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促进残障青少年生活能力提高的跟踪研究——以20名脑瘫青少年为例

2019-05-09 03:38刘于溪
四川体育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脑瘫身体康复

刘于溪,王 茂



体育促进残障青少年生活能力提高的跟踪研究——以20名脑瘫青少年为例

刘于溪1,王 茂2

1.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710062;2.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夏 银川,750000。

基于对20名脑瘫青少年的跟踪研究,针对他们身体部分的功能障碍,制定详细合理的体育运动方法,通过体育运动提高他们身体的活动能力并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对照组采用推拿、针灸,理疗;实验组采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体育运动与指导,运动功能的提高采用脑瘫疗效评估法(GMFM)对比,生活能力的提高采用(WeeFIM)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定,对运动干预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评估。结果显示两组训练周期结束后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得出脑瘫儿童在做康复疗法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体育运动的介入,促进患者运动能力与生活能力提高的效果,体育与医学康复的相结合,提高了残障青少年身体的各项功能指标。粗大运动功能测试与生活独立性功能测试的前后数据对比,实验组的康复预期效果明显,有力的说明了体育运动可以促进残障青少年生活能力的提高,医学康复与体育相结合效果才会愈发的明显。

运动康复;脑瘫青少年;跟踪调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分为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多重障碍和其他障碍等八类。残障青少年是指天生或者后天的意外事故伤害中造成的肢体损伤或者因为疾病的原因等,而导致的他们在行动上的不便与障碍。目前,根据残疾人委员会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残障青少年大约有750万,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生活能力是每个人能够独立生存的基础,由于身体的功能缺陷而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如今已有针对残障人士身体康复的一些研究,残障青少年规模庞大,促进该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残障个体家庭及社会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一些康复机构中通过实践发现大多数的康复治疗均使用的是推拿、针灸、物理疗法等,而且他们针对残障青少年的运动治疗过程中,很少让这些患者主动的参与运动过程,这样的治疗方法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与康复师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的患者做完康复理疗后,患者心情十分的压抑,对康复师有一些抗拒心理,这样单一的康复模式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锻炼出他们在生活中所需的生存能力效果甚微,生活能力需要他们独立完成,前提是需要他们的身体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动作完成的过程需要自主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提高自己的力量、协调、柔韧、反应能力等。通过详细的运动方法与运动指导会使其生活能力大幅度提高。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残疾类别。是指由于在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而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大脑中枢性运动系统障碍和身体姿势的异常,可伴有智力落后以及行为的异常、感觉障碍和其他异常。随着我国新生儿存活率的上升,脑瘫儿童的数量有上升的趋势。各种康复治疗手段对脑瘫进行恢复性训练已成为常用手段。

通过对20名脑瘫青少年的跟踪研究,以评定单一的康复与运动结合的康复方法提高生活能力的有效性,通过设计简单评估量表、生活能力评估量表和训练计划表,以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高,采用治疗组与实验组的评分前后参考,检测体育运动手段对患者的影响及功能的提升,评定体育手段的干预数据的有效性,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生活能力评估量表(WeeFIM)的评定分数以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进行疗效评定。确定并根据研究结果和依据,提出促进发展残障青少年体育康复研究的问题和实质性的建议。本研究设计训练周期为3个月,在这个过程中将介入体育运动手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法。本文通过他们平时所做的康复治疗,再加入体育运动方法来提高他们身体的自主能力,利用跟踪研究以及脑瘫评估量表(GMFM)和功能独立评定量表(WeeFIM)对他们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前后的评估,观察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加入体育锻炼与传统的康复治疗的显著性差异,按照运动方法来实现参与体育锻炼,并在运动过程指导他们促进提高其身体机能,运用康复治疗与多种体育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方法,通过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进行疗效评定,为实现体育促进残障青少年生活能力提高的研究提供实际有效的参考意义。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西安市某康复机构的20名痉挛性脑瘫患者,年龄在10-17周岁,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通过体育手段介入对患者障碍功能部位的简单恢复,促进其功能部位的使用,帮助并提高生活能力。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法 治疗前观察他们身体功能障碍的特点,进行身体评估,以及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生活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以及每次训练的过程中完成动作的标准程度。分析体育运动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从而对本文研究的过程中提供实践资料。

