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开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增强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下简称“四个自信”)作了一系列新的论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怎样自觉增强“四个自信”等一系列时代课题。自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我们党几代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根本经验总结,是敦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四个伟大”历史使命的首要前提,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拟就“四个自信”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依据、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时代价值、怎样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等基本问题作些探讨。
“四个自信”形成发展于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但其实践基础和理论渊源却与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巨大成就密不可分。
我们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在探索我国社会革命道路的同时,勇于自我革命。正如习近平所说:“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①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毛泽东便在总结我们党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经验主义,以农村革命为中心最终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又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其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代表。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经过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建立起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著名的“一化”和“三改造”同时并举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在“一五”计划基本完成后于1956年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此后便开始了20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探索”。正是这些艰辛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成果,成了“四个自信”提出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②
习近平2017年4月在广西考察工作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七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逐步绘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蓝图,集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表明“四个自信”的提出、形成和发展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创新过程。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82年,邓小平在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当今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③从而宣示了我们要走的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④。这就正式明确了我们走的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对这条道路的国情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作了系统阐述。1992年,党的十四大首次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九个方面,概括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强调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称为邓小平理论,并对其形成发展、科学内涵、历史地位、指导意义作了系统阐述。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概括地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了民族复兴新以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⑤。这可以说是我们党经过改革开放13年实践检验后,最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作出的表述。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强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对完成党的各项目标任务“充满信心”⑥。这可以说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最早表述。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九十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⑦2012年,党的十八大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⑧这可以说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较早表述。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大会上讲话,第一次向全党明确提出了“四个自信”的整体战略要求,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⑨。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四个自信”并列在一起作为整体思想提出来。
可以看到,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关于“四个自信”的认识经历了从“一个自信”,到“两个自信”,到“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这充分表明它是建立在牢固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文化基础之上的,是完全符合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相互推动的规律、完全符合民心民意要求的。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⑩那么我们自信的主要依据从何而来?有何过硬的底气?
第一,来自实践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四个自信”的基础、动力和源泉,也是检验“四个自信”是否具有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从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成就看,我们已经从近代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转变为稳居世界第二的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被国际社会誉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人均国民收入连续翻番,已从低收入国家跨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13亿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在短短的70年内,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中国奇迹”,彻底摆脱了毛泽东所说的“被开除地球球籍”的危险。拿新中国70年的成就,同改旗易帜的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相比,同深陷金融危机而难以自拔,却大搞什么反全球化、贸易霸权欺凌、民粹主义、孤立主义的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同陷入发展陷阱和动乱危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没有崩溃,反而充满生机和活力,“风景这边独好”。
第二,来自人民的拥护、赞成和获得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提出、形成和发展,都是顺应人民的选择、因人民的创造而确立的。我们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正是人民的拥护、赞成和获得感,形成了我们自信的源泉和力量,铸就了我们自信的底气。
第三,来自真理的证明。真理是经过人民群众实践检验、经过人民价值评判为正确的认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内的诸多真理性认识,“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⑪。它们被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在价值评判中证明和认定为科学真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⑫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仰的精神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是真理,遵循的是规律,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四,来自历史的深厚底蕴。习近平说:“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⑬不仅不能立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长期以来为什么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是拿中国革命史、建设史说事,进行片面攻击、丑化污蔑?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苏联东欧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垮台?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领导人在国家经济发生困难、需要转型和政策调整时,政治上不清醒,思想上不坚定,不是适应广大人民的要求,而是顺应敌对势力的需要,搞历史虚无主义,否定自己的历史。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选择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治理体系,都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渐进改变、内生演化的结果。离开历史决定的一定条件,异想天开地寻找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厢情愿地寻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只会走进历史的死胡同。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只有走适合自己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任何人都不能违反。
“四个自信”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范畴,内涵丰富,关系明确。四者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可以分作三个层面去考察。
第一,从科学内涵看,四者内涵、地位、作用、功能各有区分,明显不同,有其对立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路径,解决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道路问题。这条道路的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之所以坚定道路自信,主要源于它的正确性。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基础,远大的发展前途。无数实践证明,这条道路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中国“独创的”,是一条通往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和世界进步、实现人民福祉。我们应该保持头脑清醒,坚持战略定力,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始终沿着这条道路奋勇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行动指南,解决的是以什么样的理论作指导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之所以坚定理论自信主要源于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这一理论体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植根于广大人民的社会实践,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发展潮流,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它是党和人民立足时代前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用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解决的是用什么样的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方面。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等。我们之所以坚定制度自信主要源于它的优越性。它符合中国国情,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有强大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传统,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解决的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了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价值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之所以坚定文化自信主要源于它的先进性。它的先进性源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和创新,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第二,从相互关系看,四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转化,构成一个内在统一的逻辑整体。
