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读、品”让语文课堂飘出“语文味”

2019-02-17 10:40林聿辉
教师·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杨修真知语文课

林聿辉

摘 要:语文课堂要怎么上才像语文课?这是目前很多语文教师深陷的困惑。语文教学的主要思想应该是返璞归真,有效统一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听说读写要结合,师生之间有互动。课堂想有“语文味”,必须有琅琅读书声、娓娓的品析,这样才能激发情感,妙趣横生。这其中语文教师要把握的环节很多,文章主要从“读、品”两环节阐述如何给语文课增添“语文味”。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6-0058-02

现在的观摩课或大小教研活动中,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提倡,应该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语文课应该飘出“语文味”。“语文味”,就是让语文课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钱理群先生认为,“语文味”除了能提高每一个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能不断激发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悟力、审美力,从而促使学生们精神的成长。

可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课堂偏离,甚至走入误区的现象:有的教师要么是受“载道”传统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过于强调人文性,什么篇章的教学都要设计“教育学生如何如何”的环节,而没有适度的言语训练;有的教师则形式至上,活动过多,课堂一味推崇学习气氛的活跃,一堂课有时歌声、掌声不断,有时各种道具轮番上场,有时大组讨论、小组发言,教师反而成了闲人,语文课完全成了表演课,这曲解了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严格来讲,以上类型的课堂已经丢失了“语文味”,语文教师仿佛变成“杂家”,一会儿上历史课,一会儿上政治课,“语文味”反而寡淡了。

那一堂语文课怎样才能有“语文味”呢?答案是必须要守住语文本体。语文本体,绝不仅仅指“写什么”,而是要明白“怎么写”。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尽量不要用“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此类表达,而应该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自己感受到好,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王崧舟的《语文三味》就包含“静心默读、动情诵读”的“读味”和“咬文嚼字、品词品句”的“品味”。如果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能随时都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味”“品味”,那么语文课堂上的“语文味”当然就不请自来了。

一、“静心默读、动情诵读”,潜移默化酝酿“语文味”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读是语文课堂的生命线,读好了,情感预设了,语感生成了,字词通晓了,文章的文意也就慢慢把握了,教师再点拨一下,学生离感悟就不远了。

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朗读”落在文字上,“者”主要是人。邀请名人读名篇,字正腔圆,抑揚顿挫,情感真挚,意味深长,打动了听众,让听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文字之美,更多的是人性之美。这说明:好的朗读能赋予文字以文化与情感,文化与情感正是人文内涵,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它让文章焕发出生命力。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正是一篇适合从朗读打开的课文,教师可先简单讲讲写作背景,初步调动出学生的爱国情感,然后借助音乐力量,用朗读强化内心朴素的爱国之情,通过一遍遍的读调动学生民族感情,读至热血沸腾、壮怀激越,就可体会黄河所象征的民族儿女在国难当头的英雄情怀。

《记承天寺夜游》是初中文言文的名篇,全文结构清晰,记叙月上中天,寻找知音共赏;描写月色皎洁,相与步于中庭;议论内心复杂,抒发微妙情感。全文在文字方面难度不大,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应该能大致吃透意思,关键之处就是分析主旨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教师应让学生自行领悟出个中“微妙的情感”,而不是强行灌输给学生。有位教师处理教材时,就充满了艺术。他的课堂充分突出了“读”,首先教师范读,在古典音乐的配乐下,这位教师的范读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让学生一遍遍读,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而他整节课处理最为巧妙之处是抓住文末的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做文章,分别在这句话前加上叹词“唉……”“啊——”“哈哈!”让学生读,边读边讨论。学生在“唉……”中读出贬谪的悲凉,在“啊——”体会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在“哈哈!”中悟出作者的释怀和旷达……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就这样引导学生真正明白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教师并未预设答案,学生讨论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当时就抄在黑板上。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引导者,整堂课看似平淡却又味道十足。读,也都是有着韵味儿的低声吟唱似的读,让人如沐春风,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只有“熟读”才会“精思”,另一个典范就是浙江特级教师张震雷老师的一节课《杨修之死》。在整体感悟环节,这位教师就抓住文中夏侯惇对杨修的评价“公真知魏王肺腑也”中的关键词“真知”,利用标点符号的变化设计出三个问题:①真知……②真知?③真知!然后给学生10分钟的默读时间,并提示学生默读的方式是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时间到后,提出第一个问题“真知……”,让学生找出文中杨修的聪明之处,一个个给大家讲。找全后抛出第二个问题“真知?”,引导学生讨论杨修是不是真的聪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让学生读“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学生知道“恃才放旷”才是杨修的死因。最后问第三个问题:“如果你是杨修,如何与曹操相处,做一个真正的‘真知!”跳出文本,联系现实,让学生明白为人要“独立但不特立,张扬但不张狂”。听取学生的回答时,教师只做稍微的引导。因为有充足的读书时间,所以,学生完全能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一一解答。整堂课,教师提示少,问题尖锐,以提问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解决问题。这堂课的三个问题、10分钟默读时间给所有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正上出了原汁原味的“语文味”。

