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介时代小众审美趣味的显性表达

2019-02-18 23:15:27
社会科学辑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众趣味大众

许 宁

随着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定位系统五大技术的实现,场景时代到来,个体生命的体验感和存在感与以往有了明显不同。人们的消费方式、休闲体验、人际交往、情感模式以及审美趣味等都发生很大变化,其中大众审美趣味产生清晰的新变,小众审美趣味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显性表达。“大众一神崇拜”的时代已经过去,“小众”已然成为媒介与商家的新宠,追求小众趣味渐渐演绎为一种新时尚。小众审美趣味的圈层文化勃兴,并散点涟漪式地向外扩张,呈现一种“圈层效应”。

近几年,迎合小众审美趣味创制的网综节目——《中国有嘻哈》《吐槽大会》《奇葩说》等都有商业和传播上的不俗表现,收获不少拥趸。其中《中国有嘻哈》12 期节目,播放量突破30 亿,实现了品牌、流量和利润的完美融合。小众电影《冈仁波齐》《百鸟朝凤》《二十二》《七十七天》等也在票房和口碑上有亮眼的收获。中国独立摇滚、民谣、嘻哈等小众音乐,通过《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节目斩获裂变式传播效果,赵雷、宋冬野、赵照等音乐人及其作品得到更多受众的关注。新民谣、小众电影、户外音乐节、小剧场、独立画展、豆瓣网、虾米音乐等大量小众趣味群体在线上线下聚集,新的审美活动不断涌现。小众审美趣味在新媒介时代不断吸睛似地显性表达,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凸显,成为意义多载的审美文化现象。小众审美趣味的意义在于通过丰富趣味的类型,增加趣味交流、刺激趣味消费来维护审美文化平衡,其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不可忽视。从美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小众审美趣味的新样态、新特质,探究显性表达背后的成因,以及传播中的发展走向,对提升时代审美风貌,提高大众审美格调,提振文化自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介时代小众审美趣味的新特质

16 世纪,个体生命和肉体意义被发现,艺术开始表达个人性 〔1〕,“趣味”这个概念进入美学范畴,成为被普遍使用的审美评价术语。趣味是人类审美感知的外化形式,是指一个人的审美理想、审美偏爱、审美标准的总和。审美趣味作为一个人审美价值标准的体现,制约着人的审美行为,决定着人的审美指向。休谟说:“审美趣味有两重意义,一是感觉美的活动和功能;二是创造美的活动和功能。”〔2〕布尔迪厄认为,趣味是个人习惯中形成的偏好和癖性,是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础,人们借此对自己进行定位,也被他人定位,可见趣味的重要性。“小众”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都对其有不同的概念界定。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旨:一是指未达到大众量级的少数群体,二是有共同的审美趣味和精神需求。简言之,小众是指在一定社会语境下,基于共同精神需求和趣味所聚集的少数人群。小众审美趣味,在本文指涉小众化的审美理想、审美偏爱和审美标准,与大众审美趣味相对,是对大众趣味的自觉抵抗和疏离,是自我文化独立的标签,也是社会阶层区隔的表现符号之一。新媒介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传播时代。〔3〕它具有机器趋微、信息趋微和使用者趋微的特点,并导致信息碎片化、工具娱乐化和受众思想的浅层化。

媒介技术进入到新媒介时代,受众被分化为大小不一的趣味部落,他们以趣味为勾连,在交流互动中获得身份认同和价值存在感。在双向和多维的互动中,小众趣味获得更大传播,成为媒介和商家的新宠,显现出较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新样态和新特质。

第一,小众审美趣味内聚性凸显。新媒介时代的小众趣味尽管形色各异,但有着明显的新态特质,不同于以往的因地域限制疏散性的存在,内聚性明显增强。曼纽尔·卡斯特认为:在网络社会中,“抗拒的认同导致了共同体”〔4〕,大众趣味更强调集体认同,而小众趣味更重视自我认同。那些在现实场域中被忽视的小众趣味人群,在虚拟社区中因自我认同而更具凝聚力。小众趣味人群对大众潮流有天然的疏离,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审美趣味中,只与圈内同好交流;但其组织结构又不是保守封闭的,只是四周有了一道隐匿的“趣味之墙”,阻隔“异趣味”群体的参与和影响,形成以审美趣味为核心的审美共同体。

