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央 徐志豪 陈新娟
陈小央,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杭州,310020
徐志豪,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
陈新娟,通讯作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杭州,310021,电话:13750803383,E-mail:xjchenshanxi@126.com
菌核病是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豆科、菊科、伞形花科、藜科、百合科等多类蔬菜冬、春季节常见的病害。全国各地保护地和露地栽培都可发病,尤以大棚和温室发病较为严重,常造成大量烂果和茎叶枯死,是冬、春保护地蔬菜栽培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受害地损失10%~30%,重者达85%以上。本文重点讲述葫芦科节瓜菌核病的发病特征和综合防治技术。
节瓜菌核病的病原为核盘菌 (Sclerotina sclerotiorum),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科的真菌。该病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除侵染葫芦科外,还侵染茄科、十字花科、豆科、菊科、伞形花科、藜科、百合科等多类蔬菜。
节瓜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花、果实、茎蔓和叶柄。一般先从开败的花器、近地面的茎蔓和叶柄上发生。
幼苗发病部位多在茎基部,初呈水浸状浅褐色病斑,很快病斑绕茎一周,病部缢缩软腐猝倒。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
花和果实发病特征见图1~5。病菌多从残花和脐部开始侵入,受害部位初呈灰白色水浸状,表面有少量白色菌丝体(图3、4),后病斑逐步向果蒂扩展,发病部位逐渐由外向内呈凹陷型腐烂(图4),湿度大时白色菌丝体快速繁殖聚集为棉絮状(图1、4、5),最后菌丝变成鼠粪状黑色菌核。
叶柄和茎蔓染病特征见图2、4~6。病菌多从与发病花果接触部位或伤口侵入,初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图4),发病部位逐渐由外向内呈凹陷型腐烂(图2),后期病部以上叶、茎蔓呈湿腐性青枯状凋萎(图5)。高湿条件下,病部表皮或髓腔内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菌核 (图2、5、6)。干燥后,病部表面纵裂干枯。
该病典型特征就是病部初为灰白色水渍状,逐步由外向内呈凹陷型腐烂,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腐烂无臭味。
病原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病残体或种子中越冬、越夏或度过寄主中断期。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出子囊盘,散出子囊孢子,并随气流、雨水或农具等传播、扩散进行初侵染。通过病、健植株或器官株间的接触,孢子和菌丝体进一步再传播与再侵染。
菌核病一般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生。菌核在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温度5~20℃条件下吸水萌发,其中15℃最适合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侵入及子囊盘产生。因此,早春和冬季多雨多雾天气易引发该病害流行。
①土壤处理 种植前,在土壤表面加盖地膜,水淹浸泡田块半个月以上,消灭土壤中的病菌。
②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 50~52℃温水浸种10~15 min,也可用10%盐水或硫酸铵液漂洗种子2~3次,漂洗后立即用清水漂洗2次。
③育苗土处理 配制育苗土时,加拌2 000倍福尔马林或敌克松(敌磺钠)药剂,充分拌匀后覆盖塑料膜堆置7天以上进行杀菌。
④加强田间管理 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栽培方式,膜下滴灌或膜下小渠沟微灌,浇水时防止水滴溅起。做好排水沟清理工作,达到雨停无积水。科学通风:晴天时,上午以闷棚提温为主,中午和下午通风排湿。阴雨雪天,尽量延长和加大通风排湿力度,防止湿气滞留,减少叶面结露。种植过程中包括拉秧后,及时摘除病残体,并带到棚外密闭环境中深埋或烧毁。
首先使用烟雾型药剂,如腐霉利、百菌清、腐霉·百菌清等进行防治,然后在发病部位撒施粉尘药剂,如菌核净、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敌克松、百菌清等进行防治。最后,选择晴天上午喷施雾化型药剂,如嘧霉胺、啶酰菌胺、腐霉利、异菌脲、赛德福(嘧菌环胺+咯菌腈)等。重点防治已发病部位和地表面。不同药剂轮换使用,7天左右使用一次,连续用药2~3次,直到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