1.2.2 访谈法 通过与脑瘫青少年的康复理疗师和父母进行访谈,了解他们身体可以做的基本动作,并通过体育手段与康复治疗相融合的方法,使治疗达到最佳的效果,并与家长交流在家中所实施的协助训练、饮食计划和训练效果。

1.2.3 文献资料法 搜集大量的关于体育促进残障青少年生活能力的文献资料,并且对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与整理,为本文的创作提供理论。

1.2.4 实验法 为了探究体育对促进残障青少年生活能力状况的影响,本研究在将20名脑瘫青少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为10名青少年。实验组采用医学康复推拿,针灸、运动作业、运动疗法等,同时介入体育手段,每周训练5次,每天1次,一节课的教授时间为1小时并通过小组结合和个别指导的方法,进行锻炼。对照组采用运动规划进行设计,主要针对患者身体功能部位的提高,以体育兴趣为主,且每次训练的休息时间隔时间为5min。3个月后,对这20名脑瘫青少年再一次进行测试且根据量表评定后做进一步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GMFM疗效评分与WeeFIM生活能力评分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训练3个月以后,采用GMFM疗效评分与WeeFIM生活能力评分,分别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各项评分,得出运动功能得分和生活能力得分都显著性提高,两组对训练前后的对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0.05),但训练3个月后实验组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0.01)。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训练前后运动功能效果对比后,实验组再加入体育运动的康复方法后比对照组的运动功能效果明显。

两组患者入组时运用GMFM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三个月后两组患者GMF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如下表所示:

表1 训练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GMFM身体功能区评分()

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0.01.①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于训练前与训练后的比较,(>0.05)②实验组与对照组于训练3个月以后的比较(< 0.01)。

在GMFM功能区评分可知[1]训练前的得分低于训练后的得分,说明了患者需要在康复手段的介入才能提高身体的各项功能得分,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中,训练后的数据实验组大于对照组,在实验组中通过体育运动的介入对患者肢体障碍的改善明显,身体的功能区得分的提高主要表现为患者身体核心力量的提高,以及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控制的提高。

两组患者入组时采取WeeFIM生活独立性功能评定量表评定,训练前的评定值比较无显著性意义> 0.05),训练3个月以后评定值均显著性提高,两组训练后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0.05),如下表所示:

表2 训练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WeeFIM生活独立性功能评分()

上表所述数据表明在通过一系列专业的体育运动指导,为患者设计合理的训练方法在身体功能提高的同时,在入厕、交通、行走、吃饭、穿衣、沟通等生活能力都显著提高,加入体育运动的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独立能力的提高也极大的促使患者恢复了对生活的期望。

2.2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是根据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所设计的一套分级系统,能较为客观地反应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情况。本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GMFCS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评估结果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明显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验组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上有明显提高。由表3的GMFCS的分级变化中,实验组不同级别的测试者通过体育活动(走、跑、跳、投)或游戏多种身体活动方式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表现出来了实验组的患者身体发育的良好状况,并通过表1、2的数据整合,得出了体育运动的介入提高了患者的身体参数及各项功能指标。

表3 训练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GMFCS功能评分()

注:*:p<0.05,与同组训练前前比较。

3 讨 论

3.1 运动功能评估

事先对患者的身体观察并采用88项粗大功能量表评定(88GMFM)。①GMFM-88(粗大运动功能测试评分):本表是对患者进行的运动功能评估。②WeeFIM(功能独立性评估量表):此表主要运用对患者生活能力的评估。③GMFMCS(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此表是根据运动功能随患者年龄变化的规律设计的分级系统,可以反应患者粗大运动功能的发育基本情况[2]。

运用仰卧、俯卧、坐位、爬、站立、走、跪、跳的姿势进行评定,通过对GMFM的量表了解制作了一份简单的表格,从20名痉挛型脑瘫患者中抽取出的一份表格A的评估如下:此表主要的意义是对患者身体功能的评估,在所安排的动作完成程度,对其评估,通过评估的结果显示,设计训练动作促进患者功能部位能力的提高,并加强动作的训练以提高其生活自主能力,运动功能评估就是对患者各项能力的梳理,了解患者身体的基本状。