人类是群居动物,小众群体自然也不例外,历代不乏。直到互联网让小众趣味的表达和分享有了一个展示的平台,破除距离的壁垒,让交互成为可能。这种趣味的精准传播,带来小众审美趣味人群内聚性加大,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聚集同样趣味的人群。趣味有趋同性特征,相同趣味的勾连会让人快速找到归属感。小众趣味本身的异质性和独特性,加之新媒介技术发展,小众趣味内聚力越发强大,这种强大的聚集力,让这部分人群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你可以小众,但你绝不孤寂。如社区网站豆瓣,就发现一种小众趣味——阅读(包括视听媒体电影、音乐等),豆瓣的首页上曾写道:从1435303 名注册用户中找到和你臭味相投的人。这是基于趣味的寻找和喊话。它用音乐、电影、书籍等不同的趣味对受众进行区分,当你注册登录,只要你有8 本书的阅读清单或同样数量的电影清单、音乐清单,网站就会根据你的浏览轨迹,运用数据计算并推算出你的审美趣味,并随之推送符合你品味的文化产品,还把与你相同趣味的人推送到你的面前。一个个趣味相投但又陌生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虚拟的趣味部落。无论你的趣味多么怪异、小众、奇葩,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地,让原本隐性的、疏散性的趣味活动,变成虚拟世界显性的审美狂欢。那些现实中孤独、压抑的小众趣味人群,在豆瓣的虚拟社区中聚集,视豆瓣小组为自己的精神后花园,通过与同好之人的交流,进而实现自我的趣味认同和身份认同,完成现实场域中无法实现的文化归属感。线上的聚集又推动线下的聚集,虽然线下聚集的稳定性和互动性不如线上,但文化的体验感明显增强。各类独立美展、现场音乐节、文化创意园、独立书屋等,也实现了同趣味人群短期聚集的效果。

第二,小众审美趣味延展性加强。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是一对多点,是主导受众型,受众状态是普通大众型;新媒体时代,传播是多点对多点,是受众主导型,受众状态是细分受众型。因此,在传统媒体时代,小众审美趣味的传播是缓慢的,“静水深流”般存在。在新媒介时代小众审美趣味得到纵向和横向的快速延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繁盛样态,“信息流”加大,“影响流”加深。在趣味的横向拓展上,仅豆瓣就有近30 万趣味各异的小组,一些怪异奇葩的小组,几乎是前无古人、闻所未闻。如“美瞳控”“句子迷”“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日系摄影”“饭男”“奇妙云朵收集”等等,小众审美趣味的多样性可见一斑。“互联网真正释放的是那些不遗余力创造和展现自己趣味的人,他们才是世界之盐,人类进化从小众开始。”〔5〕这种丰富与繁盛也造成小众审美趣味的纵向深耕,其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不断延展,成为新媒介时代文化市场奇观。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要把“受众成员看成有着特定 ‘需求’ 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 ‘使用’ 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 ‘满足’的过程。它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效用”〔6〕。“一点”不能与“多点”的趣味对应,更不能满足每个人的趣味需求,所以豆瓣采用“客制化”“个人中心”的方式满足受众。建立一种小众趣味群体的归属感与交流需要,确认自身的趣味价值,验证了“使用和满足”理论。从腾讯的发展历史来看,马化腾最初并没有大量投放广告,而主要是依靠几千个用户的口碑传播打开了市场,发展为上亿的注册用户,2018 年腾讯旗下的微信用户已突破10 亿。实际上它并非专门针对特定人群开发,却有意无意地关注了一些有沟通需求却无人言说的人群。抓住一小部分人,通过趣味传染,可以裂变为大多数。微信朋友圈实际上也是一种“趣味共同体”,朋友圈里的人,人数无论多少,“我”看谁的“朋友圈”,以及谁能看“我”的“朋友圈”,趣味是潜在的区分标准。

第三,小众审美趣味商业性加持,其商业价值、市场潜力快速提升,成为被消费的对象。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络,使得小众不再是绝对意义上的小众,小众趣味的发声通道、话语平台、产出内容丰富多样,使小众趣味得到关注,甚至有更多的人开始喜欢、接纳、参与小众趣味的文化生产。在微信平台,多抓鱼是一个可以买卖二手书的小程序,实际是交易型社区,内核最早是由40多位有独特阅读趣味的人组成的微信群。从上线至今,已发展到拥有200 多万用户量级的创业公司。2018 年多抓鱼获得 B 轮融资,估值 1 亿美金,虽然数值上并不耀眼,但两年内迅速升至二手书交易平台的头排位置,让看似小众的个人趣味与追求,有了不可低估的商业价值空间。