道路是实现路径。毛泽东说:“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⑭习近平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⑮道路选择得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符合中国国情、人民意愿,在实践中是否真见成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实践基础,为其他三个自信提供现实依据。
理论是行动指南。理论的成熟是党成熟的根本标志,其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理论带有根本性,道路、制度、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最终都要通过理论加以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道路、制度、文化自信的思想引领,为其他三个自信指明航向。
制度是根本保障。制度带有稳定性、根本性、战略性。制度的设计、安排与运行,直接关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能否顺利推进,也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理论、道路、文化自信在制度上的具体展现,为其他三个自信提供制度保障。
文化是灵魂、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既是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又为其他三个自信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强的精神支撑。习近平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道路、理论、制度的形成,本身就是文化积淀的结果。”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其他三个自信的灵魂和精神支撑,始终贯穿于道路选择、理论发展和制度完善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四者之间的这种统一性,从实践上讲,表现为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有着多方面的共同性、契合点。其一,四者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其二,四者有着共同的总任务、奋斗目标和发展理念与建设布局,都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任务和奋斗目标,都贯彻执行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大发展新理念,协调推进国家建设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其三,四者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立足点、落脚处,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历史方位,以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为历史使命,都依据国情、世情、党情去制定发展战略、路线和方针,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孕育出从实践到理论上的伟大创新。
第三,从文化自信和“三个自信”的关系看,文化自信的地位和作用尤其特殊。
文化自信和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是建立在同一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中的两个不同范畴,都服从并服务于该社会的经济基础。但由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三者属于政治范畴,文化自信属于意识形态的精神范畴,其地位、作用和发挥作用的范围、条件有较大的不同。道路是实现路径、理论是行动指南(也是文化的核心)、制度是根本保障,其具体指向、适用范围、应用条件都有较为严格的限定。而文化作为国家、民族和个人的灵魂和精神支撑,规定了“三个自信”的精神品质与价值取向。因而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特殊。这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归结起来就是习近平所说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⑱抓住了这句话,就等于把握了文化自信独特地位和作用的本质,也就更容易理解文化自信的意义。这一意义就在于:“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为全党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⑲
为什么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呢?这是因为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价值自信。价值自信要解决的是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和信心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更基础的问题,才能为“三个自信”明确发展方向,打牢思想根基,提供精神、智慧和道义的支撑。同时,道路、理论、制度的内涵界定都需要用文化来表达,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文化的基础要素。道路的选择、理论的架构、制度的确立,在根本上都是由中国独特的基本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命运内生性地决定的。
为什么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呢?这是因为文化自信所关涉的方面更全面,不仅渗透到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之中,还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以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日常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审美追求等方方面面,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能否实现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道路、理论、制度都有具体的指向,都只作用于自身特定的空间和具体历史条件,只适用于特定范畴和领域。而文化的最大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能够形成思维力、先导力、潜移力、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创造力、孵化力、和谐力、和合力、感染力。文化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成为激励人们攻坚克难、克敌致胜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群体、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灵魂。缺失文化自信,人们就会六神无主、无所适从。从这一意义上说,我赞成网上有人用四句话来表述的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这四句话就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四句话切贴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内涵,极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底蕴。
为什么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呢?这是因为文化自信底蕴更深厚、影响更持久。文化自信一旦确立起来,就将融入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中,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心态,确立起良好的素质素养、高尚的伦理道德、正确的行为操守、优雅的审美情趣和人生乐趣,并在具体实践中规范、制约和激励人们的行动,产生积极正面的良好效果。文化的重大功能,是“教人”“化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融入人们的精神基因,使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使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繁荣和昌盛。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都经历了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积淀的过程,有深厚的历史传承,是固有的民族血脉和基因。这些民族血脉和基因的培育和践行,需要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文化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与物质领域的盖大楼、修公路不一样,不是三年五年就能建成的。如果说政治制度变革需要6个月,经济体制改革需要6年,那么文化的改革至少需要6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也正好说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所以文化建设既要有紧迫感,也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准备。只有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名篇、文化大家大师,无一不是在人类文化长期积淀和接力推进中才诞生的。这都充分地表明了文化自信的深厚性。
正是由于前“三更”,鲜明独特,就使得文化自信产生出的力量也具有后“三更”:“更基本、更深远、更持久的力量”。而这些力量和效果的产生,实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用先进的文化“教人”“化人”的过程中,先进文化特别是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人民观、历史观对我们潜移默化孕育的结果。
第一,“四个自信”重振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度失去的自信和自豪,坚定了矢志不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中国是世界性的文明古国,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贡献突出,思想崇高,信念坚定,不缺乏责任和担当、自信和自豪。但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凭着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使我们陷入悲惨境地,进而出现了自卑、自弃,甚至自残。先进的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动过旧式农民起义,搞过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提出过种种向西方学习的方案,还搞了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都未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只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又经过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探索,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胜利,用事实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史170多年,人民艰辛探索、流血牺牲得来的基本总结。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各种敌对势力长期散布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怀疑、质疑、否定已经过时,“社会主义失败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已经破产。我们理应拂去历史尘埃,扭转各方面困境,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重振国魂军威民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