通过对20名脑瘫青少年进行身体运动功能的评估。每位患者治疗前的评估结果差异不大为(±2)。本表仅对10-17周岁的脑瘫青少年评测,此表评定标准提高11分视为效果显著,提高3-10分视为基本恢复,提高1-3分视为效果有效,无分值提高视为无效。

3.2 生活能力评估

本文针对患者采用WeeFIM功能独立性年评估表,以下是自制生活能力评估表,针对患者的饮食、起居行走、入厕、交通、语言交流五个方面进行评定。

对生活能力评估得分的简单评估标准提高两分以上均为有效,通过生活能力评估得分设计,在数值无法进行有效比对时,以下数据采用WeeFIM功能性独立评估表评定。此表仅对患者生活能力是否提高做为参考依据。

生活能力的解释分广义和侠义而不同。再生活中可以看出如饮食、穿着、个人卫生、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照顾个人需要的能力等都包括在生活能力的范围内[3]。本文对生活能力的研究主要包括饮食、起居行走、入厕、交通、语言沟通等五个方面,也包括基本的自我照顾技能和与家人沟通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安全问题。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治疗不仅仅强调医学上对患者身体有促进作用,适当的加入体育手段对患者的改善效果相对于单纯的康复治疗明显而有效。[4]通过专业的体育指导与康复医学相结合,使患者在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方面均显著性提高,体育手段的介入不仅对脑瘫患者的运动障碍和生活能力的提高有治疗价值,而且对大多数的残障人士都有极好的干预效果[5-7]。脑瘫患者的特点主要是运动功能障碍,这直接影响到了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同样也影响到了患者本身的移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能力[8]。因此应该把患者身体的功能障碍部位设为主要的训练项目,通过改善患者功能障碍部位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所采用的体育干预手段主要有核心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协调训练、柔韧拉伸训练和动作训练等,GMFM与WeeFIM的评分数据表明实验组在介入体育手段后,康复效果具有明显作用。

3.3 痉挛性脑瘫的障碍特征

对于痉挛型脑瘫少年来说,他们身体的分型较多,障碍部位主要在身体的四肢和关节处,存在步态的不稳定,身体极度不平衡,从而导致了无法独立行走,导致了四肢瘫,通过平衡训练法是可以提高他们身体的平衡能力。

3.3.1 GMFM评分及WeeFIM独立能力评分 粗大运动功能量表[9]是测量脑瘫患者的粗大运动状况,随着运动的干预和康复的干预而出现的运动功能部分的改变,是目前测试脑瘫运动评估中广泛应用的量表。本文只对患者的站立,跑,跳和行走进行了评估,治疗前后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评分上有改善,但没有实验组的改善效果明显。

在患者生活能力评估方面采用了WeeFIM生活能力的评估,此表是由广东省残疾人评估中心设计,在生活方面主要对吃饭、洗澡、穿衣服、上厕所等生活能力评估和测试,测试运用过程中治疗前后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明显。

上述两种评分标准,GMFM量表是对脑瘫患者的评估可以随着时间或者干预方法的出现的运动功能改变的表述和评价,还有助于设计针对性强和详细的训练康复计划,具有权威的有效性,WeeFIM功能性独立量表是通过临床的实践所制定检验性比较强的残疾人评定测量工具,对脑瘫患者的身体功能评估和协助设计康复训练计划及判断其治疗效果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3.4 体育干预方法

3.4.1 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在医学上主要称为体疗,是对伤病或者残障者采用的各种运动锻炼方法,使其在身体的部分功能以及精神获得全面的恢复,促使其在生活上以达到自主的能力[10]。体育干预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运用一种或多种的运动锻炼方法,并通过指导者的讲解和演示,给患者提供合理的锻炼方法,在本文中,作者所使用的体育手段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的一套方法[11]。锻炼方法采取了各种走、跑、跳、投以及游戏等多种多样的身体活动,不同年龄层次的测试者通过GMFCS等级的测试评估与实验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可以说明残障者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运动康复的干预的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通过针对性的锻炼,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身体关节活动能力,心肺功能,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促进身体健康,安全意识,认知能力,调节精神状态等;残障青少年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促进生理和心理成熟的重要阶段,他们参与体育锻炼会使其生活能力明显提高。

