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2019-02-18 22:48李素云
长沙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心理素质工匠

李素云

(贺州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广西 贺州542899)

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提出3项行动指南,分别为制造向创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同时在政务工作汇报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是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规划项目.加上一带一路和全球化战略的进一步推进,经济产业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递进,实现了社会创新创业大面积覆盖.但是基于微观视角来看,当代大学生创业队伍,仍存在“大而不强”的弊端.例如,据我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为61.5万人,同比2016年增长22万人,但是根据2017年12月发改委颁布的数据显示,61.5万创业人数中,创业成功的仅剩17.6万人, 占创业总人数的28.6%.著名经济学郎咸平针对这一现象深度分析,指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激烈之外,还有一项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与素质不高.因此,在政府宏观政策引导和社会现实发展需要背景下,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过程,适逢其时[1].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机制

1.1 以创新能力带动创业发展

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中小型企业,“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根据《中国青年报》2017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43.9万创业失败的大学生中,有23万大学生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创业产品或者项目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著名创业导师李志蛟在“2017年大学生创业指导峰会”中指出,任何商业行为,需要有好的项目或者是好的产品支称,才能推动商品交易行为的产生.根据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情况显示, 目前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大多数在朝阳项目上进行表面创新,或是完全模仿,导致他们的创业项目并没有扩宽经济发展大市场的覆盖面积,反而增加了同一产业项目的竞争者数量,使得他们的创业项目在初期发展过程中,就经历强烈的市场竞争,降低了创业项目的成长速度,如此一来,变会形成一个恶性经济发展循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例如:近年来大热的互联网+ 创业,将线下的产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实现跨域传播.根据阿里巴巴数据库数据下显示,2016年,注册淘宝网店的大学生人数为9.4万人,而截止2017年12月,网店数量仅剩6.7万家.由此可见,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培育版块[2].

1.2 以创业能力推动创业发展

相比与其他社会企业创始人来说,大学生在社会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人力资源运用能力方面,相对较弱.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理论的教学占整个教学过程的80%,而实践教学仅为20%.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较差.而对于创业教育实践培养这一方面,更是匮乏.根据我国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2879所高等院校中,只有579所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培养孵化基地,而其中还有197所是以校企合作的形式,进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平衡,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了创业能力低下的现象,如此一来,就算大学生拥有创新的创业发展想项目,也会因运营不当,而出现倒闭的现象.所以,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的内部核心发展动力,而创业能力就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的外部发展动力.根据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现象来看,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纸上谈兵的现象,他们的创业行为往往充满个人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导致创业项目止步于初始阶段.例如,厦门大学科技创业与就业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显示,2017年,科技创业中心共评判出246份具备创意且具有较强行业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计划书,并提供了相应的资金,推动项目启动.但是2018年3月,厦门大学启动的246项创新创业项目中,只有128项在继续运营,其他118项全部宣告终止,且终止原因皆为大学生创业者运营手段不完善.由此可见,要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除创新能力提升外,创业能力也需进一步提升.

1.3 以心理素质明确创业方向

当代大学生主要为90后,由于生长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导致90后群体形成浮躁、脆弱、冲动的性格特征. 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多数是选择逃避,而不是选择克服.其次,许多90后大学生创业是为了更随潮流,而不是出自于自身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导致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不具备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心理素质.大学生创业在当前都已经成为了整个时代的潮流,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逐渐步入社会,选择走上创业道路的大学生将会是越来越多.的确,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如今政府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支持也比较多,引导了更多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这种更随潮流的方式,只会让整个大学生创业群体的价值观发生扭曲.艾煤网2018年4月发布过一份关于《大学生创业数据调查报告分析》,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我国不同地区的200位大学生进行问卷,在得出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有160位大学生创业者的驱动因素是因为:身边大多数的朋友都选择创业.而导致他们失败的原因调查中,有35%是因为大学生创业失败是因为敬业度不高,有65% 的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心理素质的强化同样也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需要提升的方面[3].

2 新时期工匠精神解读

新时期工匠精神包含四个方面内容,具体表现为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

2.1 坚守岗位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工匠精神最基本内涵,敬业是爱岗的升华,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敬业是指:“干一行、精一行”,对待自身创业项目,努力专研,一丝不苟.从汉语字面意思来讲,敬业可拆分为“敬”、“业”,敬是指尊敬,业是指职业,总体来说,就是尊敬自己的职业.根据目前企业运营发展过程得出,企业职工中,获得 “工匠”“劳模”等称号的职工,平均岗位工作时间为10年以上,他们凭借爱岗敬业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获得了该有的殊荣和时间回馈给他们的职场珍贵礼物.