第二,“四个自信”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三统一观念和模式的重大突破和原始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四个自信”,实质上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框架体系问题,突破了原有的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三统一的观念和模式。这两种观念和模式的最大区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基本内涵和框架体系,提出并解答了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强调了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和框架体系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文化是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的软实力,“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⑳。而原有的社会主义观念和模式,只将文化视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总体内涵和框架体系之中。这在当时是有道理的。但到20世纪后期,随着知识经济、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互联网、智能机器、新能源等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潮流,文化变成了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理论界有人认为,19世纪是靠军事改变世界,20世纪是靠经济改变世界,21世纪则要靠文化改变世界。有人甚至断言,21世纪将是文化的世纪,国家、地区之间10年比的是经济,50年比的是制度,100年比的是文化。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习近平提出并解答这一时代课题,正是适应了世界时代发展的紧迫需要。同时,这也是在国内全面改革进入深水区、转型期,解决一些地方、单位的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抓得不紧、解决不力,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的紧迫需要。比如,一些领域精神懈怠、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出现了文化自信缺失、理想信念不坚定、伦理道德下滑、礼仪廉耻“四维”不张,甚至“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舍弃优秀民族传统,丧失民族气节等等。尤其是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慵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如果不能认真扎实地从文化自信、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抓起,就会脱离群众,丧失民心,导致党和国家的衰亡,重蹈上世纪苏东社会主义剧变的覆辙。
第三,“四个自信”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开创,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空间。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受传统社会主义“三统一”观念和模式的束缚,再加上“左”的错误思潮的干扰,对文化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研究不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的国情分析,也主要侧重于社会矛盾、阶级状况、地理、环境、人口上,而未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上。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过程中,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讲仁爱、重民生、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兼容并蓄、严以治吏等治国理政思想,重视不够、结合不足,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处于“两张皮”的隔层状态。“文化大革命”中,更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物、资源视为“四旧”,加以否定、批判和排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逐步改变了“文革”十年带来的“三信危机”(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对社会主体道路的信念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的信心的危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对我们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㉑。这就不仅突破和超越了原来的社会主义观念和模式的传统思维定式,还强调了要使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要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节社会关系和鼓励人向上向善的内容,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新的涵义;要合理运用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法道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经世致用、集思广益、博施众利、讲信修睦、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居安思危等等思想中的东方文化、东方智慧,为解决当今中国、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时代难题: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提供解决的思路和方案,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开创,找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口、生长点。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㉒
第四,“四个自信”指明了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等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四个自信”的提出和确立,正好为我们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指出了实践方向。那就是要遵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新的实践要求,扎扎实实地搞好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等方面的工作,更好地推动国内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国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着力解决好国内外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为当今中国当今世界人民带来福祉。
第五,“四个自信”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激烈斗争、保证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可预测的因素日益增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信息大爆炸,传播大变革,多元文化碰撞冲击强烈,社会急剧转型,使得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道路选择、社会制度确立等方面表现出更多困惑,呈现出信念缺失、精神空虚、价值虚无、享乐拜金等一系列问题。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既给人们便捷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供机遇,又给各种不良文化的渗透提供渠道,使得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腐朽、有害、不良文化的挑战,影响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法国拿破仑说: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远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㉓。这也从一个视角警示我们,只有坚定“四个自信”,建立起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华文化的高度信仰,才能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诸多意识形态的巨大浪潮中,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抵制腐朽、有害、不良文化的冲击,才能在对外交流和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话语权,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党的十九大向我们发出的伟大号召,也是我们自觉地帮助党和政府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当今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㉔在新时代,我们怎样才能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呢?
第一,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理想为道路指明方向,信念为道路提供精神支撑。“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㉕理想信念是根本。但不能把理想信念当作口号喊,而要强化自我革命意识,从我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持续不断、久久为功,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这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以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㉖。一些人之所以理想丧失、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马克思主义立场不坚定,没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
第二,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我们必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全面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期,分两个阶段安排。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新蓝图和新构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布局和发展方向。一定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按期实现,决不能敷衍塞责、马虎应对。
第三,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加社会活力,不断将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获得强大物质力量的途径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当今中国,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就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开放,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更顺畅,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发展更有质量,人民更有获得感。
第四,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强国强军的伟大目标,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推进共同发展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五,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领导是根本,是关键,离开党的领导,一切自信无从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运的根本所在、命运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思想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注释:
①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
②⑧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5页。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8页。
⑤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2页。
⑦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35页。
⑨⑩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12页。
⑪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
⑫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9页。
⑬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参见《光明日报》2014年9月25日。
⑭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19年版,第3页。
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页。
⑯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
⑰ 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
⑱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⑲ 转引自《坚定“四个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文的编者按,《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7月20日。
⑳ 《习近平会见“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㉑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参见《光明日报》2014年2月26日
㉒㉔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9、12、51页。
㉓《拿破仑言论集》,参见[美]史蒂文森主编、周文标等译:《世界名言博引词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6页。
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67—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