针对残障人士在体育干预方法的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其身体可以接受的范围来制定方法,虽然在体育干预的过程中,治疗周期较长,但是人在活动过程中是由全身的肌肉与关节参与的,所有针对体育的干预,我们可以采取核心力量的锻炼,比如说躯干、四肢与头部,这些部位是我们身体的核心部位,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姿态,针对身体关键部位,我们就可以采取每天锻炼一个部位,加强核心部分的力量,这对于患者来说,对其有效的完成动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仰卧起坐、仰卧抬腿等腹部练习以提高其腹部力量;通过扶站位走的方法,提高其身体站立位的自主控制能力;通过爬行训练,提高其四肢的协调能力;通过平衡球上的膝立位、四肢爬位和巴士球上的坐位、跪位平衡训练以增强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控制重心及稳定关节的能力等方法[12]。通过这些稳定的训练方法,逐步衍生过渡到不稳定训练,在不稳定的训练过程中,患者需克服外力的负荷,还需增加身体的抗阻能力来稳定身体姿态,这样就能更有效的刺激其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加强对自身的肌肉控制。核心力量训练的周期需循序渐进,可以设计患者从头部的活动贯穿到可以行走的整个训练方法,再贯穿到整个身体,使患者身体平衡、协调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通过对运动能力的改善使相应的生活能力改善也更加明显,这样专业性的体育干预在将来的康复治疗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3.4.2 体育运动康复 本文中针对研究对象,制定一些运动规划,我们运动规划的主要内容有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反应能力训练,肌耐力训练以及拉伸柔韧等,为研究对象提供最合理的运动规划,并通过指导动作,从不能做到能完动作的一部分逐步提高。运动规划在我们生活实际中运用的也挺多,比如我们每天自己锻炼开始计划就我们今天要练些什么,按照规划提高我们身体提素质及各种指标。通过前人研究,金野[13]提出了脑性瘫痪儿童的动作疗法,此疗法采取了相关的体育手段,此疗法的运用性不仅仅对脑瘫患者有治疗的价值,对大多数残障患者都有极好的干预性效果,这是针对残障人士的障碍康复提出的一种新思路。刘启雄,万子超[14]提出了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刘书芳,袁海泉等人[15]也提出了运动游戏结合平衡性疗育方法对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疗效观察,运用了体育游戏的手段介入了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这些单一性运用一种体育手段做为康复治疗的手法,是对探讨未来康复治疗方法一种创新。本人通过在前人研究结果的相关了解,使用前人创新的方法相互结合,进行体育运动方法的整合。本文在对20名脑瘫青少年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单纯的康复治疗手段中加入运动康复方法,为患者设计合理的体育训练方法,并通过粗大运动功能测试与生活独立性功能测试的前后数据对比,实验组的康复效果明显,有力的说明了体育可以促进残障青少年生活能力的提高。

3.5 关于生活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显示,在生活能力的相关相关研究上,生活能力主要指智力受损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是一种属于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力,它是一个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16]。简单说就是自我性服务,对残障人士而言,生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其责任感、自信心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寻找需提高患者所需具备的能力。生活能力是一个人所必备的,本文通过文章内容的借鉴,运用体育手段介入逐步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1)康复与体育运动结合能提高脑瘫青少年的运动功能指标。

医学康复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效果才会愈发的明显。针对脑瘫儿童在做康复疗法的过程中,使用体育运动的介入,促进患者运动能力与生活能力提高的效果明显,体育运动与医学康复的相结合,提高了残障青少年各项功能指标。

(2)康复与体育运动结合能提高脑瘫青少年的生活能力指标。

通过粗大运动功能测试与生活独立性功能测试的前后数据对比,治疗组的康复预期效果明显,有效的说明了体育可以促进脑瘫青少年生活能力的提高,医学康复与体育相结合效果才会愈发的明显。

