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芬, 张 辉
(1.广州工商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850;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在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要推进本科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 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民办应用型大学培养人也应积极推进“四个回归”。“五进” 是指在高校开展"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的教育实践活动[1]。“五进”是由广州工商学院院长邝邦洪教授2015年首次提出的、在广州工商学院实践至今的特色育人实践活动,也是推进“回个回归”的有力探索。
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五进”教育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新形式,是适合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育人实践活动,有利于育人效果的增强。其中,“进课室”是指学生走进课堂和教室,利用课堂认真听课,在课堂中认真听取老师对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到教室自习、完成作业和复习功课,以学好各门理论知识为目的的育人活动;“进图书馆”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本校、邻校或本地区图书馆查阅或借阅与学习相关的书籍资料,以达到博学广识的效果;“进实验实训室”是指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入校内实验实训室进行技能实际训练活动;“进体育场馆”是指学生经常到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实践育人活动;“进社会”是指学生主动采用多种方式(如志愿活动、顶岗实习、专业实践、勤工俭学、挂职锻炼、科技下乡、创业实践、毕业实习等)融入社会的实践育人活动。“五进”教育实践活动全线贯穿了学生学习生活日常,有机构成了一个有效的合力育人平台,能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保驾护航。“五进”合力育人活动最终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规范化办学和学生的健茁成长。
不同实践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应有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民办应用型高校集“民办”和“应用性”的特点,其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需求强烈、任务艰巨。
应用型高校指的是应用型普通本科教育。应用型高校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具有良好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组织管理和人际协调能力。它比以就业为目标的高职高专教育知识面宽。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习、实践和职业技术能力相结合。民办应用型高校既有公办应用型高校的共性,也有其个性,既有民办高校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相比民办高职院校而言,民办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人才层次高些;相比公办高校而言,民办应用型高校办学经验和传统较为缺乏,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此外,民办应用型高校本专科生“合体”、相差两批次的学生思想差异大,学风建设情况复杂,任务艰巨,不可懈怠。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是新时代民办应用型高校的“中国梦”。当前,各民办高校都在为此努力奋斗,但由于民办应用型高校多数是从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而来,在培养目标上、制度上、管理上和育人理念上还未“拎”得清。如何挣脱民办高职旧体制的束缚,提升办学层次与水平,“五进”教育实践活动给民办应用型高校开拓了思路。“五进”教育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民办应用型高校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文化化、传承化,“五进”是新时代民办应用型高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助推器。
不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需求,“按需施教”是高校育人的基本方略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逐渐明晰了自己的学习需求,即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更为侧重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为主的实践能力培养。但另一方面,他们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意志品格等相对薄弱,这就意味着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需要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模式、组织形式与制度措施。“五进”教育实践活动以其文化的形式、制度的形式、管理形式适应了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学习需求。
“五进”既包涵了认识活动,又包涵了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在“五进”里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主体的实践能力提升。民办应用型高校“五进”的主体不仅是学生,也包括全体的教育者、管理者和办学者:教育者备好课、上好课;管理者加强科学管理,加强育人机制改革;办学者加大图书馆、体育场馆硬件建设等投入都在“五进”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五进”民办应用型高校能促进办学水平的提升,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创造更的好条件。
“进课室”包含“进课堂”和“进教室”两个方面。“进课堂”即学生到教室去上课听讲。一直以来,课堂是学习知识、探讨真理、追求梦想的圣地。梅贻琦先生在1931年就职清华大学校长时演说中的一段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的“大师”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基石,课堂作为大师传道授业的主战场,“进课堂”可以聆听大师们的真知灼识,为实践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进教室”即学生课后到课室自习、巩固所学知识。“进教室”不等于“进课室”,“进教室”是“进课堂”的延伸和巩固。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课堂传授的知识还需要课外去消化吸收和拓展完善。此外,教室里浓郁的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专注、高效地学习,教室成为学生课外自习的“天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进课室”还包括了“慕课”、“精品课”、“优质课”等网络课程的学习。