再如,20 世纪90 年代形成的二次元文化,很长时间里一直是比较封闭的小众趣味,被视为年轻人抵抗主流文化、反抗家长教育方式、缓解现实压力的手段。但随着网生代用户的增加,IP 改编热潮的兴起,二次元由小众趣味上升到商业和资本层面。2015 年,刚刚成立的燃也文化传媒获得经纬中国的天使投资,资本层面快速进入小众文化产业,形成二次元产业链条——动漫制作、IP 孵化。艾瑞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 年,中国二次元用户达到1.49 亿人次;2015 年,上升至2.19 亿 人 次;2017 年,上 升 至 3.08 亿 人 次 。ACGN①英文 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Novel(网络小说)的合并缩写,是从 ACG 扩展而来的新词汇,主要流行于华语文化圈。群体日夜追番②在日本,节目写出来按中文来读就是“番”,制作组叫做“番组”,从一部新番播放开始、每周都等的行为,叫追番。,撰写同人故事、进行Cosplay 拍摄、追看漫展,一些资深宅用户对二次元的迷恋已达痴狂。二次元人群忠诚度高,有明显的圈子特色,且已初步养成付费习惯。从日本动漫的版权引进和国产动漫的付费阅读和观看,可以显见二次元的商业价值。2010 年,国内原创漫画平台妖气就尝试付费阅读,到2017 年,付费作品数量约为 500 部,占总数的 1/100。2016 年,国产动画《灵域》在爱奇艺上线,并尝试付费观看,此后越来越多的国漫开启付费模式。有学者预测,中国二次元市场5 年后会达到1000 亿美元的市场份额,面对这个庞大市场,小众趣味的商业价值会迎来更多的利好。

二、新媒介时代小众审美趣味显性表达的成因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用户的普及,人际之间的信息交互变得越发便利,小众审美趣味人群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容易,时间和空间的壁垒被打破,有了时间上的随性和虚拟空间上的自由,小众审美趣味表达变得愈发明晰起来。新媒介技术提升了小众审美趣味的互动性、心理黏度、社交外部性和可见性等特质。人们开始正视自己的趣味爱好和独立的精神需求,无论你的趣味多么奇异、多么小众、多么被人不屑,你都可以借助网络,找到同频的人,找到归属感和自我的文化认同感,形成一种不可忽视的小众文化现象。如独立音乐网站、先锋戏剧社、暴力美学吧、豆瓣小组、跑酷俱乐部等,聚拢无数受众群体,其背后的成因,首先是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成为人们的常用APP,生活突然变得无“微”不至起来,人们由对大工业、大机器、大制作的崇拜转入对“小”的青睐,对“个性”的推崇。新媒介技术,因其中介性和扩张性的特点,带来海量的匿名虚拟互动平台和可转化的符号资源,为沉默的小众创造自我表达和互动交流的条件,加速催化小众审美趣味群体的扩张,为社区封闭和趣味区隔提供了技术便利,并使得小众审美趣味群体在虚拟空间中找到自我文化的身份认同。哈罗德·英尼斯将媒介分为“偏倚空间”和“偏倚时间”两种媒介技术,前者是指跨越空间使信息得以延伸传播,创造了各构成部分相互分割的“大”社会;后者是超越时间流变,信息得以保存和延续,创造了紧密联合的“小”共同体。互联网技术,完成了二者的结合。〔7〕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跨越地域的束缚,加之互联网具有“时间保存”功能,分散各地的趣味群体才有了聚集的可能。互联网的虚拟社区具有匿名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人们主动表达自我,个人主体性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的趣味群体得以形成并建立。