(3)运动方案的制定需仔细评估且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合理制定详细的运动方法,可以让患者一步步的参与到体育运动,由易到难的训练方法,才能逐步提高他们身体的力量,力量的大小决定身体所需克服的外力以及自身的压力,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减轻了身体克服外力所需做的功;步态稳定性的训练提高了其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柔韧的训练提高了身体的韧性以及灵活度;再配合体育游戏使其身心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4.2 建 议

4.2.1 体育与残障青少年 引导残障青少年在平时生活学习过程中,运用游戏的过程来提高其对体育的兴趣,逐步的加入体育运动干预。

4.2.2 改革传统的医学康复模式 在医学康复的过程中,创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多参与自主性的治疗,根据康复师的术语提高患者的理解能力,使其在理解的过程中完成治疗动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然后在这一过程中改变患者对被动治疗的态度,逐渐再加入一些动作疗法,来提高患者的功能障碍。

4.2.3 家长方面 通过与患者家属的交谈,对他们讲解一些关于体育对康复帮助的相关内容,培训一些相关的体育锻炼方法,让患者在家中实现自主治疗,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4.2.4 制度和完善相关的保障体系 国家相关部门应发展残障少年的体育兴趣,运用相关的教育法规和残疾人保障法,使社会对残障少年的关注度提高,加强残障少年相关小区或社区的体育活动,倡导残障少年进行体育运动,残障少年的保障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法治程度,在基本的法律保障中应加以完善,责任到人,使体育活动能够人人参与。

[1] 刘书芳,袁海泉,王 珅,李 军.运动游戏结合“平衡”性疗育方法对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疗效观察[J].湖北体育科技,2012,31(05):556~558.

[2] 刘晓曦,王 芳.儿童卫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2):884~926.

[3] 王瑶瑶,杨 帆.康复介入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14(06):134~136.

[4] 王 冬.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药,2014,20(09):240~241.

[5] 舒 川.学龄前残疾儿童运动康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学,2015,35(12):58~65.

[6] 赵 族.学龄期脑瘫儿童运动康复训练个案[J].现代特殊教育,2013,8(07):81~83.

[7] 闻一鸣,黄晨晖.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5,21(05):11~13.

[8] 王 辉.国内脑瘫学生教育康复模式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10,(04):18~22.

[9] 史 惟,陈冬冬.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在脑性瘫痪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06,07(44):550~552.

[10] 金 野.脑性瘫痪儿童的“动作”疗法[J].社会福利,2012,(10):45~46.

[11] 鞠明海.体育锻炼与聋哑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关系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01):125~126.

[12] 刘启雄,洪汉霞,万子超,舒慧.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01):85~86.

[13] 金 野.脑性瘫痪儿童的“动作”疗法[J].社会福利,2012,(10):45~46.

[14 ] 刘启雄,万子超.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影响[J].鄂州大学学报,2013,20(05):70~71.

[15] 刘书芳,袁海泉,王 珅,李 军.运动游戏结合“平衡”性疗育方法对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疗效观察[J].湖北体育科技,2012,31(05):556~558.

[16] 王 辉.国内脑瘫学生教育康复模式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特殊教育,2010,(04):18~22.

Sport for You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Life Skills Enhance Study——In20 adolescents with cerebral palsy, for example

LIU Yuxi1, WANG Mao2

1.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62, China; 2.Ningxia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Yinchuan Ningxia, 150000, China.

Based on a follow-up study of 20 adolescents with cerebral palsy, a detailed and reasonable method of physical exercise was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ir physical activity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various abiliti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assage, acupuncture and physiotherap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hysical exercise and guidance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The improvement of motor function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cerebral palsy efficacy evaluation method(GMFM),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ability was assessed with WeeFIM, and the intervention was assessed with 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GMF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end of the training cycle(P < 0.05).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the course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sports intervention is used to promote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patients' sports ability and living abilit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al rehabilitation improves the various functional indicators of disabled adolescents. Comparing the data before and after 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test and life independence function test, the expected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obvious, which strongly illustrates that sports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ability of disabled adolescen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rehabilitation and sports will be more obvious.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Cerebral palsy early youth; Tracking survey

1007―6891(2019)02―0040―05

10.13932/j.cnki.sctykx.2019.02.10

G804.55

A

2018-12-18

2019-01-07

猜你喜欢
脑瘫身体康复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我de身体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