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先行,助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昆明市持续提升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

2019-02-19 09:12
城乡建设 2019年12期
关键词:节水型昆明市管网

■ 曹 宇

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昆明位于长江、珠江、红河流域分水岭地带,境内无大江、大河,是资源型、水质型并存的严重缺水城市。昆明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城市节水工作,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和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受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以巩固提升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不断调整优化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昆明市2011年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荣誉称号, 2015年顺利通过复查。之后,昆明市以更严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城市节水工作,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要求。

推出硬举措 全力促提升

多年来,昆明市在推进城市节水工作中,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对表对标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要求,狠抓落实。

一、不断提升城市饮水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先后在滇池流域实施了松华坝水库加固扩建、“2258”引水工程。在滇池流域外实施掌鸠河引水、清水海引水、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目前正在抓紧实施滇中调水工程。昆明主城现已形成云龙、松华坝、清水海三大水库为主的“七库一站一江”水源地供水格局。

二、水源地保护工作持续加强。严格按照“水量保证、水质达标、运行可靠、监管到位、水清岸美”的要求,积极推进水源地监管工作。2017年、2018年昆明市纳入考核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年均水质达标率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达标率为100%。

三、地下水保护得到有效落实。严格落实地下水保护条例,划定地下冷水禁采区和限采区,多措并举开展主城区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地下水井封停工作。严格地下水监管,加强取水许可制度,到期延续评估取水许可量,实行地下水年度用水总结和取水计划管理,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目前主城区地下冷水水位保持稳定或有上升趋势。

四、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覆盖市、县、乡三级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五项指标”体系,加强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湖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实行了园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拟定了重点取水户监控名录、开展了取水许可户计划用水管理、实施了跨县界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加大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管。昆明市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获得云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考核优秀等级。

五、严格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从2006年起,昆明市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均按照节水“三同时”制度要求,编制《建设项目节约用水措施方案》并报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环保、滇管等部门配合把关,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必须同期配套建设再生水(雨水)利用设施或使用集中式再生水、使用节水型器具。2012年节水“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已覆盖到市域范围。

六、坚持计划与定额用水管理。昆明市以严格定额用水管理为依托,以改革完善计价方式为抓手,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标准、落实责任等手段,2020年底前,主要用水行业的非居民用水户基本实行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此外,昆明市自2002年起严格实行居民用水户阶梯式计量水价,目前已对114.52万户居民用水户实现了一户一表,抄表到户和收费。

七、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持续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和节水小区等创建工作。至2018年底,800多家企业和单位开展了测试工作。通过测试降低了计划用水户的庭院管网漏损率。近三年来,平均每年减少漏损量130万立方米,每年为用户挽回数百万元经济损失。全市已累计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553家、节水小区220个。

八、工业节水潜力不断提升。按照 “稳存量、扩增量、去落后”的要求,强化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在引进企业过程中,严格落实节水 “三同时”制度,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定期开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编制用水评估报告,严格执行取水定额标准,强化企业生产过程和工序的用水管理。积极推广应用绿色节水技术装备。督促工业园区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污水处理设备及配套管网建设,确保园区污水应收尽收,达标排放,回收利用。

九、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措施不断加强。一是加大老旧管网改造力度,“十三五”期间每年更新改造DN100以上管道30公里。二是加大管网检漏力度,在大力开展管网检漏基础上,通过第三方专业检漏机构,每年定期开展管网检漏。三是对城市供水管网开展管网分区管理,将近百个居民小区纳入DMA管理,对重点区域和用户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四是加大一户一表改造力度,提高水表计量等级。五是加强供水设施的巡查管理,及时处置因管网老化、工地野蛮施工等管网破损情况,对市民举报漏水、违章用水给予奖励。

十、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工作持续加强。工商、质监部门负责从源头上杜绝淘汰型用水器具的销售。市级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监管职责,对主城区各类公共场所开展专项检查整治活动,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用水器具。同时,市、区两级节水管理机构每年度安排资金,持续开展居民家庭节水型器具推广使用工作。

十一、节水执法和日常监管力度不断加大。通过“12345”市长热线、举报电话、网络等积极倡导市民对身边发生的浪费用水等问题及时举报,市、区两级联动及时处置和查处。加强对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的监管,完善了由市级、区级、街道、社区、设施运行管理单位组成的五级精准监管体系,加强对全市500多座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的监管。

十二、节水宣传不断深入、节水意识不断提高。一方面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进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及公共场所,做好经常性的节水宣传,让节水意识深入人心,引导公众将节约用水付诸于实际行动。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宣传模式,通过建立节水教育基地——昆明市给水和排水科普教室,开展节约水资源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利用新媒体宣传面广的特点,出品儿童节水微电影《节水行动小分队》,组织开展青少年网络微视频大赛、“爱·节水——随手拍”轻摄影大赛等节水宣传活动。

年年有进步 处处显亮点

昆明市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新模式,力求新成效,形成“昆明经验”。

一是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工作成效显著。多年来,昆明市树立“节水就是减排”的工作理念,将再生水利用作为滇池治理的措施之一,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截至2018年底,昆明中心城区已建成集中式再生水处理站10座,总设计供水能力为16.3万立方米/天,建成再生水供水主干管约560公里;建成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546座。341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同期配套建设了雨水综合利用设施,雨水控制规模28.74立方米/日,雨水直接利用量196.3万m3/a。目前,随着集中式再生水供水管网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城市排水管网系统逐渐完善,昆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也由“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向“集中为主、分散为辅”转变。

二是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起步早、措施实、效果佳。早在2009年9月,昆明市就结合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和治理保护滇池的需要,创新出台了《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将雨水综合利用设施建设纳入主城区新建工程项目配套建设。2016年以来,结合前期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工作的基础,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出台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编制完成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完善政策制度,先后出台了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区域雨水排放管理暂行规定等配套政策制度,印发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强化海绵设施建设管控,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建设、验收等环节,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水务、滇管等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及管委会加强对新、改、扩建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与广场、城市公园绿地等项目的监管,要求建设单位在主体工程建设时必须同期配套建设海绵设施。

三是在全省率先出台六个地区级用水定额标准。昆明市充分利用多年来节水工作的经验和典型企业用水数据,高起点高标准在云南省率先启动推行非居民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的工作,在国家要求从计划用水到定额用水转变之前,以水平衡测试值为基础,编制并颁布实施了饮料制造企业、烟草制品业、住宿、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机关单位六个重点用水行业用水定额的地方规范,为全面推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落实用水定额管理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节水型昆明市管网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延安医院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节水型抽水马桶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织起一张共管网
上海:以节水促减排 以减排抓保护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