这一文化资源。对于传承人的认定,应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保护方法,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挑选傩舞传承人,相关部门应出台新的传习保障制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浦北客家傩舞的文化活动中来,有效解决传承人与传承动力不足的问题。

4 结 语

浦北客家傩舞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及形式,它是浦北客家祖先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并不断融入地方节庆文化、旅游文化和全民健身工程,属于典型的民俗类体育文化活动。通过对浦北客家傩舞民俗体育文化价值的研究,不断挖掘其健身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的潜力。客家傩舞民俗体育活动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传承后继乏力、经费不足、缺乏系统的规范管理等多种困境。根据浦北客家傩舞传承存续的发展规律,提出学校体育教育与傩舞互动发展,政府加大经费扶持力度,现代传媒资源的宣传效应和传承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等途径,为丰富地方群体的文化生活,推动全民健身工程和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何文距,何忠志.桂南岭头节文化及其和谐特质初探[J].广西民族大学,2008(04):29~34.

[2] 王 葵,陈 鸿. 将南丰傩舞改编成傩操的可行性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2006(09):138~141.

[3]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关于印发《广西全民健身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细则》的通知[s].桂体规【2018】15号,2018~12~23.

[4] 李谋涛,李昌军,阮红军. 祁门傩舞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全民健身视角[J].体育科技,2016(05):101~102.

[5] 浦北县人民政府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 http://www.gxpb.gov.cn/.

[6] 陆光平.民族传统体育复兴:湛江傩舞的现代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03):47~51.

A Study on the Inheritance of Pubei Hakka Exorcising Danc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Folk Sports ——A Case Study ofTiaolingtou in LongmenTown

CHEN Deqin1, MA Jinwu2

1.Th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Qinzhou, Qinzhou Guangxi, 535000, China; 2.Qinzhou Health School, Qinzhou Guangxi, 535000, China.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loring the folk sports cultural values, this article makes a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heritance, cultural connotation, social values and inheritance difficulties of Pubei Hakka exorcising d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Pubei Hakka exorcising dance contains rich content and forms of folk cultural activities, has the values of fitness,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faces the difficulties of lacking inheritors and sufficient funds and suffering from the shock of modern civilization. Then some effective ways of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Pubei Hakka exorcising dance are put forword.

Inheritance; Folk sports; Pubei county; Hakka exorcising dance

1007―6891(2019)02―0111―04

10.13932/j.cnki.sctykx.2019.02.27

G85

A

2018-12-12

2019-01-21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度课题项目:“钦州跳岭头”仪式中傩舞的民俗体育文化活态传承研究(2017BMCC09)

猜你喜欢
傩舞民俗体育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民俗节
南丰傩舞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6体育年
浅谈桂林市秀峰区张家村傩舞的音乐及功能
刍议赣傩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