其次,新媒介时代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使小众趣味得以彰显。新媒介时代以微信、微博的双向互动为代表,肇始于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给人们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和精神样态带来全面转型。大众审美感知的外化形式——审美趣味发生新变。这种改变显现为审美偏爱由巨型、精英文化转向碎微、草根文化。人们开始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喜欢观赏微电影,看微视频,喜欢用微博发表自己所思所想,喜欢用微信传递各种信息,喜欢微支付的快捷,等等。新媒介时代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我们的趣味。人们迷恋私人生活中的小物件、小玩意、小趣味,在虚拟空间里制造着微话语。大众趣味由稳定转向易变,通过微信、微博所进行的信息共享与互动交流,丰富的信息、频繁的互动,刺激着人们的审美趣味处于易变之中。物质的丰富和信息的多元,使人们时时处于审美的选择中,选择的增多带来趣味变化的可能性增多。时尚本身的诱惑,加之广告的喧嚣,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深陷其中,因为“易得”所以“易变”。大众趣味由共性追求转向个性彰显,新媒介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信息高度一体化,人们自我表达与对外传播的界限消失,使得带有强烈自恋特征的小众文化迅速成为潮流。相对于中国社会曾经长期奉行的高度共同追寻的集体主义文化,个性的小众趣味有了充分地显性表达。

最后,商业价值开发是促进小众审美趣味显性表达的推进器。网络大鳄们都嗅到小众审美趣味群体中极大的商业价值,这一受众群体有内聚性、稳定性和标识性的特点。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中,预测到商业的未来就是小众市场,这个预言已被亚马逊、豆瓣、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充分运用,成为掀起商业圈钱的新利器。嘻哈(Hip Hop〕是一种小众音乐,源自美国街头的说唱音乐,国内喜欢嘻哈音乐的青年数量并不多,以往只能在酒吧和网络直播中零星散见。但爱奇艺在2017 年创制了网综节目《中国有嘻哈》,该品牌负责人表示,以中国的人口基数看,即使再小众的圈层,都不会太小;要想爆款综艺,一定要找到一个精准的切口,配以足够大的压强,迅速爆发。节目独特的创意,吸引了大牌广告,农夫山泉用1.2 亿买下独家冠名权,并有大品牌麦当劳、小米手机、绝对伏特加的赞助。嘻哈选手创意鲜明的广告呈现,使各大赞助品牌获得极大的关注,也使嘻哈音乐获得前所未有的火爆传播,12 期节目收官,累计播放量已达30 亿。《中国有嘻哈》授权合作商品,在天猫、爱奇艺商场等电商平台售卖,线下品牌店也有销售,品类包括服装、配饰、3C 数码和食品酒水等。这种小众审美趣味大众式传播,使得小众审美趣味成为显性的爆款,收获品牌、流量和利润的三合一,将嘻哈这一小众音乐引入大众视野,成为现象级存在。

三、新媒介时代小众审美趣味的发展走向

在后现代文化语境和新媒介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小众审美趣味获得显性表达,不断进入大众视野。让人联想到伯明翰学派对于小众文化研究提出的三个关键词,即抵抗、风格和收编,为探究小众审美趣味的走向带来启发。

首先,过度传播和商业价值开发,使一些小众审美趣味呈现出娱乐化、时尚化、大众化倾向,独立性被降解。时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流行的审美趣味,是社会上多数人追求的审美趣味,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人体美、服饰、建筑、艺术品一直到社交生活。那些有着小众审美趣味的文化生产者——设计师、策展人、经纪人、广告主、制作人通过媒介传播,打造偶像,引导审美文化消费潮流,引导审美风尚的流转与变化。如中国独立摇滚和独立民谣本是小众音乐,2013 年,参加《快乐男生》的左立唱了一曲《董小姐》,让宋冬野和他的音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同年,参加《中国好声音》的歌手张恒远演唱了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让逃跑计划的歌曲传遍大街小巷;2015 年春晚,由莫文蔚演唱的《当你老了》,让原唱者赵照又红了一把,还有赵雷的《画》、莫西子诗的《要死就死在你手里》等等。这些原来只是在小众音乐圈被津津乐道的名字,因为各种选秀节目而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网络搜索量也翻倍增长,使得“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这样的歌词成为人们熟知的流行语。而知名电影引用独立音乐作为电影插曲或者主题曲的行为,也显现出小众音乐的大众化倾向。例如宋冬野的《万物生长》成为电影《万物生长》的主题曲,左小祖咒演唱的《一剪梅》成为电影《夏洛特烦恼》的片尾曲,唐朝乐队跟2016 年贺岁档大片《老炮儿》剧组合作,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起了演唱会。这些原本寄居在豆瓣小组、虾米或微博中的小众音乐,正以一种不可抵挡的趋势,呈现出时尚化、流行化、大众化倾向,有时会不得不向娱乐低头,放弃自己的独立,走向娱乐至死。独立性含有“自觉践行”和“抵抗外侵”的意旨,过分的娱乐与商业化,有“傀儡化”的可能。