二、“咬文嚼字、品词品句”,熏陶感染培养“语文味”

一节好的语文课,为了不让人觉得课堂浮华、浅薄,应该安排品词析句的环节,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尽可能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记得有一位教师在教授《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紧抓住“孤”字做文章:长江那么长那么宽,阳春三月,江面上不会只有一条船吧?来来往往过尽千帆,但是李白却说是“孤帆”,这是什么原因呢?引导出因为在李白的眼里,其他的船都不是船,他的心里只有载着孟浩然的船。抓住这一“缝隙”,学生自然能感悟李白对孟浩然的友情之深。

笔者有一次听公开课,同人讲空巢老人的阅读题,讲到他们的孤独与寂寞,读到“他们坐在屋前,垂着脑袋”这句话时,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垂”字进行随文识字。教师范写“垂”字并指导学生书写,让学生注意四横的分布及长短,然后在黑板上画一棵坠着两颗果子的果树图,让学生观察果子垂在树上,沉重得可随时脱落,进而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垂下脑袋”,为什么用“垂下”而不用“低下”“勾下”呢?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只有年老无力或缺少精气神的人才会有这个动作,体会到文中的老人想孩子,一个人人到暮年内心孤独,充满无力感,所以用“垂下来”。教师根据汉字表音表义的特点渗透字义的教学,既让学生品味了这个字的含义,又弘扬了汉字的文化。

有时,标点符号中也能品出浓浓的“语文味”。鲁迅在《故乡》中写“我”与中年闰土久别重逢时用了这么一段话表述:“分明的叫道:‘老爷!……”分析课文时可知:闰土和迅哥儿两人是幼年时的好友,多年不见彼此内心无限想念,见面时肯定激动万分,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但不变的是友情,变化的却是成年闰土心里已经有了等级观念,以致两个年少时的好友再次相逢,却多了几分陌生,多了一道“厚障壁”。鲁迅为了表达出这种微妙,先是用了个感叹号,写出好友重逢内心的欣喜,但是闰土觉得自己是下人,决不能再像小时候一样的亲密,内心先是失落,再是痛苦,甚至感到悲哀。千言万语,所有复杂的情感,全部浓缩在两个标点符号中,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教师上课时如果能够抓住这个环节,让学生把标点后的“潛台词”品出来,对文意的把握、情感的了解、中心的升华有着很大的帮助,也能让整节课多种浓浓的“语文味”。

语文不仅仅是一个学科,在生活中它也是文化载体。学生平时爱听歌,很多歌的词就写得很美,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听边品味感悟;学生爱看电视,电视中也有很多语文。现在中央电视台推出很多“语文味”十足的栏目,有前头说过的《朗读者》,还有《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从语文课的角度看,这些栏目既有好文好句的“读”,更有对好在哪里的“品”。作为语文教师,要借此平台让学生体会学习语文运用的妙处,让学生看这些栏目,陶冶学生的身心,引导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比如《中国诗词大会》,办得非常的好,很多学生和家长都爱看,除了比赛对垒十分激烈,还有选手答题之后嘉宾的点评环节:介绍背景、内涵等。一个个诗背后的故事,淋漓尽致地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魅力表现出来。在这里,诗歌不再是简单的记忆了,选手的答题过程,就是观众“读”的过程;嘉宾点评的过程,就是选手和人们一起“品”的过程。

当然,不是说“语文味”就是纯粹训练语言文字,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还有其他很多方式能体现“语文味”,比如想象力培养、情感熏陶等。让课堂充满语文味的方法,经验丰富的教师可见仁见智。崔峦老师说:“语文课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的同时,注意培育学生美好的人性,不要忽略人文性。用钱理群先生的话说,希望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这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要义,也是“语文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在授课过程中,因文本、教师性格特点、学生差异等,方法不一,但实实在在的提高、实实在在的成长恐怕还是语文课的精要。

参考文献:

[1]石玉梅.谈鲁迅《故乡》中几处标点符号的运用艺术[J].教育革新,2011(3):48-49.

[2]王旭彤.语文课堂提升学生思维的关键在问——以《桃花源记》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9(11):19-22.

[3]邵明星.浅谈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J].语文课内外,2019(35):368.

[4]李 艳.加强农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策略初探[J].读与写,2019,16(35):43.

猜你喜欢
杨修真知语文课
实验出真知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熟知非真知——其庸先生周年祭
真正的聪明人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一合酥”续编
绝妙好辞