2.2 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

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精益求精是一项追求完美的过程,而这种精神也是当代大学生创业者最缺乏的精神.90后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比80、70后优越,因此形成90后满足现状,缺乏创新性格特征.文章上述有说道,精益求精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永远处于进行时的不断创新和挖掘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工匠”,就在于他对自己产品品质的追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他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产品,努力把产品的品质从99%,提升到99.9%、再提升到99.99%.对于“工匠”来说,产品的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就目前大学生创业现状来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利于改善目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创新能力缺乏的弊端[4].

2.3 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

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是新时期衍生的工匠精神,主要是通过合作,来赢得共进.之所以说是新时期衍生的新兴精神,是因为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运作不再是手工制造,而是智能化生产,尤其是大型工业器件,无法通过职工个人完成所有的工业项目. 因此,就需要通过团队协作,推动整个项目的完成.根据目前大学生创业发展现状来看,因资金的限制和融资困难,目前我国大学生都是选择合作股份制创业,但是因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导致现代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因运营管理不善,导致创业失败. 因此,基于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创业项目和创业团员的共同进步,同时也有利于抵御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和市场危机[5].

3 工匠精神培育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工匠精神培育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主要讲究三项契合,首先是价值导向契合,其次是过程控制维度契合、最后是思维模式维契合.

3.1 工匠精神融入理论教学

主要表现为将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等工匠精神,融入高校理论教学过程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首先需要通过优化课程体系,针对理论教学版块,除了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之外,还需要融入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将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等融入系列课程中,让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和工匠精神有个宏观层面的认知,精神理论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基础.除了优化课程体系之外,还需要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例如:要培养大学生协作共进的工匠精神,教师了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课堂重点、难点进行合作思考解答,如此一来,不仅能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挖掘大学生个性优势,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精益精神,可以在社会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工艺制作等手工课程环节,通过班级同学之间的作品评比,激发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创新能力缺乏的弊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6].

3.2 工匠精神融入创新创业实践

将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等工匠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操作过程中,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创业能力不足的弊端.要实现这一方案,主要通过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来实现.目前高校教学体系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主要有三种形势,一是实践教学课程,二是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三是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构建,结合多方面因素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考虑.目前最适用的是实践教学课程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构建.首先是大学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通过商业运营模拟课程、创新项目研究课程设置,实现大学生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深度融合.其次通过真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园、创新实训中心、大学生创新基地等基地的构建,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创业管理能力.但是前提条件是实践基地的运营与管理要确保高效率与合理性,建立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并且总结经验,为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平台[7].

3.3 工匠精神融入心理教学

通过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等工匠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提升过程,其实是不断认清自我的过程,相对于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来说,心理素质的提升最为艰难,也最为长久,同时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起到的是主体引导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认为,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最佳办法,是参加实践法.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户外活动的方式,将学生放置一个陌生的环境,激发潜能.例如要提升大学生精益求精不放弃能力,通过野外生存的方式,提升大学生意志力.因为,求生的本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旦危及到自己生命,人的本能就是坚持,在食物有限的野外,人们为了活下去,只有通过坚持,不断寻找才能存活, 因此,户外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最佳选择.这是基于学生本人层面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而对于高校层面,教师可以针对大学生构建职业规划档案,通过引导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的特长和不足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引导大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将身边同学作为参照物,进行自身能力的分析,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创业能力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创业机会,从而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创业目标.文章第二部分有讲述到,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者的驱动因素是因为:身边大多数的朋友都选择创业.也就是他们在创业之前,未进行明确的创业规划、创业目标的设立和自我能力的评估,从而导致创业失败,职业规划档案能够针对性地解决这一弊端,在能力调查完毕后,通过科学的评估,能够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创业成功的机会.因为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格局来看,无论是哪一行业,卖家都趋近饱和状态,尤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进一步推进,使市场竞争处于白热化状态.因此,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后,才能抵御市场危机.

除此之外,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综上所述,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创新素质不高、创业能力不强、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为改善这一消极发展现状, 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首先需要将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价值导向契合,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变教师教学方式,挖掘大学生个性优势,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将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过程控制维度契合,通过大学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和大学生创新基地等基地的构建,提升大学生创业管理能力.最后将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思维模式维度契合,通过参加实践法基于学生本人层面,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接着通过针对性的为大学生构建职业规划档案,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创业成功的机会.同时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心理素质工匠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90后大工匠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光影视界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工匠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