其次,小众审美趣味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会越来越凸显。任何趣味的形成与发展都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势必会影响到小众审美趣味的走向。主流意识形态的理念也会渗透小众审美趣味群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化自信进行深刻论述。他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立足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着眼未来,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创新。近年展现小众审美趣味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中,中国文化元素符号越来越凸显,如《见字如面》《朗读者》《诗词大会》《叮咯咙咚呛》等,把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小众审美趣味传播给更多的受众,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小众审美趣味的完美融合,演绎成大众关注、大众参与、大众喜欢的文化盛宴。传统戏曲、诗词鉴赏、书信阅读这些审美趣味,会通过新媒介的大众式传播,唤醒文化基因,把大众引向诗意的审美生活,人们的文化自信会愈发凸显,同时也存在着被主流文化“收编”的可能。

第三,病态、扭曲、偏狭、恶劣的小众审美趣味会得到有效规制和引导,高雅、纯正的小众审美趣味得到更多受众的青睐。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可见积极正面引导并与主流文化要相适应的导向。由于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集中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价值标准,所以审美趣味在审美价值的意义上就有种种区别,比如高雅与低俗的区别,纯正与恶劣的区别,健康与病态、畸形的区别,广阔与偏狭的区别等等。随着小众审美趣味的大众式传播,一方面高雅纯正的小众审美趣味得到更多受众的喜欢和追捧,如小众电影、独立音乐、动漫网游、传统戏曲等;另一方面病态、扭曲、恶劣的小众审美趣味也会得到更大的传播,随着传播的扩大,有效的管控势在必行。如恶搞、山寨、致幻音乐、杀马特、嗜血一族等,这些趣味会得到有效地管控及引导,降解它们的负向文化价值,消除对年轻一代的不良影响。2015 年,文化部发布“动漫黑名单”,以“提供含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等内容的网络动漫”的原由,对优酷、爱奇艺等29 家网站的视频平台提出警告和处罚;2016 年4月,文化部查处了26 个网络表演平台,关停4000多个涉嫌严重违规的表演房间;2017 年5 月,文化部对斗鱼、哔哩哔哩、秀色、美播、一直播等网络表演平台,因其内容违规进行处罚。大量不规范平台的关闭,体现了政府对待传播恶劣趣味的零容忍态度,也为其他网络直播者敲响了警钟,这种规制与引导将愈发明确。2019 年初,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四部门联合启动“剑网 2019”专项行动。其中就涉及对短视频、有声读物、知识分享、网络直播等平台的治理,对各类网站、移动客户端、论坛贴吧、即时通信工具、直播平台等重点环节中的淫秽色情、低俗庸俗、暴力血腥、恐怖惊悚、赌博诈骗、网络谣言、封建迷信、谩骂恶搞、威胁恐吓、标题党、仇恨煽动、传播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流行文化等12 类负面有害信息进行整治,集中解决网络生态重点环节突出问题。此次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关闭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和帐号,整治力度大,持续时间长,有效遏制负面有害信息反弹,促进网络文化生态空间更加健康清朗。

审美趣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流变性。小众审美趣味有一种抗争流俗的独立性,以其独立自主的特性,平衡着多元文化生态。小众审美趣味是时代精神气质和文化构成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是时代审美风貌中独特的风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既彰显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不断创新的文化成果,显现在大众审美趣味的提升,同时也体现在小众审美趣味的丰富与多元。在小众审美趣味的显性表达中,要警惕过度商业化所带来的审美理想退化、独立性丧失,也要警惕过度娱乐化所带来的审美标准降解和文化品质的流失。

猜你喜欢
小众趣味大众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虽小众但可贵
中国银幕(2022年4期)2022-04-07 21:25:47
一汽-大众ID.6CROZZ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上汽大众ID.3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18:04:58
北京CEDRUS小众买手店
现代装饰(2020年12期)2021-01-18 05:38:00
找到属于自己的“小众强需求”
中国化妆品(2019年3期)2019-12-28 08:03:36
午睡的趣味
特别文摘(2016年24期)2016-12-29 21:03:08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HTC久病无方难倒王雪红走小众路线或是明智选择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39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