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送,胡世荣*,范 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北京 100078)
肩手疼痛是发生于中风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会导致肩同性运动障碍以及同侧手肿胀疼痛,若不及时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甚至可造成患侧手部肌肉萎缩、关节痉挛变形等严重后果,进而导致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基于此,本研究为了探讨缓解中风导致的肩手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84例中风导致的肩手疼痛患者,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MRI等检查确诊,符合中风诊断准则;②中风后出现肩手疼痛;③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中风前出现肩手疼痛;②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③合并精神疾病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56~89岁,平均(68.2±4.9)岁;病程12d~6个月,平均(2.6±0.9)个月,发病因素中,脑出血16例,脑梗死26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55~87岁,平均(68.5±5.0)岁;病程12d~6个月,平均(2.5±1.0)个月,发病因素中,脑出血15例,脑梗死2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对照组:应用康复训练治疗:制定康复计划,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进行康复训练,训练项目包括肢体摆放、自理能力训练、排便训练、活动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等。
观察组:应用康复训练联合中药膏摩及红光照射治疗。康复训练项目与方法同对照组。中药膏摩治疗方法:急性期应用肩周痛痹汤治疗,药方成分为葛根30g,白芍20g,桂枝、当归、木瓜、川芎、防风各10g,炙甘草6g,细辛3g,生姜3片。慢性期应用肩周解冻汤治疗,药方成分为黄芪、鸡血藤各30g,当归、熟地、葛根各20g,桂枝、鹿角片、五加皮、山萸肉、大枣、炙甘草各10g。均加水煎煮,取汁,早晚温服;同时局部涂擦药液,双手拇指点揉20min,1次/d,治疗2周。红光照射治疗方法:应用BPM-VIIIA型红光/红外治疗仪,对患肢进行局部照射治疗,治疗头距体表约20cm,射频频率约440kHz,照射强度以患者体表有温热感或麻痒感为度,过程中可视患者耐受情况及病情等适度调节照射距离、时间、频率。2次/d,20min/次,持续治疗2周。
对比两组患者前后的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2]。
采用SPP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 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前后的VAS评分对比(x±s,分)
中风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影响因素,尽管在医学技术不断成熟、发展的过程中,中风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肩手疼痛就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中风后肩手疼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或与交感神经功能障碍、关节制动时间过长等相关。
中医认为,中风后肩手疼痛属“痹症”范畴,内虚邪中、外感风寒、经络不通、气血失调是该病的主要病机,因此其治疗的基本原则应该的补气活血、祛瘀通络[4]。我院对中风后急性期肩手疼痛患者应用肩周痛痹汤治疗,慢性期患者应用肩周解冻汤治疗,效果显著,均达到了补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配合红光照射治疗方法,有效改善了局部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使受损细胞的修复与再生[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微,说明康复训练联合中药膏摩及红光照射治疗中风后疼痛的临床效果由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综上所述,中药膏摩及红光照射对于缓解中风导致的肩手疼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疼痛程度,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