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学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与旅游系,河北 承德 067000)
大学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英语作为语言文化的载体,为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把德育融入英语教学,深挖教材内容的德育主题,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就要求高校广大教师不仅要“上好一堂课”,还要“培养好一个人”;教育不仅是“增智”更要“育德”。德育不仅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责任,也是大学英语等人文课程的神圣使命。通过教学实践和学生调查反馈,我们分析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具有以下几个问题。
1)道德观模糊,部分学生出现信仰偏差。当今大学生大多是95后,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个性,注重自我、注重功利、注重“现实主义”。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事物诱惑着大学生,严重影响和动摇了他们的道德观。有些大学生的理论认知标准和实际践行标准不一致,以自我为中心,在道德评价上存在双重标准,如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等。
2)价值观念走向下坡,爱国主义思想淡薄。信息传递的开放性和多向性开阔了大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接触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传统、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机会[1]。但西方国家所推崇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有意识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金钱和地位对传统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的挤压正消解着一些大学生的品德和心灵。
3)心理素质下降。很多大学生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心理素质中存在依赖性较强、自制力较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等问题。
近几年,我校公外教研室通过教研室教师集体备课和优秀教师讲公开课的活动,不断深入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固然很重要,但是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适时地穿插德育的相关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有较好的育人效果: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课堂学习更加积极、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风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
集体备课能够汇集体力量于一起,深入透彻的挖掘教材和研究教学,能够将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德育内容挖掘出来。现在我校所使用大学英语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该书第一部分是日常会话,内容涵盖交流问候、时间观念、感谢道歉、卫生健康、节日常识、环境保护、感恩父母、助人为乐等题材。我校公外教研室老师们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以立项的校级课程建设小组为单位,对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认真钻研,分析整合教材,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课堂组织、课后作业等方面精心设计,恰当适时地选择其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人文教育等方面进行渗透。每个小组之间就单元内容展开交流和探讨,这不仅激发了教师个体创新意识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而且整合分享的优质资源从学生语言知识的储备和职业人文素质的教育双管齐下,不仅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还潜移默化的进行了德育。
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英语教材含有丰富的德育要素,是德育的载体,也是德育的隐形教材[2]。不管是集体备课还是公开课,我校英语教师通过挖掘探讨教材,以课文内容为载体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从介绍课文、例句、提问、讨论、课后作业、活动组织等各个教学环节来渗透德育。对于教材所涉及的外国政治、历史、社会、生活等,要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此达到德育的目的。
以我校公外教研室某次公开课的实际教学环节举例,说明教师是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高教社《实用英语》第四版第五单元课文《My Advice to Students: Get a Sound, Broad Education》课文讲述的是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写给学生们的一封信,信中建议学生要充分利用高中和大学的美好时光不断学习,学会如何学习并尽及其可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仅将语言层面的重点知识详细讲解,而且从课文的主题把握,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问题一“How should students make the best use of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education?”(学生应该怎样充分利用好高中和大学提供的学习机会),问题二“How should students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having wide interests and choosing a specialty?”(在广泛兴趣和选择专业方面学生如何寻求平衡)。通过本文的介绍和问题的思考,教师教育并激励学生要有思想、爱读书、兴趣广泛、合理规划时间、有梦想并为之奋斗。
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练习重点词汇,教师需要列举大量的例句。因此,每个单元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知识重难点,来恰如其分地讲解。这些例句要充分体现人文教育和职业道德等的要求,集语言实用性和思想教育性于一体。例如,笔者在给会计专业的同学讲解行业英语的“payment(支付方式)”主题时,其中的词汇“loan(贷款)” 和“intelligent consumption (理性消费)”是这样做例句的,“We took out another loan to expand our business, but we must be honest to pay it back on time. (我们从银行拿到了贷款来扩大我们的生意,但是我们必须按时诚信还贷)”;在讲解时,例句是“Intelligent consumption doesn’t mean rejecting consumption, but rejecting waste. Buying what you don’t need at all is, in fact, a kind of waste. (理性消费不是拒绝消费,而是拒绝浪费。其实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买回来就是一种浪费)”。这些例句紧贴教材所学内容,将语言知识、诚信教育和价值观念融为一体,在向学生讲授英语语言知识点的同时,又润物无声的使他们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
符合学生需要的英语国家文学课、文化课要不断完善,目前我校英语和导游专业开设了《英美文化》课程,此课程建议可在全校推广为选修课程,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国外优秀的文化,像旅游、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经典解读等选修课建议多开设几门,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言传身教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如此,和教学内容有关的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人文、地理、风情等内容,都可以适当引进、比较讲解,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说,过洋节盛于过传统节日,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趋于淡漠,而对于外国习俗的了解远远多于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虽然正确对待和认识西方节日文化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科学的利用生活中的文化资源,了解学生的心理,探讨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关注到弘扬民族文化的问题。比如,在讲解西方节日时,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对比“圣诞节vs春节”、“情人节vs七夕节”、“万圣节vs清明节”等。引导学生认识中西方不同文化的渊源,了解他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深刻体会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魅力。同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文明。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3]。我校公外教研室每年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比赛活动,包括口语比赛、写作大赛、演讲比赛、阅读大赛等。通过此类比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比赛的相关主题都是贴近日常校园生活和国际国内热点时事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学生,使大学生认识人生、关心社会、了解国情。另外,开展的如英语趣味活动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文话剧表演等各种娱乐性的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表现发展自我的机会,也是大学生丰富生活、实践兴趣爱好、扩大视野和人际交往、增强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的重要载体。
虽然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有的老师对此理解还不到位,还只是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有的老师即使察觉到了,仍不能充分理解大学英语教学与教书育人的辩证关系;甚至有的老师把育人看成是唱高调、说教。
思考和建议:第一,与学生更适用。大学英语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英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 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各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的团日主题,找准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系列化、经常化。同时,教师自身要合理定位,创造一个平等友好的环境,尊重学生,以朋辈式、启发式的姿态与学生交流,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转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第二,与社会更接轨。教师要与时俱进,对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东西进行改革,针对行业发展的要求和企业用人的标准,挖掘更适合学生职业人生规划的教学内容,或开设适合学生水平的行业英语课程,比如计算机英语,科技英语、建筑英语等。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启发诱导为主,广开言论,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