“大学者,乃精神之魂也,乃大学精神之魂也,乃给学生以向真、向善、向美、向上以鼓舞与力量也,乃给学生以希望也!这应当是大学之大最重要的内涵[2]。”图书馆是大学精神的塑魂中心,是高校三大硬标配(师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之一,图书馆蕴含丰富的学习资源,常被喻为“知识的宝库”和“科学的殿堂”,是学生追求真理、习得技能、获得力量的圣地。图书馆以浓郁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到其中去自习,座无虚席的图书馆自习室成为大学的一道靓丽风景。民办应用型高校学生“进图书馆”之所以提出,是因为当前很多学生尚未认识到“进图书馆”和完善知识体系对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
此外,“进图书馆”对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及传承起着重要的辐射作用。首先,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仅“进课室”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能够提供各种学科文献直接配合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进图书馆”开展自主性、开拓性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为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新时代是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图书馆设备和数字功能使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习得提取、整合学习资源的能力。最后,业余时间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发展速度与程度,“进图书馆”对增强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提升时间管理的能力也起到了较大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石,只有经过亲身的实践才能探究和解开科学的神秘性,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提供基础和思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能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根本动力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进实验实训室”即是学生校内的实践活动。“进实验实训室”既包括科学实验(对已有或未知的科学进行实际检验),又包括生产实践(专业技术技能的操练)。大学生习得的理论知识多为间接经验,而知识的巩固、信服和运用则需要直接的经验。即: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接收反馈,需要“实验”来进一步印证和巩固;专业技术的学以致用、研发创新,还需要通过 “实验”来检验;专业技能的娴熟,亦需要“实训”来操练。“实验实训室”为直接经验的获得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进实验实训室”有助于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增长专业技能,为进一步实践积聚能量。由于办学历史和条件的局限,民办应用型高校还未形成“进实验实训室”的优良文化传统,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离不开“实验实训”,尤其是应用型高校的学生。
民办应用型高校学生由于阅历尚浅,心智不太成熟,认识不到健康体魄的重要性,加之意志力较为缺乏,体育锻炼难以持之以恒。实际上,“体”是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指的是“健康的体魄”。人才素质离不开“体”,健康的体魄是开展社会实践的前提和保证。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进体育场馆”们参加体育锻炼,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首先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他们今天的学习成长和今后的事业奋斗提供强壮体魄。其次,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进体育场馆”培养一项运动爱好,能有效地使学生“走出去”融入新集体,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健康人格。由于民办应用型高校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部分学生被电子产品“奴役化”了,“进体育馆”发展一项体育爱好,有助于他们挣脱虚拟束缚,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再次,“进体育场馆”让学生充分领略“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对增强学生“竞争”、“合作”“进取”的精神、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的提纲》中写道“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他们必须要学会在社会生存的技能本领,主动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角色,学做“社会人”——学会适应有别于学生学习生活的社会工作节奏效率、社会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等适应行为(当然,“进社会”不等于一味适应社会,而是对社会与学生时代的价值理念、道德价值取向、行为原则等予以有效的“整合”与“扬弃”)。“进社会”一方面可以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节奏,学习拓展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其基本的职业素养,为正式就业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主动融入社会、学会社会交往、实现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鉴于此,“进社会”是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是极其重要的学习环节之一。由于民办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大多学生毕业后便直接进入社会从事生产活动。因此,提前“进社会”进行社会实践、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可以为他们毕业后更好地从事社会生产实践做准备。
实践表明,“五进”实践教育活动贵在严格落实与长期坚持,需要全员的共同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及与之配套的硬件建设和经费保障,否则不能完全发挥其全方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民办应用型高校“五进”教育实践活动是当前“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扭转的有力尝试。五进”教育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特色和较强的实践特性,成功构建了民办应用型高校制度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等合力育人活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民办应用型学生功利浮躁、学习内驱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夯实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最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